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 我來回答。

    三國謀士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次提起他,都痛哭流涕。由此可見,曹操對荀攸的去世確實十分悲痛。那麼,荀攸到底對曹操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荀攸,字公達,三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與年輕的張良類似,荀攸也曾試圖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謀劃刺殺國賊董卓,結果行刺不成,自己反而身陷囹圄,搞得比張良刺殺秦始皇時還慘(張良未被捕)。不過,雖然被捕,荀攸卻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在獄中神色自如。

    董卓敗亡後,荀攸得以釋放,棄官返鄉,官府隨即徵召荀攸為任城相,荀攸沒有赴任,而是請求前往蜀郡擔任太守,但因道路不通,滯留在荊州達數年之久,直到建安元年,經由荀彧推薦,荀攸才來到許都見曹操,成為曹操的軍師,對曹操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

    1、洞察先機料勝負

    建安二年,張繡因為曹操納其叔妻為妾、拉攏其部下而再次叛變。曹操猝不及防,留下長子曹昂和校尉典韋等許多將士的性命之後,狼狽逃回許都,可謂既丟面子,又失裡子。因此,回許都不久,曹操就決定再度出兵征討張繡。

    當時,張繡已經與荊州牧劉表聯合,成互為犄角之勢。荀攸認為,這樣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如果急切去攻打張繡,劉表必定拼死相救。所以,荀攸建議應該靜觀其變。因為張繡的軍需全部由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

    但曹操似乎是被憤怒和仇恨矇蔽了雙眼,也可能是過於輕視張繡與劉表的聯合,竟不聽荀攸的建議,執意出兵對張繡作戰。結果,在曹操攻打張繡時,劉表果然發兵相救,他們前後夾擊,打敗了曹操的軍隊。

    到此時,曹操終於悔悟了,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重新與荀攸商議,設下奇兵伏擊張繡和劉表的聯軍,大破之,終於扳回了一場。

    2、力排眾議,勸曹操儘快消滅呂布

    曹操出兵攻打張繡時,呂布也與袁術聯合,派高順與張遼進攻劉備。曹操收到訊息,派夏侯淳去援救劉備,結果被高順等擊敗。建安三年九月,高順等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隻身逃走,並向曹操求援。

    曹操因此準備親自去攻打呂布。對此,諸將都不太贊同。他們認為,如今有劉表和張繡的軍隊在後面,如果曹操親自率軍遠襲呂布,必然會發生危機。而荀攸則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應該儘快消滅呂布。

    荀攸說:“劉表、張繡新近受創,在此情勢下,他們定然不敢有所舉動。呂布為人驍勇,又倚仗袁術的勢力,如果他縱橫淮河、泗水之間,必有其他豪傑起來響應。如今趁他剛剛背叛朝廷,眾心不定,大軍前往,可以將他擊破。”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意見,親自出兵攻打呂布,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在下邳,曹操遇到呂布激勵的抵抗,攻打了許久也未能攻克下邳城,曹軍將士都十分疲憊,曹操因此打算撤軍。

    此時,又是荀攸與郭嘉站出來給曹操加油打氣說:“呂布有勇無謀,現在連戰連敗,銳氣已衰。三軍完全要看主將的情況,主將銳氣一衰,則三軍鬥志全消。陳宮雖有智謀,但機變不夠。現在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智謀未定的時機,發動猛攻,一舉消滅呂布。”並獻上了水淹下邳的計策。

    曹操聽從了荀攸和郭嘉的建議,下令開鑿溝渠,引沂水、泗水灌入下邳城,終於於建安三年十二月攻破下邳,擒殺呂布。

    3、聲東擊西斬顏良和文丑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大軍在官渡對峙。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四月,曹操決定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

    荀攸於是獻上聲東擊西之策。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假裝要渡河攻袁紹後方,誘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計策,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襲擊白馬,斬殺顏良。

    解白馬之圍後,曹操率部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袁紹則派出另外一名大將文丑率騎兵追擊。不久,文丑就追上了曹操。

    當時,文丑有五六千騎兵,而曹操只有六百騎兵,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曹軍諸將見敵眾我寡,都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而荀攸卻看破了敵人的弱點,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

    曹操與荀攸心意相通,二人相視而笑,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先恐後搶奪輜重之時,曹操突然命令將士上馬,迅猛發起攻擊,結果大破袁軍,斬殺文丑。

    4、火燒軍糧敗袁紹

    斬顏良、文丑之後,曹操回到官渡與袁紹對峙。此時,曹袁雙方都軍糧將盡,哪一方先缺糧,哪一方就可能敗北。也就是說,在此時,軍糧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主要關鍵因素之一。

    荀攸敏銳看到了這一點,建議曹操派徐晃率部去破壞袁紹軍的後勤補給線。袁紹軍押糧將領叫韓猛,十分輕敵,結果很快就被徐晃打敗,他所押運的軍資也被徐晃燒得一乾二淨。

    其後不久,許攸來投,建議曹操派兵去烏巢攻打由淳于瓊等看守的糧草。由於許攸剛剛從袁紹那裡叛變過來,故而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許攸的計謀。

    於是,曹操留下荀攸和曹洪駐守大營,自己則親自率軍喬裝改扮,乘夜擊襲烏巢,燒燬袁紹的軍資,並斬殺了淳于瓊等人。

    袁紹軍的糧草兩度被燒,軍心本來就已經動搖,在加上張郃、高覽等懼怕被郭圖陷害,率部投降曹操,袁紹軍終於徹底潰敗。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在此期間,荀攸火燒軍糧的計策,勸曹洪接受張郃、高覽投降,可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力勸曹操先攻二袁

    袁紹去世後,袁譚和袁尚兄弟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袁譚被袁尚打敗,派辛毗向曹操請降求救。

    此時,曹操部下的將領多數認為,任由袁譚、袁尚兄弟自相殘殺、彼此削弱,對曹軍更有利,主張應該先去攻打劉表。

    但荀攸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今正是天下英雄爭霸之機,劉表卻坐守江、漢之間,可知他胸無吞併四方之志。而袁氏家族佔據四州之地,有兵馬數十萬,袁紹以寬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共守基業,則天下災難不能平息。如今他們兄弟相爭,勢不兩立,如果一個人吞併了另一個人,則力量就會集中起來,力量集中後,再想進取就困難了。所以,荀攸建議曹操應該抓住難得的機會,趁袁譚、袁尚相持不下之時動手奪取袁氏家族所佔據的四州之地,這樣天下就可平定了。

    曹操認為荀攸的主張有道理,於是出兵,先後打敗了袁尚、袁譚、袁熙和高幹,奪取冀、青、並、幽四州,基本統一了北方。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以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都是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實際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荀攸與鍾繇交厚,鍾繇曾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

