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偉高階營養師
-
2 # 只有營養師知道
二型糖尿病並不一定是因為糖吃多了造成的,可能有很多朋友一生都愛吃甜食,結果還是沒患上糖尿病,也可能一些朋友沒怎麼吃過甜食結果還突然爆發了糖尿病,總之,吃糖並不是誘發糖尿病的決定因素。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其實比較複雜而綜合,可能和個人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環境、長期的飲食習慣、包括生活習慣等都相關,特別是如果祖父輩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誘發糖尿病,所以需要更加註意飲食。
二型糖尿病大部分是因為胰島素抵抗造成,胰島素無法準去地作用於靶細胞,導致胰島素的效率低下,無法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因此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血糖高的情況。胰島素抵抗多與肥胖相關,所以一般來說,9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的特徵(很多朋友可能並不認為自己胖,但要注意,包括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四肢可能不胖,總體看起來不胖,但肚子上的肉特別多,其實也是肥胖的一種),肥胖患者細胞偏大,數量也更多,而胰島素需要作用於每一個細胞,長期下來會增加胰島負荷,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胰島素抵抗,所以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訊號之一。而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久坐久躺,缺乏運動,大量攝入甜食、高油高脂食物,遺傳等都有可能。總之,誘發二型糖尿病的原因,如遺傳、飲食習慣惡劣、缺乏運動是最常見的,但並不一定是糖吃多了。
那麼反過來看,糖吃多了的話,對胰島有什麼威脅嗎?
如果葡萄糖攝入過多,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就會升高,而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糖的激素,胰島素的作用是開啟葡萄糖通往細胞的大門,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運往細胞中提供能量,如此一來細胞能得到葡萄糖能量進行代謝,而血液中的葡萄糖也能減少平衡血糖濃度。但如果糖吃太多,葡萄糖過量,胰島素的分泌也會增加,首先就是會給胰島造成負荷,讓胰島重負不堪;過量的葡萄糖細胞也無法完全利用,會轉化為糖原堆積起來,糖原能夠在我們缺乏葡萄糖的情況下再次分解,提供葡萄糖,但如果我們長時間葡萄糖濃度較高或平穩,糖原也不會分解,最終會轉化為脂肪堆積起來,如此一來又是增加胰島素抵抗,自然也可能誘發糖尿病。另外,過多的肝糖原堆積最終也可能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肝臟中,肝臟也是一個重要的調節血糖的器官,當我們血糖較低,肝臟中的肝糖原就能分解為葡萄糖供能,升高血糖,如果肝臟出現問題的話,同樣可能影響血糖。
高糖飲食可能會增加誘發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而並不是絕對性的因素,要想預防糖尿病,首先我們應當改善日常飲食,清淡為主,避開過度攝入高油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堅持適當的運動習慣,規律生活作息,提高體質;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來說,更應當控制自己的飲食,凡是七分飽,避開過多精製糖的攝入以清淡飲食為主,減少外出就餐、點外賣的頻率。
-
3 # 老學士細數健康生活
二型糖尿病是因為糖吃多了而引起的嗎?
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身體的內分泌出了問題,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就是其利用率下降,不足以分解和利用血糖,使血中的糖含量高,尿裡的糖含量也高。如果糖尿病人再多吃糖類食物,血糖的水平會更高。所以,糖尿病人要控制糖類即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可以多食用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如蔬菜類:各種葉子菜,芹菜,竹筍,西蘭花,花椰菜,番茄,黃瓜,菜瓜,絲瓜,瓠子,冬瓜,苦瓜,菜豆等;粗糧雜糧類:糙米,全麥,小米,薏米,玉米,燕麥,蕎麥,藜麥等;雜豆類:黃豆,紅豆,綠豆,黑豆,花豆,芸豆等。
-
4 # 老丁說健康路
2型糖尿病是最為常見的糖尿病型別,而其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我們自身機體胰島素分泌的不足或者是外周組織對自身胰島素抵抗所導致的,與多種的因素密切相關。
其中包括:遺傳、環境等。2型糖尿病如果一經診斷,應該積極的進行就醫,在相關醫生的指導之下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主要是以穩定控制自身血糖的水平,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我們自身的生活質量為主。
畢竟二型的糖尿病真的很難恢復到正常。但是我們自身血糖還是基本上可以恢復正常的。在糖尿病患病的初期。
經過積極的治療,胰島功能還是有希望可以恢復的,即實現了糖尿病的逆轉,不過,糖尿病還是沒有被完全的治癒,只是說可以暫時的不用服用相關藥物了。
如果一旦停止了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預之後,自身的體重就會再次的增加,血糖又會初夏升高。等到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已經非常明顯了,胰島功能就會明顯的受損,就真的很難恢復到正常狀態了。
