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坤哥自媒體Vlog
1939年9月戰爭開始時,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有一支349架雙引擎中型轟炸機(威靈頓、惠特利、漢普頓和布倫海姆斯),考慮到夜間作戰的困難以及未經考驗的密集轟炸機編隊防禦火力,轟炸機司令部最初只在白天突襲德國海軍船隻。然而,英國皇家空軍很快發現轟炸機遭遇敵人戰鬥機後受到不可接受的損失,1939年12月18日,22架攻擊惠靈頓的轟炸機中有10架被德國空軍的Bf109和Bf110戰鬥機擊落。這次空戰對雙方都有深遠的影響。英國皇家空軍領導人決定將重點轉向夜間轟炸,1940年,轟炸機司令部共出動20809架次,其中84%發生在晚上。英國皇家空軍轟炸了許多海軍和工業目標,但轟炸機司令部缺乏夜間投資導航技術,轟炸毫無貢獻而且不準確,
儘管英國對德國城市的夜間轟炸只是令人討厭而已,戈林為了自己的威望被迫提高空軍的能力對抗夜襲,1940年7月,戈林挑選了約瑟夫上校領導空軍第一個真正的夜間戰鬥機司令部,由72架Bf110C雙引擎戰鬥機組成,然而,由於缺乏雷達探測裝置,夜間戰鬥機很難攔截英國轟炸機。1940年德軍擊落41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只有8架是由一架Bf110戰鬥機造成的,最初德軍依靠地面上的探照燈組“照明戰術”攻擊轟炸機,但這意味著1940年的Bf110C戰鬥機的夜獵實際上只能對城市進行點防禦,英軍轟炸機司令部意識到只有12%的損失是由敵人夜間戰鬥機造成的,認為高射炮為主要威脅。雙方都得出了結論:雷達能改進Bf110戰鬥機偵察和攻擊襲擊者的能力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防禦能力足以抵禦最小的夜間戰鬥機威脅。
1941年,英國皇家空軍加大了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力度,夜間出動27101架次,丘吉爾總理看到轟炸機司令部的戰略轟炸戰役是唯一一種對第三帝國造成傷害的手段,就把英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工業資源用在皇家空軍的轟炸機機隊,1941年英國的夜間突襲行動一直相當小,很少超過150次飛機,僅限於對魯爾和在德國海岸。轟炸機司令部無法對柏林進行猛烈打擊或是第三帝國中心地帶的其他重要德國城市,但其損失卻緩慢上升至2.5%,原因是德國的防禦系統得到了改進,在1941年損失的698架夜間轟炸機中,其中198架是被Bf110戰鬥機擊落,皇家空軍領導人認為2.5%的損失率是可以接受的,一旦新的重型轟炸機——特別是蘭開斯特轟炸機和新的無線電導航技術從1942年起大量服役,英國皇家空軍將最終擁有實施對德國城市遭受持續的空中轟炸的能力。
面對規模空前的英國轟炸機進攻,德國開始建立第一個綜合防空系統配備雷達、探照燈和高射炮的戰鬥機。一列弗雷亞和維爾茨堡雷達部署在德國西部和低地國家的邊界,帶有雷達的Bf110F-4的夜間戰鬥機於1941年8月推出,迅速成為一支精銳的致命力量。蘭開斯特和Bf110夜間戰鬥機未來三年內在西歐漆黑的天空上展開空中決鬥,科學家們也參與了這場黑暗中的決鬥。勝利將屬於最充分利用尖端技術的一方。
二:Bf110夜間戰鬥機
Bf110驅逐機是一種“戰略性戰鬥機”要求配備強大的火力和供遠端飛行的載油量,是德國空軍中功能性極強的重型飛機,無論是擔任為轟炸機提供護航,攔截、突襲、戰鬥轟炸還是其它特定任務,均非常稱職,深受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賞識,讚譽交加,可不列顛空戰開始不到3周的戰事中,Bf110驅逐機就損失接近40%,原來欣賞該機的人士都判定它是最為失敗的設計,事實上採用雙發動機和較大型的機體,這必然會減弱其機動性。以這種戰鬥機為轟炸機提供護航,在與敵方靈活的防禦性單座戰鬥機對抗時,肯定力不從心,但該機的基本設計餘度很大,允許在不進行機體結構大幅改變的前提下更換各種武器和電子裝置,有優良的作戰彈性和驚人的使用壽命。
