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專家王鐸
-
2 # 跪射俑
韓國不論是疆域還是人口都稱不上強大,卻但以“勁韓”之名位列七雄序列。韓國遇到了幾百年難逢的強大敵人秦國才被滅國了。
鄭國是春秋初年的中原霸主,到鄭莊公時期達到了霸業頂峰,卻因受制於地緣環境等因素,影響力有限,並未維持長時間霸業就衰落下去了。此後的鄭國長期處於齊楚爭霸、晉楚爭霸中的牆頭草。進入戰國初年,韓國滅掉鄭國,奪得了位居七雄序列的“門票”。
其實早在三家分晉之時,韓康子就已經開始盤算起鄭國的主意了,並特別攻下了成皋之地作為日後伐鄭的橋頭堡。然而當趙魏韓正式分家之後,韓氏耗費六代78年才最終吞併了鄭國,甚至還曾被鄭國險些攻滅都城進行反殺。最終韓國趁著魏國討伐楚國而無暇他顧之時,一舉攻滅鄭國。
吞併鄭國之後,韓國雖已可堪稱強國,卻也僅與宋、魯、中山等國相當。然而進入韓昭侯時期,韓國勵精圖治之下開始真正強盛起來。在昭侯時期,韓國任命鄭人申不害開啟了變法革新,並大力推行鐵質農具和耕牛技術的使用。為了增加農業稅收,韓國一方面鼓勵民百姓開荒耕種;另一方面透過施肥技術改善土壤質量,並進行深耕精細化耕作,促使農作物產量得到極大增長。與此同時,韓國的手工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冶鐵鍛造技術高度發達,更遠超周邊列國。
在韓國境內勘探出了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鐵礦——宜陽鐵礦。便利的條件使得韓國的兵器製造十分出色,“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不僅如此,由於手工業的發達以及韓國作為交通樞紐的便利條件,帶動了商貿的繁榮,一時間韓國的陽翟也成為商旅雲集的大都市之一。
在申不害改革中,削弱貴族守舊勢力、剪除卿族對韓國公族的掣肘是重要的一步。透過加強君主集權、整肅軍隊,並將貴族私兵收編為國家軍隊,韓國軍隊的戰鬥實力獲得極大提升,韓國國勢由此大漲。
經歷變法圖強之後的韓國,依靠一支裝備了強弓硬弩且訓練有素勁旅,相繼取得攻克東周、聯齊攻魏救趙等一系列勝利。隨著桂陵、馬陵之戰後,魏國的霸業中衰之後,韓國又聯合魏國出兵伐楚,並攻取了楚國的上蔡,大破楚軍奪其重鎮宛。最終,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在巫沙與韓宣惠王盟會,尊其為王。
然而韓國的風頭也就到此為止了,吞併了鄭國的韓國,同樣也繼承了鄭國四戰之地的戰略窘境。在戰國前期風光了幾十年後,韓國迅速衰弱併成為周邊各國痛毆的物件。此後的戰國形式先是秦、齊、楚三強並列,而後張儀欺楚之後進入秦齊東西兩極局面,再然後五國滅齊之後,趙秦爭霸。到了秦國一家獨大之後,韓國精銳早已被磨滅殆盡,進入苟延殘喘的境地,並最終在秦王掃六合之時淪為第一個滅亡的諸侯國。
總得來說,韓國之所以能夠位列七雄序列,既有韓康子的深謀遠慮,也有申不害的變法革新的功勞。然而申不害是典型的術治法家代表,他在韓國雖然透過加強中央集權、軍備整頓等方式增強了韓國實力,使得列國不敢小覷於韓。然而術治變法將改革的一切都建立在君主個人的素質才幹之上,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弱點。當韓昭侯一死,韓國的國勢就漸漸衰落下去了。
-
3 # Y路程
今天咱們就來談下“韓國是三晉最弱的魏趙為什麼不吞併韓國?”
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弱的一個國家,其為何能屹立於戰亂年代?
其一、地利韓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處於四戰之地,是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秦國要想東進圖謀六國,都需借道韓國。所以六國都不會坐視韓國被滅,他們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秦國每次東進圖謀六國時,各國都會支援韓國。當時韓國、趙國、魏國稱為三晉,同氣連枝,相互倚靠。
其二、經濟戰國時期韓國擁有當時最大的鐵礦山——宜陽鐵山,就像現在所說的家裡有礦。因鐵礦使韓國的冶鐵技術和武器製造技術在當時很是先進,弓弩製造技術更是獨步於天下,傳說韓國勁弩射程可達六百步以外,到其後期都能製造威力巨大的大型床弩。因此韓國雖小,但因武器製造業的強大使之防守強,而進攻弱,由此可見,其他國家想要吞併韓國也不是簡單的事。
其三、人口韓國位於中原腹地,雖地理面積較小,但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蘇秦說韓萱惠王時曾言:“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由此可見韓國實力在當時也是非同一斑的。
-
4 # 多多編輯部
有以下幾種原因:
