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情影視剪輯
-
2 # 潤沁園2020
蠻喜歡謝君豪主演的電視劇。看了很多。名字都不記得了。有諜戰片,唱戲的。還有和郭珍霓兩個拍的。就是在那部劇認識郭珍霓的。
-
3 # 影視腦洞
首先,這部劇攝影、場景都不錯,文白夾雜,借鑑了《水滸傳》的一些口語,有古典白話小說風味又不突兀,取景也挺到位的。看得出花了大價錢,沒有糊弄觀眾。
我在這部劇裡感覺到的一股少見的生活氣息吧。王大娘子和盛老爺這對“盛者為王”夫妻。王大娘子的性格虎裡虎氣,性情直爽。盛老爺的性格要面子,最愛和稀泥。
這對夫妻的日常互動和經常吵架拌嘴的現代老夫老妻一樣,果然從古到今夫妻矛盾都是那點事兒。在他們身上,有現實生活中許多夫妻的真實狀態。
本身這部劇反映的就是中國古代的社會家庭關係,還時不時給我一種家庭教育片的感覺。第九集,是編劇首次將盛家家宅之內的問題搬上臺面,過孔嬤嬤這個人物,把中國家族的文化智慧進行了一次清晰的梳理。
事情的起因,是墨蘭和如蘭發生了爭吵。面對這一矛盾,孔嬤嬤並沒有當場發作,而是聚齊家中長輩,不偏私、不大事化小,正面詳解事件緣由。最後著重點名看似無辜卻也不能逃脫懲罰的明蘭。
對於三位姑娘,她各自點明錯誤,有條不紊地直擊要害,最後講明道理——“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氣連枝、共榮共損,不可助長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風氣。”
這一番言談,實則暗含著中國流傳至今的家庭觀念和集體意識,滲透的是中國人富有大局觀、懂扶持的智慧。而在父母身上,孔嬤嬤強調的又是另一番道理——“一碗水端平才家宅安寧”。
平等對待所有孩子,本是古往今來父母的必修課,也在“家和萬事興”的家庭智慧裡。
這場戲值得作為父母和子女的所有觀眾去深思。
《知否》中處處可見這種埋藏於故事中的文化積澱——盛家對兒女教育非常重視,甚至整個汴京官眷內,女兒和男孩一樣讀書明理,無論是待人處世,還是禮儀稱謂都講究周全。對大家閨秀的展現並非過去認識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是如盛家祖母對明蘭的教導,需要通曉家宅制衡、管理之術。
影視劇在描繪宏大的古代家族興榮史的同時,還傳遞出了大量的治家觀念、子女教育與處世態度。就如編劇所說:人千百年是沒有變的,人性是共通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性,形形色色的人性又互相交錯聯絡,織就了社會這張大網。
這部劇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戲劇結構比較到位,有衝突、有危機、有暗釦,以小見大的主題一目瞭然,無論是在對生活氣息的還原還是對古代文化的優劣展示上都表現得比較好。
說到古代優秀文化,《知否》道具組cos《清明上河圖》。很多道具場景都大有講究,即使大部分都埋沒到背景的虛化裡去了。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負責場景道具的,需要花多少功夫,才能讓每樣東西都以對的狀態出現在對的位置。
《知否知否》裡似乎並沒有複製《清明上河圖》裡諷諫的社會矛盾、黨爭事件、軍隊的腐敗等種種問題,但卻極其細緻地復原了北宋的繁榮與文人風雅,這種極致一定是對日後的電視劇立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拿第六集大娘去老太太屋裡遊說的戲來講,本來就是婆媳兩個人說話而已,要是擱到一般的劇,大概就是坐在椅子上嘚吧嘚就完了。
要不說正午陽光國劇良心呢。人家不,偏要加進去點茶的鏡頭,作為宋代人生活的側寫,也展示了盛家的門第和文人風雅。
宋代文人雅士頗多,那個時候他們聚在一起主要就幹四件事:插花、掛畫、點茶、焚香。茶在各種聚會雅集中必不可少。可其實宋代的茶與我們現在喝的茶完全不同。
宋代點茶是將茶葉研磨成粉狀,先用熱水淋一遍茶盞後倒出,也有用火烤熱的,稱『溫盞』,後將茶末放在茶盞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膏狀,稱為『調膏』,然後再入沸水『迴環』,用茶筅攪動『點茶』,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代人上到宮廷下到平民,閒來無事喜歡鬥茶,決勝標準一是湯色,二是湯花。