Bf110一直打算與敵方轟炸機交戰,武器由機頭上兩門20毫米的MGFF機炮和4門7.92mmMG17機槍,以及一個向後的7.92mmMG15機槍組成,需要對飛機進行任何重大改裝。然而最初換成了夜間戰鬥機角色則缺乏專業無線電裝置,甚至是連最基本的消焰器都沒有,只是簡單的把標準型Br110晝間型累逐機塗成亞光黑。唯一在夜間發現敵人轟炸機的機載裝置是飛行員的眼球,即使探照燈和雷達可以引導Bf110到敵人轟炸機活動區域,飛行員仍然需要一種偵查個別轟炸機的方法,1940年5月,德國電氣公司AEG的主動紅外探照燈安裝在Bf110D-3機鼻下面,探照燈投射出紅外線光束從敵方轟炸機反射回來後就可以看到影象,但在最佳條件下,檢測範圍僅為200m左右。行員抱怨說用紅外探照燈找到目標時已經可以親眼看到了。
配置多種空中攔截雷達的Bf110G-4G4才是真正夜間戰鬥機,1943年2月投入生產直到戰爭結束。共建造了2191架,儘管升級至兩臺1475HPDB605B引擎,雷達天線陣和其他裝置的增加限制了飛機速度,僅比蘭開斯特快30英里/小時,武器裝備差別很大,通常包括兩門30毫米Mk108或兩門20毫米MG151機炮和四挺MG17機槍。Bf110F-4型號出現提供了利用轟炸機下面的盲點攻擊和快速擊敗蘭開斯特的方法,無論Bf110G-4是從蘭開斯特後方攻擊或下面攻擊,蘭開斯特幾乎沒有還手之力。Bf110的武器裝備有巨大的優勢。20毫米機炮2秒內射出18-20發擊中就可以完全擊毀蘭開斯特
三:蘭開斯特轟炸機
二戰前,日內瓦世界裁軍會議透過嚴格限制重型轟炸機,英國皇家空軍限制了轟炸機的發展,直到德國在1933年10月退出聯盟,重型轟炸機的政治限制被取消,英國開始重整軍備計劃,開發出漢普頓和惠靈頓轟炸機,但漢普頓惠靈頓也無法向到達柏林。因此英國皇家空軍將要求開發航程至少2000英里的戰略轟炸機。空軍內部對於這麼大的轟炸機是否有必要,雷內爾·H·韋尼空軍准將認為四架引擎轟炸機太貴了。皇家空軍的領導層傾向於使用一種能夠實現雙用途的新型轟炸機日夜作戰,空軍無法調分歧,決定新中型和重型轟炸機的單獨開發。1941年1月9日蘭開斯特開始首飛,生產從1941年10月開始,蘭開斯特是一架岀色的“炸彈卡車”,完全滿足丘吉爾向德國投擲最大噸位的炸彈的願望。但蘭開斯特最初是作為一個通用的轟炸機,雖然有很重的有效載荷能力,但沒有夜間轟炸能力。
蘭開斯特有四種主要型號,但總的來說表現基本上沒有變化。MkII也有更大的彈倉來容納皇家空軍的新的製造8000磅炸彈。也許是最重要的MkII和MkI的區別在於有兩個額外的0.303英寸的腹部炮塔,蘭開斯特最初由四輛1460HP勞斯萊斯梅林XX驅動發動機,後來升級到梅林22s或24s。滿載12000磅炸彈中最高速度每小時270英里,最高升限是24500英尺,航程在1730到2530英里之間變化,蘭開斯特裝備了水力驅動的弗雷澤·納什頭部,背部和尾部炮塔,共10挺0.303英寸機槍,後部炮塔提供了主要防禦夜間戰鬥機,有四挺0.303英寸機槍。機器穿過大約80度左右的左舷或右舷並向下壓下降到-45度。
1942年初蘭開斯特開始作戰時,三分之二的防守武器毫無用處地指向前方和上方的弧線,直到1943年6月空軍才勉強同意裝備少量0.50英寸的重型機槍。即使在典型的100-300米之間夜間交戰範圍,蘭開斯特後炮塔炮手很難發現和擊中Bf110,0.303英寸子彈擊中飛機機身180米範圍內只有6%甚至穿透了4毫米厚的裝甲板,炮手們經常被警告不要開槍,因為槍口閃光會暴露出飛機的位置,蘭開斯特防禦武器無法攻擊目標在轟炸機正下方是致命的弱點。蘭開斯特的燃料箱在機翼上,是非常脆弱,容易突然起火,由於逃生艙口狹窄,被德國夜間戰鬥機擊中起火的話機組人員只有15%的存活率。相比之下Bf110機組人員有50%的存活率。
四:戰術
Bf110對蘭開斯特的決鬥是也很有意思,雙方都用智力俘獲敵人的技術快速轉變優勢在決鬥,夜戰不像美國空軍重型轟炸機編隊白天對德國的轟炸那樣對抗大批日間戰鬥機,1941-1944年間,儘管夜空中有數百架飛機參與空戰,但Bf110對蘭開斯特的空戰通常限於一對一作戰:剛開始時,德軍必須依靠地面監聽站來獲得英軍轟炸機來襲的警報,戰鬥機部隊部署在離監聽站有一定距離的地方,以防止自己戰鬥機的發動機噪音影響對英軍機群的監聽,
