回覆列表
  • 1 # 司馬長史

    如果沒有孫策,孫吳政權是無法建立的,可沒有周瑜的話,孫吳政權即便建立,也只會曇花一現。

    周瑜對孫吳政權起了決定性作用,孫策打天下的時候,也是靠著周瑜的幫助,才能順利平定江東。

    孫策的突然早逝,讓孫權面臨著非常複雜的形勢,內部有人要奪位,外面也有人要推翻他們,周瑜帶兵支援孫權,讓孫權能順利度過這個險關,隨後周瑜更是幫助孫吳打敗了曹操,這一戰讓他成了千古功業,可惜赤壁大戰後沒多久,周瑜就因病去世。

    他並非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只是長期的作戰,讓他的身體不是很好,而當時南方正爆發瘟疫,與周瑜一樣,很多重要的人也是突然早逝,周瑜死的時候也才三十六歲,他的死亡對孫吳政權的打擊實在很大。

    至今很多人都不禁想象,假如周瑜沒有早逝,他是否能幫助孫吳一統天下呢?

    周瑜在去世之前,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順利拿下了南郡,幫助孫吳佔據了荊州南部的關鍵要塞,另外一件就是提出了攻打益州的計劃。

    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周瑜不死的話,孫吳也無法奪取天下,不過他們是極有希望兩分天下,歷史上的南朝,大部分時間是以淮河為界限,而除了淮河以南的地區,巴蜀地區也是南朝掌握的地盤。

    這就是兩分天下,周瑜是可以幫助孫權完成這個願望的,他在拿下南郡之後,提出這樣的策略是有過考慮的,曹操赤壁戰敗,水師盡喪,沒辦法短時間南下,曹仁等人在荊州失敗,也只能勉強守住襄樊,周瑜是認為應該立即扣押劉備,奪走他的兵權,然後集合軍隊討伐西蜀。

    當時他駐守在江陵,要想進入到蜀地是比較容易的,劉璋面臨著張魯的壓力,在東線沒有那麼多的軍力,從後來能看出劉璋這個人打仗確實不行,也沒什麼戰略眼光。

    西川內部矛盾重重,以周瑜的軍事能力,再加上他手上的軍隊,打下西川是沒問題的,孫權也認可了他的方案,如果不是周瑜突然死去,孫吳接下來就是討伐益州。

    周瑜是完全有希望拿下益州,甚至更進一步拿下漢中,可再往前就不可能了,因為要打天下,是必須要凝聚孫吳內部的力量。

    以孫吳政權當時的實力,拿下一個益州就要消化很長時間,孫吳在東線的合肥戰場上與曹魏軍隊怎麼打都贏不了,而荊州地區曹仁把襄樊守得非常嚴密,關羽後來經營很長時間,還是沒辦法快速拿下襄樊。

    而益州地區不僅有蜀南的動亂,曹操也早就把目光放在了西部,開始著手對付馬騰,張魯這些人,西部會是主要戰場,可江東的水師在這裡沒有用武之地,周瑜要想在陸戰上打敗曹操的主力,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此外,孫權也不會讓他這麼做,別管孫吳需要花多長時間消化益州,孫權都不會再讓周瑜繼續負責西部的戰線。

    因為赤壁打完,周瑜的名望就已經達到頂點,再打下益州威望就更大了,當初桓溫打下這裡,直接就有了稱帝的野心。

    周瑜自己就是江南大士族出身,他的出身可是比孫權家更好,孫權當時也還年輕,他就是依靠周瑜才能穩住局面。

    讓周瑜打下益州,就已經很難控制了,再讓他北伐,自己的這個王位就不保了,因此周瑜或者也沒辦法統一天下,但孫吳確實是能進一步擴充實力,達到兩分天下的局面,那樣孫吳或許會與曹魏南北對立更長時間。

  • 2 # 點不點點

    對於東吳政權來說,無論周瑜是否過世,或者其他什麼人,其問鼎天下的路徑已經固定,一是進攻揚州堅城合肥,北上中原,二是佔據荊州,解除上游威脅,從荊州直撲中原曹魏要地許昌,三是二路並進,一舉蕩平中原。

    對於周瑜來說,赤壁之後是絕佳的機會,可惜合肥一路,孫權親率大軍進攻,卻也中計退兵,張昭攻當塗不下,也退兵,周瑜進攻江陵,與曹仁幾番廝殺不勝,而形成對峙局面,之後就是著名的劉備借荊州,孫劉長期互相爭鬥,已喪失北進中原的最好時機。曹操北歸之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中原一定,東吳蜀漢皆無希望逐鹿中原。

  • 3 # 阿u閒談歷史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假設性的比如一下,如果周瑜當年沒過世的話,那麼東吳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嗎?

