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享之1997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造成的。如果是當事人向你說事,同一件事不同的當事人,說法往往大相徑庭,這是因為他們是站在自己角度,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造成的。作為史學家,記述歷史理應客觀,就事說事,一般不做評述,如果寫心理活動或作評述,不免有主觀因素,會導致後人對歷史上發生的事產生誤解。

    如歷史上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雖然正史上早已定性,但仍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冒出,這是因為人們的立場不同造成的,作為史學家,只記錄事件,不做評說,才能使歷史客觀。

  • 2 # 釋慧光

    寫史記?史記是客觀的記錄。各個歷史時期發生的重大的事件和人物。而心理活動。是人受外界的刺激。內心所起的變化活動。不符合史記的。選擇要求。所以不能寫入史記。其理由就在這裡。

  • 3 # 奇文高叟

    一、寫史與寫其它題材的文章確實是不同的,不同就不同在它必須如實地記錄當時的歷史事實這一點上。而如果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必然會摻和著作者的一些揣摩成份在其中,而這樣的揣摩無疑也會降低史料的真實性,這也是寫史料所不允許的。二、但是,在史家記錄歷史時,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還是有一些如實記錄的。如三國演義中,在寫《鴻門宴》時,就把當時劉邦要不要去參加這次宴會,以及在宴會過程中當他看到項羽手下范增一幫人的種種表演後,還是如實地記錄了劉邦的一些心理活動的,否則他為什麼要早早離席從小路逃身?再如,在許多謀士為在主子謀劃一些計策的過程中,也是很有一番心理活動描寫的。三、寫史類的文體與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一些文體寫法確實有著很大的區別,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內容的高度的真實性、陳述手法的平鋪直敘。因為它不允許作者參與任何的個人成份在其中。但是事實上,帶著個人感情寫史料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因為史官中也不乏御用史家呀!像司馬遷這樣剛正不阿的史家也是少之又少的。例如秦始皇為什麼會被後世那麼多的人所唾罵?無非是他死後不幾年秦朝就被推翻了,而後世的一些御用文人、御用史家出於對當時統治階級的阿臾奉迎,便他進行了百般的醜化、百般的誣衊,才造成了後世人對他的這種偏見。慾加之罪何患無詞?但是,無論如何,歷史永遠是歷史,也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無法篡改的。現在我們不是大家還是公認秦始皇是一位對中華民族的歷史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傑出帝王嗎?

  • 4 # 李長諭

    這個提問涉及到寫作的基礎知識問題。一個是文體,另一個是表達方式。

    史家記錄歷史,在文體上屬於“傳志類”。

    傳志,就是傳記和方誌。傳記是記錄某人生平事蹟的;方誌是記載某一地方的地理、歷史、風俗、教育、物產、人物等情況的。方誌也叫地方誌,如縣誌、府志等。

    無論是傳還是志,它們都是歷史,因而其真實性是首要的。這就需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尊重歷史,用正確的觀點評價歷史上的人和事。

    描寫是寫文章常見的幾種基本方法之一。涉及心理活動的,屬於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直接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一種寫作方法,也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描寫有兩種不同的寫法,一種是直接去表現心理活動,另一種是間接地去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在很多情況下是間接表現的,因為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把人物微妙的心理狀況傳達出來,這種寫法比直接披露思想活動更為含蓄、也更巧妙。

    描寫多用於文學創作,如果用描寫的方法去寫歷史人物,有可能失去歷史的真實性。而有些文學作品,也有人物和心理方面的描寫,但這種文體多屬於人物傳記。

  • 5 # 閒庭信步141598427

    史家記錄歷史昰為了把發生過的歷史史實記錄傳承給後人,需要的是儘量反映真實的歷史原貌。不給予人為干預而誤傳歷史,所謂心理活動只能是寫史人根據本人觀點引導後人對歷史的原狀分折,如我們看到了的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一個是基本反映當時的歷史本來,一個是加入個人情感喜惡的歷史故事,三國演義基本上改變了人們對三國的認識,真的歷史是不可以這樣的留下來的。

    所以分有心理分析的文字記錄是寫歷史,加了心理分析和想像可能結果的,就把史記變成了故事,史記和故事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6 # 月亮心888

    有行為記錄,少有心理活動記錄

    一、人類早期沒有專門的心理學,心理現象屬於哲學研究的範疇。人類是有意識的動物,人類很早就對心理現象感興趣。最早研究心理現象的是哲學。古代各文明中心的宗教與藝術均研究過心理現象。但直到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以後(19世紀70年代),人類藉助實驗條件,建立心理建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室研究。這樣,心理學才脫離哲學的懷抱、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

    二、人類早期心理研究成果並不可靠。20世紀初的心理學家華生所創,後經斯金納發展而形成的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學,基本上否定了人類意識、情緒和情感等過程和心理狀態的研究成果,堅持只有能夠被觀察到的、可以客觀記錄和量化的行為才是心理學研究的物件。

    三、歷史上有很多借助對心理活動規律的把握而設計的戰略一策略,並取得非常巨大的效果,甚至影響了歷史程序。只是歷史學家記錄的是行為,而不是過程(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這些“行為過程”,其實基礎就是心理學。例如將幹盜書,空城計,太多這樣利用心理因素進行戰略戰術的故事。

    中國叫心理學,美國已經改成行為學了。

  • 7 # 歷史挺好玩

    一是過於主觀,二是無法捕捉。

    以二十四史的《史記》為例,從上古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3000多年的歷史,那麼多的歷史人物,根本無法記載其心理活動。

    所以無外乎兩種結果,寫史書的人把自己的心理活動代入到歷史人物中去,或者結合歷史史實去“編”。

    假如代入心理活動,史書可信度將會大打折扣

    第一,史官極有可能抓不準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歷史人物絕大多數已經不在世。已經排除去採訪,去問。留給史官的,只有猜。

    史官的使命是盡最大可能的留存歷史的真相,把不確定性、猜來的“心理活動”寫進去的不是史書,那是小說。

    史官的操守是什麼,是哪怕全家都被殺光,外地的史官也要繼承其衣缽,把真相傳出去。“崔杼弒其君”、“趙盾弒君”才得以被我們熟知。

    你讓他把猜出來的心裡活動寫進史書,其實這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第二,心裡活動,你說他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同樣的一個人,一個事件,一場戰鬥,放在不同的史官,甚至不同的人眼裡,可能是會有截然相反的想法。所謂“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帶著心理描寫的史官寫的歷史,並不是正史,更像是現代電影電視劇的編劇劇本。

    第三,史官一句他心裡想(古人:我當時可沒這麼想)

    歷史通常年代久遠,即便是史官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史料,這就容易曲解歷史人物的心裡活動。

    綜上所述,只記載史實事件的歷史,才更有可信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力退潮美元也退潮,海量美元必迴歸美國,該怎麼解決美元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