當確定英軍機群來襲時,沿岸的雷達站將進犯轟炸機的警報透過“雉”程式碼傳遞給夜間戰鬥機,飛行員會得到“ Fasan”的短語警報,然後他們立即起飛,以略高於英軍轟炸機可能的飛行高度,在一座無線電導航臺和探照燈光帶後方巡航待機,等待探照燈捕捉到英軍轟炸機,一旦“光帶”上晃動的光柱發現1架敵人的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就立即俯衝,飛到轟炸機的後部下方位置,然後拉起機頭開火。行動必須迅速,轟炸機會在3分鐘內穿過“光帶”,到達遠方黑暗的安全地帶。探照燈漫無目的的搜尋方式常常讓德軍夜間戰鬥機長時間地在茫茫夜空中巡航往往以失敗告終。Bf110只能飛三小時。因此只能選擇了適當的時機起飛,這個因素上,蘭開斯特12小時的飛行時間有明顯的優勢,可以以低空飛行等戰術避開敵人。
蘭開斯特標準的防禦策略當發現Bf-110接近就快速俯衝,可以將速度提高到大約時速300英里,接著是一次突然的爬升,接著又是一次俯衝,直到甩掉Bf-110,對於許多新手或普通的Bf110飛行員來說足夠讓他們中斷攻擊。然而對經驗豐富的Bf110飛行員不起作用。另外,Bf110與地面控制保持聯絡是透過FuG10高頻無線電,可同時接收或傳送語音和莫爾斯電碼訊號,一旦蘭開斯特開啟英國皇家空軍研製的空中干擾機,Bf-110脆弱的無線通訊鏈路就會嚴重削弱發現目標甚至在夜間導航的能力,透過使用複雜的干擾技術,英軍轟炸機司令部能夠暫時在1943年中期佔優勢並減少損失,儘管盟軍破壞了德國空軍的通訊,德國人透過改進了雷達和抗干擾策略,配備FuG202雷達的Bf110夜間戰鬥機重新獲得了優勢。
五:戰鬥人員
1942-1943年,大部分Bf110機組人員都是1937-1939年加入空軍,平均年齡22-26歲,許多Bf110機組人員在進入空軍前當過步兵、裝甲兵和高射炮人員,他們比對手有更多的軍事經驗,但夜間飛行被認為是更危險的飛行,許多飛行員不願意加入,但看到英國轟炸機對德國城市造成的破壞後改變了態度,如果選擇成為Bf110機組人員,需經過幾個月的課堂學習,再加強任何天氣條件下夜間駕駛雙引擎飛機的導航技巧,課程的核心是熟悉儀表飛行,
1941-1943年,Bf110夜間戰鬥機飛行員大約有160-200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無論一個Bf110飛行員變得多麼熟練,他最終還是依賴指引找到目標,所以在飛行員訓練中失敗的新兵可以成為無線電/雷達操作人員,到1943年燃料短缺開始影響德國空軍的訓練計劃,導致飛行時間減少。大部分的飛行員都被直接轉到一個替代單位進行匆忙又簡略培訓學校,1944年,訓練事故急劇上升,飛行員素質下降到了不可接受的水平。唯一的好訊息是是夜間戰鬥損失比白晝戰鬥機飛行員損失要低得多,不像白天的戰鬥,攔截並擊落蘭開斯特夜間的轟炸機是兩個人的行動。技術人員在某種程度的飛行員訓練中失敗的新兵可以選擇成為無線電/雷達高爐110s上的操作人員。
開斯特號有一個七人機組——飛行員,工程師,導航員,瞄準手,無線手,中上炮手和後炮手,空勤人員通常是自願參加英國皇家空軍志願者預備隊,之後他們將接受為期四周的初步培訓。然後分配一個特定的行業進行專業培訓,飛行員要接十個月的基本飛行訓練,領航員是58周技術培訓,無線手22周,炮手在7到18周之間。通過了基礎課程通常會編隊成一個作戰團隊,開始為期十週的飛行訓練,課程涉及遠端導航、高級別轟炸和數量有限空中射擊。三分之一的飛行課程是在晚上進行的,機組要忍受附近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部隊的“模仿戰鬥機攻擊”,訓練以一次模擬的夜間轟炸達到高潮,之後駕駛轟炸機六週,夜晚駕駛四引擎轟炸機對許多飛行員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故和惡劣天氣導致了死亡率相當高。
六:戰場表現