一般需要飲食運動的干預,同時也需要配合相關的降糖藥或者是胰島素才可以控制好自身的病情。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做完減重手術之後,2型的糖尿病患者的自身血糖會很快的恢復到正常水平。
但是,和我們前面所說的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減重手術後體重再次的恢復,那麼糖尿病就會繼續的“復發”。這種減重之後血糖得到控制的情況,只可以稱糖尿病得到了“緩解”。
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公認的辦法可以完全的治癒糖尿病,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可以治癒糖尿病的謊話。
但是,重要的是病人需要自覺的保持一個自身良好的習慣,完全可以控制自身的血糖在正常範圍之內、延遲甚至避免併發症的發病,並且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特別是出去堅持服用二甲雙胍,這可真的是老天爺給二型糖尿病人的福利)。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應該注意:1、正確的認識糖尿病,聽從相關專業醫生的指導,多瞭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切勿偏聽偏信;
2、合理的飲食,講求的是營養均衡、合理搭配、三餐需要定時定量,多吃遊戲額新鮮蔬菜、粗糧;
3、適當的運動,主要是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的是循序漸進,避免劇烈的運動;
4、控制自身的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
5、吃含硒食物,降糖,防併發症
硒可以保護、修復胰島細胞免受損害,維持正常的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醫學專家提醒:營養、修復胰島細胞,恢復胰島功能,讓其自行調控血糖才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
日常哪些食物有硒?接觸到的有各類海產品、動物肝臟、紅肉等,少量的紫菜、海帶、蘑菇,也有,但是硒含量高的肉類,內臟等吃多了很容易引起痛風三高等症狀,所以還需要忌口。
所以也可以選擇一些我們富硒地區的農作物,例如富硒的米,富硒紫陽毛尖,等等,煮飯的時候吃點,或者喝水的時候放點紫陽毛尖,都很簡單,硒含量高,另外市場上假的很多,最好喝的是經過國家地標認證的。
6、監測自身血糖水平的變化以及定期的複查。
總而言之,糖尿病一經診斷,目前並沒有根治的辦法,一般都需要長期的進行治療,極少數患者可以透過生活方式來干預控制自身血糖的達標。
-
5 # 心血管黃醫生
二型糖尿病是因為糖吃多了引起的嗎?
二型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飲食在糖尿病的形成中有著很大的影響,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群,高血糖但是並不代表糖尿病就是吃糖吃出來的。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比較複雜,由於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很多,基因因素、吸菸、肥胖、情緒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等等。
糖尿病患者尿中會含糖呢?這是因為他們身體負責調節血糖的胰島素的代謝出現了問題,並不是因為糖吃多了。
二型糖尿病主要與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等有關,雖胰島β細胞可正常分泌胰島素,但身體其他組織卻無法接受更多的葡萄糖,因此造成高血糖。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雖然吃糖不是主要的病因,但是患病後嚴格控制糖的攝入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
首先,含糖食物不能只依靠甜或是不甜來區分,而是看它所含的成分和總能量。
生活中大部分的主食如米飯、饅頭,雖然沒有多少甜味,但消化後澱粉轉化成葡萄糖,所以要控制主食量。大部分甜味食品比如餅乾、飲料都是含糖的,所以應該儘量少攝入。
很多所謂的無糖食品 ,比如無糖餅乾、無糖麥片等,雖然沒有人工加入蔗糖,但仍然是澱粉食物,甚至還會有澱粉糖漿、麥芽糖漿等,依然會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升糖速度快,所以還是少吃為妙。
另外飲料、冰激淋等食品中也新增有不少的糖,在配料表中看到果葡糖漿、果糖、葡萄糖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些糖並不會給我們帶來額外的營養,反而會變成脂肪堆積於我們的體內,造成肥胖,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二型糖尿病並不是因為糖吃多了而發病的,原因很多,患病後就要按照合理飲食、安全用藥、適當鍛鍊、定期監測血糖等方式積極的控制好血糖,避免疾病惡化。
-
6 # 王旭峰營養師
並不一定是糖吃多了引起了二型糖尿病,不過如果長期多過多攝入糖分的話,會增加誘發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很多研究發現,二型糖尿病和肥胖密切相關,有8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症,而糖吃多了可能就會誘發肥胖。
