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單衣雜談

    現代書法有美術化傾向。和古人的書法不太一樣了。

    把書法稱為線條。是繪畫的語言。很多時候我們現在欣賞一幅書法的時候。就是把他當做一幅畫來看。

    他的章法就是繪畫的構圖。他的筆法就是繪畫的筆觸。

  • 2 # 竹溪草堂於長瑠

    現代書法大師稱呼書法的點畫為線條是一種現代的稱謂。實際是借鑑外來美術對線條的形象理解。不論怎樣稱謂,書法的一點一畫都是有形象美和線質美的。這實際上比美術裡的線條美要求的更加嚴格和細緻。書法的線條能都寫出精彩生動的點畫形態,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的,是要有相當的筆墨功夫的。是要求書法家去反覆實踐和琢磨的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達到的。在書法上通稱線條美還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因為這樣讓人更注重了書法的形態美。

  • 3 # 靜心書法

    書法的線條是書法的生命,沒有了線條,書法就沒有了表現力,其實線條這一說法是來自於西方的藝術,中國以前沒有線條這一詞,其實線條也可以說是筆畫,書法透過不同的筆畫,來表現。

    現代藝術把書法的筆畫說成線條,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連綿的草書,是沒有單個筆畫的,我們只能看到一條條的線,和西方的線不同的是,這不是一條單純的線條,它是有意味的線條,這些線條組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字,一句話、一篇文章。

    而西方繪畫裡的線你可以東一筆,西一筆的去畫,但是書法的線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因為它其本質上是書寫漢字,漢字是筆順的,如果不寫漢字,那就不是書法了,成了現代藝術了,比如前段時間網上比較火的射墨書,它就已經突破了書法的底線,不是書法了。

    那麼書法的線都包括哪些呢?我覺得要學好書法,這10種線條一定要看懂。

    1、圓潤

    圓潤的線在書法裡面到處都可以見到,圓潤的線條是用中鋒寫成的,除了“圓”還要“潤”,對用墨也有要求,不能太乾,比如秦朝丞相李斯的《嶧山碑》,鄧石如的《白氏草堂記》,弘一法師的書法等等。

    2、方整

    方筆也是書法線條之一,方筆的起筆一般是用毛筆的側鋒寫出來的,這種筆畫給人感覺更有力量感,給人雄強的美感,比如北魏《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等。

    3、骨力

    骨力是一種瘦勁的線條,這個透過一個“骨”字就可以看出來,首先就是要瘦,其次還要有力量感,比如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宋徽宗的“瘦金體”、溥儒的楷書等等。

    4、古樸

    古就是古意,書法的古意就是指的中鋒用筆,中鋒用筆最古老最簡單的用筆,也是最樸實的用筆,這種用筆比較單純,少了很多花哨的技法,多了一點自然、樸實的感覺。

    “樸”是樸實、簡單,比如漢代的隸書《張遷碑》,《泰山經石峪金剛經》、于右任的草書等等。

    5、渾厚

    渾厚指的是用筆紮實,線條結實、有厚度,渾然一體,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顏真卿的楷書《自書告身帖》、鄧石如的隸書等等。

    6、暢達

    暢達也就是通暢的意思,線條流暢,多圓轉少方折,這種書法看起來讓人感覺非常的舒服,整篇內容毫無阻礙,流暢、富有動感,比如唐代懷素的《自敘帖》、王獻之的草書等。

    7、飄逸

    歷史上有很多的行草書書法家都寫的很飄逸,飄逸的關鍵不是飄,而是“逸”字,瀟灑自如,比如王鐸、米芾的行草書。

    8、淡雅

    淡雅的線條一般用墨比較少,比如董其昌的書法。

    9、飛白

    飛白形容字寫的太快,相傳為漢代的李邕所創,筆畫中間留下了一絲絲的白道,這樣的線條給人以力量感和速度感,比如林散之的書法。

    10、老辣

    形容用筆果敢、熟練,一任自然,給人以老到潑辣的感覺,只有書法老手才能夠寫出這種感覺來。比如顏真卿的《東方朔畫贊》、《麻姑仙壇記》等。

  • 4 # 真行文化

    這裡面就有秘笈了[呲牙]

    線條是看到紙上的樣子

    筆畫是毛筆落到紙上的樣子

    筆法才是正解是心裡的樣子

  • 5 # 總在方寸間

    書法就是由姿態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力度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線條,透過合理的安排和布白組成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書法更直接一點,更便於理解。