在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期間,英國共生產了6924架蘭卡斯特,平均每架花費32000英鎊。從1942年3月到1945年5月,蘭開斯特一共出動15.6萬架次,佔轟炸機司令部作戰架的41%,1941年至1945年建造的蘭卡斯特有58%被擊落,共記3249架,另有1005架在訓練或非戰鬥中意外墜毀,共有25000名英國皇家空軍機組人員陣亡,是英國皇家空軍飛機中損失率最高的。在1942年年中至1944年年中,德國空軍每月至少擊落一半的轟炸機,蘭開斯特的損失一度超過了產量,英國轟炸行動共花費了27.8億英鎊,不幸的是,戰後調查顯示,蘭卡斯特投下的炸彈20%至30%未能爆炸,蘭卡斯特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德國造成決定性損害。
七:總結
英國皇家空軍在這個戰場上竭盡全力壓倒了德國人,轟炸機司令部在對德國總計大約40萬架次空襲中投下了約130萬噸炸彈,極大損耗了德國的戰爭能力以及國民士氣。德國空軍夜間戰鬥機部隊在每個夜晚升空,在熊熊燃燒的城市背景的印襯下毫不猶豫地衝向對手規模龐大的轟炸機群,在夜空中逐步成為皇家空軍的夢魔,最終伴隨他們的依然是不可抗拒的失敗,但是英國人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超過1萬架轟炸機被擊落,損失了7萬名機組人員(其中,5.5萬人陣亡),人員損失比例佔到了所有參加過空襲機組人數的一半,在這場力量對抗力量,技術對抗技術,勇氣對抗勇氣的夜空血戰中,最終勝利者依然是英國皇家空軍。但不應忘記的還有那些在空襲中悲慘度日的平民,戰爭的殘酷讓他們不得不承受無家可歸,生死離別的痛苦,只能在熊熊火焰中祈禱平安夜晚儘快降臨。戰爭無論對於勝利者抑或是失敗者永遠都是悲劇。
-
3 # 雷姐的機械空間
二戰時期,英國遠端轟炸機也是比較先進的,尤其是二戰後期,英國也有與B-17和B-24的轟炸機相媲美的“蘭凱斯特”重型轟炸機,並且參與對德國的轟炸,德國防空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每次需要派出很多的戰鬥機來攔截英國的轟炸機,德國的Bf 110戰鬥機是一款比較好用的戰機,在戰爭期間,總計擊落了2700多架的英軍轟炸機。
Bf 110的發展沿革,早期戰果不佳下面就說說這款戰機有何過人之處,梅塞施密特Bf 110是一架遠端雙發戰鬥機,在二戰初期並不是很受歡迎,因其在不列顛之戰中的表現不佳而受到歧視,在其他領域的成功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所以說這架飛機沒有達到德國空軍的期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法以遠端護航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偵察,對地攻擊和夜間戰鬥機的角色。
二戰初期,德國需要遠端戰鬥機來為轟炸機護航,遠端護航戰鬥機是最難以設計的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出現任何完全成功的機型,1934年底,而威利·梅塞施米特在進行這種戰機的設計研究時,戈林表示需要這種飛機,也就是說要有足夠的航程,伴隨著轟炸機執行護航任務。普通單發戰鬥機要想保證全程護航,必須帶副油箱,但是飛機的重量就增加了,如果燃油量高,與普通戰機相近的效能,飛機就要有兩臺發動機。
根據1934年遠端護航戰鬥機的要求而設計,第一架Bf 110原型機於1936年5月12日首飛。設計中的亮點是使用了兩臺戴姆勒-賓士DB 600 發動機,動力稍有不足,一架飛機還是在1937年在評估中心進行了測試,儘管機動性沒有達到期望值,存在明顯的缺陷,但Bf 110在1939年投入使用,當時是Bf 110C型號,由兩個DB 601A發動機提供動力。那時候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到年底,約有500架Bf 110投入使用。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時,德國空軍出動了10架Bf 110重型戰鬥機。由於僅僅發生了有限的空戰,Bf 110C大部分用於地面支援,波蘭淪陷後,人們對這種自戰鬥機幾乎一無所知,直到1940年與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空戰之後,Bf 110C才開始被發現。