1、前期魏國滅不了韓國,是魏國地理位置不允許,雖然魏國是首霸,可以四處開戰,並且都能打的對手滿地找牙,但是還沒具備滅國的能力(主要原因是沒有滅韓國的藉口,外加四處都是敵人,地處四戰之地而沒辦法專一地滅一個國家,只能透過兼併周邊鄰國國土來達到逐漸地國土邊緣化,穩住一方,才能安心滅掉其他國家,否則顧此失彼,難以專心滅韓,不如和韓趙兩國結盟一同向外擴張,等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統一三晉。之前的韓趙就有互相想滅掉對方的想法,相繼來找魏文侯協商滅掉對方,但是都被魏文侯一一拒絕,魏文侯聯合韓趙一起向外擴張,打破了三晉內鬥的構想。當時雖然三晉很強悍,但是畢竟周圍的一些大國,如齊秦楚三國就相當強大,一時間難以打敗,它們都有歷史悠久的雄厚基礎,需要三晉聯合一同出擊,才能磨掉三個大國的尖牙厲爪,所以韓趙魏三國達成一致的想法,就是向外擴張,東邊打敗齊國,西邊強佔秦地,南邊猛然破楚,三個國家瓜分得到的土地來壯大自己。)
2、前期趙國想滅韓國,但是遭到魏國的阻止,趙國是可以滅韓的,但是趙國也不能長久,因為趙國如果要滅韓國的話,就重演了智伯瑤攻趙的事件,韓魏兩國在剛分晉國的時候相對於趙國是比較弱小的,不過韓魏兩國不肯單獨被趙國滅亡,勢必會聯手一起抗衡趙國,而最終的結局也是三敗俱傷,趙國和韓魏兩國打成平手,導致擺脫不了被周圍列國相繼入侵滅三晉的局面,哪怕是趙國一口氣滅掉了當時的韓國和魏國,那趙國頂多也就是一個空殼的大國,隨隨便便一個國家都可以趁虛而入(假如趙國滅了韓國和魏國,那趙國國土縱深太大,面積太廣,而趙國兵甲損失太大,沒辦法覆及全面的防禦,很快就會被他國一一擊破,逐漸蠶食,擺脫不了被滅亡的結局。),在魏文侯的反駁建議下,趙國只能放棄吞併韓國的心理,從而和韓魏兩國達成對外擴張的共識。
3、三晉之外的環境太複雜,三晉雖然瓜分了晉室,但是三晉以外的大國卻對混亂的“晉國”虎視眈眈的,秦國被晉國壓制在西陲無法進軍中原,歷代秦君早就想出函谷關而爭天下,齊國人雖然不是那麼好戰,但是也不會放過中原這個肥沃疆土,楚國的貪婪程度不講也知,歷代楚王日夜都想北上吞併別國疆土。
4、秦國帶來的憂慮,三家分晉後,韓趙魏的領土交錯,透過易地,韓國和魏國離秦國最近,而秦國趁著“晉國”內亂,向東挺進了腳步,這樣一來,威脅到了魏國,魏國只能對著秦國方向進攻,佔領河西,對函谷關以西進行壓制(當時魏國還沒變法,十分弱小,只能禮賢下士地招賢納士,以圖自強。),魏國知道自身的威脅不僅來自於三晉,也來自三晉之外,所以魏文侯就主張三晉聯合,魏國就得以安穩住後方,能夠與西邊的秦國對決。(魏國攻取河西地帶,統治河西一帶。)
5、楚國帶來的憂患,楚國一向蠻橫貪婪,被中原諸侯歧視為蠻夷國度,但是楚國的民風也非常彪悍,經常侵吞他國領土,甚至滅亡他國,這樣的楚國給當時北方的魏國、韓國、鄭國帶來了恐懼,韓國和魏國就有了打退楚國的想法,於是就形成了趙國、魏國、韓國和鄭國四個諸侯國聯盟對抗楚國的局面(趙國不受到楚國威脅,但是受到三晉內的威脅,只能和韓魏兩國一起結盟,抵消內部和後方憂患,而鄭國曆來都受到晉國、楚國的威脅,如今楚國威脅最大,別無選擇地和三晉聯合抗楚。)楚國突如其來地面臨四個諸侯國聯盟,被打得滿地找牙。(魏國攻取楚國大梁等地,後來大梁變成了魏國國都。)
6、齊國帶來的消極,齊國不是好戰的國家,但是和楚國一樣有著貪婪的心理,齊國喜歡攻伐小國,而三晉在齊國眼裡就是小國,它朝思暮想地想要把三晉吞併,但是正逢田氏代齊期間,這段時間裡三晉在各地都有很大的收穫,對於齊國這樣富饒的國家,三晉依然不會放過,三晉進軍齊國,敗齊軍虜齊侯。(三晉挾持著齊侯一同面見天子,天子承認魏、趙、韓三國的諸侯身份,也承認田齊的合法性。)三晉開始嚐到了向外擴張的甜頭,魏趙韓三國漸漸地失去了一開始想要統一三晉的想法。(魏武侯薨逝,魏國一分為二,公子魏嬰,也就是後來的魏惠王,和公子魏緩爭奪魏國的君位,當時的韓國和趙國的想法很簡單,韓國想要把魏國一分為二,減少魏國對自己國家的威脅,趙國想要滅掉魏嬰,扶持比較軟弱的魏緩,來磨滅魏國對自己國家的威脅,從這裡面可以看出韓國和趙國已經沒有當時統一三晉的想法了,而是削弱魏國的想法。)
7、鄭國帶來的福利,上文提及到韓趙魏三國對於統一三晉的想法已經拋之腦後了,而對於向外擴張反而是放在第一位,這直接導致了魏國想要奪取秦國的河西,壓制住秦國,然後奪取富饒的齊國土地與楚國的中原地區,進行稱霸。趙國想要奪取中山國土地排除憂患,奪取齊國富饒土地來增強自己的經濟。韓國想要吞併臨近的鄭國,達到強大自己。(在韓衰侯的努力下滅了鄭國)
8、中山國帶來的恐懼,當時韓趙魏三國還比較弱小的時候,趙國深受中山國的侵擾,趙國不敢南下滅韓,是因為自己的腹地還要防範著中山國,在魏國強大以後,趙國以盟友的名義請來了魏國幫忙滅掉中山國。(魏國滅掉中山國後,導致了魏國威脅了趙國,為日後韓趙兩國想削弱魏國埋下了伏筆。)
9、匈奴帶來的騷擾,趙國剛分完晉地,大多數土地都在北方,那裡要面臨著匈奴的騷擾,這給本身就不強的趙國雪上加霜,要分更多戰線對付敵人(魏國、韓國、齊國、中山國、匈奴。)為了能更集中精力對付敵人,趙國選擇了和魏國、韓國結盟,騰出了兩線的壓力。
10、魏國、韓國和趙國都是四戰之地,除了聯盟對外擴張,別無選擇。
-
5 # liu校