  • 6 # 存希齋書法

    “為什麼現代書法大師稱筆畫為線條?”我的看法是:我不同意將筆畫稱為線條,如果將筆畫稱為線條的也不是什麼“書法大師”,書法的筆畫就是筆畫,線條則是某些大師將西方美術的術語引進過來的,我覺得我們的書法筆畫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線條不可比擬的。

    線條是單一的,而中國書法的筆畫則是豐富多變的,書法的筆畫有起行收的過程,有長短粗細的變化,有虛實結合的呈現,這些都是線條不能相比的。

    一,書法的筆畫有起行收的過程

    筆畫是構成書法的最小的元素,正所謂:“積點成畫,積畫成字”就是這個道理,這也說明筆畫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從筆畫入手,到結構的學習,再到章法訓練,這是一條循序漸進之路,也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歷代書法家在筆畫上都頗為重視,他們也總結出了許多關於筆畫書寫的規則,例如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說:

    “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這說的的書法中“捺”這個筆畫的書寫要領。

    王羲之又說:

    “啄不可緩,緩則失勢。”

    這是說的寫小撇這個筆畫是要迅捷而有力。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筆畫的書寫原則和各自呈現的姿態都是在起行收這三個過程中完成的,看似簡單的過程實則內容豐富多彩。

    〔歐體楷書以及歐體橫畫的起行收過程〕

    我們重點來看歐體楷書的筆畫形成的過程,起筆為方頭,這是採用側鋒入紙形成的,中部行筆階段則用中鋒繼續行筆,同時體現出粗細變化,收筆上揚然後迴帶,形成一個飽滿的切角,這個看似簡單的實則複雜的筆畫就在一起一收中完成了,或呈現遒勁,或表現細膩,都在於筆畫的起行收上。

    看了書法中筆畫的形成過程,你還會認為書法的筆畫如“書法大師”所說是線條嗎?試問線條有這樣豐富的變化嗎?

    所以,從筆畫的起行收中就可以明確看出筆畫含有豐富的內容,並不是單一而簡單的線條所能替代的。

    二,書法的筆畫有長短粗細的變化

    筆畫不僅有點橫豎撇捺等基本形態,而且還有長短粗細的變化,這也足以體現出筆畫的豐富性是線條所不能比的。

    〔筆畫的豐富性表現之一就是筆畫有長短粗細的變化〕

    不管是整篇字還是一個單字,書法的筆畫都有長短粗細的變化,這不僅僅是筆畫自身的形態所決定的,而且在不同位置筆畫的長短粗細也有著不同的變化,即使是同一個筆畫因其作用不同在長短粗細上也不盡一致。

    筆畫的長短是為了表現書法的參差錯落,進而促進結構的合理,即使是篆書這樣對稱的書體它的筆畫也有長短,而且在具體的書法書寫中,長的筆畫一般是主筆,例如長撇、長捺、長豎、長橫等等,還需要在書寫時本著“主筆誇張”的原則進行適當的調整。而短的筆畫則是為了配合長的筆畫,表現書法的參差有致,顯得和諧共生。

    筆畫的粗細是為了調節字的精緻度以及顯現字型的風格,特別是在毛筆書法裡面,筆畫的粗細體現得特別明顯,這也是毛筆書法的一大特點,古代書法家的毛筆字也沒有筆畫粗細一致的,這也說明筆畫的粗細變化已經是筆畫的特點之一。

    有些書法筆畫粗壯,字型風格顯得豐腴有致,例如顏真卿、蘇東坡的書法;而有些書法筆畫纖細,字型風格顯得瘦硬挺拔,如歐陽詢,柳公權的書法。

    〔顏真卿的書法風格豐腴有致,柳公權的書法瘦硬挺拔〕

    所以,筆畫的長短粗細變化使得書法更加豐富,豈是線條能達到的效果?