作為遠端護航戰鬥機,Bf 110C 在不列顛之戰期間遇到了更為先進的英國颶風和噴火戰機的攻擊。Bf 110C編隊很難對轟炸機編隊起到護航作用,自身都難保,Bf 110C無法發揮其原先設想的作用。在對抗波蘭的PZL戰鬥機和其他歐洲國家戰機時,該機表現良好。儘管Bf 110的主要任務失敗,但生產仍在繼續著,到1945年,已經制造了不少於6000架,型號從Bf 110A到G。隨著後來的型號問世,早期的Bf 110C和D型號被轉移到東線。
盟軍轟炸機損失慘重到了1943年,盟軍認為只有針對德國各重要城市進行戰略轟炸才能使德國崩潰,因而要求更進一步的大規模轟炸。1943年英軍轟炸機將魯爾工業區與防空體系列為攻擊重點,意圖有效地削弱德國的力量。在Bf 110、防空炮與其它型夜戰機的聯手攻擊之下,總計擊落了2751架的英軍轟炸機。英軍為了混淆德軍雷達系統與夜戰部隊,在蚊式轟炸機上面安裝可拋射出金屬箔片的裝置,做為電子戰機以期能達到效果。雖然Bf 110依舊是夜戰部隊的主力戰機,但也開始針對Ju 88轟炸機升級以資應對。
在漢堡大轟炸中,夜戰聯隊成功擊落1179架轟炸機中的123架,盟軍損失率高達10.4%,在為期5個月的柏林空戰中,英軍轟炸部隊總計損失了1128架飛機。戰力幾乎接近崩盤。這些損失主要都是因為遭到以Bf 110為首的夜戰機部隊攻擊所造成的。德國夜戰部隊在此期間成功阻擊英軍夜間轟炸襲擊,但是夜戰部隊在三個月內也損失了15%的飛行員。
對轟炸機有著致命威脅的武器裝備(Bf 110機鼻都是武器)
要說他對轟炸機有威脅,那就是Bf 110主要的特點是他自身的武器。早期版本主要是在機鼻上半部裝配4挺7.92毫米MG 17機槍同時在機鼻下半部裝配2門20毫米MG FF/M機炮。後期版本的G系列中,是將MG FF機炮換裝成威力更強的20毫米MG 151/20機炮;特別針對攻擊盟軍轟炸機的Bf 110戰鬥機,配置30毫米MK 108機炮來替換掉MG 17機炮。該機還有防禦型武器,防禦型武器則裝配了1挺可動7.92毫米MG 15機槍。後期的F系列與G原型機則是裝配1挺高射速的7.92毫米MG 81機槍,這個火力是非常強的,前後都有足夠的火力。
Bf 110E能夠作為戰鬥轟炸機攜帶2000千克的炸彈,Bf 110F基本與E相似,但是生產了兩個新變體,即110F-2攜帶火箭彈,F-4帶有兩門30毫米機炮,另外還有一名機組人員進行夜間戰鬥。最後一個版本的Bf 110G原本打算用作戰鬥轟炸機,但是鑑於F-4的成功以及盟軍轟炸機對德國的日益猛烈攻擊,大多數人將其用作夜間戰鬥機。
可怕的夜間戰鬥機,盟軍轟炸機的噩夢地面引導夜間戰鬥機與敵機實現目視接觸的戰術,在月光良好的夜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軍轟炸機經常在一片漆黑的夜晚發動空襲。為此德國專門研製了一種輕型機載雷達,最大搜索4公里遠。新式雷達於1942年2月投入使用,到同年秋季,德國大部分夜間戰鬥機都裝上了這種雷達。
Bf 110的開放式機鼻讓其有足夠空間安裝雷達天線、龐大的機身可再配置雷達操作員,儘管這些改裝使得機體重量大幅增加,也完全可以勝任。
(雙聯裝30毫米機炮)
當然Bf 110夜間戰鬥機的武器配置也比較強悍,配備火力驚人的雙聯式傾斜式機炮,這讓它可以勝任夜戰機的角色,並且取得巨大的戰果。德國空軍夜戰部隊王牌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是防禦戰中最高擊落紀錄保持者,在戰爭結束之時總共取得121架戰果,幾乎都是駕駛Bf 110完成。
(被攻擊的轟炸機估計保不住命了)
其它如黑穆特·蘭特在加入夜戰部隊之後開始追求日間作戰的紀錄。其它的軍機如Do 17與Ju 88都發展過夜間戰鬥機,但沒有任何機種可以與Bf 110相較。夜間戰鬥機型上廣泛應用的MK108型30毫米機炮,該炮射速達600發/分鐘,配備330克重的高爆炮彈時,平均命中 3 發便可擊落一架重型轟炸機。但MK108的炮彈初速僅為518米/秒,有效射程只能達到230米,這意味著Bf 110必須進入敵轟炸機交叉防禦火力圈內才有發起有效攻擊,但是在轟炸機下方攻擊的角度還是不錯的,這個角度可以直接射穿上方的盟軍轟炸機。