湯色就是茶的顏色,乳白色最佳。而湯花就是點茶後茶麵形成一層白色的泡沫,粘附在盞邊,也叫咬盞。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早為負,晚為勝。
好的點茶需要茶末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面”一樣,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
知否知否》,除了上面的宋朝的點茶文化,還注意到例如他們吃飯用的粉青釉瓷器、宋朝皇帝的衣著和龍椅,都是與我曾經看過的古畫或者古董瓷器及其接近的。
《知否》這部劇很多老戲骨在裡面,演員角色都很出彩;明蘭是主角自然很討喜;但是我最喜歡的角色有兩個:一個是劉琳老師扮演的王大娘子,一個是馮紹峰演的顧廷燁。
前者顛覆了我對古代正室嫡母的刻板印象,從此深閨正室大娘子這種人物在我概念裡鮮活了起來;討喜的大娘子,讓我明白,曾經她也是華蘭,如蘭這樣好年華的女兒,即使嫁人兒女成群,人性裡仍然有可愛的一面,有善良美好的品性。
後者,馮紹峰拯救了自己的形象,此前他在我心裡是個過氣油膩男演員,直到他演出了顧廷燁的世故早熟,那種在虎狼窩裡歷練,征戰沙場搏命掙得功名來的侯府嫡子,換個一般白嫩痞帥的流量小生還真撐不住。
顧廷燁精明油滑只因為從小喪母,在算計中長大,被人欺騙欺負,漸漸地學會了使用各種手段爭取自己想要的,同時他渴望愛,也追求情感。
小說裡顧廷燁也是心狠手黑的角色,和狡黠腹黑的明蘭很相配。所以馮紹峰演的顧廷燁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在古代,一個知道女子在內宅討生活不易的男人;能理解妻子難處,處處維護她的丈夫是很難得的;顧廷燁有這些品質,卻是從小不幸,見識了後宅女人,兄弟對他欺負欺騙換來的;所以顧廷燁是複雜的,他和明蘭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才彼此珍惜。
馮紹峰的閱歷年級很好的呈現出來顧廷燁人性的複雜,和明蘭(趙麗穎)的真實情感,是他二人的夫妻細節很有說服力。如果處理不好這些細節,這個劇就容易變成偶像劇談戀愛和無腦甜寵劇情;
-
4 # 詩小酒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是《步步驚心》,最喜歡的角色是若曦。
可能是因為這部劇是較早一批穿越劇的緣故,這題材在當時還算新穎,對比同期的其它穿越劇,《步步驚心》在場景、服飾、選角、配樂等方面十分優秀,各個角色也被塑造的立體生動,有血有肉,縱使這麼多年過去,我還對其念念不忘。
若曦是我心頭的白月光,我喜歡她性格里的活潑可愛和骨子裡的至情至性。
初入八貝勒府時,若曦是那麼的熱烈燦爛,像是一朵開的正盛的花,吸引了每個人的目光。
“踢毽子”、“追兔子”、“和明玉打架”、“向若蘭撒嬌”…… 若曦的行為雖然不像正派的大家閨秀,但卻是花一般年紀的少女最自然的展現,那段日子她過的開心,我看著也歡喜。
“若曦因十爺被賜婚而不平”、“若曦為十三阿哥雨中罰跪”、“若曦拒婚被罰浣衣局”……看過《步步驚心》的人可能已經不記得劇情,但一定不會忘了這些名場面。她視十爺、十三爺為友,為了朋友不惜冒犯天家威嚴,說出讓八爺教訓她的“大不敬話語”,做出讓皇上不滿的行為。
有人說若曦人設有問題,一邊和八爺在一起的同時一邊又和四爺勾搭不清,但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樣的劇情設計倒顯得若曦這個人更加真實。
若曦雖然愛慕八爺,但八爺更愛江山,若曦為了活命與八爺分手,這是她的小算盤;皇上賜婚她與十四爺,她卻為了愛情甘願被罰浣衣局,這又是屬於她的真性情。
我喜歡若曦,喜歡她的一切。
-
5 # 影片播放4K
《 漢 武 大 帝 》
胡玫執導電視劇
《漢武大帝》以劉徹的幼年開篇,以景帝的政治保護下劉徹的成長為主線展開,透過劉徹的風險繼位,掌握大權;用賢變法,尊王攘夷;大戰匈奴,出使西域;巫蠱為亂,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圍繞和與戰、治與亂、忠與叛、生與死、得與失、情與恨的矛盾,向觀眾全景式地展示了漢武帝劉徹縱橫跌宕的一生和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