前期魏國滅不了韓國,是魏國地理位置不允許,雖然魏國是首霸,可以四處開戰,並且都能打的對手滿地找牙,但是還沒具備滅國的能力(主要原因是沒有滅韓國的藉口,外加四處都是敵人,地處四戰之地而沒辦法專一地滅一個國家,只能透過兼併周邊鄰國國土來達到逐漸地國土邊緣化,穩住一方,才能安心滅掉其他國家,否則顧此失彼,難以專心滅韓,不如和韓趙兩國結盟一同向外擴張,等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統一三晉。之前的韓趙就有互相想滅掉對方的想法,相繼來找魏文侯協商滅掉對方,但是都被魏文侯一一拒絕,魏文侯聯合韓趙一起向外擴張,打破了三晉內鬥的構想。當時雖然三晉很強悍,但是畢竟周圍的一些大國,如齊秦楚三國就相當強大,一時間難以打敗,它們都有歷史悠久的雄厚基礎,需要三晉聯合一同出擊,才能磨掉三個大國的尖牙厲爪,所以韓趙魏三國達成一致的想法,就是向外擴張,東邊打敗齊國,西邊強佔秦地,南邊猛然破楚,三個國家瓜分得到的土地來壯大自己。)
2、前期趙國想滅韓國,但是遭到魏國的阻止,趙國是可以滅韓的,但是趙國也不能長久,因為趙國如果要滅韓國的話,就重演了智伯瑤攻趙的事件,韓魏兩國在剛分晉國的時候相對於趙國是比較弱小的,不過韓魏兩國不肯單獨被趙國滅亡,勢必會聯手一起抗衡趙國,而最終的結局也是三敗俱傷,趙國和韓魏兩國打成平手,導致擺脫不了被周圍列國相繼入侵滅三晉的局面,哪怕是趙國一口氣滅掉了當時的韓國和魏國,那趙國頂多也就是一個空殼的大國,隨隨便便一個國家都可以趁虛而入(假如趙國滅了韓國和魏國,那趙國國土縱深太大,面積太廣,而趙國兵甲損失太大,沒辦法覆及全面的防禦,很快就會被他國一一擊破,逐漸蠶食,擺脫不了被滅亡的結局。),在魏文侯的反駁建議下,趙國只能放棄吞併韓國的心理,從而和韓魏兩國達成對外擴張的共識。
3、三晉之外的環境太複雜,三晉雖然瓜分了晉室,但是三晉以外的大國卻對混亂的“晉國”虎視眈眈的,秦國被晉國壓制在西陲無法進軍中原,歷代秦君早就想出函谷關而爭天下,齊國人雖然不是那麼好戰,但是也不會放過中原這個肥沃疆土,楚國的貪婪程度不講也知,歷代楚王日夜都想北上吞併別國疆土。
4、秦國帶來的憂慮,三家分晉後,韓趙魏的領土交錯,透過易地,韓國和魏國離秦國最近,而秦國趁著“晉國”內亂,向東挺進了腳步,這樣一來,威脅到了魏國,魏國只能對著秦國方向進攻,佔領河西,對函谷關以西進行壓制(當時魏國還沒變法,十分弱小,只能禮賢下士地招賢納士,以圖自強。),魏國知道自身的威脅不僅來自於三晉,也來自三晉之外,所以魏文侯就主張三晉聯合,魏國就得以安穩住後方,能夠與西邊的秦國對決。(魏國攻取河西地帶,統治河西一帶。)
5、楚國帶來的憂患,楚國一向蠻橫貪婪,被中原諸侯歧視為蠻夷國度,但是楚國的民風也非常彪悍,經常侵吞他國領土,甚至滅亡他國,這樣的楚國給當時北方的魏國、韓國、鄭國帶來了恐懼,韓國和魏國就有了打退楚國的想法,於是就形成了趙國、魏國、韓國和鄭國四個諸侯國聯盟對抗楚國的局面(趙國不受到楚國威脅,但是受到三晉內的威脅,只能和韓魏兩國一起結盟,抵消內部和後方憂患,而鄭國曆來都受到晉國、楚國的威脅,如今楚國威脅最大,別無選擇地和三晉聯合抗楚。)楚國突如其來地面臨四個諸侯國聯盟,被打得滿地找牙。(魏國攻取楚國大梁等地,後來大梁變成了魏國國都。)
6、齊國帶來的消極,齊國不是好戰的國家,但是和楚國一樣有著貪婪的心理,齊國喜歡攻伐小國,而三晉在齊國眼裡就是小國,它朝思暮想地想要把三晉吞併,但是正逢田氏代齊期間,這段時間裡三晉在各地都有很大的收穫,對於齊國這樣富饒的國家,三晉依然不會放過,三晉進軍齊國,敗齊軍虜齊侯。(三晉挾持著齊侯一同面見天子,天子承認魏、趙、韓三國的諸侯身份,也承認田齊的合法性。)三晉開始嚐到了向外擴張的甜頭,魏趙韓三國漸漸地失去了一開始想要統一三晉的想法。(魏武侯薨逝,魏國一分為二,公子魏嬰,也就是後來的魏惠王,和公子魏緩爭奪魏國的君位,當時的韓國和趙國的想法很簡單,韓國想要把魏國一分為二,減少魏國對自己國家的威脅,趙國想要滅掉魏嬰,扶持比較軟弱的魏緩,來磨滅魏國對自己國家的威脅,從這裡面可以看出韓國和趙國已經沒有當時統一三晉的想法了,而是削弱魏國的想法。)
7、鄭國帶來的福利,上文提及到韓趙魏三國對於統一三晉的想法已經拋之腦後了,而對於向外擴張反而是放在第一位,這直接導致了魏國想要奪取秦國的河西,壓制住秦國,然後奪取富饒的齊國土地與楚國的中原地區,進行稱霸。趙國想要奪取中山國土地排除憂患,奪取齊國富饒土地來增強自己的經濟。韓國想要吞併臨近的鄭國,達到強大自己。(在韓衰侯的努力下滅了鄭國)
8、中山國帶來的恐懼,當時韓趙魏三國還比較弱小的時候,趙國深受中山國的侵擾,趙國不敢南下滅韓,是因為自己的腹地還要防範著中山國,在魏國強大以後,趙國以盟友的名義請來了魏國幫忙滅掉中山國。(魏國滅掉中山國後,導致了魏國威脅了趙國,為日後韓趙兩國想削弱魏國埋下了伏筆。)
9、匈奴帶來的騷擾,趙國剛分完晉地,大多數土地都在北方,那裡要面臨著匈奴的騷擾,這給本身就不強的趙國雪上加霜,要分更多戰線對付敵人(魏國、韓國、齊國、中山國、匈奴。)為了能更集中精力對付敵人,趙國選擇了和魏國、韓國結盟,騰出了兩線的壓力。
10、魏國、韓國和趙國都是四戰之地,除了聯盟對外擴張,別無選擇。
-
6 # 正史漫談
戰國時期國家間是否能實現相互吞併,國家間的關係、道德高下並不是關鍵,而是取決於這兩大因素:
第一:實力是否足夠強大,以至於能支撐起本國的兼併野心?
