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周朝文DMU
1、諸葛亮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並不是三國第一謀士,他純屬是被小羅神化了的人物,其實不然,撇開演義,孔明的確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首先他提出了“隆中對”又幫助先主和吳結好,在龐統意外死亡的情況下幫助先主奪取益州,在先主與五虎上將接連去世的情況下,他六次北伐,雖然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起到了積極的防禦作用,延緩了蜀漢滅亡的時間。在政治上他應用法家的手段,治理蜀國,申明律法,賞罰分明。是三國首屈一指的謀臣!
2、郭嘉
論才能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說不定和諸葛亮有得一爭。他為人豁達,20歲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結交英雄好傑,談論天下大勢。他初在袁紹帳下效力,後發現袁紹“好謀無斷”難成大事,於是便轉投曹操;後來他又勸說曹操:“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宜早為之所。”可見他能識人,北征烏丸,他力排眾議,建議以輕兵進攻,最後大獲全勝,使曹操同意遼東,操在赤壁大敗後,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賈詡
賈詡能夠在亂世中保全性命最後助操成就大業,就連曹丕能夠繼承魏公稱帝也有他很大的功勞。曹操率大軍討伐張繡,後聞袁紹出兵襲擊後方就立即撤退,張 繡想要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也,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所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促更追之,更戰必勝。”張繡說:“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賈詡說:“兵勢有變,亟往必利”張繡遂聽從賈詡意見,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袁紹遣人招降張繡,並與賈詡結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說袁紹不能容人難成大器不如歸降曹操。後袁紹果然被曹操大破以至敗亡!
4、陸遜
陸遜富有遠見和洞察力,善於用兵,更善於使計,年紀輕輕便受到吳國上下的重視,最後官拜丞相、大將軍。在軍事上他運用智謀,偷襲公安,斷絕關羽退路,奪取荊州,又火燒連營大破劉備,他運用反間計,不需一兵一卒趕走了魏國駐江夏太守。政治上他識大體,顧全大局,在太子問題上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他之所以能夠排到第四力壓周郎,是因為他對吳蜀問題上的高瞻遠矚遠遠高於周瑜。
5、周瑜
孫家得以割據江東,建立吳國,周郎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曹操南下,他力排眾議,主張抗曹,保住了東吳版圖,為三國鼎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面對強敵沉著冷靜分析敵我形勢,火燒赤壁打得曹操焦頭爛額。赤壁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戰爭中周郎所表現出的卓越才能令古往今來的眾多有識之士驚歎不已。但他在政治上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忽略了聯合抗曹的大局,這點與關羽極為相似。
5、魯肅
魯肅對局勢有清醒的認識,初袁術想要拉攏他,他看袁術法紀不嚴,不足立事,後來投靠孫權,他的文韜武略得到充分發揮,他建議孫權鼎足江東觀天下之釁,進伐劉表,竟長江之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就是後世稱道的“吳中對策”。他對三分天下的遇見以及他對東吳前途的分析,顯示了他的深遠識見。後又提出“聯劉抗曹”的政治主張,他明白魏國實力強大,只有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才能保土安民。這點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中提出的結好孫權完全一致。他在孫劉聯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次孫劉產生利益衝突時他總是竭力調息。魯肅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並不亞於諸葛,後代史論家說:“欲合孫於昭烈共圖中原者,魯肅也;欲合昭烈於孫公抗曹操這,諸葛也。二子守之終身而不易。……魯、葛定交合力以與操爭存亡,一時之大計無有出於此者。……瑜與羽交起而亂之,不亦悲乎!”