(機翼下方掛有火箭彈)
還有一種武器是210毫米空空火箭,它由陸軍使用的壓制武器發展而來。這種由發射管發射的自旋穩定火箭重112公斤,裝延時引信的戰鬥部重41公斤,射程在550-1100米之間。210毫米火箭的命中精度並不高,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直接命中敵機,而是打亂敵機編隊,從而輕鬆將脫離編隊的飛機消滅,當然一旦命中就是一發入魂。
(可怕的37毫米炮,這傢伙都能打坦克,Bf 110變成了大炮鳥)
除上述機炮和火箭外,Bf 110G-2還可選裝第3件新式武器——一門BK3.7重型機炮,它裝在機腹下方的流線型吊艙內。這種武器由37毫米高炮改裝而來,炮彈重0.63公斤,炮彈炮口初速853米/秒。裝備BK3.7的Bf 110G-2可在914米距離上對盟軍轟炸機發動攻擊,無需再冒險進入敵機的防禦火力圈內。BK3.7的炮彈只需命中1-2發,便會對重型轟炸機帶來致命的傷害,坦克都承受不住這種炮彈,何況是飛機了,一炮下去就是一個大洞,可以說,在那時候是最恐怖的空中攻擊武器了。
另外,空戰戰術在Bf 110的作戰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旦出現敵情,Bf 110便會迅速組成圓圈防禦陣,用機頭和機尾的機槍低於來自不同方向的敵機。尤其是夜間型號的Bf110戰機,有雷達,火力猛,夜間幽靈般的出現在英軍轟炸機下方或者後方,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瞬間會把轟炸機打爆,這種武器不同於機槍,中一發,機身就打出一個大洞,如果人員中一發,必死無疑,這些武器給英軍的轟炸機帶來了重大的殺傷。所以說,這款轟炸機成為英國轟炸機的最佳殺手。
-
4 # 瘋狗的輕武
因為...BF110開發之初就是作為一款重型戰鬥機,或者說是驅逐戰機。大身板,雙引擎,高極速,渣機動,他設計目的就是為了拆轟炸機啊~ 不光是英國轟炸機,只要是在他1萬米升限內,極速不超過500km/h的鐵憨憨都是他的獵物。
你就這麼想,他作為一款長航程,早期就帶20mm機炮重戰,不拆轟炸機還有啥表現機會?尤其是不列顛空戰時期,BF110算是唯一能飛到英國本土之後還能維持護航的戰鬥機(BF109燃油儲備太少,飛到英國打不了幾分鐘就要跑了)
另外,當年盟軍轟炸德國時。英軍主要是負責夜間轟炸,美軍負責白天(主要是英軍怕死),而BF110的體積足夠讓他裝上夜間雷達,因此也成了對付夜間轟炸的最優選擇,所以英國人被BF110虐的次數較多也是正常操作。
-
5 # 紅色手電筒
這事吧,是因為英國人的轟炸機是夜貓子。而Bf110被德國人改成了一種夜間戰鬥機。
Bf110或者叫做Me110這種重型戰鬥機在空中格鬥中是打不過單引擎戰鬥機的,Me110在不列顛空戰前也主要是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不過,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都沒有對德國空軍完成實質上的威脅。
不列顛空戰中,Me109要給Me110護航,成了一個大笑話,而且當初Me110部隊是作為精銳部隊使用,現在來了這麼一出,夠打擊士氣的。
德國人制造Bf110的目的是為轟炸機提供一種遠端戰鬥機,當時的單引擎戰鬥機的普遍缺點就是航程短,如果要為遠端轟炸機護航就要有遠端戰鬥機,這就是研製Bf110的目的,當時不只是德國,象美國的P38也是這種目的。但是,這種做法到了實戰中就出了婁子,在不列顛空戰中,雙引擎的Bf110不但不能為轟炸機護航,自己還要Bf109護航。這使Bf110很快推出了一線部隊。
加裝雷達和機炮後,Me110成為了一種比較不錯的夜間戰鬥機。當時,電子元件的體積都很大,沒有足夠大的機體,真放不下這些東西,而且在夜間由於飛行儀表的簡單,單引擎飛機也是無法執行護航任務,所以雙引擎戰鬥機笨重,飛行機動性比較差的弱點就表現不出來了。