    三,書法的筆畫有虛實結合的呈現

    縱觀歷代書法家的傳世書法,在筆法上、結構上、章法上無一沒有虛實結合的完美呈現。

    而書法中的虛和實時相伴而生的,可以說,沒有虛就沒有實,沒有實也就無從談起虛了。就像書法中的提按一樣,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主筆實,輔筆虛,長筆畫實,短筆畫虛,基本上是歷代書法家所遵循的虛實規則。

    〔褚遂良楷書虛實結合〕

    提到書法中豐富的虛實結合,自然就要想到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的書法了,他的楷書是最能體現主筆實,輔筆虛,長筆實,短筆虛的特點的,因此,他的楷書虛實結合,靈動優美,這在楷書中來說,把虛實結合得如此巧妙也是很難得的。

    王虛舟評褚遂良楷書曰:

    “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動,渣滓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如晴雲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

    這段話較為全面而準確地評價了褚遂良的楷書書法,重點說的就是褚遂良的楷書纖濃得當,虛實結合,韻味無窮!

    書法的虛實結合在行草書裡體現得最為明顯,有人說“行草書該是線條組成的吧?”我覺得行草書並非也是線條組成的,還是由筆畫組成的,因為行草書的筆畫變化更加豐富,有起行收,有長短粗細的變化,有虛實結合的呈現。

    〔行草書的最小構成要素也是筆畫而非線條〕

    牽絲連帶是行草書最大的特徵,主筆是實的,由主筆畫帶出來的牽絲則是虛的,也是可有可無的,因此,行草書強調的是自然不刻意。所以,相較於楷書的筆畫虛實,行草書則更是把虛實結合演繹到了極致。

    那麼線條是否有這樣的虛實結合的演繹呢?顯然是沒有的,所以我們不該把書法的筆畫稱為線條,這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合理的。

    透過以上的論述,我覺得五大書體真草隸篆行的最小構成要素都是筆畫,而不是簡單的線條,顯而易見地,線條沒有起行收的過程,沒有長短粗細變化,更沒有虛實的結合,不敢想象把線條加入書法中,書法該是什麼樣子!我們學習書法的人,一定不要被某些自稱“書法大師”的人帶偏了,要老老實實在書法的筆畫、結構、章法上認真學習,方能有所成績。

  • 7 # 千千千里馬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藝術開始全面的復興,包括書法藝術也得到了很大的一個復興和發展機遇期。

    這個時候,對於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專業人士來說,急需有一些美學的理論,特別是書法美學的理論,於是,當時著名的北大學者,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就提出了一個“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這個主張。

    由於鍾白華先生是很有影響的一位美術理論家和美學家,所以,他的這個理論也就很快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這樣一個審美的觀點。已經流傳了40多年了,事實上,如果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說,把書法看作是線條的藝術,也沒有什麼嚴重的錯誤,因為欣賞就是一種藝術想象,再比如說,我們說,書法是舞蹈的藝術,有錯嗎?當然不會錯,我們說,書法是繪畫的藝術有錯嗎?當然也不會錯,我們說書法是文學的藝術,有錯嗎?也不會錯。

    但是這些具有藝術欣賞的觀點,都不能代替書法的實踐理論。從書法的藝術實踐上來看,如果把書法看作是線條的藝術,那麼這就很難用實踐來體現了。

    而且我們從邏輯上來講,難道西方的拼音字母不是線條寫的?那才是真正的純粹的線條寫的,那麼,西方的拼音字母,拼音文字是藝術?是書法嗎?當然不是。連西方自己都沒有承認過他們的拼音文字,居然能夠稱得上是藝術。他們的拼音字母拼音文字,憑什麼我們會認為這是書法的線條,是線條的藝術呢?

    所以,從藝術實踐上來講,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是根本講不通的。

    我們知道,漢字的書法是有很多種寫法的,從書法的體系來講,它有篆書體系,有隸屬體系,有楷書體系,有行書體系,還有草書體系。

    而且每一種書法都可以用不同的筆法來表現,因此,書法的筆法是非常豐富的,如果簡單的從線條來說,那麼最具有線條特點的一些書法是什麼呢?就是例如篆書,草書,這些書法具有線條的特色比較明顯,其他的例如隸書楷書,新書還不能完全認為都是線條的藝術。

    但是即使是篆書和草書,非常具有線條特點的書法,也是有不同的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因此,書法的裝飾性和藝術性,總是在起筆和收筆部位有特別明顯的標記,有了這些標記,書法的特色和藝術感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假如,只有線條,那麼我們的線條就不需要在起筆部位和收筆部位有什麼變化了。例如鋼筆字,你想在筆畫結構上變化也出不來,因為鋼筆受到書寫工具的限制,他不可能產生提案效果產生的變化。

