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倫會遠

    很多疾病都與外在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比如風溼病人與高血壓患者在特定天氣來臨前都有提前的感應,人體的小世界與外在的大世界其實一脈相通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 2 # 廣州老陳雜談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絡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上為《大易識階》米鴻賓的主要觀點,但《開啟中醫之門》的作者李陽波則很不滿意董仲舒所提出來的天人合一觀,他解釋說:董提出這個觀念主要是講天的情況與人的情況的統一,實際上,作為天的宇宙自然,人類社會是很難模擬的,可是構成人類社會的植物、動物及人的本身,他們的生長衰老、他們的變化卻無法逃脫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講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生理狀態的合一,而不是天與人的社會結構的合一。為了作出這樣一個劃分,李陽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關社會觀的這一部分劃出去,而保留其談生物的部分,並且徑直把它稱為“宇宙生物觀”。 因為中醫是研究天、地、人之間的術數轉換變化關係的一門學問。在他看來,天人合一就已把中醫小了一截。李陽波同時認為錢學森也看到了中醫、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的一些情況,從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潛力,看到了人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絡,所以也摒棄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物件;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

    儒家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禪宗

    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慾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慾望都不是真實的. 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呢?從某種秤諶看,仍有點象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禪便如這老牛,渴來喝水,飢來吃草。”

    道家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 3 # 江上俠chenxiliang

    天人合一的觀點,最早是由道家莊子提出的。他認為大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是小天地。筆者認為人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天氣變化了,人們衣食住行也要跟著變化。天變冷了,就要加穿衣服。天變熱了,就要少穿衣服,否則就會受暑寒侵襲而生病。古代窮苦農民在田間勞作,赤日炎炎似火燒,還在鋤禾日當午,不像王孫公子把扇搖。窮人三九嚴寒還穿著單衣薄裳,不像富人穿著裘皮棉襖。這樣窮人自然容易得傷寒症。不是窮人不懂因時而變,而是沒有辦法。現在生活大大改善了,也有一些人違反自然規律,過度飲食,過度淫樂,不知酒肉為穿腸之毒藥,淫樂為伐性之利刃,就得了反自然的疾病。

  • 4 # 趙日金141

    天人合一,準確表達的是道家莊子的“天與人一也”。莊子編的寓言故事,諷刺儒家的聖人。孔子與學生困於陳蔡,七日不食煙火。孔子一手靠枯樹,一手用樹技敲擊,邊敲邊唱,但敲擊聲與歌聲卻不合拍,學生偷看了一眼,孔子怕學生誤會,講了一番天與人一也的大道理。講了半天,學生還是不明白,問:何謂天與人一也?

    孔子回,一般人天性決定天人合不了一。只有聖人死後身體消逝,才天人合一。

    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 5 # 半壺少清—賴君

    最早提出天地人整體觀的應該是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才合適點!天地人理解其實也沒有這麼複雜,別用搬太多名人理論。也許大家不知道,為什麼古代中國人就講究這個,要是讀了《尚書》,你會發現,原來在堯帝時期治理國家沒有範本可參考,就派出許多人去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以不違背天地規律去治理國家,需要做重大決策要卜卦預測,測天意,以防違背天意,非常注重天地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這些經過數代人從大自然中進行總結歸納元素,如陰陽,節氣,時辰,方位,年數,季節,五行等等,進一步把大自然中的現象套到人體上,發現人體又是一個完整天地,最先進的防生態系統的物理醫學開始誕生,那麼人體的天地人又是怎麼分,就從人中穴這裡分,上是天,下是地,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古人的帽子是做成圓的,鞋子做成方的,你沒有發現腳板是圓的吧?天圓地方就是這麼來的,是指人體的天地現象!說我們古人對天地認識有誤的是因為不知道情況,你看八卦的陰陽魚就知道,對天地物理性質的理解並沒有錯,陰陽要轉換天地必須都是圓的;

    說到陰陽又怎麼分,在人體內是陰外是陽,前是陽背是陰,手能護到的地方是陰不抗打,不能的是陽比較抗打,體內是藏是陰,腑是陽,所以為什麼傳統陰陽理論中老強調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唯物辯證論,還有許多元素我就不列舉了,以後也許還有機會聊點淺見!總之把天地間的元素放到人體,進行一一對應,就演變成了中醫的基礎理論體系,透過可以看得見的物理理像來內觀人體內看不見的物理現象,古人真乃大智慧!