而到了英國和美國開始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時,當時英國美國分工明確,英國人值夜班,轟炸德國的城市,實施面積轟炸;美國人白班,採用高空精確轟炸,轟炸德國的工業區。
早期夜間戰鬥機的體積都很大,尤其是裝雷達的,一般都是雙發的,象北航裡邊的那架“黑寡婦”,也是雙發的,機頭的地方要留給雷達,而單引擎戰鬥機那個地方是發動機的。
在白天,德軍的單引擎戰鬥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美國的轟炸機群來進行攔截。但是到了晚上,如何找到英國的轟炸機群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當時德國是利用雷達、探照燈組成了一套預警引導系統代號“華蓋床”。不過這種引導系統十分複雜,而且效率不高。而英國人的炸彈掉在德國人的頭上越來越多,為此德國人採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在Bf110上邊裝雷達,還有機炮,特別是機身上加裝側向機炮,這樣Bf110就想海軍的艦艇一樣,機身的四面八方都可以開火;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採用所謂的“野豬”,就是利用優秀飛行員在夜間駕駛戰鬥機升空,不依賴地面引導,完全靠飛行員目視發現目標,但是這種戰術對於飛行員的要求非常高,相比之下,還是加裝雷達靠譜一點。
不過,隨著盟軍在法國登陸,德軍的空中防禦縱深隨著地面部隊的敗退而不斷縮短的時候,Bf110也就不斷走向了末路。
-
6 # 兵器世界
Bf-110並不是轟炸機的最佳殺手,最好的應該是HE-219“夜梟”(如下圖所示),只是由於後者的技術瓶頸太多,而德國技術人員又沒有足夠時間完善,最佳的頭銜才被Bf-110奪走。
Bf-110起初是被寄予厚望的重型戰鬥機、多用途戰鬥轟炸機,在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中大放異彩,隨著單發活塞戰鬥機的效能提高,Bf-110的速度、航程優勢喪失,甚至成了坑隊友的吊車尾,導致德軍其它型號的轟炸機損失慘重,因此Bf110被迫退出了護航戰鬥機的行列。隨後成為德國防空部隊的應急貨,成為夜間攔截部隊的座機。
隨著戰爭的深入,德國夜間防空的壓力越來越大,英美兩國動輒千機轟炸,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德國晝間戰鬥機毫無用處,空軍迫切需要一款夜間戰鬥機,Bf-110就這樣被推倒前線。夜間作戰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非常困難,一名飛行員負責操作飛機,還需要另一名飛行員操作裝置,為駕駛員提供方向指引,雙座設計的Bf-110成為最理想的夜間戰鬥機之一。
(夜間型Bf-110上的三名飛行員,他們的生還率約50%)
Bf-110擁有兩臺發動機,動力充足,機體體積也比較大,便於加裝裝置,因此它被改裝成了多種用途的飛機,除了夜間戰鬥機之外,還有戰鬥轟炸機、偵察機等等。夜間型的Bf-110甚至能搭載三名飛行員,可見它在空間、動力上的巨大優勢。早期的機載雷達不僅耗電而且笨重,單發的Bf-109和Fw-190戰鬥機很難扛起來,雙發的Bf-110成了首選。
(注意Bf-110機首位置的八木天線)
必須強調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夜間戰鬥機也不一定非要是雙發重型戰鬥機,單發戰鬥機也是可以勝任的,比如美國的F-6f地獄貓就被改裝成了夜間戰鬥機,在太平洋表現搶眼。
德國之所以讓Bf-110揹著雷達參戰,是因為它在大不列顛空戰中損失慘重,面對訓練有素、戰鬥機精良的皇家空軍,缺乏機動能力的Bf-110幾乎一邊倒的被屠殺,損失慘重後不得不退居二線,把它們改裝成夜間戰鬥機也是廢物利用。Bf-110火力兇猛,一般包括2門機炮、4挺機槍,這是獵殺轟炸機的不二之選。
