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涼縣令
-
2 # 經濟歷史觀察
隋煬帝不可能明知道李淵會造反,否則早就採取措施了。在帝皇集權王朝裡,皇權的排他性和生殺予奪的權力,哪位有實力的大臣誰不想當皇帝?從心理上講,所有人都有造反之心,所以皇帝才對造反者施於酷刑,無論造反者身居何職是何出身。這種高收益高風險的行當,有心之人都會小心翼翼。李淵何其聰明之人,縱然有造反之心,怎會過早暴露呢,這不是自取滅族嗎?
李淵後來起事併成功上位,後人就預設他早有反心及計劃了,這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聰明之人都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並根據事態發展與時俱進,才最後得於勝出。李淵也是如此。
-
3 # 天晴愛睡覺
隋朝的基本盤是關隴貴族,是北周八柱國的後代,李淵家的影響力不比老楊家差多少!
楊廣之所以不殺李淵,原因有兩點:
第一,殺不得
李淵家和楊堅家都是同批次成型出廠的,樹大根深,殺李淵動搖國體;其它的關隴貴族兔死狐悲,你今天殺李家,明天還有我們的活路嗎?不如大家一起換皇帝算了;不要忘了楊廣怎麼死的,就是被關隴貴族廢掉的,思歸的將士把他砍了!
第二,查無實據
你懷疑歸懷疑,做事得講道理;李淵不是平民,不是你想殺就能殺,凡事講求名正言順,今天你皇帝無理由殺大臣,明天大臣是不是無理由殺皇帝!那天下還不要大亂了,所謂統治,靠的就是規矩,自己帶頭壞規矩,遲早玩完!
-
4 # 小太拾
隋煬帝根本就不知道李淵會不會反,相反隋煬帝還是最為信任李淵,因為李淵與自己是表親關係,不然也不會把晉陽這麼重要地方交給他。
就像楊素的兒子楊玄感一樣,隋煬因為楊素原因,早知道楊玄感有反心了,也沒去除掉它啊,說明隋煬帝其實是一個很寬仁大度的人,根本不可能亂殺功臣名將,尤其是李淵這種皇親國戚,關隴貴族了。
就像弟弟楊諒謀反,這麼惡劣的事蹟,隋煬帝也沒有殺死它啊,只是把他幽禁在自己府中了,還好吃好喝管著。
所以看待事物,不可一面概之,尤其隋史。
-
5 # 江曉01
楊廣不殺李淵,情理之中,要是你,也不會殺。
首先,兩人是姨表兄弟,親戚,發小,信得過。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李淵從小沒父母,獨孤皇后對這個外甥特別關照,楊廣也是獨孤皇后最愛的兒子,楊廣和李淵關係應該不錯;
第二,李淵雖然是八柱國的後代,但他坐鎮太原,主要還是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栽培,所以,在楊廣的眼中,李淵還是可控的;
第三,李淵為人低調,大智若愚。李世民之所以能夠把打江山的功勞據為己有,把李淵說得一文不值,恰恰證明李淵老謀深算、深藏不露;
第四,楊廣與其說懷疑李淵造反,不如說李淵有實力反,認為李淵有威脅。並且,太原是戰略要地,防守突厥前線。再說,這時候,楊廣內外交困,稍有不慎,局面難以控制。
-
6 # 佑豐
以楊廣的才智,應該知道李淵是有能力有野心的,肯定也是時刻防著李淵。只是在隋朝末年國家風雨飄搖之際,也只能把太原留守這個位置交給自己的表哥了,更別說除去李淵了,殺了李淵,又能派誰來抵禦突厥呢,只是楊廣想不到的是李淵竟然選擇勾結突厥,直接將掣肘變為了助力。
回覆列表
隋煬帝楊廣明知李淵可能造反,為什麼始終沒有下手除去他?
一、李淵的自穢
從大業中期開始,李淵已經成為楊廣深為倚重的心腹大臣之一,正是在這個過程宗,李淵的政治和軍事能力得到了深入的歷練,同時問鼎天下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
可是楊廣不是瞎子,儘管李淵很謹慎,但是他的行為還是引起了楊廣的懷疑和警覺。
有一次楊廣傳召李淵前來覲見,李淵託病不去,楊廣頓時大為疑惑,當時李淵一個外甥女是楊廣的嬪妃,楊廣就問她“你舅舅為何遲遲不來?”外甥女的回答是李淵病的很厲害,楊廣說了一句“會不會病死啊。”
李淵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害怕,他最後想出了辦法就是自穢,於是從大業九年的秋天起,李淵整天沉迷酒色,並大肆貪汙受賄,瞬間從一個精明強幹的朝廷重臣變成了一個酒色財氣的昏官。
楊廣笑了,此人沒威脅。
二、隋朝當時的局勢
三次東征造成的民不聊生、國庫空虛、民間起義軍多如牛毛、楊玄感叛亂,就這些事楊廣都焦頭爛額,還有時間去考慮李淵?
三、楊廣的心態
從三次東征結束,到雁門之圍,楊廣當時已經抱著一種“鴕鳥心態”了,不想去面對這個千瘡百孔的局面,他在心裡已經認為自己敗了,一切都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