第二:形勢允不允許?即:吞併/瓜分一國會為自己帶來什麼後果?是否受國際格局的限制?
各國的對外戰略選擇,基本上基於這兩大要素;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第二項往往更重要。口說無憑,看幾個正反面案例。
在戰國早期,韓、趙兩個弱國,曾有機會削弱、瓜分最強大的魏國,但形勢不允許公元前371年,魏國的第二位君主魏武侯(名魏擊)去世。根據“武”這個諡號可以看出,魏擊是一位頗具雄才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承接父親魏文侯打下的基礎,繼續維持著魏國的強勢地位。他趁著趙國內亂強力干涉該國內政,多次擊敗趙軍;多次糾合趙、韓,共同打壓東方的齊國,甚至還把原晉國的土地徹底瓜分殆盡。
但他卻犯下了一個大錯誤:在世時沒有立儲君。公元前371年,魏武侯突然去世,兩個兒子魏罃和公中緩(也稱“公子緩”,魏罃的弟弟)為了爭奪王位大打出手,國內大亂。
這一內亂持續了好幾年,公元前369年,魏國大夫王錯逃向韓國,將魏國的底細和盤托出。韓懿侯抓住時機,聯合趙成候出兵攻魏,在濁澤(今山西運城內)大敗魏軍,其後將魏都團團包圍。
形勢一片大好,兩國甚至商量接下來怎麼處置魏國。
趙成候說:“我建議,咱們殺掉魏罃,立公中緩為君,然後各自割下一大塊土地”。
韓懿侯卻不同意:
不可。殺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貪也。
從字面意思來看:殺掉魏罃,是殘暴之舉;割地則顯得太貪婪,因此不如將魏國一分為二,魏罃、公中緩各自為政,那麼魏國將徹底淪為小國,從以往的刀俎,變成今後的魚肉。
但趙成候不樂意,爭執之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兩家一拍兩散,先後撤兵。魏罃殺掉公中緩,登上國君之位,是為魏惠王。
司馬遷對這一事件這麼評價: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於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倒黴。
那麼,韓懿侯為啥不同意瓜分魏國?不是由於擔心“暴、貪”,而是怕自己消化不了吃到嘴的領土,反而會面臨魏國及各國的反撲。
後來,齊國就獻上了一個反面例子。
齊國的兩次兼併,不僅未能使本國變肥,反而淪為了眾矢之的公元前316年,燕國發生了燕王姬噲將君主之位禪讓給燕相子之的鬧劇,引起了太子姬平的不滿,雙方大打出手、燕國陷入混亂。齊國則趁機揮師北上,不到50天就佔領了燕國。
但正在齊宣王洋洋自得的時候,姬平率領支持者奮起反抗齊,同時,“諸侯將謀救燕”,各國不約而同的將要救援燕國。在巨大壓力之下,齊宣王甚至不得不向孟子請教:“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各國都要打我啊,這可咋整??
最終,在巨大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全軍退出了燕國。
經過這次行動,齊國確實獲得了一些好處:把燕國王室數百年積累的財富洗劫一空;但卻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燕國的仇視、各國的忌憚,並很快迎來了報復。
公元前286年,齊國故技重施,兼併了有“戰國第八雄”之稱的宋國。這次各國再也不會坐視不管:死敵燕國牽頭,燕、秦、韓、趙、魏同仇敵愾,迅速組成了五國聯軍,在名將樂毅的率領下,將齊軍打得落花流水;各國就地分贓後,燕軍兵不血刃佔領臨淄,複製了一把當初齊軍在燕國的舉動;其後,樂毅長驅直入,幾乎將齊國全部佔領。
後來,得益於燕國內耗以及國際環境等因素,齊國僥倖復國,但從此失去了與秦國東西並峙、兩強共存的地位。
那秦國的東擴,為啥就沒有這個擔心?