    人在天地之間,凡天地間出現的氣候現象,在人體也一樣會出現,大自然中有相生相剋,人體器官之間也一樣,時間的執行也會對應人體的經絡執行等等,所以說我國文化不是單一功能的,而是全能的,只是會融通,天下一個理!

  • 6 # 今古雜壇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絡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物件;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

      儒家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禪宗

      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慾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慾望都不是真實的. 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呢?從某種秤諶看,仍有點象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禪便如這老牛,渴來喝水,飢來吃草.”

      道家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 7 # 明瀾2018

    天人本來就是一體的。不論是人與自然的許多全息性特徵,還是子午流注規律,以及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在人體的感應,無不印證著人與自然之休慼以共、息息相關。

  • 8 # 隔壁老黃2020

    1.天:兩腳和雙手展開,戴個帽子=天字;

    2.人:兩腳張開雙手緊緊貼在褲縫=人;

    4..一:兩腳、雙手併攏=1

  • 9 # 蘭州易道王

    天人合一,隨時隨處皆有。人的衣食住行,原料來於自然界,此其一。老年人或關節有毛病的人,天陰下雨早知曉,此其二。萬物有聲色形味,人有五官可感知,此其三。陽光雨露潤土地而生草木,人則春種秋收冬藏,此其四。人有生老病死,醫有望聞問切,藥有苦酸甘鹹,此其五。故人人皆知,順其自然則成,背逆自然則敗,遂成哲學法則。

    天下大難題是,天地人及萬物,終極命運由誰主宰?於是,有宗教,有科學,有哲學。然而,幾千年,見仁見智,眾說不一,莫衷一是。獨有中國《周易》古經答曰,陰陽,太極。老子答曰,無形大道,宇宙本原。太初有大道,太初有太極,看不見,摸不著,何可知之耶?老子答曰,無慾以知其渺。由老子哲學,可知"無慾“與無形大道是同一的,兩者都出自於自然。道法自然,無慾亦處自然。故而,有意之感性活動可與有形之物同一,無意之悟性認識可與無形之物同一。宇宙有二性,陰無形,陽有形。人亦有二性,感性以知陽形,悟性以知陰無形。此乃天人大合一也!

  • 10 # 古嶽丘壑

    天人合一

    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宇宙中的星體孕育出的生命,自然和和宇宙在本質上是相通,相應的。所以老子會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醫經典上說: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中有什麼,人或動物體中基本就有什麼。

    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也影響著人體和生物體內的生理的運動規律。從地球上水的面積來看,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71%,陸地約佔地球表面積29%。人體中,水佔的比例也是70%左右,大體上也是基本類似的。

    人體有晝夜節律,是因為地球自轉一週的原故。女性的月節律是因為月球繞地球一週給人類打下的烙印。一個恆星月和一個朔放月,兩個平均天數是28天多一點點。

    春季的脈搏跳動以弦為主,夏季的脈象以洪為主,秋季的脈象是毛浮的,冬季的脈象是沉實的。從人體脈象上看,人是有四季節律的。四季節律疊加起來就是年節律,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原故。

    七日節律是月節律的四分之一。黑月是初一,到上弦月是初七或初八,滿月是十五或十六,到下弦月的陰曆二十三,再到黑月的迴圈往復,它們之間的週期都是七天。月相的這四個週期運動對地面上的江河湖海水的潮汐大小和進退的影響也是四個週期。

    從動物出生的角度分析。受精的雞蛋孵出小雞是21天3個7天,貓是63天9個7天,兔子28天4個7天,老虎105天15個7天,人類280天40個7天。

    以上充分說明,地球的生物體和我們的生態環境以及日月星辰的運動週期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1 # 龍哥探索

    天人合一或者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觀念。在世界很多高階宗教中都有這類觀念。並且有詳細系統的修行方法。