    毛筆因為是用動物皮毛做的,它是軟性的筆尖兒,提起來,線條就細了,按下去,線條就粗了,這就是毛筆提案變化的效應。

    線條給我們的感覺是單純單面的線性。而書法是既有單純的線條和線性,又有塊面和立體。所以我們就無法用線條等同於書法的筆法之美。

    用一種單純的線性來寫漢字,那麼只有鋼筆字是富有線性漢字書寫特點的,而毛筆字它的變化非常豐富。這是毛筆具有提案變化效果所決定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點,在漢字當中點的筆畫是非常多的,而且點並不完全代表是一個點,比如說草書裡邊的“心”字是三個點寫成的。還有一些“火”字也是用點來完成的。例如“烈”字下面的4點就是火字,草書中可以把它寫成一橫,也可以寫成四個點。而有些三點水是三個點,在草書裡邊它變成了一個弧線或者直線。這就是漢字書法、筆畫的變化。同樣的筆畫,有些筆畫可以寫的很粗,有些筆畫可以寫的很細。

    比如說在魏碑書法裡邊,有很多的筆法,都是非常厚重寬薄的。這麼多豐富多樣的書法表現技法和藝術特點,怎麼可以僅僅用線條來表示呢?

    我們再看看線條的侷限性線條,線條就是單純的線,它跟我們寫的書法是沒有關係的,書法不是畫線條,也不是一根一根的線,它是有很多的點、線、面共同組成的符號來體現漢字的筆法之美的的。在篆書體系裡邊,這種符號是透過它的結構來體現的,在隸書體系裡邊,書法的這種符號是透過筆畫的變化來體現的。

    最重要的,是書法裡邊的筆畫自身有它自己的結構性,這種結構性表現在它的一個筆畫的起筆部位,行筆部位和收筆部位的不同變化。正是這種起筆、行筆、收筆的變化,在不同的書法體系裡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篆書裡邊這種變化就不是很明顯,但是在隸書裡邊,楷書裡邊,行書裡邊,草書裡邊,起筆、行筆、收筆的變化是非常豐富非常明顯的。書法的表現完全不受線條的制約,隨著書法家自己對筆法,對情感的表達,透過對點線面的藝術處理,透過用筆的提按變化,線條的粗細變化也是變幻莫測的。再加上透過墨色的濃淡枯潤的變化,筆法的質感也更為豐富。這些書法用筆的藝術特點,都不是用簡單的線條能夠形容出來的,書最高的境界就是把筆法,墨法,字法和章法融為一體,匯為一爐,來充分的表現藝術家的個性思想和情感的觸動,這是因為,中國書法的筆法和用筆本身,就有自身的結構,在這個結構裡邊,它需要變化,需要質感,才能產生美的力量。透過這些變化才會產生節奏,有這個節奏才能產生視覺之美,而這種美的體現是豐富多彩的,它絕不是我們簡簡單單線性的運動。

    當然如果站在書法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用線條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書法的運動變化的狀態,但是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是絕對不可能用單純的線條來表現的。

    那麼書法到底有沒有什麼線條呢?當然有線條。在寫字的過程當中有一個“筆路”,這個“筆路”就是書法單純的線條。

    什麼是“筆路”呢?我們簡單的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我們拿出一個草書是毛筆字寫的,我們把這個毛筆字要用鋼筆字寫出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用鋼筆字要寫出毛筆字那樣的草書效果,你想想它怎麼能夠表現出毛筆字的起筆、行筆、收筆的變化呢?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用鋼筆字,是可以寫出這個草書的運筆的“筆路”的,那麼,這個“筆路”本身,就是一種線性的運動,在這個線性的運動當中,它也體現出了內在的線條之美,這個是我們在毛筆字當中不容易看到的,因為這個“筆路”恰恰是毛筆中鋒路過的線條。但是我們在研究書法學習書法的時候,仍然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書法。

    請看筆畫中間所示的線條就是“筆路”

    比如說,我就看到很多的草書註解,行書註解都是用“筆路”的方法來解釋用筆的。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筆錄是用筆的行筆路線,還不能完全說是筆法。

    用“筆路”的方法介紹書法創作過程的行筆運動方向,這個方法也很有效,可以讓我們很容易看到書法的筆畫轉換和用筆關係,是怎麼樣走這個線路的,而這個行筆路過的這個線路本身就是一種線條的運動。