即使強大、兇殘如秦國,步子也不敢邁得太猛我們不能只看秦國吞併六國的輝煌結果,也要看看這個過程有多麼的不容易。
當初在公元前341年的時候,齊國透過馬陵之戰摧毀了魏軍主力;第二年,公孫鞅趁機率秦軍東出,奪回了被魏國佔領了幾十年的河西之地。這個時候,齊、秦一東一西遙相呼應,但首先被針對的,當然是向來被視為“虎狼之國”的秦國。為啥?因為齊國得到的是名,秦國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地,以及空前膨脹的東進野心。
7年後,為了打壓秦國的囂張氣焰,在蘇秦的活動下,六國合縱很快達成;面對壓力,秦國任用公孫衍,脅迫齊、魏攻趙,暫時緩解這一危機。接下來,秦國將主要精力用於對付魏國上,但這並不能讓各國安心。
公元前318年,楚國帶著趙、魏、韓、燕,五國軍隊一路殺到函谷關,讓秦王如坐針氈。公元前314-312年,秦國任用張儀離間楚、齊兩國關係,並搶得漢中郡。緊接著開展連橫戰略以杜絕各國聯手。
其後,秦國在擴張過程中,一直貫徹著:黨同伐異、各個擊破、避免成為眾矢之的的方針:
秦武王即位後,張儀出走,秦國將精力集中於韓、魏兩國;
等到秦昭襄王接班,秦國更是軟硬兼施、打拉結合,將楚國玩了個半死,基本消除了南方這一強國的威脅;
但這段時間秦國玩得有點大:在楚懷王客死咸陽後,齊、韓、魏、趙、宋聯合攻秦,秦國甚至被逼向韓、魏割地求和。
但接下來秦國再沒有犯大錯,首先逼和楚國,其後利用齊國滅宋的契機,配合燕國樂毅攻齊;齊國被打廢后,白起南下,幾乎搶得楚國1/3國土;其後又交好楚國,調轉矛頭,採用“遠交近攻”之策,重點削弱三晉,並把東方軍事強國趙國打殘。
在長平之戰後,實力已經處於絕對碾壓的秦國在邯鄲城下吃了虧,其後繼續穩紮穩打。直到嬴政掌權後,秦國仍擔心各國合縱:
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
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況這些諸侯國。所以秦國軟硬並舉,在大軍出動的同時,採用了離間、收買、暗殺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削弱各國抵抗力。
結論:能否吞併別國,既要看實力,更要看能否抗住各國的壓力所以,當時東方各國的心思很簡單:我們是不希望秦國做大,但也不願意看著身邊的鄰國變強,誰強就揍誰;我打不過秦國,難道還打不過你?這就是為啥齊國被各國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也是長平之戰時他們坐山觀虎鬥的出發點。
至於魏、趙,兩國何嘗不想吃掉韓國,以補充自己被秦國奪去的土地。但所謂“心嚮往之、身不能至”,兩國若這麼幹,只會面臨一個結局:
魏、趙跟躲在關中的秦國不一樣,兩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若激起公憤,秦、楚、齊三強從三面夾擊(北邊的燕國暫且不提),不僅會逼著魏、趙把吃下去的吐出來,甚至會進一步割掉這兩國的肉,最終只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因此這樣對他們最有利:好漢不吃眼前虧,隨大流、看大勢,在連橫、合縱之間頻繁切換,跟著強國撿點小便宜。當初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何其強大?但滅中山國,也是勾結了齊、燕共同出手。吃獨食?不是不想,只有找死。
其實各國若團結一心抗秦,秦國再強,也無法以一敵六。但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抗秦只是手段,促進本國發展才是最終的追求;若對本國有利,他們會毫不猶豫跟著秦國連橫,從鄰國那裡攫取利益。想學習秦國?那要掂量掂量本國的實力和手段,不然就會像齊國那樣,面對一次聯軍就徹底崩潰。
-
7 # 一壺清茗品春秋
韓趙魏三家瓜分智氏之時,三家以趙國最強。後來,魏國經過文侯、武侯經治理一躍成為了諸侯之冠。而韓國雖然也有滅鄭之舉和申不害變法,但由於地理的原因,在戰國一直不溫不火,夾在趙、魏兩國之間,居然沒有被滅。韓國之所以沒有被趙、魏所滅的原因:
從趙國方面來說,韓國先祖韓厥對趙家有大恩。當年,晉景公和屠岸賈誅殺趙氏一族,只有剛出生的趙武得以逃命。正是在韓厥的幫助下,趙氏孤兒趙武才能報的大仇,接續趙家的祭祀。可以說,沒有韓厥就沒有後來的趙家,更不會有趙國。正是有這層關係,在戰國期間,韓趙之間沒有什麼大的戰事。特別是在長平大戰前,上黨太守馮亭不願歸順秦國,而是選擇趙國,從這方面,也可看出兩國關係確實不錯。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地圖上看到,早期趙國與韓國是不接壤的,有魏國和林胡的阻隔。所以,趙國對韓國興趣不大。
從魏國來說,文侯、武侯時期由於剛剛經歷三家分晉,大概三家關係不錯,雖然國力強盛,與秦、齊等大國較量,並攻滅中山。魏武侯去世後,公子罃與公中緩爭立太子,結果韓、趙兩家趁機干涉魏國內政,兩家發兵打敗了公子罃也就是魏惠王的軍隊。這時,韓趙兩國起了爭執,趙王說,不如乘機除掉公子罃,擁立公中緩,讓他割讓土地,我們才撤軍,這樣對我們有利。而韓王認為應該將魏國一分為二,這樣它不會比宋、衛強盛,就永遠沒有禍患。可見當時,魏國強大,趙國與韓國都深為擔憂,才有了這次兩國伐魏。但是,因為兩家君主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最終削弱魏國的計劃竟然不了了之。
魏國依然強盛。後來才有了圍魏救趙、才有了馬陵之戰,單看這兩個故事,我們一直以為魏國恃強凌弱,但其實是韓、趙侵魏在先。魏國向東發展不可避免的與齊國產生了矛盾,最終慘敗與馬陵之戰,魏國一蹶不振。之後,在秦國的持續打擊下,自保都成問題,雖然與韓國小有爭鬥,但再也無法掀起滅國大戰了。特別秦國強大以後,有韓國的存在,還可以使分擔秦國對魏國的壓力。
-
8 # 小太拾
趙國根本沒有真正具備過稱霸能力,又如何有實力滅韓國呢?
魏國在馬陵之戰時,這時就是想滅韓的,只是用人失誤了被齊國和趙國出兵來援救了而已,這也是韓國唯一有可能被滅國的時候。
就像桂陵之戰時,魏國佔領了邯鄲三年,也沒滅了趙國啊,最後在韓國、楚國、齊國壓力面前,不得已退出了邯鄲而已。
所以很明顯韓趙魏三國一直是相互制衡的,基本誰強另外兩個弱一點的國家必聯盟。
但是真正稱霸的只有魏國,有實力一統三晉的也只有魏國,只是魏國沒把握住這個機會而已。
-
9 # 西風悍馬
我是潘多拉效應,感謝邀請。韓國,是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是七雄中地盤最小、實力最弱的一個。不過處在大國夾縫中的韓國卻始終屹立不倒,一直支撐了200多年,直到公元前230年,韓國才被秦國所滅。作為一個彈丸小國,韓國能支撐那麼久殊為不易。那麼韓國為何能支撐那麼久?