基本資訊
中文名:漢武大帝
主演:陳寶國,焦晃,歸亞蕾
上映時間:2005年1月3日
類別:古裝,歷史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上映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版本:中文
畫面顏色:彩色
主要獎項:第25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
製片地點:中國大陸
影片簡介
《漢武大帝》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使漢武帝成為歷史發展道路上一座罕見的高峰,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顆耀眼的巨星。他的雄才大略使漢 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漢武大帝》將展現這段氣勢恢弘、英才輩出的大時代,對這一時代文治武功的回顧,可以激發、調動起觀眾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文化和歷史的自豪感。同時,漢武帝又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痴情而多變的情種,他與阿嬌、李夫人、衛子夫之間有著動人心絃的故事,他一生豐富複雜的情感為該劇的戲劇張力打開了很大的表現空間。
《漢武大帝》投資規模巨大,總投資高達3000萬元。與《雍正王朝》《康熙帝國》等歷史劇相比,《漢武大帝》有很多新的東西,將會展現更多關於民族榮辱的人和事。最突出之處在於該劇不僅著眼於展現宮廷內部的明爭暗鬥,而且以大量的篇幅展現了大漢帝國征戰四方、金戈鐵馬的壯觀氣象。“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抵禦外族入侵,平定邊疆戰亂,氣勢宏大的戰爭場面,壯烈激越的將士情懷,大漢帝國雄視天下的盛世風華,都將在這部史詩性的作品中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僅在電腦特技的製作這一項上,《漢武大帝》就投資上百萬元。精彩曲折的劇情,精良的製作,賦予該劇強烈的歷史感和強大的震撼力。
《漢武大帝》擁有強大的製作班底——近年來因執導《忠誠》《雍正王朝》等電視劇而聲名鵲起的著名導演胡玫再度執導這一史詩性的大型歷史劇,顯得胸有成竹,將以寫實的手法再現漢武帝劉徹複雜多變的一生;攝影師池小寧,曾經與胡玫導演共同合作拍攝《忠誠》《雍正王朝》。此番,他們將再度攜手,共同打造《漢武大帝》。
《漢武大帝》演員陣容強大。劇中單是有名有姓的角色就多達1700個,蘇武、司馬遷、東方朔、李廣等歷史人物都將在劇中出現。該劇的主要角色由享有盛名的演員擔任:曾在《大宅門》及《大宅門(續集)》中飾演白景琦的陳寶國出演漢武帝,《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的飾演者焦晃在該劇中出演漢武帝之父漢景帝,因主演《陽光燦爛的日子》《黑眼睛》等影片而深受觀眾喜愛的陶虹將在劇中飾演衛子夫這一角色,香港明星呂良偉出演大將軍衛青,從藝多年的歸亞蕾飾演竇太后,另外青年演員張敬東也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眾多明星的加盟不僅使該劇質量得到充分保證,也將引起廣大影視觀眾和發行商的極大關注。
《漢武大帝》採取既尊重歷史事實,又具有強烈懸念和藝術趣味性的創作思想進行劇本創作,力求將該劇打造成一部雄偉壯闊的精品,成為一部既富有歷史感又有現實意義、既好看又輝煌的電視劇。
內容簡介:
漢民族之所以叫漢民族,是由於偉大的漢帝國的崛起。公元前一世紀,在世界的東方,初步繁榮的漢帝國,面臨內外雙重威脅:國內諸侯妄圖脫離中央,實行地方割據:北方境外的匈奴大軍屢屢起過長城防線侵略中原。漢王朝不得不實行“和親”政策,承受了巨大的民族恥辱。
