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爾小門
-
2 # 藥物其實不復雜
1、兒科確實不賺錢。
2、嬰兒出生後6個月,基本不生病。
3、兒童接種疫苗,很多病都沒有了。
4、兒科藥品種類很少,醫生開藥都不敢亂開,因此兒科看病,費用是比成人要低得多的。
現在醫院收入都是看效益的,兒科與中醫一樣,不賺錢,所以自然醫護人員就轉崗了。
-
3 # 老頭和你隨便聊聊
雖然老頭不是醫生,對於兒科略有所知。
兒科診斷很難,因為孩子小,對於自身感覺和病情說明,自己無法回答;現在的孩子,後面有四到六個大人,都各自從自己的角度描述…
醫生理解家長的心情,但是那些孩子背後的家長,只要有一個不理解醫生的人,診斷治療都是很大的問題!
一個字,難。
比醫院其他科室難度大的多。
-
4 # 西北黨
兒科工作最不好乾,小孩子生病了只會哭,不會描述!要全憑大夫的經驗和輔助檢查診斷。還有藥品少,兒童用藥要求比較嚴格,市場上專業兒童用藥比較少。另外就是家屬給予的壓力太大!一個小孩生病,全家都上醫院陪著!檢查的慢了家屬找問題,治療慢了也是問題!沒見給小孩扎針沒紮上捱打的護士們屢見不鮮!!所以兒科就是大夫最不願去的科室!!風險大,壓力大,不小心還要捱揍!!!
-
5 # 小芳的主婦生活
第一,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孩子看的很重。
當孩子生病了,父母很著急,如果醫生給孩子打針時,打的重了,父母會因為心疼孩子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比如打罵醫生護士等。
第二,作為兒童醫生,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好的脾氣。很多家長由於焦慮孩子的病情,會把這種焦慮的心情依附在醫生身上。
第三,孩子的藥物是不可以隨便開的,是有規定的。所以收入沒有很多。
綜合下來,兒科醫生覺得,工作累,還受氣,收入也不高,就轉崗了。
-
6 # 安體舒通
基本上都是拿著白菜價的工資操著買白粉的心,壓力巨大。加上小孩現在在家裡都當“爺”一樣寵著,醫生給小孩看病若有一點兒不到位,就會被小孩的家長罵的狗血淋頭。久而久之醫生就不敢給小孩看病了。
-
7 # 男科高醫生
兒科有特殊性,一是孩子不會說話,問不出病情,二是家長看得嬌貴,短期效果不理想,就會有意見,再一個,經濟效益,小孩子病情輕,收費不多,自然收入低。
13年在兒科實習,有一次跟著帶教老師(女)上夜班,快十點的時候來了一個發熱的小孩子,家長報過來的,常規處理先降溫,可是家長就一定要堅持把抗生素用上去,反覆交代之後,家長越說越生氣,就開始罵起來了,差點動手了。帶教老師非常委屈,但是怎麼辦,還是要好好治這個孩子。
除非真的愛兒科,還是不要從事這個科。
-
8 # 婦科糖醫生
非常感謝邀請!首先因為國內二胎政策,所以現在寶寶是越來越多,看病的病人量壓力越來越大。還有就是兒科其他手術科室相比待遇還是有很大差距。還有家長的態度,孩子都是寶,寶寶生病了,家長一般情緒比較激烈。所以還有很多其他綜合因素導致現在兒科醫生越來越少,形成惡性迴圈。
-
9 # 慢生活的烘焙初學者
對於兒科,是綜合醫院的虧損科室。對於醫護人員,兒科是乾的活多,活髒,活累,確掙錢少,糾紛多,委屈多。所以轉科辭職的越來越多。
當然作為兒科醫生,每每看到孩子康復出院的笑臉,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當然,掙錢更多就更好了。可是,被人誤解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被病人圍攻,一上午都不能挪地,也是生理的巨大考驗。只希望大家互相理解,孩子早日康復,祖國越來越好,這樣國富民強,就不用為了花錢治病而遷怒醫護啦!
下圖是孩子送的節日禮物,所以兒科醫生的價值就在這裡。和家長無關。
回覆列表
因為兒科醫生針對的是小孩子,生病後的小孩子比較情緒化,說不出什麼,只能跟你鬧,你兒科醫生沒耐心沒高技術,就會被罵被淘汰的。現在的小孩都是王子、公主,一哭一鬧,父母就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