    而據鍾繇回憶,荀攸前後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他一人知道。鍾繇後來準備對荀攸的十二奇計加以整理,可惜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而荀攸的十二奇計就未被留傳下來。由此可見,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可能遠不止是我們從史書上看到這些。

    我們從曹操對荀攸的隻言片語中,也可見荀攸對曹操的貢獻極大。在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時,曹操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不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又說:“為人忠誠正直而善於密謀,為我安撫內外的人是文若(荀彧),公達僅則次於他。”等等。

    總之,正因為荀攸對曹操貢獻良多,所以在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次提起,才會痛哭不止,淚流滿面。

  • 2 # 白秋畫嘮

    荀攸被曹操稱之為“謀主”,是個善於使用,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策略!他主要的貢獻有:

    一、看透曹操伐張繡、劉表聯軍的形勢,初階段讓,曹操援兵等待,張劉二人產生間隙再攻擊,曹操不聽被張劉聯軍打敗!後又設下奇計,打破張劉聯軍!

    《三國志》:徵張繡。攸言於太祖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太祖不從,遂進軍之穰,與戰。繡急,表果救之。軍不利。太祖謂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設奇兵復戰,大破之。

    二、曹操攻打下邳的呂布,沒拿下,連續作戰,全軍疲勞,曹操想撤軍,被荀攸和郭嘉勸住,後曹操攻下下邳!生擒呂布!

    《三國志》:是歲,太祖自宛徵呂布,【魏書曰:議者雲表、繡在後而還襲呂布,其危必也。攸以為表、繡新破,勢不敢動。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傑必應之。今乘其初叛,眾心未一,往可破也。太祖曰:“善。”比行,布以敗劉備,而臧霸等應之。】至下邳,布敗退固守,攻之不拔,連戰,士卒疲,太祖欲還。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三、和袁紹交戰時,計賺白馬顏良!獻計曹操聲東擊西,攻擊袁紹後營,然後派輕騎偷襲白馬的顏良,曹操採納後,自己帶著關羽和騎兵,去偷襲顏良,關羽斬殺顏良,此戰大獲成功!

    《三國志》:後從救劉延於白馬,攸畫策斬顏良。

    四、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領輕騎兵了糧草,沿著河邊撤退,這是文丑率軍追趕,荀攸和曹操丟掉糧草,你有袁軍,援軍上當,上來搶糧草,此時曹操猛攻,斬殺騎將文丑!

    《三國志》:後從救劉延於白馬,攸畫策斬顏良。語在武紀。太祖拔白馬還,遣輜重循河而西。袁紹渡河追,卒與太祖遇。諸將皆恐,說太祖還保營,攸曰:“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陳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騎將文丑,

    五、獻計曹操,讓他派徐晃去擷取袁紹的軍糧!

    《三國志》:太祖遂與紹相拒於官渡。軍食方盡,攸言於太祖曰:“紹運車旦暮至,其將韓{荀大}銳而輕敵,擊可破也。”【臣松之案諸書,韓{荀大}或作韓猛,或雲韓若,未詳孰是。】太祖曰:“誰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渙邀擊破走之,燒其輜重。

    六、勸曹操採用許攸的計謀,偷襲斬殺押運糧草的淳于瓊!勸曹操收下來投奔的名將張郃!

    《三國志》:會許攸來降,言紹遣淳于瓊等將萬餘兵迎運糧,將驕卒惰,可要擊也。眾皆疑。唯攸與賈詡勸太祖。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將攻破之,盡斬瓊等。紹將張郃、高覽燒攻櫓降,紹遂棄軍走。郃之來,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

    七、曹操征討劉表、袁尚、袁譚,採用荀攸的計謀,先分離二袁,先攻袁尚!

    《三國志》:七年,從討袁譚、尚於黎陽。明年,太祖方徵劉表,譚、尚爭冀州。譚遣辛毗乞降請救,太祖將許之,以問群下。群下多以為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誌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許譚和親,遂還擊破尚。其後譚叛,從斬譚於南皮。

    傳聞荀攸前後有十二奇策,但只有和他交好了鍾繇知道,鍾繇死後就失傳了!實為遺憾!三國志的陳壽,拿他和張良陳平相比,評價很高!

    陳壽: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17]

    希望以上整理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 3 # 追尋歷史的足跡

    荀攸,字公達,三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與年輕的張良類似,荀攸也曾試圖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謀劃刺殺國賊董卓,結果行刺不成,自己反而身陷囹圄,搞得比張良刺殺秦始皇時還慘(張良未被捕)。不過,雖然被捕,荀攸卻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在獄中神色自如。

    董卓敗亡後,荀攸得以釋放,棄官返鄉,官府隨即徵召荀攸為任城相,荀攸沒有赴任,而是請求前往蜀郡擔任太守,但因道路不通,滯留在荊州達數年之久,直到建安元年,經由荀彧推薦,荀攸才來到許都見曹操,成為曹操的軍師,對曹操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

    1、洞察先機料勝負

    建安二年,張繡因為曹操納其叔妻為妾、拉攏其部下而再次叛變。曹操猝不及防,留下長子曹昂和校尉典韋等許多將士的性命之後,狼狽逃回許都,可謂既丟面子,又失裡子。因此,回許都不久,曹操就決定再度出兵征討張繡。

    當時,張繡已經與荊州牧劉表聯合,成互為犄角之勢。荀攸認為,這樣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如果急切去攻打張繡,劉表必定拼死相救。所以,荀攸建議應該靜觀其變。因為張繡的軍需全部由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

    但曹操似乎是被憤怒和仇恨矇蔽了雙眼,也可能是過於輕視張繡與劉表的聯合,竟不聽荀攸的建議,執意出兵對張繡作戰。結果,在曹操攻打張繡時,劉表果然發兵相救,他們前後夾擊,打敗了曹操的軍隊。

    到此時,曹操終於悔悟了,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重新與荀攸商議,設下奇兵伏擊張繡和劉表的聯軍,大破之,終於扳回了一場。

    2、力排眾議,勸曹操儘快消滅呂布

    曹操出兵攻打張繡時,呂布也與袁術聯合,派高順與張遼進攻劉備。曹操收到訊息,派夏侯淳去援救劉備,結果被高順等擊敗。建安三年九月,高順等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隻身逃走,並向曹操求援。

    曹操因此準備親自去攻打呂布。對此,諸將都不太贊同。他們認為,如今有劉表和張繡的軍隊在後面,如果曹操親自率軍遠襲呂布,必然會發生危機。而荀攸則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應該儘快消滅呂布。