7/8、荀氏叔侄
他們兩個是曹操前期得以成就霸業的主要謀士,追隨曹操來屢獻奇謀,在曹操平滅對手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深得曹操尊重,他們有識人之明,知道袁紹能聚合眾人,卻不會使用。使曹操看清了形勢和前途,堅定了戰勝袁紹的信心。在曹操征服天下之際,他們一個牢牢鞏固大後方,使曹操無後顧之憂,另一個則是在前線為曹操出謀化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9、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養子,一生為曹操祖孫三代效力,在演義中為了誇張司馬懿,所以把他完全貶低了,其實他在軍事上十分有作為,在跟叢曹操創業的老臣日益凋零下,他勇猛雄武,勇於進取。他能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軍中賞賜不夠,他往往拿出自己的家才分賜部屬,所以士卒都願意為他所用。他屢次成功地阻擋諸葛亮北伐,他知道諸葛亮失敗後下次肯定會從陳倉進兵,便早早安排郝昭預先把守陳倉,由於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因此無法攻下。他是一個保持尊貴、謹守高位、勤勞恭謹的有德賢臣。
10、姜維
姜維原為魏華人,後來歸附諸葛亮,亮對維十分器重。亮死後,軍權轉到姜維手中,他深知蜀國地小力弱,便繼承諸葛亮遺志,以積極進攻作為最好的防禦,九次北伐,三勝兩敗四無功而返。雖然很多人認為他不如鄧艾,其實不然,當時蜀國接連死掉好幾位重臣,朝中權利讓宦官掌握,陷害姜維,他為避禍只好屯田。後又反間鍾、鄧二人,險些再次匡復蜀漢。是當時一流的軍事家。
-
3 # 京華新媒體
儒將者,文武兼備之人。熟讀兵法,武藝高強。既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又能統兵領將,提槍上馬,衝鋒陷陣。這是我對儒將的理解。
縱觀歷史,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英薈萃,眾星雲集。而且文武兼備的儒將頗多,在我心目中,以下十位,可依次排列前十。不對之處,歡迎指正。
NO.1 曹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早年曾孤身刺殺董卓,事敗逃亡。後起兵挾天子以令諸侯,橫掃八荒,統一北方。文武兼備,當排第一。
NO.2 劉備軍事家,政治家。早年師從盧植,知人善任。武功高強。文武兼備。三分天下有其一,可排名第二。
NO.3 司馬懿軍事家,政治家。計謀深遠,武藝高強。為後世子孫建立晉朝,立下汗馬功勞。
NO.4 陸遜儒將的典範。善用計謀。取荊州,夷陵火燒連營八百里等輝煌戰績,足以讓陸遜垂名青史。
NO.5 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文治武功,儒將典範。
NO.6 關羽萬人敵。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熟讀春秋。儒將有他一席之地。
NO.7 張飛與關羽同為萬人敵。武藝高超,唯一一個多次單挑三國第一人呂布不落下風之猛將。文化程度好,繪畫書法,無不精通。喜與士大夫為伍。在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之時立下大功。期間多用智謀,其中尤以妙計擒嚴顏,智敗張郃等為人讚不絕口。這些足以說明張飛也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儒將。
NO.8 趙雲大家公認的好男人。雄姿偉岸,智勇雙全。他不是儒將,也就沒人算是儒將了。
NO.9 鄧艾文武雙全。出奇兵,智取成都。典型的儒將。
NO.10 姜維武藝純熟,又是諸葛亮的傳人,智勇無雙,忠心大義。儒將代表人物。
-
4 # 解遠東
周瑜、陸遜、司馬懿、諸葛亮、呂蒙、羊祜、陸抗、魯肅、鄧艾、鍾會十人便是三國最強的十大儒將。其中曹魏四人,分別為司馬懿、羊祜(魏晉一脈相承)、鄧艾、鍾會,蜀漢只有諸葛亮一人,而低調的東吳高達五人,分別為周瑜、陸遜、呂蒙、陸抗、魯肅,佔據榜單的一半。原來東吳真的出儒將,名不虛傳。
諸葛亮號稱“智絕”,但是由於能人輩出,他沒有排進前三,在周瑜、陸遜、司馬懿之後,屈居第四。
-
5 # 鐵血金戈
如果三國曆史上來個儒將大排行,你心目中排名前十的都有誰?
我們知道在古時候那個經常發生戰亂的時代,能人武將可以說是代代輩出,不過武將的名聲好得,儒將這個稱謂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文武雙全,並且能夠稱得上儒將的人,必定是不僅帶兵打仗能力極強,在文學方面也要有很深的造詣,不然根本不可能跟這兩個字沾得上邊,而在三國那個混亂的時期,就有四個非常出名的儒將,他們不僅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在軍事上也有很大的成就,他們其中有一位戰勝了一代梟雄曹操,還有一個打敗了身邊有無數能人的劉備,不過有一個卻是非常吃虧的,直到現在在很多人心中他還是一個無比粗陋只會耍刀弄槍的大黑漢子張飛,可以說他是活的最憋屈的儒將了。
首先我們聊瞭解一下素稱為少年奇才的周瑜,我們知道在歷史上由於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而且他在音樂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如果不是生在戰亂的年代,那麼周瑜必定在音樂上會有很大的成就,不過他從21歲就跟在了孫策的身邊做了一名謀士,同樣也因此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一心輔佐自己的主人,後來他在一場戰爭中用5萬兵馬戰勝了曹操的10萬大軍,自己也是因為這一戰留名青史。
第二位就是陸遜他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政治人才,因為早年接觸過比較好的教育,而且在他長大之後一直從事著文書工作,所以對政治也有著很深的見解,不過後來他得到了孫權的賞識走馬上任大提督,在一場戰爭中帶兵戰勝了劉備,也正是他的這一仗讓很多人都感到無比的信服,因為當初在他剛剛上任的時候很多人都嫌棄他是一個秀才,現在的他真真實實是一名儒將。
第三個就是李典,我們知道據歷史記載他是一個非常愛好文學的人,在文學方面造詣頗深,而且他非常注重在文學方面的研究,是一個不喜歡戰爭的人,但是在局勢的逼迫之下他還是投奔到了曹操的麾下,曾經在一場戰爭中憑藉著800名死士一舉擊敗了孫權的10萬大軍,不過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只活了30幾歲。
最後一個就是被人誤解千年的張飛了,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張飛是一個只會打仗的大黑漢子,首先人們在他的外貌上就有誤解,因為歷史中的張飛並不是又黑又醜,其實他還是非常英俊的,其次他在書法方面非常的厲害,他寫的書法在當時應該有很多人都很難超越,所以他是一名真正的儒將,只不過被人誤會至今罷了。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謀士眾多,猛將如雲,儒將也不在少數。何為儒將?儒將有兩個要素,第一個是要有學識,至少應該熟悉《春秋》,第二個是不靠蠻力,而是靠大腦決勝於千里之外。只有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方為儒將。
如果三國曆史上來個儒將大排行,你心目中排名前十的都有誰?