    我不知道我們的美學家在欣賞書法的時候,是不是按照這個原理欣賞的,但是我們在書法教學當中,這樣的方法也是可以應用的。但是這仍然代表不了筆法的重要性。

    現在一些書法家比較提倡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那是應用了繪畫的視覺原理,視覺觀念來看待書法的一種方法,不是說完全是錯誤的,但是畢竟是不圓滿的,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寫書法畢竟不是畫線條,也不是寫線條。

    南宋時代有一個書法家叫吳說,生卒年不詳,字傅朋,號練塘,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書法真是線條的,沒有什麼筆法,他的書法就是用毛筆寫出的字像鋼筆字一樣,古人給他的書法取了一個名字叫“遊絲描”,這個名字取得大家是不是很耳熟啊?這是中國人物繪畫處理衣褶的一種藝術方法,叫“高古遊絲描”。大家想想看,吳說的書法被古人認為是書法了嗎?簡直認為是繪畫了 。我覺得它更像是一個草書的“筆路”示意。

    但是,他的這種書法只能在歷史上是一個奇巧之技,根本沒有被看作是書法藝術。因為他寫的那種毛筆字,沒有毛筆的提按變化,以及起筆、行筆、收筆中的那種墨色、筆法、韻律的變化,所以,就失去了書法之美的感染力。

    當然,吳說的這種書,確確實實是用線條寫出來的,也難怪古人為什麼把它叫做“遊絲描”了。如果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吳說的書法是不是更合格呢?

    但是,為什麼他寫出來的書法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很好的名聲或者很好的評價呢?原因就在於他拋棄了中國漢字書法美的本質特徵,那就是中國漢字書法在筆法裡面固有的結構之美。

    其實吳說的書法是很不錯的,清卷秀美,例如下面這幅作品《下車帖》的區域性,我們就能看得出來書法,一旦有了這種提案變化,起筆,行筆收筆的交錯,它的美感和節奏就立刻出來了。

    在書法藝術之中,就是一個很圓的點,它也有它的完整的結構,它也有起筆、行筆、收筆這些筆畫結構的變化,這些用筆變化,豐富了一個筆畫之美,也可以說是豐富的線條之美,但是,單純的線條是沒有辦法有這樣豐富感的沒學韻律之感的。

    所以,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一定要搞清楚,用線條的眼光來欣賞書法,這個沒有錯,但是把書法的筆法當做線條來學習來創作,這個一定是一個書法實踐的錯誤。

    一定要記住,書法必須要有書法自身的筆畫結構,這些結構就體現在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當中,如果沒有了這種起筆、行筆、收筆的節奏變化,那麼書法的藝術真的就很難存在了。

    但是,歷史賦予中國毛筆的創造能力,也給我們留下了創造書法藝術的無限可能性,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我們使用的工具不是毛筆,紙還是宣紙,墨還是墨汁,我們也是不會創造出中國漢字書法藝術之美的,可能我們寫的字是用線條寫出來的,就像拼音文字一樣,就像鋼筆字一樣,但是絕對不會有像毛筆字這樣變化多彩的藝術。

    現代一些書法家提倡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但是一些現代派的書法家所創造出來的書法作品更不是線條了,他們或許是塊面的特色更突出。這也恰恰給現代書法家提倡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 8 # 求真520

    書法藝術也是線條藝術!把筆畫稱之為線條就是把具體的筆畫昇華到抽象的線條。藝術的初級階段都是具體的,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就會逐漸抽象化!當然了,線條的質量是判斷作品是否具備藝術價值的唯一標準。而線條質量的優劣又必須用基礎的、具體的筆畫功底來衡量。所以,談線條必須要先談筆畫,不然,就會雲裡霧裡誇誇其談。談筆畫更不能忘記談線條,不然,也會停留在具體的筆畫上看不到前進的目標!謝謝支援!謝謝互關!

  • 9 # 彭松悟語

    不是隻有現代書法大師才稱筆畫為線條。書法歷來都是線條的藝術,有歷以來,世界上只有中國把文字書寫當成藝術來表現。因為中國的書寫工具是軟性的毛筆。

    最早中華祖先是在岩石和泥面上刻畫線條來表達記錄思維,進而發展到獸骨龜背上用尖刀刻畫,後又在青銅禮器上的倒範上反刻文字。莊重的國器形成長期留痕文字的媒體。

    自從發明了軟性毛筆,我們的先人發現了提按轉折所造成的富有變化的線條的組合與對比的藝術感受,文字為適應書寫工具與紙張墨汁而產生系列的字形變化,甲骨、金文、大小篆、簡、隸、碑、楷、行、草。一代代劃時代的書法家,標定了中國特有的文字線條藝術

    現代有些所謂書法大師,狂妄無知,發瘋戲書法,那些不是藝術,更談不上線條。只是醜陋的作秀。

  • 10 # 阿愚

    把字寫了活了起來,能站在紙上看著你與你說話,那就極地水平,好!不光有線條美,還有形態美!一個字一個形態。多看多讀《蘭亭序》就會有感覺!