    荀攸說:“劉表、張繡新近受創,在此情勢下,他們定然不敢有所舉動。呂布為人驍勇,又倚仗袁術的勢力,如果他縱橫淮河、泗水之間,必有其他豪傑起來響應。如今趁他剛剛背叛朝廷,眾心不定,大軍前往,可以將他擊破。”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意見,親自出兵攻打呂布,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在下邳,曹操遇到呂布激勵的抵抗,攻打了許久也未能攻克下邳城,曹軍將士都十分疲憊,曹操因此打算撤軍。

    此時,又是荀攸與郭嘉站出來給曹操加油打氣說:“呂布有勇無謀,現在連戰連敗,銳氣已衰。三軍完全要看主將的情況,主將銳氣一衰,則三軍鬥志全消。陳宮雖有智謀,但機變不夠。現在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智謀未定的時機,發動猛攻,一舉消滅呂布。”並獻上了水淹下邳的計策。

    曹操聽從了荀攸和郭嘉的建議,下令開鑿溝渠,引沂水、泗水灌入下邳城,終於於建安三年十二月攻破下邳,擒殺呂布。

    3、聲東擊西斬顏良和文丑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大軍在官渡對峙。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四月,曹操決定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

    荀攸於是獻上聲東擊西之策。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假裝要渡河攻袁紹後方,誘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計策,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襲擊白馬,斬殺顏良。

    解白馬之圍後,曹操率部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袁紹則派出另外一名大將文丑率騎兵追擊。不久,文丑就追上了曹操。

    當時,文丑有五六千騎兵,而曹操只有六百騎兵,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曹軍諸將見敵眾我寡,都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而荀攸卻看破了敵人的弱點,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

    曹操與荀攸心意相通,二人相視而笑,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先恐後搶奪輜重之時,曹操突然命令將士上馬,迅猛發起攻擊,結果大破袁軍,斬殺文丑。

    4、火燒軍糧敗袁紹

    斬顏良、文丑之後,曹操回到官渡與袁紹對峙。此時,曹袁雙方都軍糧將盡,哪一方先缺糧,哪一方就可能敗北。也就是說,在此時,軍糧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主要關鍵因素之一。

    荀攸敏銳看到了這一點,建議曹操派徐晃率部去破壞袁紹軍的後勤補給線。袁紹軍押糧將領叫韓猛,十分輕敵,結果很快就被徐晃打敗,他所押運的軍資也被徐晃燒得一乾二淨。

    其後不久,許攸來投,建議曹操派兵去烏巢攻打由淳于瓊等看守的糧草。由於許攸剛剛從袁紹那裡叛變過來,故而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許攸的計謀。

    於是,曹操留下荀攸和曹洪駐守大營,自己則親自率軍喬裝改扮,乘夜擊襲烏巢,燒燬袁紹的軍資,並斬殺了淳于瓊等人。

    袁紹軍的糧草兩度被燒,軍心本來就已經動搖,在加上張郃、高覽等懼怕被郭圖陷害,率部投降曹操,袁紹軍終於徹底潰敗。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在此期間,荀攸火燒軍糧的計策,勸曹洪接受張郃、高覽投降,可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力勸曹操先攻二袁

    袁紹去世後,袁譚和袁尚兄弟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袁譚被袁尚打敗,派辛毗向曹操請降求救。

    此時,曹操部下的將領多數認為,任由袁譚、袁尚兄弟自相殘殺、彼此削弱,對曹軍更有利,主張應該先去攻打劉表。

    但荀攸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今正是天下英雄爭霸之機,劉表卻坐守江、漢之間,可知他胸無吞併四方之志。而袁氏家族佔據四州之地,有兵馬數十萬,袁紹以寬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共守基業,則天下災難不能平息。如今他們兄弟相爭,勢不兩立,如果一個人吞併了另一個人,則力量就會集中起來,力量集中後,再想進取就困難了。所以,荀攸建議曹操應該抓住難得的機會,趁袁譚、袁尚相持不下之時動手奪取袁氏家族所佔據的四州之地,這樣天下就可平定了。

    曹操認為荀攸的主張有道理,於是出兵,先後打敗了袁尚、袁譚、袁熙和高幹,奪取冀、青、並、幽四州,基本統一了北方。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以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都是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實際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荀攸與鍾繇交厚,鍾繇曾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

    而據鍾繇回憶,荀攸前後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他一人知道。鍾繇後來準備對荀攸的十二奇計加以整理,可惜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而荀攸的十二奇計就未被留傳下來。由此可見,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可能遠不止是我們從史書上看到這些。

    我們從曹操對荀攸的隻言片語中,也可見荀攸對曹操的貢獻極大。在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時,曹操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不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又說:“為人忠誠正直而善於密謀,為我安撫內外的人是文若(荀彧),公達僅則次於他。”等等。

    總之,正因為荀攸對曹操貢獻良多,所以在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次提起,才會痛哭不止,淚流滿面。

  • 4 # 糊了個逗

    三國謀士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次提起他,都痛哭流涕。由此可見,曹操對荀攸的去世確實十分悲痛。那麼,荀攸到底對曹操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荀攸,字公達,三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與年輕的張良類似,荀攸也曾試圖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謀劃刺殺國賊董卓,結果行刺不成,自己反而身陷囹圄,搞得比張良刺殺秦始皇時還慘(張良未被捕)。不過,雖然被捕,荀攸卻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在獄中神色自如。

    董卓敗亡後,荀攸得以釋放,棄官返鄉,官府隨即徵召荀攸為任城相,荀攸沒有赴任,而是請求前往蜀郡擔任太守,但因道路不通,滯留在荊州達數年之久,直到建安元年,經由荀彧推薦,荀攸才來到許都見曹操,成為曹操的軍師,對曹操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

    1、洞察先機料勝負

    建安二年,張繡因為曹操納其叔妻為妾、拉攏其部下而再次叛變。曹操猝不及防,留下長子曹昂和校尉典韋等許多將士的性命之後,狼狽逃回許都,可謂既丟面子,又失裡子。因此,回許都不久,曹操就決定再度出兵征討張繡。

    當時,張繡已經與荊州牧劉表聯合,成互為犄角之勢。荀攸認為,這樣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如果急切去攻打張繡,劉表必定拼死相救。所以,荀攸建議應該靜觀其變。因為張繡的軍需全部由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

    但曹操似乎是被憤怒和仇恨矇蔽了雙眼,也可能是過於輕視張繡與劉表的聯合,竟不聽荀攸的建議,執意出兵對張繡作戰。結果,在曹操攻打張繡時,劉表果然發兵相救,他們前後夾擊,打敗了曹操的軍隊。