第一,韓國雖然地盤不大,但地處中原核心腹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開發程度高。一個南陽的人口頂的上半個燕國。人口多兵馬自然就多,韓國的軍隊數量長期在20萬以上,據說鼎盛時期韓國動員了60萬軍隊,如此小的地盤竟集結了如此龐大的兵力,兵力密度是非常誇張的。蘇秦說韓宣惠王時曾言:“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韓國的實力可見一斑。
第二,韓國經濟發達,農業、商業、手工業和軍工產業都很強,尤其是軍工生產不是一般的牛。韓國擁有戰國時期最大的礦山宜陽鐵山,冶鐵技術和武器製造技術非常先進,弓弩製造技術更是獨步天下,韓國的勁弩射程可達六百步以外,後期連威力巨大的大型床弩都搞出來了,其武器製造技術可見一斑。依託強大的軍事工業,韓國組建了聞名天下的擊剎。韓國雖然攻擊能力不行,但防守能力不弱,其他國家想拿下韓國並不容易。
第三,韓國地處四戰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秦國是東方六國最大的強敵,所以各國都不會坐視韓國被滅,每次秦國東進各國都會快速支援。同時,韓國和趙國、魏國三晉同氣連枝,韓國有趙和魏罩著,安全係數還是很高的。此外,韓國是典型的牆頭草,朝三暮四,誰強大跟誰混,有便宜就佔,所以一直支撐了那麼久。
-
10 # 任微言卿
韓國、趙國、魏國稱為三晉,同氣連枝,相互倚靠,但韓國是三晉乃至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
魏國最初也打過韓國的主意,但是因韓國“擴張不足、自保有餘”的基本實力和諸侯間勾心鬥角而無法得逞。戰國中後期,列國受秦國威脅,儲存本國社稷為上,根本沒有心思再打韓國的主意。
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韓國,也曾經掙扎過,但韓國靠著啃老本、吃家底,最後一直挺到“秦王掃六合”的最後一刻。
戰國初期短暫高光的新生諸侯韓國韓氏是原本晉國世襲卿大夫家族,出自晉國宗室,是曲沃桓叔的後裔。春秋時代,晉國那麼多強宗大族,範氏、中行氏、智氏,各個無比狂妄卻都被一一滅族,默默無聞的韓氏卻能屹立不倒,在晉國激烈的眾卿爭鬥中儲存下來,並開宗建國。
經過春秋三百年大洗牌,進入到戰國這場棋局的,沒誰是真正的“弱雞”,韓國也不例外。
從晉國母體中孕育而出的韓國,與新興的趙國、魏國、田氏齊國一起,組成了戰國政治舞臺上的新生力量。在立國之初,作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統治國家,韓國一度生機勃勃。
韓國立國之初,都城在平陽(今山西境內),距離魏國首都安邑很近,魏國大軍可謂是朝發夕至。為了避其鋒芒,韓國先將都城遷徙到了今河南境內的宜陽,後又遷都到韓鄭邊境的陽翟。
(韓國滅鄭前,三晉形勢圖)
在早期戰國政治舞臺上,韓國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兩件事:吞併鄭國和申不害變法。
進入戰國,昔日的春秋小霸鄭國逐漸走向沒落。韓國把都城都遷到兩國邊境上了,目的不言而喻。前375年,韓哀侯在位期間,韓國打了一次漂亮的“閃電戰”,十五萬韓國大軍攻入鄭國,一舉佔領鄭國首都新鄭,速戰速決滅亡了鄭國。韓國隨即遷都新鄭。透過兼併和消化韓國地盤大增,實力大漲,也在戰國站穩了腳跟。
(韓國滅鄭後,三晉形勢圖)
前362年,韓昭侯即位後,開始富國強兵,任用法家學士申不害主持變法。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幹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申不害的變法,為韓國打下了堅實的國力基礎,特別是編練了一支高水平的新式軍隊。這一老本兒,韓國一直啃到戰國末。
但申不害的法家與商鞅的法家大不相同,商鞅崇尚法家制度,申不害崇尚謀略權術。術治的影響使韓國君臣籠罩在陰謀權勢的陰影之中,喪失了韓氏長期以來忠勇正直的傳統,造成韓國日趨衰弱。
即使是變法中的好一面,韓國也沒有乘強勁之勢,繼續進行變革圖強,在韓昭侯、申不害去世後,人亡政息,形勢急轉直下。
翻翻韓國的基本盤,客觀看待韓國的國家實力三家分晉時,韓國繼承了韓氏宗族幾百年經營佈局的遺產,瓜分到了河南中部平原這一塊產糧地,經過戰國初期農業生產力的改進,糧食產量大增,這是韓國得以順利立國的農業基礎。
農業的發展,養活了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口的激增,保證了韓國有較為充足的成軍壯丁潛力。
原來的鄭國這一地區,早在春秋時代就是商業發達、文化鼎盛之地,因此韓國的商業十分發達,這也意味著政府收入很多,充足的糧草輜重,使得韓國支撐幾場大戰不成問題。
韓國最大的底氣,是宜陽鐵山,這是當時最大的鐵礦山。家裡有了礦的韓國,冶鐵技術和兵器製造技術在當時是最為先進的,韓國的強弓勁弩威力巨大,在八百米以內可以輕易射穿敵軍的盾牌,讓各國十分恐懼。所以,韓國也有“勁韓”之名。
生產、經濟、軍事、後勤各個方面,韓國都有著長足發展,人口、耕地、商業、礦產資源、冶煉技術都屬於上乘。蘇秦曾說:“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
可見,韓國還是擁有一定實力的。
韓國的國家生存危機——極端惡劣的地緣政治空間不幸的是,韓國生錯了地方,這直接制約了韓國的發展,影響了韓國的歷史走向。