    據說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已有提出。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也有。認為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

    當代的解釋是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能夠領會所有生命的語言。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於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合。能夠取得對方生命的信任並和諧共存。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人與物質,物質與物質,極度巧妙完美的結合。

    其實早在上古時期,人們就已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與大自然交融相合。人要適應自然,順應自然。後世在風水學中也體現了這一點。風水學認為,人類居住地要背山面水。藏風聚氣。明堂開闊。互砂有情。建房時要龍、穴、砂、水、向綜合考慮。要和自然完美融合才是好的風水。在重慶風水考察時,看到一處房屋,在風水學的要求上,的確是非常不錯的地方。有來龍。有靠山,房前有水塘,有案山、朝山,虎砂護佑有情。龍砂回龍顧祖。是一個山清水秀,很適宜人居住的地方。但是,這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龍砂回龍顧祖回頭過大,龍頭直接衝向房屋,形成了很強的煞氣,一下子就將風水格局破壞了。這種風水格局。雖然山清水秀,但是不能強行入住,這是典型的和自然不和諧。後經過驗證。本家入住後第二年便出現了傷亡事故。這就是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血的教訓。

  • 12 # SupremeGeeCubPanda

    "天人合一"思想對中醫藥學的影響

    中醫是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研究、總結而來的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極大的提高了我國人民的健康指數。

    整體與個體的差異,即統一和分離的矛盾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天人合一”思想由此而來。“天人合一”作為中國古代思想在中醫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醫依照天時地利人和,由陰陽五行、臟腑生理病理與精氣血津液的關係、四診合參加以輔佐來辨證,根據外在環境的不同運用合理手段解除個體的現狀。

    中醫學方法學體系由嚴謹縝密的哲學思想為基礎,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辯證法思想的成熟。由莊子闡述、董仲舒總結並明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後來作為《內經》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構建了中醫學理論體系。

    “天人合一”作為原始醫學的萌芽,推動了人體整體觀的辯證法思想的形成。董仲舒借鑑前人經驗,將天文、地理、人事視為一體,所作《春秋繁露》一書中提出天與人相互感應,皆有陰陽。陰陽消長的根源在於五行。五行的生勝導致萬事萬物的生成變化,比如最常見的自然界四季變化、個人喜怒哀樂轉換……董仲舒論陰陽持平和氣,破解了養生修道以及治國平天下的奧秘。

    “具體事物,具體分析”,中醫認為,離開具體分析就不能清楚的認識到疾病的特徵,因此對每一個病例的診治都要靈活,因地、因時、因人、因季節制宜。

    以下我從四個方面闡述古今的各位中醫家在繼承和發揚“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礎上是如何推陳出新的:

    1, 中醫治療原則方面

    時節影響病性,是調方用藥的重要參考。隋唐時期的《時氣諸侯》闡述了自然氣候對陽氣盛衰、病情發展的影響:“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一名時行傷寒。此是節候有寒傷於人……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小微也。”時節病,顧名思義,時節的變化影響人體陰陽的水平和病情的性質,四季氣候反常使人患病。不難看出,人體絕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受一切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此引發的疾病自然不能未經具體的辯證論治而簡單的當作普通發熱感冒來治療。

    中醫運用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的思想,代替西方醫學“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治療方法,在提高腫瘤和癌症的治癒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 ,中醫養生方面

    諺語說的“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例子。春季氣溫回升,陽氣向上向外發散,但仍然無法與邪氣抗衡,這就需要“捂”來積攢陽氣,使陽氣不斷生髮,直至夏季達到陽氣最旺盛的程度;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陰氣漸為旺盛,陰陽對立制約,陰氣旺盛促進陽氣的收藏,機體接觸外界以提高對冷空氣的適應,可以有效增強抵抗力,“秋凍”由此而來。現代科學對“秋凍”有了更明確的解釋:秋季氣溫下降,室內氣溫由於房屋熱惰性而落後於室外大自然,從而產生相反的溫差。若人由室外進入室內,汗出傷陽,就會導致相應的病理變化。若嘗試在秋天儘量不過早過多的增加衣物,使機體對寒冷空氣產生適應,產熱和散熱逐漸達到相對穩定的平衡點,可以增強抵抗力,適應冬天的寒冷。應當注意的是,“秋凍”並非人人適宜,比如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等素體虛弱者不宜“凍”,健康人群也要注意適度。