    到此時,曹操終於悔悟了,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重新與荀攸商議,設下奇兵伏擊張繡和劉表的聯軍,大破之,終於扳回了一場。

    2、力排眾議,勸曹操儘快消滅呂布

    曹操出兵攻打張繡時,呂布也與袁術聯合,派高順與張遼進攻劉備。曹操收到訊息,派夏侯淳去援救劉備,結果被高順等擊敗。建安三年九月,高順等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隻身逃走,並向曹操求援。

    曹操因此準備親自去攻打呂布。對此,諸將都不太贊同。他們認為,如今有劉表和張繡的軍隊在後面,如果曹操親自率軍遠襲呂布,必然會發生危機。而荀攸則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應該儘快消滅呂布。

    荀攸說:“劉表、張繡新近受創,在此情勢下,他們定然不敢有所舉動。呂布為人驍勇,又倚仗袁術的勢力,如果他縱橫淮河、泗水之間,必有其他豪傑起來響應。如今趁他剛剛背叛朝廷,眾心不定,大軍前往,可以將他擊破。”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意見,親自出兵攻打呂布,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在下邳,曹操遇到呂布激勵的抵抗,攻打了許久也未能攻克下邳城,曹軍將士都十分疲憊,曹操因此打算撤軍。

    此時,又是荀攸與郭嘉站出來給曹操加油打氣說:“呂布有勇無謀,現在連戰連敗,銳氣已衰。三軍完全要看主將的情況,主將銳氣一衰,則三軍鬥志全消。陳宮雖有智謀,但機變不夠。現在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智謀未定的時機,發動猛攻,一舉消滅呂布。”並獻上了水淹下邳的計策。

    曹操聽從了荀攸和郭嘉的建議,下令開鑿溝渠,引沂水、泗水灌入下邳城,終於於建安三年十二月攻破下邳,擒殺呂布。

    3、聲東擊西斬顏良和文丑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大軍在官渡對峙。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四月,曹操決定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

    荀攸於是獻上聲東擊西之策。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假裝要渡河攻袁紹後方,誘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

    曹操採納了荀攸的計策,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襲擊白馬,斬殺顏良。

    解白馬之圍後,曹操率部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袁紹則派出另外一名大將文丑率騎兵追擊。不久,文丑就追上了曹操。

    當時,文丑有五六千騎兵,而曹操只有六百騎兵,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曹軍諸將見敵眾我寡,都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而荀攸卻看破了敵人的弱點,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

    曹操與荀攸心意相通,二人相視而笑,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先恐後搶奪輜重之時,曹操突然命令將士上馬,迅猛發起攻擊,結果大破袁軍,斬殺文丑。

    4、火燒軍糧敗袁紹

    斬顏良、文丑之後,曹操回到官渡與袁紹對峙。此時,曹袁雙方都軍糧將盡,哪一方先缺糧,哪一方就可能敗北。也就是說,在此時,軍糧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主要關鍵因素之一。

    荀攸敏銳看到了這一點,建議曹操派徐晃率部去破壞袁紹軍的後勤補給線。袁紹軍押糧將領叫韓猛,十分輕敵,結果很快就被徐晃打敗,他所押運的軍資也被徐晃燒得一乾二淨。

    其後不久,許攸來投,建議曹操派兵去烏巢攻打由淳于瓊等看守的糧草。由於許攸剛剛從袁紹那裡叛變過來,故而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許攸的計謀。

    於是,曹操留下荀攸和曹洪駐守大營,自己則親自率軍喬裝改扮,乘夜擊襲烏巢,燒燬袁紹的軍資,並斬殺了淳于瓊等人。

    袁紹軍的糧草兩度被燒,軍心本來就已經動搖,在加上張郃、高覽等懼怕被郭圖陷害,率部投降曹操,袁紹軍終於徹底潰敗。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在此期間,荀攸火燒軍糧的計策,勸曹洪接受張郃、高覽投降,可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力勸曹操先攻二袁

    袁紹去世後,袁譚和袁尚兄弟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袁譚被袁尚打敗,派辛毗向曹操請降求救。

    此時,曹操部下的將領多數認為,任由袁譚、袁尚兄弟自相殘殺、彼此削弱,對曹軍更有利,主張應該先去攻打劉表。

    但荀攸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今正是天下英雄爭霸之機,劉表卻坐守江、漢之間,可知他胸無吞併四方之志。而袁氏家族佔據四州之地,有兵馬數十萬,袁紹以寬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共守基業,則天下災難不能平息。如今他們兄弟相爭,勢不兩立,如果一個人吞併了另一個人,則力量就會集中起來,力量集中後,再想進取就困難了。所以,荀攸建議曹操應該抓住難得的機會,趁袁譚、袁尚相持不下之時動手奪取袁氏家族所佔據的四州之地,這樣天下就可平定了。

    曹操認為荀攸的主張有道理,於是出兵,先後打敗了袁尚、袁譚、袁熙和高幹,奪取冀、青、並、幽四州,基本統一了北方。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以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都是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實際上,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這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荀攸與鍾繇交厚,鍾繇曾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

    而據鍾繇回憶,荀攸前後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他一人知道。鍾繇後來準備對荀攸的十二奇計加以整理,可惜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而荀攸的十二奇計就未被留傳下來。由此可見, 荀攸對曹操的貢獻,可能遠不止是我們從史書上看到這些。

    我們從曹操對荀攸的隻言片語中,也可見荀攸對曹操的貢獻極大。在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時,曹操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不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又說:“為人忠誠正直而善於密謀,為我安撫內外的人是文若(荀彧),公達僅則次於他。”

    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丕在東宮做太子時,曹操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

    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自從隨曹操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

    大智若愚,這也是為什麼後人總是覺得荀攸在曹魏集團的謀士中存在感不如其他幾位。

    正因為荀攸對曹操貢獻良多,又懂得君臣相處之道,所以在荀攸去世後,曹操每次提起,才會痛哭不止,淚流滿面。

  • 5 # 一壺清茗品春秋

    荀攸對於曹魏,就好比是陳平之於劉邦,在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荀攸評價“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特別是提到荀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與漢初的陳平“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非常類似。特別是在曹操與袁紹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計斬顏良文丑。

    我們知道小說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但是具體來說,應該是關羽出力、荀攸出計。當時,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包圍白馬。曹操帶兵救援白馬的時候,荀攸獻計,認為袁紹兵多,曹操兵少,應該引誘其分兵。建議曹操到延津後,假裝攻擊袁紹後方,然後突襲白馬,可擒顏良。曹操依計而行,引誘袁紹分兵,然後突襲顏良,果然成功斬殺顏良。斬殺顏良後,曹操回軍與袁紹突然相遇,諸將都很恐懼,希望回營固守,荀攸卻說,這正是擒敵的好時機。與曹操心意想通,透過丟棄輜重,引誘敵兵來搶,擾亂隊伍,一舉擊敗敵軍,斬殺敵將文丑。

