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農大黎
-
2 # 73神牛
花椒在中式烹調裡是不可缺少的一味香料,也是每個家庭廚房都不可或缺的去腥增香調味料。
不過花椒因為自身的分量輕,家庭的使用量都不大,比如我家裡一年幾乎也就是一斤花椒的量,因此花椒的使用大戶不是家庭而是全靠餐飲業。
花椒在餐飲行業的使用量是特別大的,我以前所在的飯店每天都要用去幾斤的花椒,主要有:
花椒油:北方炒菜喜歡出鍋淋明油,這個明油都是用花椒製作的。椒鹽:飯店裡一般炸制的菜品都要靠椒鹽來提味,還有很多以椒鹽為調料的餅。烹製川菜:川菜館的花椒是用量特別大的,否則體現不出川菜的麻味來。花椒按照品種和品質不同,價位也有很大的差別。現在市場上最貴的應該是四川茂文產的大紅袍和陝西產的花椒,一般論兩的賣的話基本都在10元一兩以上,而且這個價位現在也基本如此。普通花椒的價格今年可以說“一落千丈”,現在市場上小賣基本5元一兩,這個價錢確實跟18年的10元以上差別比較大。
2018年花椒每斤120多元,現在最高只能賣到40元,短短兩年就產量過剩了嗎?一,花椒的價錢跟品質和品種有很大關係
現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還是麻椒,因為隨著川菜的崛起,人們特別喜歡這種又麻又辣的感覺,因此麻椒的售價要高過普通花椒不少。花椒的價錢跟質量有很大關係,比如帶籽的花椒、溼度太大的花椒,這些價錢都很低,而且因為產地和種植的原因,花椒的香味也有很大差別,所以花椒是最“按質論價”的香料。因為花椒如果味道不足,買來會毫無用處。二,花椒樹的種植面積
花椒是特別耐存活的樹種,我們北方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幾棵花椒樹,而且也不怎麼搭理一樣可以取得收穫,基本都是自家留用。花椒的主產區四川和陝西就更不用提了,那裡的花椒更是成片的種植。三,農產品也分大小年
市場上一種農產品的上市量大了,也就是豐收了!那麼價格自然會降低,如果減產的話價格自然會走低,花椒也是如此。今年的產量應該高於18年,畢竟花椒樹長得越大產量越高。今年的農產品價格普遍都不高,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一些農產品的收購商減少,自然在當地大量上市的時候會降價。今年的餐飲也不太景氣,上半年很多餐飲店沒有營業,這個也是花椒需求量減少的原因。因為花椒不像其它農產品有個保鮮期,花椒是可以存放很長時間的。因為上半年消耗花椒的主力軍——餐飲業生意不景氣,因此庫存的花椒沒有消耗掉,新上市的花椒自然會受到影響,價格下降是必然的。花椒現在降價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還是去年的庫存沒有消耗掉而導致的,倒不是因為短短兩年就產量過剩,畢竟花椒在中式烹調裡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
3 # 清影說農
首先,2020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月。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讓所有華人膽戰心驚!因此,打亂了一切正常的社會秩序,覆蓋了各行各業。所以,農業種植也是未能倖免。
因此,一個安定團結與祥和安逸的國家,才是所有人安居樂業的基石。所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核心。
因此,特殊之年,花椒價格跌到了歷史的低谷,屬於正常現象。而不是什麼產量嚴重過剩的因素而造成的低價趨勢。
那麼,這裡以我們秦安花椒4年之間的價格做個籠統地分析。在這裡逐年分享一下我們秦安花椒大宗收購與零售的價格。