韓國地處中原,國土範圍包括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山西南部及東南部,西部與秦國接壤,最開始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後期則吃盡了苦頭;北部、東部與同宗同源的魏國、趙國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南方是不可一世的楚國。就是在身邊還有一個看得見吃不著的存在——洛陽周王室。
(戰國初期形勢圖)
韓國身邊唯一一個讓人安心的好鄰居就是趙國。在晉國時代,韓趙兩家就是鐵桿盟友,趙氏扶植韓氏起步,韓氏幫助趙氏中興,兩家始終協同一致。各自立國後,趙國與韓國也始終維持了較好關係,在魏、秦伐韓時,趙國沒少幫忙,甚至賠上了全部家當,後面還會再說。
說好聽的,韓國是天下嚥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說難聽的,韓國則是生存空間險惡,處於列強環伺的眼皮子底下,全境都可以當成戰場,南來北往的各戰國在這裡出出進進,幾度拿韓國開刀。韓國在夾縫中生存,飽受各國欺凌,每天都要從虎口裡奪食。
可以說,整個戰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地緣政治環境比韓國再差了,韓國四周都是大國,舉國門戶大開,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毫無擴充套件空間和迴旋餘地,很難同時抵抗四面八方的強敵。
僅這一點劣勢,就足以顛覆韓國所有的實力優勢。不幸的出生在衝突熱點區和前沿區,因此韓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並不由自己掌控,周邊形勢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對韓國形成巨大沖擊。
韓國人生活的戰戰兢兢,訊息靈通,南來北往都是斥候(間諜),如果那時有傳媒業,韓國的國際新聞資訊產業一定異常發達。
惡劣的地緣政治空間,使得韓國屢遭外敵打擊作為三晉之一的兄弟魏國,也曾打過韓國的主意,因為魏國跟韓國差不多,也處於中原的腹心。但是魏國搭上了第一波變法的高潮,國力強盛,想打誰打誰,西邊把秦國打的龜縮河西,南邊壓制楚國,北邊直接滅了中山國。對於近在咫尺的韓國,魏國不能不琢磨。
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魏惠王下令攻打韓國,剛被魏國打爆的趙國有心無力,韓國不得不向齊國救援。齊威王派孫臏為軍師,在“馬陵之戰”中圍殲魏軍,把魏國太子申都俘虜了,一戰把魏國打成了二流國家,從此魏國再也沒動過韓國一根手指。
魏國衰落了,但是更加強大、更加可怕的秦國崛起了。自秦國東出,韓國由於與秦國領土相接就不幸首當其衝,秦國實行“遠交近攻”,主要就是打擊韓國。前335年,秦國第一次攻佔宜陽;前317年,秦國在脩魚消滅韓軍八萬;前314年,韓國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到秦國當了人質;前308年,秦國第二次攻破宜陽;前291年,秦國又奪取了韓國的宛城……總之,面對變法後秦國的虎狼之師,韓國毫無招架實力,屢戰屢敗。
由韓國引起的最大動靜,是戰國後期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的上黨地區,韓國自知不敵,把上黨地區連同17座城池與土地送給了趙國。被韓國拖下水的趙國,遭到了秦國的降維打擊,一戰損失四十餘萬精銳,自胡服騎射後積攢的家底一戰輸個精光。可見韓國不僅自己孱弱,還是個豬隊友。
戰國後期,除了秦國,其他國家人人自危,根本無力再動韓國心思。韓國在“親秦”還是“抗秦”中左右搖擺,一開始參加六國合縱,同一幫朝三暮四的“盟友”們,與秦國掰了一番手腕。合縱被拆散後,自知實力不濟的韓國選擇主動臣服秦國,向秦國獻上國璽,請求成為秦國的外藩,以延續韓國社稷。
但韓國一邊嘴上喊服了,一邊私下小動作不斷,首鼠兩端,依“術治”傳統,竟然使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水工疲秦”政策,派出最好的水工去秦國“扶貧”,妄想使秦國透過修治水渠而無力滅韓。誰知,鄭國渠修成,秦國關中大治。前230年,秦國開始徹底解決六國問題,第一個滅了韓國,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國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結論韓國因處於四戰之地的地緣政治劣勢,疆域面積小,迴旋餘地少,雖有建國之初的一點家底,還有盟友趙國時不時的匡扶,但也只是拖延了韓國滅亡的速度而已。最終,韓國終究沒能挺過秦國發動的滅國大戰,反而第一個被秦國祭旗。
但出身韓國貴族世家的張良,心存亡國亡家之恨。最後協助劉邦首先打進咸陽,進而奪取天下,也算以一種另類的方式,替韓國報了仇。
-
11 # 哈士不是奇
周朝分為東周和西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而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就是三家分晉。春秋末期,趙、韓、魏三家分晉,瓜分了晉國,並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為諸侯,此事標誌著晉國的逝去和周天子權威的喪失。
而在這趙、韓、魏三家中,趙國一開始分到的領土是最大的,魏國次之,韓國最小,當時的實力對比為趙國>魏國>韓國。
隨後,魏國經歷變法,成為了戰國初期的霸主,逐漸在趙、韓、魏三家中佔據優勢,此時三家之中的實力對比應該是魏國>趙國>韓國。
但是無論怎麼變,韓國都是最弱小的。以至於有人覺得在戰國七雄之中,韓國名不副實。
那麼,既然韓國如此弱小,魏國和趙國為何不乾脆直接吞併韓國呢?