嚴峻的形勢需要巨人來支撐。歷史選擇了一個16歲的少年皇子擔當大任,他的名字叫劉
徹。在母親和舅父的精心策劃下,
劉徹做了皇帝之後表現出非凡的氣魄!立刻下詔求賢,廣開言路,試圖進行改革。他的設想被祖母竇太后代表團的權貴外戚勢力所壓抑,遭遇重大挫折。但漢武帝決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他等待時機,在太皇太后死後,一舉廢黜了驕橫的貴戚。毅然更換了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的祖訓,以“尊王攘夷”、“應天順人”、“與時俱進”的儒家口號改革意識形態、統一帝國指導思想。
他實行察舉、破格用人,任廉吏、嚴刑法。千方百計地削弱割據勢力。
他破格用將、全民動員,連續多年對匈奴進行征伐,他將匈奴趕出河套和河西走廊,讓南方的百越人、東南的閩越人、西南的雲貴夜郎融入漢民族主流文化。
他鑿通西域,把大漢帝國的軍旗第一次插上了帕米爾的雪峰,讓響徹沙漠的駝鈴聲宣告東西文化最早路上交流通道的開闢。他深入中亞細亞,開啟絲綢之路,奠定了中華帝國的壯闊版圖。他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中朝”,高度崇尚知識和文化,為學者設官,建立中央太學(最高學府)。
他作用酷吏搏擊豪強和遊俠(黑社會),打擊諸侯貴戚和貪官汙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漢帝國推向了鼎盛的高峰。
漢武帝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成為社會前進運動中一座勃然突起的巨峰,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顆耀眼的巨星。漢武帝的時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長達54年的鐵腕統治,鑄就了劉徹雄才大略的獨特風格和高大形象,在後來中國的歷代皇帝中,都可以看到漢武帝的影響。漢武帝的時代也是英雄輩出充滿風流倜儻浪漫精神的時代,司馬遷、董仲舒、張騫、李廣、衛青、霍去病、蘇武,這些英傑名垂青史。
但是,任何巨人都既有輝煌,又有錯戾。劉徹也莫能例外,多年的征戰,耗盡中國國力。他統治下的晚年發生了邪教作亂的“巫蠱之禍”。在內亂平定之後,他全面反思回顧自己的一生,發出輪臺罪已詔。
漢武帝治國的基本思想是:尊王廉政、強國富民。外交的基本思想是:廣結友邦,懷柔萬國,御辱而不稱霸,重武而不輕文。這些思想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透過對漢武帝時代文治武功的回顧,可以樹立愛國主義的信心,汲取英雄主義奮發有為的鬥志,增強民族文化的歷史的自豪感。
本劇採取從現代文化的視角詮釋歷史而又是高度尊重歷史的新古典主義理念,具有強烈的故事懸念和優美的藝術再創造,是一部宏偉壯闊的影視藝術精品,一部既有歷史感又具有現實意義的電視劇。
本片劇本指令碼由著名軍旅作家江奇濤執筆;
(代表作有《雷場相思樹》、《紅櫻桃》)。總導演胡玫,所導演《雍正王朝》、《忠誠》等作品曾經連續獲得國家大獎。總攝影池小寧是多次金雞飛天獎的獲得者(曾擔任《雍正王朝》、《忠誠》總攝影)。歷史及藝術顧問求實是著名歷史學家、美學家。
本片演員陣容強大,明星薈萃。漢景帝由焦晃扮演,漢武帝劉徹(成年、老年)由陳寶國扮演,竇太后由歸亞蕾扮演,劉陵由陶紅扮演,田蚡由張世扮演,平陽公主由楊童舒扮演,衛青由陸劍民扮演,衛子夫由林靜扮演,伊稚斜單于由高發扮演,司馬遷由王往扮演。全劇有名有姓的人物接近千人。
央視熱播的《漢武大帝》集合了執導《雍正王朝》的“第五代”女導演胡玫,比如在大場面的營造和把握上,《漢》劇比之《雍》劇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古色古香、氣勢恢弘的漢代宮廷建築;那精工細制、繁美如錦的各類服飾陳設;那細節考究、熱鬧非凡的種種慶典(驅邪)場景……尤其是當你意識到,其中的許多瑰麗場景是在年代相對久遠(漢朝),史料、史蹟相對缺乏的情況下營造出來的,更不由得驚歎和佩服導演營造和把握大場面功力的深厚和老到。至於千軍萬馬捉對廝殺的戰爭場景,更是將同樣好評如潮的《成吉思汗》遠遠地拋在了後頭。