一,17年秦安花椒的價格精品大紅袍的價格:每市斤大宗批發收購價77元左右。其它的葡萄椒、大油椒,長把椒,大約在40/45/50元上下浮動。因為,這三個品種 ,葡萄椒產量高價格低。價格低的原因,主要是葡萄椒的品質相對比較差,聞不到一點花椒特有的香味。
在秦安縣當地生活的人們,選購花椒認準大紅袍。當年的精品大紅袍零售價大約每斤85左右。
二、18年秦安花椒的價格2018年,在我的家鄉秦安縣春季遭遇了嚴重的倒春寒,使得花椒幾乎顆粒無收。沒有產量,花椒價格自然高,即便是大宗收購價每斤100元,產量只有30/50斤,經濟收入非常微薄。
所以,18年秦安花椒起初時,大宗收購價每斤和17年差不多。可是,到後來每斤漲到100元都沒有貨源。(這裡主要所指的花椒價格就是大紅袍18)
所以,18年在秦安縣當地零售價每斤漲到100元都買不到上好的大紅袍。
所以 ,只要天時地利人和 ,無論花椒,還是其它農作物,基本處於平穩狀態。切莫大驚小怪,擔心花椒因為種植廣泛而導致產能過剩的現象發生。
三,19年秦安花椒價格去年,秦安花椒在沒病沒災的正常環境下生長成熟 ,所以,屬於花椒豐產之年。
夏季三伏天採摘曬乾之後,到了初秋,主要以四川、重慶等地的客商為主。大宗售後價每斤68-70元左右。在秦安縣當地的零售價每斤也就是75元左右。(這個價格所指的花椒品種乃大紅袍)
四,今年的秦安花椒價格2020,上好的大紅袍,大宗收購價每斤50元左右,稍次一點的46元左右。
至於葡萄椒,開始收購價30元每斤。而到了8月底,每斤降到17-20元。其它的品種的花椒,都跌倒歷史的最低價。
所以,2020年是一個大的災難年,只要一切都平平安安就是最重要的!
縱觀這4年的花椒價格,除了今年的特殊境遇。在以往的年份裡,只要不會因為自然災害影響產量 與質量,價格的浮動不大,基本趨於平穩狀態。所以,種植花椒的朋友們,大可不必擔憂種植花椒的前景。不過,世事難料,風雲突變。以糧為綱,才是活著的命根子。
-
4 #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隱憂早已埋下,只是疫情的到來讓花椒產量過剩提前爆發而已。
一個讓椒農“椒麻”的原因是盲目跟風。前幾年,特別是在2017年左右,各地都有業主成片流轉土地種植花椒的相關報道,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覆蓋,有的還報道成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先進、荒坡地利用的典型。這其實與小龍蝦大量跟風養殖導致價格下跌如出一轍。筆者所在地並不是傳統的花椒種植區,但在那幾年,跟風種植的也相當多,而對於市場風險真正考慮到人的很少,筆者就有朋友非要去流動土地種植花椒,而對於提醒他的“跟風太多,風險極大”"跟得快,死得快"根本聽不進去,仍然是信心勃勃。
另一個讓椒農“椒麻”的原因是來自地方的推動。引進農業專案業主時,對於花椒專案基本上來者不拒,有的還是大大鼓勵業主;對於流轉的土地規模,只要一看是花椒專案,管他多少畝都一路透過;有的還廣泛透過地方媒體持續宣傳花椒專案,認為市場前景好,又能促進荒坡地的利用;有的還給專案資金、給肥料等進行扶持。更有的還讓花椒種植作為扶貧產業大量推廣。
盲目跟風大量種植的惡果其實在去年就有所體現,據行內人士透露,去年入庫的乾花椒已可供市場消化三年。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讓作為花椒消費大戶的餐飲企業很是“受傷”,於是讓花椒產量過剩提前進行了爆發。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
-
5 # 麗江夜話
花椒作為一種調味品,相對來說,價格一直都是很高的。
家鄉(麗江永勝)的青花椒,我記得價格最好的時候,曾賣過30多一公斤。
至於題主所說的120元一斤的花椒,我可以說是聞所未聞,也許是品種不同的緣故吧?