三家分晉初期,趙、韓、魏三家不能內訌三家分晉事件,對於趙、韓、魏三家來說,自然是十分舒服的,但是對於傳統的老牌諸侯國來說,恐怕就沒那麼舒服了。
秦國周平王東遷以前,一直是個附庸國,直到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才被冊立為諸侯。
至於楚國,倒是西周之時就被封爵了,可是楚國的爵位非常低。大家都知道,西周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楚國就是最低等的子爵。
為此,楚國的君王特地向周天子提出提高自己的爵位,只是周天子沒有同意。一氣之下,楚國的君王就自己稱王了。
因此,對於這些老牌諸侯國來說,爵位不僅僅只是一個稱呼,更是自己過往的證明,可如今趙、韓、魏三家不僅公然篡位,還啥事沒幹就拿到了爵位,這大家就看不過去了。
雖說當時處於禮樂崩壞的時期,但這是面子上的事情。
因此,秦、楚、燕等國對趙、韓、魏三家是十分仇視的。
魏文侯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在他在位期間,他竭力地維持三晉聯盟的穩固,調和韓國和趙國之間的矛盾。甚至於趙國和韓國分別向魏國借兵,魏文侯都沒答應。
也正是因為魏文侯在戰國初期所作出的貢獻,才使得趙、韓、魏三家能夠快速地在戰國初期站穩腳跟。
有實力也不敢滅戰國初期,不說趙國,單說魏國,作為戰國初期霸主,想必是有能力滅韓國的。可問題是,他敢嗎?
戰國中後期發生過一件事情,那就是五國伐齊,此事的起因就是齊國滅了宋國。
宋國史稱“千乘之國”,是個中等大小的諸侯國,韓國雖說在體量上和其他幾國無法相比,但也不會比宋國差。
可就是這麼個中等諸侯國,齊國滅了他,卻犯了眾怒,以至於被人聯合攻打。究其根本,就是因為齊國打破了各國之間維繫多年的平衡。
在那個年代,大國吞併小國屢有發生是不假,可宋國可不是小國。再者,齊國滅宋以後,就能直逼魏、趙等國,這給了他們莫大的壓力。
這才有了五國伐齊。
韓國這裡也是如此,韓國連線趙、魏、秦、楚等國,從地理位置上,幾乎就是西邊的“宋國”,一旦強大的魏國滅了韓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還未可知。
因此,魏國他不敢。
-
12 # Mr君故
公元前355年,智伯率韓、魏兩家圍攻趙氏的晉陽,兩年後,趙襄子反過來聯合韓康子、魏桓子攻打智伯,滅掉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之初,趙氏最強,韓氏最弱。後來趙氏內亂,實力下降,而魏文侯繼位後成為三晉的老大,趙氏次之,韓氏仍為最弱。
那麼問題來了,先前晉有六卿,智氏與趙、魏、韓滅掉了範氏與中行氏,六卿變為四卿。後來,趙、韓、魏又聯手滅掉了智氏,四卿變為三卿。那麼為什麼此後達到一種穩定的局勢而不是較強的趙、魏再瓜分韓氏呢?我認為這與這三家的歷史和當時的形勢有關。
前人建立的良好關係趙、韓、魏在魏武侯之前關係一向很好。三家之中只有韓氏出於晉國宗室,趙氏乃周穆王御者造父之後,魏氏則是春秋小國畢國之後。趙衰和魏犨都曾跟隨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關係自然好的不得了,兩家的後人關係也不錯。
韓氏宗主韓厥曾在趙氏手下為臣。屠岸賈誅滅趙氏後,韓厥便自己發展,在齊、晉鞍之戰中立下大功,從此進入六卿之列。不忘趙氏之恩的韓厥聽說趙氏孤兒趙武尚存,就向晉景公進言,念在趙氏先輩的功勞的份兒上,重新立趙氏為卿。就這樣,趙氏在韓厥的照料下,重新在進攻發展起來。
因此在激烈的晉國權力之爭的過程中,趙、韓、魏抱團取暖,幾乎沒有做過敵人,因此三家關係一向很好。也因此才有後來的“三家分晉”,而不是“四家分晉”“六家分晉”。
複雜的形勢三家分晉也成了趙韓魏關係複雜化的起點,三家不在為晉臣了,不再相互提攜,而是各自發展,各自為政。因此三家之中也時常有矛盾。
在魏文侯時期,靠著為文侯的領導,三家關係維持地還算不錯。有這樣一則故事:
韓趙兩國關係即將破裂。韓國向魏國索兵:“希望可以借軍伐趙。”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國是兄弟,不敢許從。”趙國也向魏國索兵伐韓,魏文侯說:“寡人與韓國是兄弟,不敢許從。”韓趙兩國都沒有借到兵,都知道魏國與對方是兄弟之國,因此雙方都不敢出兵,後來才知道魏國與自己是盟國,兩國便都朝於魏。(事見於《戰國策·魏策一》)
在魏文侯的領導下,三家軍隊常常聯合作戰,北滅中山,東破強齊,南取楚地,西取河西。但是魏文侯一走,三晉聯盟便開始破裂了,首先是趙、魏撕破臉,魏武侯攻打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於是吳起帶兵向北收復了魏國攻佔的楚國的一些土地。
魏惠王時,三晉內部亂的更加嚴重,魏惠王先後攻打不臣服的趙、韓兩兄弟,三晉聯盟已經開始成為不可能了,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堅固了。
但是即是如此,趙、魏要滅掉較弱的韓國也是不可能了。因為此時的戰國已經不是那個三晉獨強的時代了,三晉東有最富的齊國,南有最富的楚國,西有最強的秦國。這三個大國絕不會允許趙、魏滅韓。等秦國獨強之後,三家要考慮的是生存,而不是想著滅掉對方。
因此,在春秋時期,趙、韓、魏抱團取暖,相互提攜,趙、魏不會考慮滅韓;在戰國初期,魏文侯堅定三晉聯盟,不準內鬥;在戰國中期,秦、楚、齊三強並立,趙、魏不敢滅韓;在戰國後期,以生存為目標的趙、魏不敢再去考慮滅韓。
-
13 # 海東青6412
春秋戰國,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那時諸子百家勝行,群雄爭霸。春秋末期,韓趙魏三家分晉,春秋五霸的時代結束,開始進入戰國七雄爭霸的時代。三晉本為家,彼此之間關係甚密,雖然有時互相爭霸天下,逐鹿中原,但誰也沒有吞併對方的軍事實力,況且唇亡齒寒,沒有必要。更何況周圍還有秦齊楚燕等國,局勢很嚴峻。
回覆列表
這種對於古人的理解,都是非常錯誤的。在古代,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是要講公理的。那種你吞併我,我吞併你的想法和說法,都是非理智、非公道、非正義和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