  • 11 # 對影c三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首先對“千千千里馬”同志的文章稍微評價一下。

    “馬”同志用洋洋灑灑的兩千多字,回答了“為什麼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這個問題,對於他這種專業的敬業精神我十分佩服。他在文章中收集了大量的有關資料,“有理有據”地“駁斥”了“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的錯誤性,並提出了“書法不是線條的藝術”這一自己的觀點。令大家感到耳目一新,能獲得“青雲獎”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對於“馬”同志的觀點,本人覺得有一些商榷之處,下面就簡單地談一談對“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這一觀點的看法。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1、與其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還不如說“漢字是線條的藝術”。中國的書法之所以享譽世界,就是因為其獨特的線條,這些線條和西方的字母文字所表現的線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國書法的線條不僅僅有粗細大小、高低長短的變化,它還有節奏的快慢和起承轉結的相互呼應等等,而西方的字母文字,是遠遠沒有這些講究的。“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並不是說書法裡只有線條,如果認為“書法裡只有線條”,那就是太片面了,就好像說“中國人不文明”就是“中國的所有人都不文明”一樣,會引起人們的誤會。書法既然是漢字,它又是從象形文字進化而來,即使這些字和某些物體有相似之處,但是,它們開始也大都是用線條組合而成。原始的文字,由於原始人的工具和材料有限,寫出來的字線條可能還比較幼稚,甚至有些還不太明顯,但是,到了甲骨文時期,線條的表現就非常明顯了,商周時期的“大篆”開始,在書寫上就要求用嚴謹的線條,到後來的隸書、楷書、行書,甚至是草書,隨著書法字型的發展,線條藝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2、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談到書法中線條的時候,不要認為線條就是“線”。用南宋時期吳說獨創的“遊絲描”書法,來說明書法不是線條的藝術,而僅僅是“線條”,我覺得又走進了一個誤區。“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並不是說書法裡僅僅只有“線條”,我們並不否認書法當中的其它因素,比如:筆法、章法甚至“氣”等等。這些因素和“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難道有衝突麼?我們平時寫毛筆字難道不叫“寫”,而且叫“畫毛筆字”?認為書法是由“點、線、面”構成的,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是受到西方繪畫影響比較深的原因。中國古人是不講什麼“點、線、面”的,不是不懂,而是受到中國三千年道教文化和兩千年以來的佛教文化的影響。所以,雖然唐代時期的“畫聖”吳道子就已經發明瞭“敷彩法”(有立體感的繪畫),但到後世沒有流傳開來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中國畫裡雖然講到“墨分五彩(也有講七彩的)”,為什麼不講面積、體積或者立體感的又一原因之一。兩千年以來,中國畫也一直在以“線為主”的道路上發展著,直到民國時期,由於有許多人到西方學習了西洋畫以後,中國畫才進入到“點、線、面”時代。

    3、書法是用毛筆書寫的,而毛筆本身又是從道教的拂塵演變而來。所以,無論你是中鋒用筆,還是側鋒用筆,而或無論你怎麼樣用筆,你都離不開書法的精髓“氣”,這個“氣”就是無形的“線”,和道教裡的“氣”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大家平時看到書法當中的線條,只是從書法的表面來看書法,根本不能“悟”到書法當中的“理”——這個理就是“禪”。在一般人眼裡,王羲之是“書聖”,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是大家,但是,在懂得書法真諦人的眼裡,朱耷、李叔同、趙樸初等人的書法,才是真正的好書法。這也是古人寫書法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古代許多大書法家裡,有許多人都是講“禪和道”的。今天也有一些寫書法的人,在寫書法的時候,點幾柱香,那只是裝清高和風雅,根本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

    4、好的書法作品,一定是線條精到和有豐富內涵的作品,其形並不一定很美,但是,他卻符合其中的“道”。比如:許多人把王鏞、胡抗美、沈鵬的書法說成是“醜字”,其實就是不懂書法裡的“道”字,只是把書法看成了書寫的技巧而已。