下面,我就來說說家鄉今年的花椒價格。我的家鄉麗江永勝,屬於農村地區,今年的青花椒價格在3-8元一公斤之間。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公斤”。乾花椒的價格雖然高一些,但總的來說也是乏善可陳。
不可否認,家鄉的花椒今年完全“爛市”了。花椒早已成熟了,可是看到如此低賤的價格,老農民已是欲哭無淚。採一天花椒,還沒有人工錢呢!只能讓它在樹上“自生自滅”了。花椒樹有刺,本不易採摘,再者青花椒不宜久放,時間一長它就發黑了。
花椒“爛市”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產量過剩是主因。市場就是這樣的,一旦某種商品供大於求,它的價格就會越來越低了。
2.花椒只是一種調味品,需求量本不大。花椒的需求“大戶”一般是食品廠、調味品廠等等,但由於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也就牽一髮而動全身了。
-
6 # 寧寧說的話
短短兩年時間是不會造成花椒產量過剩的。2018年花椒的年產量是超過了45萬噸,也就是超過了9億斤,這個量算是中規中矩,也造不成產量過剩,花椒的消耗量還是比較大的,大大小小的飯店是離不開的,還有每家人也是離不開的調味料。
關鍵詞:2020年花椒價格 持續走低 影響因素至於價格從2018年的120元每斤,到如今2020年的40多元每斤,這價格下降了將近三分之一左右。誠然,在我們甘肅種植花椒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天水、隴南、平涼這些地區,從去年到今年的花椒價格確實不好。
除了花椒以外,蘋果的價格也是如此,在天水地區,每家每戶種植花椒+蘋果組合的農戶還是很多的,所以這兩年價格走低,對於他們的收入還是影響很大的。當然,產量過剩引起的花椒價格下跌這很顯然是不對的。
因此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花椒的收成與春季天氣因素強相關。很明顯2018年不只是花椒價格好,蘋果價格也是如此,主要是在年初花椒發芽的時候遇到了倒春寒,並且還是持續性溫度急速降低的那種。
那年雖說沒有今年嚴重,但是對於蘋果和花椒的產量影響是很大的,加之2018年的時候國內國際經濟影響少,所以花椒和蘋果的價格還是蠻不錯的,一度收購單價破百了。
很明顯,2019年是屬於一個幾乎沒有倒春寒的豐收之年,所以蘋果和花椒的產量也就多,前面我剛開始說到了,2018年花椒的產量超過了9億斤,那麼在2019年產量也是在這個區間之內的,注意這是全國性的,它包含了某一個區域在春季氣候的影響因素之內,所以連續兩三年的產量幾乎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某一區域內就會出現區域性的差別,因此在我們甘肅的天水、隴南、平涼這兩年的花椒產量就會有明顯差異,2019年算是價格比較正常偏低的一個區間了。
2、與經濟大環境有關係。很明顯2020年就是這個樣子,由於疫情、自然災害等影響,前不久隴南發生了洪災,平涼天水降雨又多,雖說是花椒剛好採收完畢了,但是對於交通和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天水、隴南最好的花椒就屬“大紅袍”了,今年的收購價格是每斤50元上下,不好的就直接到了題目當中所說的40多塊錢了。其實在今年開春也有持續性的倒春寒,反正我們平涼川地河谷地裡面的蘋果是幾乎無收了,花椒減產也比較嚴重。
今年花椒的產量,對於甘肅這三個地方來說也不是很好,按道理說價格最起碼也要保持在去年2019年的水平上,甚至要好一些。但就是疫情與各個不好因素的影響導致價格走低。
當然,在今年這樣的環境裡面也屬於一個正常的現象,並不是說咱們農戶種植花椒和蘋果就沒有“前途”,年年光景不一樣,農作物還是要種的,種就要想辦法把它給種好,要保證好的質量,這樣在收購的時候就不會被挑挑揀揀,能夠賣出不錯的價錢。
3、與去年的壓貨可能有關係。由於去年花椒豐收,一些二道販子收購商會有壓貨的表現,加之今年年初疫情的影響,這會有很大的可能,當然他們有較好的儲存環境,可以保障花椒的乾燥通風。
在此基礎上擠壓了一些去年的舊貨,導致今年的收購減慢,價格降低,這個因素還是比較大眾化,也是最為直接和實際的原因所在了。
小結花椒價格的下跌是市場與大環境雙重所致,它屬於一個有些不怎麼必須的調味品,在普通家庭裡面用量可以直接控制住,主要還是往各大幹貨市場裡面統一發貨,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導致實體經濟發展不好,所以花椒擠壓不怎麼走貨,價格降低是必然的了。
-
7 # 84年陝西小夥
再兩年就是大量砍樹的時候。一波一波行情就是這麼造成的,不是人們不吃花椒了,的確是產能過剩,盲目跟風不注重品質,價格自然就低了,好在可以深加工。加工花椒油,等樹坎了油就值錢了,不管種植養殖,開始搞掙錢,後面跟風的也只能喝風了,不過心態放好,有些地方是退耕還林地種植,本身也有補貼,收多少算多少吧!