Bf-110的設計定位是重型戰鬥機,這得到了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的大力支援,也許在專業飛行員眼中,雙發重型戰機能獲得更高的速度、更大的航程和更強的火力,戈林對Bf-110期望很高。但是,過重的機體影響了機動能力,這在以狗鬥為主的二戰空戰中很吃虧!尤其是英國的噴火戰鬥機出現後,Bf-110幾乎沒有什麼優勢了。
在戰爭一開始,Bf-110獲得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有力掩護,換句話說它在絕對制空權的保護下游刃有餘,獲得了很大成功。德國空軍的飛行員質量、訓練水平、戰術素養全面壓倒對手,這是Bf-110初期成功的主要因素。
變身成夜間戰鬥機後,Bf-110的表現尚可,在適當戰術的配合下是名副其實的轟炸機殺手,德國夜間戰鬥機部隊在卡姆胡貝爾帶領下成為當時最具有特色的技術兵種,甚至出現了擁有110個戰果的王牌。不過,夜間戰鬥機在一開始需要地面雷達站的指引,卡姆胡貝爾提出了規模龐大的防空網路建設計劃,遭到赫爾曼戈林的不滿,因為這太過昂貴了。
(早期的Bf-110只能靠肉眼擊殺目標)
早期的夜戰型Bf-110需要地面監聽站的配合,經過雷達定位、聲音定位大致鎖定轟炸機機群方向後,Bf-110才會升空攔截。到達指定區域後還需要地面探照燈的幫助才能發現目標,探照燈的數量決定了Bf-110戰鬥機的攻擊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可以想象,早期的夜戰型Bf-110能力很一般,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機載雷達。
為了讓夜間戰鬥效率更高,1941年8月Bf-110G4出現了,憑藉機頭安裝的FG212或FG220空用雷達和八木式天線,Bf-110真正具備了單獨獵殺對手的能力,而且由於發動機馬力得到了提高,空戰效能接近單座Bf-109戰鬥機,這個型號的Bf-110產量高達630架。
即便Bf-110服役到了1945年戰爭結束,但在軍迷心中最優秀的夜戰高手還是HE-219,後者被列為德國黑科技,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回覆列表
由於英國在空戰後期集中力量夜間轟炸德國的工業城市,所以德國不得不派出更多的戰鬥機來攔截英國的轟炸機。當時,英國新生產了一種四引擎的重型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這在當時的英國皇家空軍中是最先進的。考慮到當時英國的颶風戰鬥機和噴火戰鬥機的航程不夠,於是雙引擎的BF110被選中。為此,BF110安裝了更多的機炮,也攜帶了更多的彈藥,BF 110搖身一變成為了絕佳的夜間戰鬥機。
為了保證夜間戰鬥,BF110 安裝了雷達導航,同時在原來的基礎上新裝備了兩門20毫米口徑的MG FF/M航炮,還攜帶了多個60發彈夾,這樣炮彈在用完後,可以重新裝填射擊。只要精準命中當時英國最先進的蘭開斯特轟炸機18-20發,就可以擊落它,擊落B-17轟炸需要25發,擊落一架單引擎戰鬥機只需要4發,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航炮威力增加時,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航炮的射速比較低,只有每分鐘450發左右,初速度也很低,只有每秒580-700米。但是如果發射高爆炸彈時,卻很有威力,所以說20毫米航炮必須在威力上提升到最高。
1941年春,BF110的威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安裝上了單聯或雙聯裝的傾斜火炮系統,這種武器安裝在了BF110飛機的中部,可以以一定角度向上發射,這樣就可以直接攻擊轟炸機“柔軟”的腹部,大大增加了擊落英國轟炸機的機率,很多BF110飛行員都成了擊落英國轟炸機的能手,其中被稱為“聖託德的暗夜幽靈”的施瑙費爾一舉創下了121架的記錄,其中包括114架英國四引擎轟炸機,這一戰績無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