二型糖尿病大部分是因為胰島素抵抗提高引起,如胰島素無法有效作用靶細胞,效率較低、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都可能會造成葡萄糖利用率低,無法更好地運輸到細胞,讓葡萄糖更多停留在血液中,造成血糖高的情況。而肥胖人群細胞體積大、數量多,胰島素會分泌更多,給胰島造成更大的負荷,增加胰島素抵抗。當然,有不少人群即便長期吃糖較多,也並沒有爆發糖尿病,所以,誘發二型糖尿病還和個人體質、遺傳因素等有關聯。 過多糖分的攝入同樣可能會影響肝臟功能,雖然肝臟是喜歡糖分的,因為適當糖分的攝入能儲存肝糖原在肝臟中,這些肝糖原能夠更好地促進肝臟工作,維護肝臟健康,但肝臟同樣是主要合成和產生脂肪的場所,如果總是攝入過量糖分,則肝臟的工作量會大量增加,長期如此可能會日積月累堆積脂肪在肝臟中,誘發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等問題,同樣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另外,肝臟也參與血糖調節,低血糖時肝臟會讓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提升血糖濃度,但如果肝臟亞健康,感知能力下降,它可能還會不斷分解糖原,結果導致血糖的升高,這又被稱為“肝源性”的糖尿病。
另外,二型糖尿病不僅和吃糖相關,和長期高油高脂的飲食、暴飲暴食、吃飯太快也有關聯,高油高脂、暴飲暴食都可能誘發肥胖,但凡和肥胖聯絡起來,二型糖尿病就很容易找上門來。吃飯太快同樣也容易誘發肥胖,而且吃飯快難以感知自己的飢飽程度,很容易過多飲食,更容易誘發肥胖,一些升糖速度本來就很快的食物吃得太快太急會讓血糖飆升得更嚴重,增加短時間內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胰島負擔,可能破壞胰島細胞,降低胰島素敏感度,這也是誘發二型糖尿病的因素之一。最後別忘了久坐久躺、缺乏運動同樣可能造成肥胖,誘發慢性疾病,增加誘發糖尿病的機率,而且血液粘稠度還會上升,讓我們更懶惰、嗜睡,更多的疾病會找上門來。
-
7 # 孕產育兒一分鐘
二型糖尿病不一定是吃糖引起的,但如果持續攝入的糖分過多,比如每天喝雪碧可樂的人群很容易得糖尿病,因為持續的高血糖會直接損害全身器官的細胞,比如腎臟,眼部等,如果損傷了胰腺就會加劇糖尿病的發生,因為胰腺有分泌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一種調節下降血糖的激素。
-
8 # 斯坦利糖尿病中心
作為糖尿病共同照護中心,我們不這麼認為。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直系親屬有糖尿病患病史、活動量較少,主食吃的太多,表面遺傳因素以及我們生活環境中的重金屬、塑膠的大量使用等多種因素都與糖尿病患病有關。
-
9 # 燕億語兮驕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由於身體代謝紊亂,對攝入的糖類不能有效分解吸收,使人體處於高血糖的狀態,若血糖含量高居不下,則會對人體各組織器官產生一系列傷害,導致各組織功能障礙,嚴重時危機生命安全。此時人體再攝入過多的糖類只會加劇糖尿病病情,但是並不是造成糖尿的的原因所在。吃糖過多並不能引起糖尿病的,但是糖尿病患者是萬萬不能攝入過量的糖類的
-
10 # 糖護士Dnurse
吃糖並不是引發糖尿病的直接原因,美國、加拿大、西歐等國家,每天攝入的糖類遠遠高於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但在糖尿病發病率來看,東亞人的糖尿病發病率要高於西方國家。
我們需要搞清楚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因為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分泌不足和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
其中1型糖尿病胰島素絕對缺乏,需要終身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機制是胰島素抵抗或同時伴有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早期可以口服藥治療。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闡明,“糖尿病是吃糖太多造成的嗎?”應該問的是2型糖尿病發病原因。總體來說,主要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了糖尿病的發生。
其中環境因素與肥胖、飲食等有關係,其中飲食中,如果碳水、脂肪攝入過多,容易造成肥胖,從而誘發糖尿病。
那麼吃糖過多是造成糖尿病的直接原因嗎?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吃糖過多會直接誘發糖尿病。
但吃糖過多容易導致肥胖,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人均糖的攝入量遠遠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每年人均消耗約150kg糖),肥胖成為公共衛生巨大的隱患。
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統計報告,美國目前糖尿病患者數已超過3000萬,佔總人口的10%,多因為肥胖造成;
而我國透過OGTT篩選,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約為10%,那麼為什麼人均攝糖量明顯低於美國的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什麼和美國相似?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其實“吃糖”也可以改為“攝入的碳水”。碳水的升糖指數GI在80左右,和糖的GI 100左右查不了很多。
按飲食結構來說,東亞等攝入碳水(米飯、麵食)較多的地區,糖尿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是因為碳水經過消化吸收會變為葡萄糖,隨後被吸收進入血液成為血糖。血糖是一種能量物質,組織細胞的生理活動必須由血糖來提供能量,這些血糖要進入細胞中必須透過胰島素這種“運輸工具”運送進去。
胰島素是由胰島細胞分泌出來的,當血液中血糖升高時,胰島細胞受到高血糖的刺激會分泌出大量的胰島素,加快血糖向細胞內的轉運。
如果運送的通道發生了問題,則運送不暢,血糖便會升高,這種現象稱為胰島素抵抗。
或者胰島分泌胰島素的“負擔過重”,導致“過勞”,從而引發功能受損,這種現象稱為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
