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潤兒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自宋代蘇軾的巜惠崇春江晚景》,全詩為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蔞蒿 :″ 河邊長著的一種青蒿,可食用。 蘆芽短:″蘆葦吐出的嫩芽",可食用。

    惠崇,是北宋福建的一個和尚,頗能吟詩作畫。《春江晚景》這幅畫被蘇軾看到後,臨畫題詩,一揮而就。

    為我們再現了初春時節,綠竹掩映著稀疏橫斜,三三兩兩的桃花,最早感知到河水變暖的鴨子在嬉戲追逐。蔞蒿遍地,蘆葦發芽,河豚上市,一派大好春光。

  • 2 # 一葉孤帆行萬舟

    蔞蒿滿地蘆芽短的短是指的蘆葦開始抽芽,新芽剛剛從泥土中發出來嫩嫩的、短短的,初春的樣子始現。

    原詩: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出處: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這首題畫詩既保留了畫面的形象美,也發揮了詩的長處。詩人用他饒有風味、虛實相間的筆墨,將原畫所描繪的春色展現得那樣令人神往。在根據畫面進行描寫的同時,蘇軾又有新的構思,從而使得畫中的優美形象更富有詩的感情和引人入勝的意境。

    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甦,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資訊。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邊期待了整整一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

    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緻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由於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習九成宮到底應該寫多大的字?求大神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