當初看預告片時,曾對由陳寶國飾演的“男一號”漢武帝心存疑慮。這倒非擔心他實力不濟,而是其囿於外型的侷限和束縛,能不能很好地詮釋偉人筆下與“秦皇”並稱的“漢武”這一千古風流人物。畢竟,陳寶國以往的角色更多是充滿“市井氣”、“江湖氣”,要演好這位帝王,需要一種與以往迥然不同的“君臨天下,捨我其誰”的“王氣”和不怒自威的“霸氣”。
隨著劇情的進展,筆者發現,導演當初沒有隨便找位“皇帝專業戶”來演,實在是頗具獨到的眼光。就拿大幕初開,年邁體衰的武帝斜躺在龍椅上,與同樣年邁且拖著殘腿的中書令司馬遷的一席君臣對話那場戲來說吧,看著武帝那蒼老的容顏,卻依舊透射出威嚴逼人的王者目光;那交織著愛恨情仇複雜心境的舉手投足, 你實在不能不被其“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激情和“逝者如斯夫”的無奈而感慨萬分。在第22集,武帝與太皇太后為“獨尊儒術”還是“黃老之道”這一政治分歧而激烈較量的重頭戲裡,陳寶國的表演沉穩內斂、張弛有度,全然不見刀砍斧劈的表演痕跡,特別是那看似不經意實則蘊涵深意的眼神和以小見大的細微動作特寫,更是把此時的武帝雖胸懷雄才偉略,卻受制於人的鬱悶和無奈表現得入木三分。
除了陳寶國,在《大明宮詞》裡大放異彩的歸亞蕾,甚至一些不太知名的演員,如李丹軍(飾太監春陀)、張世(飾田?)等都有上佳演出。特別是歸亞蕾,這次飾演的是雙目失明的竇太后,難度之大不言而喻。但看了她的表演後,感覺歸亞蕾比以前更善於用細膩、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樸素、自然的肢體語言來詮釋角色。比如在冬至慶典(驅邪)一場戲中,雖然臺詞不多,但憑著對角色的領悟,歸亞蕾還是恰到好處地將太后初見兒子梁王時的喜悅表露無遺。說句實話,看歸亞蕾演戲,不怕她不入戲,就怕她太過入戲而不能自拔。倒是在《雍正王朝》裡贏盡掌聲的焦晃,剛出場時飾演的景帝卻令人大跌眼鏡:表情呆滯,動作生硬,好像怎麼演都不是。幸好只是“慢熱”。在第五集中,景帝在聽了袁盎的拼死上諫後,為是否誅晁錯而徹夜未眠。此處著墨雖濃,卻無隻言片語———景帝內心的掙扎和搖擺全憑演員透過“三擲竹簡”的橋段加以表現,焦晃用極為細膩傳神的面部特寫和不溫不火的動作語言真正做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
《漢武大帝》電視劇中最喜歡的角色:
陳寶國 老師
1956年3月9日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
198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赤橙黃綠青藍紫》,並獲得首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0年,主演電影《老店》獲第3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表演學會獎。
2018年,主演電視劇《老酒館》、《江山紀》。
2019年,憑藉《老酒館》獲得第10屆澳門國際電視節最佳男主角獎。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評價
陳寶國身上有一種“霸氣”,和漢武帝很吻合。他是一個“千面人”,帝王將相,普通百姓,小混混,痞氣,匪氣,霸氣,儒生氣……他的表演處在金字塔的頂峰,是添最後一塊磚的時候。陳寶國在《鋼鐵年代》的表演很接地氣,而且非常細膩,而且他特別善於心理層次的推敲,把握人物內心總會給人驚喜。他是一位有“精氣神”的演員。
-
6 # 就醬紫哦
我最喜歡的電視劇是《父母愛情》,粉上這部電視劇的觀眾可以說老少皆有,很少有電視劇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父母愛情》主線是特別時期一對平凡而又非凡的夫妻的生活,從他們相識到相戀再到相知的過程。似乎他們周圍一切都在發生變化,從一個孩子到五個孩子,從城市到偏遠的小島,從年輕到年老,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心中的默契和感情。