    又如睡眠是人休息、恢復體力的過程。睡眠與甦醒是陰陽交替的結果,“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靈樞·大惑論》)。長壽的人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睡子午覺(子時為晚上十一點至次日一點,午時為上午十一點至一點)。子時和午時是人體經氣“合陽”、“合陰”之時,在這兩個時間段睡眠有利於養陽和養陰,對身體極好,這是人長壽的重要因素。他們較好地將自然變化與生活作息相結合,有順應自然變化防禦病邪侵襲的養生觀。

    我國勞動人民長期探索總結出來的經驗成為“天人合一”思想有力的證明,同時為後人養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3, 中醫藥材方面

    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說“諸藥所生,皆有境界”、《新修本草》序中記載“動植形生,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前人在長期的觀察比較中發現的、以特定地區出產的質量最好的“道地藥材”是“天與藥”合一最好的證明。清代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中也明確指出藥材的質量與所處地理環境甚至土壤的差別有很大聯絡,即動物、植物、礦物藥材質量的好壞除了本身品種的差異,還直接來源於生長環境的影響。具體來說,產地不同,土質、水質、氣溫、光照及微量元素等不同,直接影響了藥物的成分和治療效果。

    隨著現代儀器分析技術的發展,透過使用柱層析、HPLC、紅外光譜、核磁共振儀等,對道地藥材和其他地區所產的同種類藥材中的主要化學成分的提取與相應環境要素的分析統計,以極少破壞環境且更為客觀的方式證實了胡世林等人的“天藥相應”觀點。藥材的功效直接體現在治療疑難雜症的效果上,而功效的來源不僅產地明確,更注重水、土、氣象的整體觀。就有了例如“滄滷能鹽,阿井能膠”,薄荷有“今人用藥以蘇州為佳”,麥冬有“浙中來者甚良”的說法。

    4,中醫用藥方面

    古人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懸殊,寒熱迥異,故所用藥材的性味大有不同。例如,東南溼熱,用藥宜清化,西北寒燥,則宜用辛潤之藥。同理,同一味藥,對於不同地域的人,用量也不盡相同。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醫論·太陽病麻黃湯證·用麻黃湯之變通法》中記載的:“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氣候溫暖,人之生於其地者,其肌膚淺薄,麻黃至一錢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醫書有麻黃不過一錢之語;至黃河南北,用麻黃約可以三錢為率;至東北三省人,因生長於嚴寒之地,其肌膚頗強厚,須於三錢之外再將麻黃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中醫的治療原則中許多方面體現了辯證法的基礎性、精確性,值得現今的中醫大夫繼承和發揚。其中,“天人合一”強調了整體性,是整體觀念的重要內容,也是中醫理論的優勢所在。它運用了協調陰陽、調節臟腑表裡、由五臟治五官等方法,扶正祛邪、病情轉移用攻補兼施等原則,根據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大方向,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達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天人合一”思想跨越漫漫歷史長河,時至今日依舊熠熠生輝,且歷代醫家對醫道的探求都或多或少的受此影響,足見其在治療方法的取捨和應用上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信隨著現代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天人合一”思想在臨床上將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 13 # 紫檀果子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代表“道”、“真理”、“法則”,萬物芸芸,各含道性,“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

    天人合一: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的。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是和諧統一的

    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

    例如,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溼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太極拳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方式,遵循著宇宙自然的規律,所以,練習太極拳的人能夠認識到這些規律,把握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也可以說是“天人合一”了。

  • 14 # 林湖圖文說職場

    看見大家的回答不太準確,所以也想說一下。天人合一,天指的是大自然,意思是人和大自然是一體的,人離不開大自然。舉個例子的話,比如空氣、陽光、水是組成大自然的主要因素,它們就是天,人是永遠離不開的,天人是合一的。