    我覺得是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畢竟周瑜會火神技能,東吳在招一個會百出技能的,基本就無敵了,當然要是在配個會神算技能的,統一的速度會很大加快的,這就是周瑜為啥當年那麼想留下諸葛亮,有很多人說孫權的, 我想說,周瑜不早死,孫權很多戰略不會走到後面那個情況,因為周瑜在江東的實際聲望地位比孫權高。

    如果周瑜和孫權一樣能活很久,孫權基本一直要被周瑜壓制,這樣看的話大魏吳王不太可能會出現的。

    在二分天下的話很有可能,按當時,如果周瑜可以在內外雙重壓力下存活,會有如下加成,軟禁劉備。

    東吳得皇叔,名分得正,得荊南四郡,糧倉,得江陵,北伐橋頭堡,周瑜得關、張、趙(前三威懾作用大些,要聽話很難)、黃、魏,未來還會有馬良、馬謖、蔣琬、廖立、龐統等一干荊襄才俊,東吳具備多線作戰能力。

    建業戰區有孫權坐鎮,襄樊戰區靠魯肅,攻不足,守有餘,可維持均勢,東吳可避免強攻合肥,以弱敵強,而曹軍最強的荊州水師已全滅赤壁,江東水師就是長江的主人,張松獻蜀會獻給東吳,周瑜至少能達成奪西川成就,也就是全得長江,即二分, 至於一統,老實說,可能性很小,等入川完成,曹家也能統一北方,沒騎兵,也沒真正合適的騎兵將領(關張不可能聽話,而且按東吳私兵制,周瑜至多像諸葛亮取關隴、孫家打淮南一樣多次無功而返,中路打襄樊實際上也夠嗆。畢竟周瑜只是人,小霸王才是神,從孫策死的那天開始,孫家就不可能一統了。

    周瑜不死就會吞併益州,和曹操二分天下,然後再複製幾次赤壁之戰這樣的大勝,我想統一指日可待了,具體可以這樣操作,孫權軍應該先把煉成彈藥的科技練出來。

    畢竟火神的彈藥對部隊和城池傷害都加二,曹操的虛實也擋不住,按魯肅榻上對的規劃,在周瑜佔領江陵之後,是有兩個攻蜀計劃的,第一個計劃因為劉備的反對沒有實施,第二個計劃因為周瑜的過世而沒有實施。

    按照周瑜的設想,因為周瑜軍團無力直接攻蜀,需要從江東抽調孫瑜軍團來一起進攻,先不說逆流仰攻的難度,有劉備在公安需要盯著,北方的曹操也不會幹看著,事實上劉備在攻蜀時曹操就在跟孫權打仗,失去孫瑜軍團三萬人的孫權能否抵抗曹操還是個問號,此外劉璋父子在益州經營二代,劉備也是在廣泛收買人心一年之後才動手的。

    周瑜軍團攻城也是個問題,能打下江陵已經算是不易了,按劉備打張任打了一年的速度,周瑜只會多不會少,這時候劉備搞個小動作搞不好周瑜就進退維谷了, 可惜周瑜在巴丘英年早逝,繼任的魯肅把江陵和荊州南部借給劉備,完全放棄了早年榻上對的規劃,讓孫吳始終不能和北方劃江而治,間接的害死的吳國。

    而兩分天下在東晉年間實現了,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士族南渡,混戰的北方是當年曹魏地盤,還有一塊益州一帶的分裂的成漢勢力屬於當年的蜀漢,永嘉之亂算是再一次三分天下了,而後東晉大司馬桓溫平定成漢之後,將益州荊州連線,長江以南盡歸東晉,與北方的混戰對峙,算是實現了當年周瑜兩分天下的概念,可惜,自南至北的天下一統,太難了,當然歷史也是不能更改的,只可惜周瑜能改變東吳的結局,便是更好的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參考資料:《“孫權拜將”的啟示》、《周瑜研究兩題》、《周瑜:一個張揚著漢末魏晉風采的悲劇英雄》

    我是啊U,一個喜歡胡謅的歷史課代表。

  • 4 # 闌珊夢裡

    影響不大,只會有那種可能。因為形勢比人強啊。每個人都只是時代洪流裡的一滴水,再怎麼強悍,也敵不過時代的潮流。

    而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每個有準備的人,順應形勢,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大家機會相等。所以不存在某個人怎樣怎樣,這個歷史會怎樣怎樣,只能說會有一點不同,也會有這個可能。

  • 5 # 馬路上的驢

    首先講下,《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本想妙計安天下,卻賠了夫人又折兵。這當然是演義弄出來的虛構情節。那麼,在正史陳壽的《三國志》中,周瑜是東吳頂樑柱,一生都在為東吳的命運操勞,誰知天妒英才,年僅35歲便去世了。不過,周瑜臨終卻留了一句叮囑給孫權,大意如下:此人不死,東吳必危。[機智]

    什麼樣的人值得周瑜如此警惕呢?[what]眾所周知,周瑜做過最為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和劉備集團聯合起來,在赤壁打了一場大勝仗,從此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但孫、劉兩邊並不全然和諧。

    此時的周瑜出盡風頭。[靈光一閃]正史赤壁之戰是周瑜發動的,三國演義裡講的的是既生瑜何生亮!那麼,話題來了東吳在失去周瑜之後就像大船失去舵手一樣,合作共贏失去了夥伴。

    如果周瑜不死,東吳能取攻勢,雖然謀士們並不完全支援[汗]但是周瑜死後,孫權沒有掣肘在東線大舉進攻,但現實的無奈也只能轉攻為守。如果周瑜不死,東吳和蜀國也許還能聯合起來抗擊曹操。曹老闆的日子也許並不會很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客觀說歷史,希特勒的領導力是不是最差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