雖然看似平淡的生活可是令現實生活中的人卻無限嚮往,因為安傑說過是江德福讓她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這部戲實在無法說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因為每個人物都塑造的極為豐富,每個選角代入感也都極強,每一個演員也都是真正實力派演員,像劉琳,劉奕君,梅婷等等。如果讓我在戲中選一個最喜歡的角色的話那麼我最喜歡的就是劉琳飾演的德華,她是一個好妹妹,是一個好鄰居,是一個好伴侶,更是一個好姑姑,德華的形象實在是太多面了,大大咧咧的性格向觀眾們展示的是她樂觀的態度,可是細想她的背景你會發現她真的很堅強,她是一個剛結婚連洞房有沒有就失去了自己丈夫的女人,除了一個哥哥沒有孃家,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婆家罵她剋夫,讓她做無限的免費勞動力,這些重重打擊並沒有讓她成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她還是依舊樂觀直率。
-
7 # CNHonk
最近非常喜歡王凱的《清平樂》,最感動這不是清劇,不是後宮皇后妃子爭寵上位陰謀宮鬥劇,這是一幅展開宋朝趙禎盛世的畫卷,讓觀眾跟著中國史上第一位仁君走過他的一生,經歷他遇到的人和事,感他的悲與喜,王凱實在太厲害了,他演譯的帝王從少年走到油盡燈枯,不平凡的一生卻處處透著凡人的"人性",這位皇帝與以往見過的都不一樣,清平樂宋仁宗是可以留在電視劇史上的經典,而王凱展示了他是一位青年藝術家,是大演員。
-
8 # 朝陽兮墜落429
我最喜歡的是愛情公寓這部電視劇,裡面曾小賢和關穀神奇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曾小賢那種壞壞的賤樣,經常被胡一菲捉弄,關穀神奇的語言特別逗,“分分鐘切腹自盡”一直是他的座右銘,還有曾小賢和胡一菲,諾瀾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也是好的看點,悠悠和關谷的愛情最終也會開花結果,美嘉和子喬的感情在第五部裡修成正果。
-
9 # 千尋666
是《神話》
由上影英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穿越劇,成龍擔任總監製,唐季禮任藝術總監,蔣家駿執導,胡歌、白冰、張世、張萌、陳紫函、金莎、任泉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電影版《神話》,全劇劇情采用古今交錯的形式發展,講述了80後青年易小川在一次偶然的際遇下穿越回到秦朝,經過一次次的奇遇和歷險,逐漸蛻變成為仁心濟世的一代大將,譜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神話
-
10 # 青漾
電視劇眾多,你最喜歡看的是哪部呢?
我最喜歡的電視劇就是《何以笙簫默》,剛看小說時候我就是一個妥妥的書迷。經常看的廢寢忘食。聽說要拍電視劇了,我還一直怕鍾漢良演不出我心中的何以琛。懷著忐忑的心情去看,結果真香,經常熬夜追劇。當時在上初中。經常一下課還跑到小賣部阿姨那裡去追劇。那段時間,非常痴迷律師,且想成為律師,後來看見那長長的法條,放棄了這個想法。
還經常想象著有一個人和何以琛等趙默笙那樣等著我。等一個七年,真的太久了,久到何以琛一丁點都不瞭解現在的趙默笙,久到何以琛把趙默笙曾經的笑容,畫面一遍遍在腦海中重複,久到他已經不確定自己是否能等到這個人,卻已經成了一個習慣,久到這七年他不允許任何女人靠近他,我當時很心疼這樣的何以琛,也很羨慕趙默笙。後來,我很佩服趙默笙的勇敢,生活的毒打把她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姑娘變成了一個沉默的人,卻還是跑到何以琛的家裡,說著你還要不要我。何以琛對趙默笙強吻,說我終究還是輸了。當時看到這兩幕我淚崩了,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倆心裡還是滿滿的裝著對方。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這樣呢! 當趙默笙去出差沒來得及和何以琛說時,何以琛瘋狂的舉動,說明了他有多害怕失去趙默笙。當時我真的超愛何以琛了,還買了許多同款玩偶,水杯...