    進獻燒糧之計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的時候,曹軍軍糧將近。荀攸獻計,袁紹運糧的車輛快到了,而押運糧食的韓猛驕傲輕敵,可以擊敗他,並建議曹操派徐晃去。徐晃果然擊敗韓猛,焚燒了袁軍糧草。等到許攸投奔曹操的時候,告訴曹操淳于瓊正在運糧,將軍驕橫,士卒懈怠,可以攻擊。在眾將懷疑的時候,正是荀攸、賈詡兩人勸曹操偷襲烏巢,焚燒其糧草,奠定了曹操官渡之戰勝利的基礎。同時,在官渡之戰中,許攸、張合等前來投降,眾人懷疑,而荀攸慧眼獨具,認為他們是真心來降,不僅讓曹操得到一員大將,還得到上述的這條決定官渡之戰勝負的關鍵資訊。

    建議先北後難

    袁紹死後,兒子袁譚、袁尚兩人開始爭奪冀州,袁譚請求投降曹操。正曹操也想趁機南下征討劉表,眾人也都認為劉表強大,應該先平定劉表。只有荀攸洞徹時事,一針見血的指出劉表胸無大志,而袁紹佔據四州之地。如果袁譚、袁尚兄弟和睦保守父親基業,那麼天下難以平定。不如抓住兩兄弟不和睦機會,進攻消滅他們,這樣天下就平定了。聽從荀攸建議後,曹操打贏袁譚請降,全力消滅袁尚,之後又藉口殺死了袁譚,平滅了袁氏勢力。

    當然,荀攸對曹操的貢獻遠不止此,在征討張繡之時,他勸諫曹操不要進攻太急,逼迫劉表與張繡聯合起來,結果曹操不聽,導致軍事失利;在征討呂布之時,曹操有退兵之心,他勸諫曹操,呂布銳氣已衰,軍隊沒有再戰之心,陳宮計謀尚未確定,趁此急攻,呂布可擒。可以說,荀攸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大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 6 # 淅淅的小雨857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

    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儀》,今已佚。

    人物生平

    內藏英知

    荀攸出身於士族家庭,父親荀彝,任州從事之職。 荀攸從小失去父母。

    祖父荀曇是廣陵太守。荀攸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祖父荀曇去世,過去荀曇手下一個叫張權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荀曇守墓。荀攸對叔父荀衢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麼奸猾的事情!”荀衢趁著晚上睡覺的時候趁機盤問,果然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從此人們對荀攸另眼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秉政,徵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荀攸抵達洛陽後,拜黃門侍郎。

    謀刺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之亂,關東兵起,董卓遷都長安。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說:“董卓無道,天下人都怨恨他,雖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勇夫而已。我們應該刺殺他以謝百姓,然後借皇帝的詔令來號令天下,這是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王之舉。”事未成就被人發覺,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語飲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棄官返歸,又被官府徵召,考試名列優等,升遷為任城相,沒有赴任。荀攸因蜀漢地險城堅,人民生活殷實,於是請求擔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

    得遇明主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縣建都,給荀攸寫信說:“現今天下大亂,正是有謀之士費心勞神的時候,而先生卻在蜀漢靜觀時局變化,不是太保守了嗎?”於是徵召荀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曹操久聞荀攸之名,與語大悅,對荀彧、鍾繇說:“公達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夠和他一同商議大事,怎麼還會憂慮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為了曹操的軍師。

    經達權變

    荀攸建安三年(198年),荀攸隨曹操征討張繡。荀攸看出當時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就對曹操說:“張繡與劉表聯合,互為犄角之勢,但是張繡人馬靠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我不如緩兵以待其變;若急切進攻,劉表必拼死相救。”曹操沒聽勸告,出兵對張繡作戰,劉表果然發兵相救,曹軍失利。曹操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設下奇兵再次和張繡、劉表聯軍大戰,大破之。

    同年,曹操自宛征討呂布,到了下邳,呂布敗退,固守城池,曹操進攻,沒有拿下,連續作戰,士兵疲憊,曹操想收兵撤退。荀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如今三次交戰都敗了,他的銳氣已經衰落。三軍以大將為核心,大將衰疲,部隊就沒有奮戰的意志。就算陳宮有計謀也太遲了,現在呂布士氣尚未恢復,陳宮的計謀尚未定奪,乘此機會奮進急攻,就可以擊破呂布了。”曹操隨即引沂水、泗水灌進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呂布。

    妙計百出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首先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四月,曹操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當部隊正向前開進時,荀攸認為不能與實力懸殊的強大敵人正面對抗,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於是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曹操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機率輕騎襲擊白馬,顏良不及防備,被關羽斬殺。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六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軍行不久,與袁紹五六千追兵相遇。諸將見敵眾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荀攸知道敵人的弱點,就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

    曹操與荀攸對視而笑,心意相通,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搶輜重的時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馬,迅猛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斬殺騎將文丑。

    曹操於是和袁紹在官渡形成對峙局勢。雙方軍糧將盡,荀攸對曹操進言說:“袁紹運糧車一天之內將要到達,押車將領韓猛精幹但輕敵,攻擊他可以獲勝。”曹操說:“誰可以派遣?”荀攸說:“徐晃。”於是派徐晃及史渙半路截擊,打敗了韓猛,燒了他押送的軍用物資。

    適逢許攸前來投降,說袁紹派淳于瓊等人率一萬多士兵押運糧食,將領驕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擊。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曹操於是留下荀攸和曹洪守營,自己率軍進攻打敗了袁軍,斬殺了淳于瓊等人。袁紹的大將張郃、高覽等人燒掉進攻用的器具,投降了曹軍,袁紹只得棄軍逃回黃河以北。張郃前來投降時,曹洪懷疑他,不敢接受,荀攸對曹洪說:“張郃的計謀不被袁紹採用,一怒之下前來投奔,您懷疑他什麼呢?”曹洪這才接受了張郃等的投降。

    算無遺策

    建安七年(202年),荀攸跟從曹操討袁譚、袁尚於黎陽。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剛剛前往征討劉表,袁譚、袁尚爭冀州。袁譚遣辛毗請降求救,曹操許之,問部將。部將多認為劉表強,應先攻之,袁譚、袁尚不足為慮。荀攸說:“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劉表卻穩守江、漢之間地區,他沒有吞併四方的志向不問而知。袁氏佔據四個州的地盤,有甲兵十萬,袁紹憑寬厚得到眾心,假使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保守他們的既成功業,那麼天下的災難就不會停息,現在袁氏兄弟交惡,結果不會是雙方都得到保全。二袁如果聯合起來,力量就會強大,那時就不易謀取了。趁他們內訌謀取他們,天下就平定了,這個機會不能失啊!曹操說:“很好。”於是答應與袁譚結親,隨即派兵擊敗袁尚。這以後袁譚背叛,荀攸又隨從曹操在南皮斬殺袁譚。