第十:鍾會
鍾會,字士季,出身潁川鍾氏,是太傅鍾繇幼子,從小便是一個神童。他“才華橫溢,精通玄學”,是司馬師和司馬昭的高階幕僚,在征討毌丘儉及平定諸葛誕這兩次叛亂中,屢出奇謀,猶如張良在世。
他最大的功績為滅蜀之戰,與鄧艾分兵進攻蜀漢。鍾會帶領大軍,很輕鬆奪取漢中,與姜維主力對峙於劍閣,為鄧艾偷渡陰平製造了機會。公元264年正月,鍾會和姜維作亂,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不幸失敗被殺,年僅40歲。
因此,鍾會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十位。
第九:鄧艾
鄧艾,字士載,文武全才,深諳兵法,是三國後期曹魏難得的一員大將。他與蜀漢姜維是老對手,猶如司馬懿與諸葛亮。
鄧艾最出色的戰績是公元263偷渡陰平,進入蜀漢腹地,直搗黃龍,逼近成都,迫使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不幸的是,鄧艾和他的兒子鄧忠被鍾會陷害,裝入囚車,押送回洛陽,途中被衛瓘和田續殺害。滅蜀頭功是鄧艾,所以鄧艾名次超過鍾會。
因此,鄧艾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九位。
第八:魯肅
魯肅,字子敬,是東吳四大都督中的第二位。他率先提出孫劉聯合抗曹,並付諸行動,大力穩固了孫劉聯盟,促成了三足鼎立。孫權常將魯肅比作東漢開國元勳之中的鄧禹,為其設立贊軍校尉一職,可知魯肅是有真本事的,不是演義中“老實人”的角色。
有人認為魯肅並不是一個儒將,而是一個謀士。實則不然,在周瑜逝世後,魯肅被孫權任命為新的都督,取代了周瑜的職務。由於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由四千多發展到一萬多人。魯肅此時的角色,已經不是謀士了,而是一軍主帥。在呂蒙奪取長沙、零陵、桂陽荊南三郡時,魯肅帶領一萬軍隊與關羽大軍相持,不落下風。公元217年,魯肅去世,年僅46歲,孫權非常傷心,親自為其發喪。
因此,魯肅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八位。
第七:陸抗
陸抗,字幼節,東吳第四任大都督陸遜次子,他在父親陸遜死後,繼承了陸遜的五千多部曲。陸抗不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富二代”,而是有真才實學的,文治武功不次於乃父陸遜。公元272年,陸遜擊退西晉大將羊祜的進攻,順便斬殺叛將西陵督步闡。
他是東吳後期唯一出色的人才,與父親陸遜都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可以這麼說,“陸抗在,東吳在,陸抗亡,東吳危”。公元274年,陸抗病重而亡,又過了五年,東吳遂亡。
因此,陸抗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排名中,排在第七位。
第六:羊祜
羊祜,字叔子,出身泰山羊氏,清廉正直,還非常有才學。西晉時期,羊祜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對東吳虎視眈眈。他在荊州的十年中,一方面屯田興學,以德懷柔,另一方面繕甲訓卒,廣為戎備,並與東吳最後一位名將陸抗對峙不落下風。羊祜在陸抗去世後,上表奏請伐吳,但是沒有被批准,是一大遺憾。公元278年,羊祜回到洛陽養病,不久去世。羊祜在荊州,和陸抗的對峙處於上風,最後西晉滅了東吳,所以排在陸抗前面。
因此,羊祜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六位。
第五:呂蒙
呂蒙,字子明,東吳第三任大都督。有人認為呂蒙是一員猛將,不是儒將。實則不然,他少年時期跟著姐夫鄧當,為孫策征戰天下,是靠蠻力的。但是他在孫權的勸說下,發憤勤學,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早非“吳下阿蒙”,已經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儒將了。他在兩軍陣前也不是靠蠻力,而是採用計謀,如襲取荊州三郡,騙降零陵郡太守郝普,奇襲荊州(南郡),擊敗蜀漢名將關羽。公元220年初,呂蒙因病去世,年僅42歲。
因此,呂蒙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五位。
第四: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他在劉備活著時,是軍師中郎將,為劉備參贊軍事,是一個謀士。但是他在蜀漢建國後,五次帶兵北伐,這時諸葛亮是一軍主帥,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儒將了。