你們最喜歡的是那部劇呢?
-
11 # 楠魚說娛樂
比較喜歡的電視劇自然是香港TVB的那些經典懸疑推理片啦,我最喜歡的就是《讀心神探》,是林保怡、黃宗澤等主咖飾演的,這部戲和其他懸疑推理片不同的地方就是,男主角林保怡飾演的高階督察是透過觀察人的微表情來分析並破案的,而且這當中很多的微表情原理還很適用於咱們的日常生活中呢。
這部戲林保怡飾演高階督察,黃宗澤飾演他的下屬勇敢又衝動,一開始戲裡的黃宗澤剛從別的警察局調過來的時候,根本不吃上司林保怡的那套讀心術,他認為破案就是找證據、找線索,可每每當黃宗澤找到線索的時候,林保怡不用出門就能根據微表情分析出證據究竟是什麼,這一點不得不服。
當他們在審問犯人的時候,有些犯人抿嘴代表內心有點害羞,腳尖對準門的方向表示心裡想逃離這裡,摸著眼睛表示羞愧,當時和朋友們一起的看的時候還一個勁猜測身邊朋友的微表情,沒想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還是有點實際作用,只能說這部劇把“心理學”再一次搬上了檯面。
林保怡飾演的高階督察,給人一種沉穩老練的感覺,雖然不像黃宗澤那麼年輕、身手好,但是他能精準地分析今天的同事、家人心裡面有沒有裝著什麼事情,幾乎很多致命難題都逃不過林保怡的法眼。
當然了,我還喜歡這部戲另一個原因就是,TVB本身在懸疑推理片、警匪片上節奏就把握的非常好,一集一個重點,不拖泥帶水,即便有些情感需要表達,這裡也拿捏得非常到位,即便是現在來看,劇情和臺詞已經熟悉到不行,但每每想看的時候還是會拿來繼續欣賞一番,確實很精彩。
除了這部戲的主角光環很強以外,這個偵查小組裡的成員我也很喜歡,它營造了一個像兄弟又像家人又像同事的組合,每一個下屬分攤工作,完美組合、默契十足,儘管偶爾小打小鬧,但“大家都為了做事嘛”,小組的每個成員都一心想破案,目標一致,分配均勻,又有個十足的老大帶頭,何愁破不了案。
回覆列表
我最喜歡《陳情令》這一部。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我開始喜歡上了肖戰和王一博這兩個人。而這部劇以超高的播放量也是登上了電視劇的榜首。其實之所以陳情令會這麼火只有多種原因在裡面的。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劇中肖戰和王一博所飾演的角色形象演繹得十分到位。
因為《陳情令》這部電視劇是透過小說改編的。所以說劇組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改編小說的電視劇總會飽受爭議。尤其是裡面的角色人物選角的形象必須受到觀眾們的喜愛才會有人去看。而這一點導演做的是十分正確的。在這部電視劇中每一個演員所飾演的人物形象都刻畫的入木三分。而之所以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其實是因為他們在看小說時的那種人物形象在電視劇中體現了出來,所以他們才會願意去看。
在這部劇中的女主是非常少的,不過並沒有因為這一點而導致播放量下降。在劇中肖戰飾演的魏無羨形象深入人心。這部劇主要講的是幾大仙門世家因為陰鐵,陰虎符之間的恩怨糾紛。這部仙俠劇不僅演員的顏值線上,而且有笑點也有淚點,可以說完美的吊足了觀眾們的胃口。
不過有一些網友就把《陳情令》和前幾年的《鎮魂》放在一起比較。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部劇有一部劇的風格,雖然兩部劇都是透過小說所改編,不過我們沒有必要放在一起去比較兩部劇誰好誰壞,只要人們願意看其實就是一部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