    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沒有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於是封荀攸陵樹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下令論功行賞,說:“為人忠誠正直而善於密謀,為我安撫內外的人是文若,公達則次於他。”增邑四百,並前七百戶,轉為中軍師。魏國剛建立時,荀攸擔任尚書令。

    深受追念

    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自從隨曹操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丕在東宮做太子時,曹操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荀攸曾經生病,曹丕前去慰問,獨自在床下禮拜,他受到特別尊敬就是這樣。

    荀攸與鍾繇交厚,鍾繇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荀攸前後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 裴松之評道:“攸亡後十六年,鍾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難?而年造八十,猶雲未就,遂使攸從徵機策之謀不傳於世,惜哉!”

    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跟從曹操徵孫權,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說起他來就流淚。

    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癸卯,魏帝曹芳下詔祭祀荀攸於太祖廟庭,追加諡號敬侯。

  • 7 # 影視資源vivo

    個人認為:

    首先有兩個基本要素是要先確立的

    其一:人民群眾決定歷史,英雄人物只是會影響歷史;

    其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結合這兩個元素的結果:從經濟史角度來看待人民的作用。

    經濟史的研究過程中含四要素:人口、資源、技術與社會制度。其中,社會制度是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起根本性作用。因此,個人所說的人民的決定力量,就是一種社會制度的框架性設計與約束。由於人是一種適應性預期動物,所以,在制度性框架的建設到毀滅,人類的感知會產生時滯效應與偏差。這是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的道理。但這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歷史結果與走向會改變,英雄人物的作用是“提前”與矯正人們的時滯,而不是改變歷史的結果,因此他們僅僅是在影響歷史。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生產力嚴重落後,政治腐敗昏庸,勞動力流動性增強,戶籍制破碎,人均資源短缺,群雄割據,義軍蜂起。而就根本性經濟框架而言,是毋庸置疑的莊園經濟制度,其在政治上的延伸即為士族階層的形成與劃分。

    因此,曹操的眾謀士對於曹魏政權所起到的作用應分為兩類:其一、對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建設與恢復;其二、對根本制度性政策的改良,使其順應莊園經濟與士族階層的歷史大勢。

    第一類的代表者為:郭嘉、程昱、劉曄;

    第二類的代表者為:陳群、司馬懿、荀彧、荀攸。

    先討論第二類。荀彧、荀攸叔侄、司馬懿在對於曹操起兵過程給予了極大的政治輔助多於軍事輔助。其皆出身於河內潁川,歷代官宦世家,家族豪盛,聲望輝隆,他們之於曹操是士族代表性人物,對於曹操義舉所獲得的政治支援幫助極大。為曹操起兵討逆提供了士族代表與莊園經濟的合法性。而在隨後的過程中,曹操的唯才是舉,打破士族門第、奪取漢炳的行為為這種雙方合作帶來了不和諧因素,最終反映在了荀彧難以善終,司馬懿奪權等政治事件中。

    而陳群,同樣出身大族,也是士族階層的典型代表。他為穩固曹魏政權做出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就是九品中正制。(個人認為三國時期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不重要的時期之一,其整體對於真正的歷史研究意義不大,學術價值較低,而唯獨除了陳群此舉)。九品中正制是順應莊園經濟制度,維護士族利益的根本性制度改良,其為彌補武帝后期與士族的不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說曹操時代的曹魏政權猶如空中樓閣,劉備孫權尚有機會一統天下,那麼曹丕時代則是徹底葬送了這種可能性。這個政權只會從內而外自我消亡,而不會從外而內被其他政權消滅。應該說陳群對於曹魏政權的貢獻是相當大的。

    在第一類中,郭嘉、程昱、劉曄對於曹魏政權的建設較多體現為軍事類輔助。“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郭嘉自不用說,是軍師級別的人物。鬼謀籌劃,即使不死,恐也難以得魏政權重用。程昱終生不曾位列三公。曹魏君主曾有三次機會統一天下,劉曄抓住了這三次全部機遇,可惜的是曹操、曹丕、曹睿均沒抓住,如之奈何。其軍事嗅覺即為靈敏,然就如張遼一樣,一生不能被曹魏政權信任,晚年稱病裝瘋,鬱鬱而終。

  • 8 # 清山雅舍

    前言

    曹操是三國曆史中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他麾下的文臣武將對於多數人而言卻並非很熟悉。我們說曹魏的成功,絕不是曹操一個人的成功,也有賴於他麾下精幹得力的謀士和武將。

    △荀攸劇照

    而今天要說的荀攸就是曹魏政權中的重量級謀士。至於他的分量到底有多重,我們從《三國志》中就能看出端倪。《荀攸傳》在《三國志·魏書》的第十卷,與荀彧、賈詡同列。要知道魏書的前幾卷,分別是歷代魏帝、后妃、與曹魏相關的割據諸侯、諸曹諸夏侯,而文臣排在最前面的便是魏書第十卷的荀彧、荀攸、賈詡三人。

    低調內斂,百出軍師

    荀攸,字公達,荀彧的侄子,出身潁川荀氏,曾在何進執政時期拜為黃門侍郎,後在董卓亂政時期,以密謀刺董的罪名下獄。董卓死後,他棄官而走,欲往蜀中避難,但道路不通,便暫居荊州。

    △左為荀攸

    曹操在迎天子還許都之後,徵召了當時在荊州避難的荀攸,從此開啟了荀攸的驚豔史冊的軍師生涯。

    在史學界荀攸有“百出軍師”的美稱,他為人內斂低調,但卻每每智計百出,被曹操奉為軍中“謀主”。

    建安三年,荀攸勸曹操暫緩討伐張繡,他認為時間一長,二者必然會發生內訌。但是曹操沒有聽急,急於攻打,結果戰敗。曹操不禁感嘆自己沒有聽從荀攸的建議。

    討伐呂布時,曹操在野外多次擊敗呂布,呂布與於是龜縮在下邳城中,固守不出。當時曹操缺糧,又久攻不下,便欲退兵。荀攸得知後及時制止曹操,並獻出水淹下邳之策,最終助曹操一戰擊滅呂布。

    官渡之戰,荀攸奇計頻出,先後使得曹軍在白馬斬顏良,又在延津斬文丑。官渡對峙階段,建議徐晃奔襲袁紹糧隊,又勸曹操聽從許攸建議火燒烏巢,最終助曹操贏得官渡之戰,扭轉乾坤。