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國力,蜀漢和曹魏相比,差太多了。但是諸葛亮卻能夠憑藉一己之力,發動了五次北伐,取得了勝多負少的戰績。在多次北伐中,諸葛亮能壓著曹魏大都督司馬懿打,使其不敢出戰,可見諸葛亮軍事才能不一般。
諸葛亮手無縛雞之力,主要靠大腦打仗,自然是一個標準的儒將。公元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於前線五丈原,享年54歲。後主劉禪追封諸葛亮為忠武侯,其中帶一個“武”字,說明諸葛亮軍事上頗有造詣,後世也以“諸葛武侯”稱呼諸葛亮。
因此,諸葛亮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四位。
第三: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在曹操、曹丕時期,司馬懿只是一個謀士(文官),沒有實權。他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與曹真一同成為輔政大臣,逐漸升為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
司馬懿軍事才能不次於諸葛亮,善謀奇策,立下許多戰功,如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抵禦諸葛亮蜀軍、平定遼東。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由於司馬懿善於隱忍,熬死蜀漢丞相諸葛亮,因此他比諸葛亮略勝一籌。
因此,司馬懿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三位。
第二:陸遜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東吳第四位大都督,典型的儒將代表。他最出色的戰績是222年夷陵之戰中火燒蜀軍連營,擊敗劉備大軍,使東吳轉危為安。這是東吳在赤壁之戰後,遇到的第二場自衛反擊戰。第一次自衛反擊戰,赤壁之戰周瑜大都督談笑之間,曹軍灰飛煙滅。
第二次夷陵之戰,第四任大都督陸遜也不遜色,前期故意示敵以弱,使劉備大軍失去警惕,後採用火攻,取得勝利。陸遜沒有像他的前幾任一樣,沒當幾年大都督就去世,而是統領東吳軍政二十餘年,對東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一生出將入相,被稱之為”社稷之臣“。
因此,陸遜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二位。
第一:周瑜
周瑜,字公瑾,出身廬江周氏,英姿勃發,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大帥哥。他與孫策同歲,也是少時的好朋友,從21歲起隨孫策征戰,短短數年便平定江東。在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帶兵赴喪,擁護孫權繼承江東,穩定了東吳局勢。奠定周瑜第一儒將的一戰為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發生在長江赤壁一帶,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
赤壁之戰中,大都督周瑜帶領三萬大軍,聯合劉備殘兵,與數倍於己的曹軍大戰,最後由黃蓋詐降,採取火攻之計,大破曹軍於赤壁,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此後,周瑜還帶領東吳軍隊,經過一年的戰鬥,大破曹仁,奪取南郡,被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不幸的是,周瑜在奪取南郡不久(210年)病逝,年僅36歲。
周瑜是東吳四大都督之首,也是三國最出色的儒將,不幸英年早逝,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後世不少文人墨客緬懷周瑜,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這樣一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因此,周瑜在三國最強十大儒將之中,排在第一位。
結語
以上週瑜、陸遜、司馬懿、諸葛亮、呂蒙、羊祜、陸抗、魯肅、鄧艾、鍾會十人便是三國最強的十大儒將。其中曹魏四人,分別為司馬懿、羊祜(魏晉一脈相承)、鄧艾、鍾會,蜀漢只有諸葛亮一人,而低調的東吳高達五人,分別為周瑜、陸遜、呂蒙、陸抗、魯肅,佔據榜單的一半。原來東吳真的出儒將,名不虛傳。
諸葛亮號稱“智絕”,但是由於能人輩出,他沒有排進前三,在周瑜、陸遜、司馬懿之後,屈居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