  • 15 # 橙子的小朋友

    天人合一”bai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du述,後被漢代zhi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dao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絡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上為《大易識階》米鴻賓的主要觀點,但《開啟中醫之門》的作者李陽波則很不滿意董仲舒所提出來的天人合一觀,他解釋說:董提出這個觀念主要是講天的情況與人的情況的統一,實際上,作為天的宇宙自然,人類社會是很難模擬的,可是構成人類社會的植物、動物及人的本身,他們的生長衰老、他們的變化卻無法逃脫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講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生理狀態的合一,而不是天與人的社會結構的合一。為了作出這樣一個劃分,李陽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關社會觀的這一部分劃出去,而保留其談生物的部分,並且徑直把它稱為“宇宙生物觀”。 因為中醫是研究天、地、人之間的術數轉換變化關係的一門學問。在他看來,天人合一就已把中醫小了一截。李陽波同時認為錢學森也看到了中醫、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的一些情況,從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潛力,看到了人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絡,所以也摒棄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物件;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

      儒家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禪宗

      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慾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慾望都不是真實的. 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呢?從某種秤諶看,仍有點象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禪便如這老牛,渴來喝水,飢來吃草。”

      道家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 16 # 肖文飛書法

    到底什麼是天人合一?

    如果大家想知道什麼是天人合一,我們可以先看看經典,以下經典中說天人合一的肯定沒這麼少,但限於篇幅,也為了大家的閱讀體驗,引一段。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在中國古代有雙重意義,於個人天人合一是修身的根本,於道家修煉齋醮等,天人合一主要體現在天時和自然環境中。如《全真集玄秘要》中就說“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君子奉順天時,正心誠意而修之,故常吉。”

    在儒家個人修行上則體現在禮法國政之中,君子之禮如《禮記·月令》等皆是順應天時。

    這些僅僅是天人合一於個人應用的一小部分,讀者應該自己體察天地,感受身心變化,亦可悟出諸多妙用。

    但切記善用可讓自己向善,改善生活;濫用則人神神道道,多拘多畏,貽誤自身,還望諸君慎之。

  • 17 # 米樂讀書

    天人合一的“天”即是自然,所謂天人合一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統一。

    從思想層面來說,“天人合一”是一種哲學思想,古人把“天”即宇宙、大自然看做是一個大的天地,把“人”看做是一個小的天地,為“人”的執行規律和“天”的執行規律在古人看來二者是有相通之處的,是可以借鑑、效法的。究其根本,就是人要順乎自然規律,處事才能亨通順達。

    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裡都有體現,當然,各家的觀點不同,所涉及到的天人合一想要表達的思想也有所區別。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儒家在孔子時代,是把“天命”和“人道”作為聯絡天人之間的紐帶,將“仁”作為實現貫通天人關係的途徑,透過“修己”“安人”的修養功夫體悟天人的和諧之境。後世儒家學者又對此進行了拓展,將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等引入,豐富了“天”、“人”含義的同時,也從最初的自然之“天”,發展形成為客觀之“理”。儘管內涵不同,究其根本,概念還是相同的。

    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有完整的體現。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要傳遞的是無為而治的理念。道家思想認為,天是自然,人是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天人本應是合一的,可是由於當時的統治者出於統治的目的所制定的各種律法、典章、道德規範等等,使人們喪失了自然的本性,這也是老子所認為的導致當時戰亂頻生、民生凋敝的原因。所以,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實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儒家的治世也好、道家的出世也罷,我們更多關心的還是與自己生活切身相關的實際問題。《皇帝內經》中有言:“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易傳·文言傳·坤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中的“積善”與“積不善”何嘗不是順應“天道”的一種反映?

    我們或許理解不了這些大道理,但是“天人合一”實則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我們在看房子的時候,有的房子你會覺得怎麼看怎麼順眼,彷彿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了一體,有的房子卻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也說不出來什麼原因,就是覺得不得勁兒;再比如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常識,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種秋收等等,這些都是人類活動順應自然的具體表現。

    我們今天大力倡導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愛護地球,守護我們的家園,只有做到了“天人合一”,人類社會才能更好地發展、持續地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釉瓷器如何區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