    △荀攸劇照

    官渡之戰後,荀攸力排眾議,建議曹操先平河北再徵荊州。曹操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曹魏又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了整個河北。

    荀攸每戰必跟從曹操出征,以為軍師,直到建安十九年,荀攸在隨軍徵孫權的路上病逝。

    結語

    老話常說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才。荀攸就好像是上天賜予曹魏的天生謀主一樣,在每一次大戰都能貢獻良策,為曹魏政權立下了赫赫功勳。

  • 9 # 中州史話

    荀彧和荀攸這對叔侄對曹魏政權的建立功勞極大,大概相當於蕭何與張良之於西漢,他們基本追隨曹操開拓了曹魏的疆界,在荀攸去世之後,曹魏的疆域未能再有大的發展。荀彧和荀攸雖然是叔侄關係,但是年齡相差並不大,叔叔荀彧比侄子荀攸小六歲,是典型的年紀小輩份大,很容易讓人搞混淆。

    貢獻一:招降張繡,解除腹背之患

    張濟的侄子張繡從關中流浪到南陽,雖然已經是殘兵敗將,但是西涼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的,再加上劉表的扶持、毒士賈詡的出謀畫策,對許昌形成很大的威脅。曹操幾次親征南陽張繡,就是想消除這塊腹背之患,甚至在攻打張繡時還損失了最心愛的兒子曹昂,愛將典韋以及侄子曹安民等。

    攸言於太祖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太祖不從,遂進軍之穰,與戰。繡急,表果救之。軍不利。——《三國志》

    對待張繡的策略荀攸和曹操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不必著急攻打張繡,張繡的流浪軍團需要靠劉表供養,時間一長劉表必然不願意長期供養,這樣就可以離間他和劉表的關係,招降張繡。如果攻打太急,不但張繡會負隅頑抗,劉表也害怕曹操進攻荊州而全力支援張繡。開始曹操沒有聽從荀攸的建議,結果吃了不少敗仗。後來曹操放鬆了對張繡的打擊,等到官渡之戰前張繡反而主動來投降了,荀攸的策略奏效了。

    貢獻二:生擒呂布,畢徐州之功於一役

    呂布是當世無雙的猛將,偷襲濮陽險些讓曹操無家可歸,虎踞徐州霸著曹操的老家不走,讓曹操十分頭疼。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再徵呂布一路進軍十分順利,已經將呂布圍困在下邳,但是曠日持久的圍城讓曹軍消耗也非常大,曹操打算搬軍回朝,來年再戰。

    這時又是荀攸果斷地指出不能撤軍,他認為呂布雖然勇猛但是沒有謀略,打仗全靠一股勁衝,現在我們已經連續挫傷了他們的銳氣,呂布已經是強弩之末,正好趁他們軍無士氣,他的謀士陳宮也還沒有找到應對之策的時候,一股作氣拿下下邳,徹底消除呂布這個後患。於是獻策引沂水、泗水灌城,大水之下守城的將士徹底崩潰,曹操得以生擒呂布,一雪前恥。

    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三國志》

    假如曹操當時撤軍了,等到來年呂布就又恢復了元氣,再想拿下徐州恐怖要再費許多力氣,而且呂布和袁術勾連,徐州、淮南會嚴重威脅曹操的勢力。

    貢獻三:奇計斬顏良,成就關羽一世英名

    袁紹在掃平幽州、冀州之後,開始拿自己的發小曹操開刀,出兵黎陽,準備渡過黃河來和曹操逐鹿中原,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先鋒顏良率軍攻打白馬,曹軍守將劉延不敵,緊急向曹操告急說大哥你再不派兵我可是守不住了啊。

    顏良是袁紹帳下的名將,而且這時袁紹的軍隊佔據資料的優勢,怎麼解救白馬之急,抵擋袁紹的犀利進攻對曹操來說壓力大山。這時荀攸獻策說,咱們兵少,不能硬扛,應該分散敵人的兵力尋機殲滅之。建議曹操到延津之後不急於向前,派兵渡河假裝要襲擊袁軍背後的樣子,這樣袁紹必然分兵西進去抵擋,然後就可以輕兵快速出擊,直抵白馬,趁其不敗擒拿顏良。曹操愉快地聽從了荀攸的建議。

    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三國志》

    在延津分兵後,曹操率主力直奔白馬,派關羽、張遼為先鋒,這兩個人也不負眾望,面對驚慌失措的顏良一點不手軟,關羽陣上直刺顏良於馬下,袁紹軍隊一鬨而散,白馬之圍得以解決。關羽、張遼距離白馬十餘里,顏良突然聽到曹軍來了,就是一臉的蒙圈,不得已只能上前來接戰,這才被關羽偷襲得手。如果是正常的兩軍對壘,關羽未必能當場就刺殺顏良,所以荀攸的奇計對關羽的大功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貢獻四:收降張郃,為曹魏贏得一員虎將

    張郃是袁紹帳下的名將,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軍糧草被劫,軍心大亂,行將大敗之際袁紹再次展現他自己的無能,舉措無張,張郃建議不受重用,無奈之下和高覽一起投奔曹營。這時守營的主將是曹洪,兩軍正打著仗,一個主將突然跑來投降來了,不要說曹洪,換了大部分人這時候都會特別小心,萬一他是來詐降的,一旦開了營門那可就麻煩大了。曹洪正在這猶豫不決,荀攸堅決地告訴他,張郃是因為自己的計謀不被重用,知其必敗,因此憤而來降,請將軍不要懷疑。這才打消了曹洪人疑慮,接納了張郃的投降,也為曹操保全了一名虎將。

    合之來,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合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三國志》

    張郃不但勇猛,而且非常熟悉軍事,行軍佈陣,安營紮寨,敵情變化,奇計謀劃樣樣擅長,後來連諸葛亮都十分忌憚。

    貢獻五:掃平河北,奠定曹魏的根基

    官渡之戰曹操雖然險勝,但是對袁紹的實力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即便不久後袁紹病亡,袁紹的兒子們依然牢牢佔據著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袁譚和袁尚因為繼承人問題爭鬥起來,袁譚想請曹操幫忙,這時曹操屬下謀士有不同意見,有的認為應該不管,看他們鬥去,先對付荊州的劉表。但荀攸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劉表胸無大志,就會守著荊州的一畝三分地,威脅不大。但是袁紹擁兵十餘萬,雖然現在袁紹死了,但是如果袁尚和袁譚的接班人問題解決了,內爭平息了,實力依然十分強大,想再吞併河北就不那麼容易了。現在趁著兄弟倆反目的機會,正好可以專心掃平河北,河北一定天下就指日可待了,這個好機會千萬不能失去。