    今天,中國的書法藝術已經走進了兩個誤區:認為寫得“像字”就是好書法,寫得不像就是“醜書”;還有一種誤區就是寫的“醜”就是“大師”。所以,造成了今天“大師”滿天飛的現象,這和中國真正懂書法的人太少,以及書法教育的缺失是有很大關係的。

    好,就寫這麼多了,請高人們一起來探討。

  • 12 # 大歡喜唐卡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無疑是正確的。n1。與其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不如說“漢字是線條的藝術”。中國書法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其獨特的線條。這些行與西方字母表達的行完全不同。中國書法的線條不僅在厚度,高度和長度上變化,而且在節奏速度以及繼承與繼承的相互反應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而西方字母則遠非如此。“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並不意味著書法中只有線條。如果您認為“書法中只有線條”,那就太單調了,好像在說“中國人沒有文明”就是“所有中國人都不文明”一樣,也會引起人們的誤解。由於書法是漢字,它是從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儘管這些字元與某些物件具有相似性,但它們最初主要由線條組成。原始文字,由於原始人的工具和材料有限,所寫的線條可能相對幼稚,甚至有些不明顯,但是在Oracle時期,線條的表現非常明顯。“從一開始,就要求嚴格的線條,後來到荔枝,楷書,興書,甚至草書,隨著書法字型的發展,線條藝術也有了很大發展。n?n?nn?n?n2。應該注意的是,當我們談論書法中的線條時,不要將線條視為“線條”。使用吳Sa在南宋時期的原創“行進的絲綢”書法,手動方法不是線條藝術,而只是一種“線條”。我認為它又一次引起了誤解。“書法是線條藝術”並不意味著其中只有“線條”我們不否認書法中的其他因素,例如:筆法,章節甚至“齊”等。這些因素是否與“書法是線條藝術”相沖突?我們不是在寫作“寫作”嗎?“書寫,還可以是“毛筆書寫”??書法似乎由“點,線和麵”組成,但這實際上是受到西方繪畫影響的原因。hinese並不是在談論“點,線,面”,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受到了中國3,000年道教文化和2,000年佛教文化的影響。因此,儘管唐代的“繪畫聖人”吳道子發明了“繪畫方法”(三維繪畫),但並沒有在以後世代傳播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畫總是提到“水墨是彩色的(有些是彩色的)”的原因之一,但是為什麼它們卻沒有提及面積,體積或三維。兩千年來,中國畫也一直沿“主線”發展。直到民國時期,由於許多人去西方學習西方繪畫,中國繪畫才進入了“點,線,面”時代。n?n3。書法是用毛筆寫的,毛筆本身是從道家的塵土演變而來的。因此,無論您使用鋼筆的中心還是側面,也無論如何使用鋼筆,都離不開書法的本質,“隱形”的“氣”和道教。。“qi”是相同的。我們每個人通常都能看到書法中的線條,但僅從書法表面看書法,就不能“啟發”書法中的“原因”,這是“禪宗”。在普通百姓眼中,王希之是“聖書”,顏真卿,劉公權,歐陽迅等人都是,但在懂書法真正含義的人眼中,朱書法雷,李樹彤,趙樸初等人真的很好。書法。這也是古代書法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許多古代書法家中,很多人都講“禪道”。如今,有些書法家在寫書法時會點幾根香,只是假裝高貴典雅,根本無法理解其深刻內涵。n4。好的書法作品必須是線條優美,內涵豐富的作品。它的形狀不一定是美麗的,但他符合其中的“陶”字。例如:許多人將王勇,胡康梅和沉鵬的書法描述為“醜陋的人物”。實際上,他們只是不理解書法中的“道”這個詞,而只是將書法視為一種寫作技巧。n如今,中國書法藝術已經進入了兩個誤解:寫“像字元”就是好的書法,而不喜歡“醜書”;還有另一種誤解,認為寫“醜陋”是“大師”。因此,當今世界各地飛揚的“大師”現象與中國真正瞭解書法的人太少以及缺乏書法教育有關。

  • 13 # 前怕狼後怕虎

    書寫到書法藝術已褪去了實用性功能,一幅精彩的書法作品是用點、線、面表達個人風格或情緒,不再是實用性的橫堅撇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學歷的男孩,女孩會嫌棄自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