-
8 # 搬磚的農村娃
今年的花椒價格低是事實,我們這裡今年最好的花椒沒斤也只能賣到30塊錢 ,與前兩年相比跌了一半不止 。
但花椒價格下跌的原因並不能簡單地歸結於產能過剩 ,就像題主說的一樣 ,短短的兩年時間 ,花椒的產能就算過剩,也不會一下子導致價格跌這麼多 ,價格下跌的原因我總結主要還是以下兩點原因造成的。
1、 經濟低迷、人們消費慾望不高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 ,除了少部分行業以外 ,大部分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一開始我也曾天真的認為 ,疫情對農業產生不了什麼大的影響 ,畢竟疫情再厲害也厲害不到地都種不了了吧?但現在看來 ,我當初的想法顯然是太過於幼稚 。
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所謂大河沒水,小河干,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經濟低迷之下 ,人們手裡沒錢,消費慾望就不會高 ,能不買的就不買 。因此今年除了糧食價格受看不見的手干預 ,價格變化不大之外 ,幾乎所有的農副產品 ,價格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比如香蕉 、橘子 桃 、梨 、杏 、蘋果以及現在的花椒 。
2、供大於求 ,產能過剩
今年的餐館生意不好做 ,許多小餐館都關門倒閉了 ,而餐飲行業又是花椒消費的大頭 ,如今餐飲行業不景氣 ,自然也會影響到環境的價格了 。大家仔細想一想 ,就是今年在外邊兒餐館吃飯的次數要比往年少的多 ?自己身邊的許多小餐館是不是也都關門倒閉了 ?
再有一個就是今年的花椒大豐收 ,前兩年花椒的主產區 比如甘肅 陝西 四川等地 ,不是這裡受的冰雹災害 ,花椒產量降低 ,就是那裡遭遇倒春寒 ,花椒顆粒無收 。但今年花椒的主產區 ,基本上都沒有遭受到什麼嚴重的自然災害 ,花椒的產量與往年相比 ,是大的多的。我們家就是種花椒的 ,我家今年花椒的產量就比去年大的多 。
如此此消彼長之下 ,花椒價格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想等到疫情的影響徹底過去 ,社會經濟復甦之後 ,花椒的價格會回到以前的 。
回覆列表
花椒樹從栽植生長到結果也只有三年的時間,屬於結果較早的樹種,價格走高就會促使全國大面積種植,產量增加,價格當然下跌,這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花椒價格下跌這也和今年的疫情有很大的關係,全國受到疫情影響,花椒銷售大戶,全國餐飲行業不景氣,這個也是造成了今年花椒價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還有一個就是全球也受到了疫情影響,花椒出口暫停,不能出口也是花椒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了。
綜合多種因素疊加,就造成了今年花椒的價格大幅下跌。
不過,在全國花椒主產區,品種優質的花椒價格下跌幅度較小,銷售渠道也暢通,銷售量還可以。而那些品質較差的花椒,跌倒了底部,並且銷路不暢,有的地方甚至是無人問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