    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誌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三國志》

    最終曹操採納了荀攸的建議,沒有去搭理劉表,而是專心消滅袁譚和袁尚。在曹操經略北方,甚至遠征烏桓的時候,荊州的劉表絲毫沒有北進的心思,劉備在劉表帳下幾次提出趁曹操出兵河北的機會偷襲許昌,劉表都給否決了,給了曹操機會專心平定河北的時機。

    公元214年荀攸亡

    荀攸和鍾繇是好基友,鍾繇曾說我幹什麼事都要反覆推想很多遍,自己覺得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案了,但是當我去徵求荀攸的意見的時候,他總是能提出比我更好的建議。簡直對荀攸佩服的不要不要的,從側面說明荀攸無愧於曹操的謀主,機敏過人,經常有奇計良謀。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荀彧、賈詡、郭嘉的戲份比較重,知名度也比荀攸要高,其實這不能反應荀攸的真實能力,只是因為荀攸比較低調,內智外愚,不被大家所瞭解而已。太祖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曹操的這句評價是相對來說還算是公允的。

  • 10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荀攸對曹魏政權來說是謀主

    荀攸,字公達,潁川潁陰人。荀彧之侄。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自從隨曹操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丕在東宮做太子時,曹操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荀攸曾經生病,曹丕前去慰問,獨自在床下禮拜,他受到特別尊敬就是這樣。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來看看荀攸的歷程。

    荀攸出身於士族家庭,父親荀彝,任州從事之職。 荀攸從小失去父母。祖父荀曇是廣陵太守。荀攸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祖父荀曇去世,過去荀曇手下一個叫張權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荀曇守墓。荀攸對叔父荀衢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麼奸猾的事情!”荀衢趁著晚上睡覺的時候趁機盤問,果然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從此人們對荀攸另眼相待。

    189年,董卓之亂,關東兵起,董卓遷都長安。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說:“董卓無道,天下人都怨恨他,雖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勇夫而已。我們應該刺殺他以謝百姓,然後借皇帝的詔令來號令天下,這是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王之舉。”事未成就被人發覺,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語飲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棄官返歸,又被官府徵召,考試名列優等,升遷為任城相,沒有赴任。荀攸因蜀漢地險城堅,人民生活殷實,於是請求擔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

    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縣建都,給荀攸寫信說:“現今天下大亂,正是有謀之士費心勞神的時候,而先生卻在蜀漢靜觀時局變化,不是太保守了嗎?”於是徵召荀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曹操久聞荀攸之名,與語大悅,對荀彧、鍾繇說:“公達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夠和他一同商議大事,怎麼還會憂慮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為了曹操的軍師。198年,荀攸隨曹操征討張繡。荀攸看出當時的形勢對曹操很不利,就對曹操說:“張繡與劉表聯合,互為犄角之勢,但是張繡人馬靠劉表供給,時間一久,劉表力不能支,必然與張繡分裂。我不如緩兵以待其變;若急切進攻,劉表必拼死相救。”曹操沒聽勸告,出兵對張繡作戰,劉表果然發兵相救,曹軍失利。曹操對荀攸說:“沒有聽先生的話才會這樣。”於是設下奇兵再次和張繡、劉表聯軍大戰,大破之。

    196年,曹操自宛征討呂布,到了下邳,呂布敗退,固守城池,曹操進攻,沒有拿下,連續作戰,士兵疲憊,曹操想收兵撤退。荀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如今三次交戰都敗了,他的銳氣已經衰落。三軍以大將為核心,大將衰疲,部隊就沒有奮戰的意志。就算陳宮有計謀也太遲了,現在呂布士氣尚未恢復,陳宮的計謀尚未定奪,乘此機會奮進急攻,就可以擊破呂布了。”曹操隨即引沂水、泗水灌進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呂布。

    200年,袁紹首先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四月,曹操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當部隊正向前開進時,荀攸認為不能與實力懸殊的強大敵人正面對抗,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於是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曹操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機率輕騎襲擊白馬,顏良不及防備,被關羽斬殺。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六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軍行不久,與袁紹五六千追兵相遇。諸將見敵眾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荀攸知道敵人的弱點,就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曹操與荀攸對視而笑,心意相通,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搶輜重的時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馬,迅猛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斬殺騎將文丑。

    曹操於是和袁紹在官渡形成對峙局勢。雙方軍糧將盡,荀攸對曹操進言說:“袁紹運糧車一天之內將要到達,押車將領韓猛精幹但輕敵,攻擊他可以獲勝。”曹操說:“誰可以派遣?”荀攸說:“徐晃。”於是派徐晃及史渙半路截擊,打敗了韓猛,燒了他押送的軍用物資。適逢許攸前來投降,說袁紹派淳于瓊等人率一萬多士兵押運糧食,將領驕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擊。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曹操於是留下荀攸和曹洪守營,自己率軍進攻打敗了袁軍,斬殺了淳于瓊等人。袁紹的大將張郃、高覽等人燒掉進攻用的器具,投降了曹軍,袁紹只得棄軍逃回黃河以北。張郃前來投降時,曹洪懷疑他,不敢接受,荀攸對曹洪說:“張郃的計謀不被袁紹採用,一怒之下前來投奔,您懷疑他什麼呢?”曹洪這才接受了張郃等的投降。

    202年,荀攸跟從曹操討袁譚、袁尚於黎陽。

    203年,曹操剛剛前往征討劉表,袁譚、袁尚爭冀州。袁譚遣辛毗請降求救,曹操許之,問部將。部將多認為劉表強,應先攻之,袁譚、袁尚不足為慮。荀攸說:“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劉表卻穩守江、漢之間地區,他沒有吞併四方的志向不問而知。袁氏佔據四個州的地盤,有甲兵十萬,袁紹憑寬厚得到眾心,假使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保守他們的既成功業,那麼天下的災難就不會停息,現在袁氏兄弟交惡,結果不會是雙方都得到保全。二袁如果聯合起來,力量就會強大,那時就不易謀取了。趁他們內訌謀取他們,天下就平定了,這個機會不能失啊!曹操說:“很好。”於是答應與袁譚結親,隨即派兵擊敗袁尚。這以後袁譚背叛,荀攸又隨從曹操在南皮斬殺袁譚。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沒有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於是封荀攸陵樹亭侯。

    214年,荀攸跟從曹操徵孫權,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說起他來就流淚,後魏帝曹芳下詔祭祀荀攸於太祖廟庭,追加諡號敬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戀愛中,到底是男生累還是女生累,為什麼多數男生寧願選擇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