當出現一種或2種現象時,就會誘發糖尿病。
總結:
吃糖過多,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所以,吃糖過多和糖尿病並未直接關係,但有這間接關係。
而碳水攝入過多,是可以糖尿病的直接誘因。
所以,糖、碳水的攝入都需要適量,過多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糖護士提醒糖友們:別忘了堅持監測血糖,掌握血糖波動情況。 下載糖護士APP,配合糖護士手機血糖儀,可以更智慧、更輕鬆的實現血糖控制目標哦~
-
11 # 中醫楊棟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也在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之一,並且有著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因為佔了個“糖”字,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糖尿病是由於攝入糖分過多所致。其實不然,吃糖過多並不是糖尿病的病因。那麼二型糖尿病是因為糖吃多了引起的嗎?
二型糖尿病是什麼引起的?暴飲暴食不運動,在我國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居多,大多的都是因為暴飲暴食,暴食又缺乏運動,再加上不規律的作息所導致糖是人體能量供應的主要物質,過多的對糖的攝取是有可能引發糖尿病的,但不絕對糖代謝正常的人,適當吃糖對身體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遺傳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遺傳易感性,如果父母中其中一位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機率大約在10%到20%,如果父母身上有糖尿病,子女的患病機率就大約在30%到50%,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同輩人患糖尿病的機率大約在38%。
妊娠婦女,妊娠期間血糖突然間升高,分娩之後又恢復正常,這類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體內內分泌變化,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水平升高,使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導致血糖升高,分娩後也要定期進行血糖測試,避免轉換成其他型別的糖尿病,改掉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降低糖尿病的發病機率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好的生活習慣。
年齡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一般都是在30歲以上,年紀越大出現的機率越高,多在55歲以後發病,所以,多屬於老年性疾病。
環境因素,肥胖、運動不足、年齡增加,都有可能導致疾病高發,而且這種疾病也跟高血壓、高血脂都有關係。
得了二型糖尿病怎麼辦?首先我們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不要把自己變的憂心焦慮,這樣會對健康不利,一個好的心態是健康之本一!
鍛鍊身體,參加一些適度體育鍛煉,如跑步,快走,跳舞等。運動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比適合的專案,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要勞逸結合!
安排作息時間,不熬夜,如果休息不好第二天肯定沒精神,不規律的睡眠,會影響身體內分泌代謝。如果內分泌代謝不完全會使人最容易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等。
高纖維飲食多吃水果蔬菜。最好做好500G以上一天,水果最好選擇像黃瓜等低糖的水果,蔬菜選高纖維的有降糖的效果的蔬菜如菠菜,苦瓜等。
在選擇主食時要低脂肪,低熱量。少吃那種油膩的東西,減輕胰腺的負擔。還有米飯,麵粉類的精緻穀類要少吃,因為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轉換為糖讓血糖快速上升。吃飯要吃的慢!
忌菸酒。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到醫院檢查
回覆列表
二型糖尿病人不是糖多了,而是嚴重缺糖。 正常人血糖之所以正常,是因為體內胰島B細胞能釋放出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降至正常,而糖尿病人胰島功能或多或少受到損害,所釋放出來的胰島素不足以使血糖降至正常,所以出現了高血糖,吃糖多會引起糖尿病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 糖尿病治療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機體自身的工作能力。
讓我們來正確地認識糖
糖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它能起到產生熱量,節約蛋白質消耗的作用,與我們身體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人體在學習,工作,運動,思維以及維持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轉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中有60%就是靠糖所提供的。再是血糖是需要靠糖來維持和提升的,若是血糖不足,人體就會出現頭暈,噁心,心悸等低血糖表現,糖在這方面的作用,沒有任何其他一種營養素可以比它更迅速,更有效。還有就是糖也能保護身體內的蛋白質,避免其過多的消耗。
在我們對糖的作用有更清晰的認識後,我們就知道:糖病人不吃糖是錯誤的!但不要過量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