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受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早幼托機構五月份都尚未能復工復學。而轉眼間,2020年大半年就要溜走了!今年如何帶娃、由誰來帶娃成了每個家庭都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那麼你如何看待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呢?
7
回覆列表
  • 1 # 法圖曼

    當孩子的父母由於工作忙碌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孩子身邊時時刻刻照顧他們時,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便成為了教育第三代的“臨時父母”。顯然,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個影響有好有壞,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優勢:

    優勢一: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

    優勢二: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優勢三: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隔代教育中還存在相對不好的影響:

  • 2 # 深圳為學教育

    老人帶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人到中年三大苦——脫髮、發胖和我的孩子我管不動!

    電視劇《虎媽貓爸》裡奶奶帶小孩來到鄉下,小孩把消毒紙巾塞到別人嘴裡,說他髒。

    小孩說是奶奶說的,這裡到處都是細菌。

    你們有沒有發現

    長輩帶孩子一般都是凡事包辦忍氣吞聲事事縱容,甚至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成為了孩子成長之路上最深的坑。

    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管教孩子的理念和方法衝突。

    當孩子習慣了老人給他帶來的無限寵愛,再面對年輕父母的教導性的理智教育,恐怕難以接受甚至嚴重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建立。

    會變得越來越自私、驕縱、冷漠...

    少些“溺愛式教育”

    有不少家長們也是“用盡一生一世”來將孩子“供養”,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死死地張開自己的臂膀,保護著孩子。

    但是,這樣的愛,並不見得是種好的教育。

    過度的保護,會造成孩子缺少自我的能力。

    舉個例子,一個1歲小孩一直被媽媽保護著,在家裡的床上爬來爬去,只要到床邊媽媽就把他抱回中間,怕他摔下去。

    等到長大一點,媽媽不在的時候,小孩就會對床邊外面的世界產生好奇,他沒摔下去過,不知道疼,自然就想去試試,結果就是摔下床邊,甚至是長大以後從更高的地方摔下來也不一定。

    家長應該讓小孩自由地去探索、尊重孩子的想法。

  • 3 # 輕聽樹下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首先要明白的是,孩子由父母帶是最合適的,當然,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沒有時間帶娃。

    如果孩子是隔代教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利弊:

    好處是:

    1、能解決爸媽工作繁忙無法教養孩子,照顧孩子的問題;

    2、祖父母輩對孩子的親情和關愛是所有育兒機構和保姆都無法給予的;

    3、都說“老小孩、老小孩”,往往祖父母輩都擁有一顆童心,兩輩人相處會很融洽,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4、祖父母輩有一定的實戰帶娃經驗;

    5、現階段離婚率高使很多寶寶成長在單親家庭,祖父輩帶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類家庭的性別缺失,對孩子的成長和性別認知有利。

    弊端是:

    1、思想觀念陳舊,跟不上發展,祖父母輩受教育的情況一般都不如父母,無形中會影響孩子接受新思想、新觀念;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祖父母輩太多疼愛孩子,總是怕磕了碰了,容易阻礙孩子愛動愛玩的天性,阻礙孩子正常運動;

    3、容易導致偏愛溺愛,產生小霸王。祖父母輩存在隔代親的狀態,總想把自己對子女不夠的地方彌補在孫輩身上,導致孩子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4、隔代撫養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比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心理脆弱玻璃心等等;

    5、造成孩子與父母感情脫節,形成隔閡。父母一心工作,把孩子長期教給老人帶,缺少與子女的正常溝通,容易產生障礙,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怨憤。

    科學合理教養,輕鬆有效育兒。我們是輕聽樹下,致力於解決一切育兒疑難雜症!和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家長!

  • 4 # 擺渡育兒

    當今社會,由於各種客觀原因,孩子交給長輩照料比較普遍,隔代教育現象普遍存在。從根本上說,無論是年長的祖輩還是年輕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兩代人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較大差異,又難以相互理解和溝通,從而形成各種矛盾和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呢?

    一、隔代教育不能代替親子教育

    隔代教育應該是親子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替代,不要把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交給老人。因為父母的教育更趨於理性。祖輩們雖然經驗豐富,但是他們的世界觀與當今社會發展存在差異。老人對待孩子往往是以滿足孩子願望為出發點,溺愛成了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

    由於“隔代親”,老人對孫輩過分疼愛,常常百依百順,凡事喜歡包辦代替,形成孩子將來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人對孫輩有求必應,導致孩子長大後性格霸道,任性偏執。還有的老人容易對孩子的缺點“護短”,沒有原則性,與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保持一致,孩子容易形成兩面性人格。因此,爸爸媽媽要儘量多和孩子在一起,老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二、祖輩應幫助年輕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權威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威信本身的意義在於它不要求任何論證,在於它是一種不可懷疑的長者的尊嚴、力量和價值。”在很多家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父母在對孩子的過錯行為進行教育時,爺爺奶奶總忍不住出面干涉,否定孩子父母正確的教育方法,用錯誤的方式為孫輩撐腰。這種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只能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因此,在遇到祖輩和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時,尤其是在年輕父母批評孩子時,祖輩即使有不同意見,當時也應保持沉默,以維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不同意見可以在事後交流溝通。

    三、兩代人之間應多交流溝通,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研究表明:0-3歲是人腦迅速發育期,是人的一生中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性格特點的最佳時期。年輕的父母應該主動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以自己良好的行為舉止去影響孩子,促進孩子在認知、情感等方面均衡健康發展。

    同時,年輕父母要為祖輩們創造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機會。作為祖輩更應該積極主動與時俱進,注重學習提升,協助年輕父母科學教子。兩代人之間應該經常交流溝通,共同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四、對待祖輩好的教育經驗應吸納融合

    祖輩幫忙帶孩子,在照顧飲食起居方面,作為年輕父母是一百個放心,這一點,也是很多家庭寧願讓祖輩幫忙也不願意請保姆的重要原因。祖輩們有的教育觀念也是經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年輕父母不能一味否定祖輩的經驗之談。只要有益於孩子健康成長,就應該遵循,吸納融合,併發揚光大。

    總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影響極大。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有弊。只要兩代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巧妙協調處理好代際矛盾,減少育兒衝突,就一定能夠實現共同的家庭教育目標。

  • 5 # 鄂東教育人

    1、長輩帶孩子,弊大於利:長輩帶孩子,夫妻去打工,這是很多年輕夫妻的選擇,作為教師,我看到過很多長輩帶孩子的弊端:一是長輩們只有他們當父母那個年代的育兒觀念,包括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等如何培養幾乎不知道,他們只會按照自己原來的觀念來培養孫子;二是長輩們年齡大了,精力不濟,在孩子的安全監管上容易出問題。我曾見過很多長輩帶孫子帶到出交通事故、溺水事故,還有長輩因此羞愧自盡的慘劇等。

    2、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正常成長的必備條件。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成長都需要自己父母陪伴才能正常進行,離開父母的陪伴,最後都成了留守兒童,孩子最後心理身體習慣都有異於普通家庭父母帶大的孩子。你屆時掙來再多的錢都彌補不了父母不帶孩子造成的傷害。你可以百度一下留守兒童四個字,看看他們有多慘就明白了。

    3、你可以作如下選擇:一是夫妻倆在工作的地方一起帶孩子,這是最好的;二是夫妻倆留下一個帶孩子,這個選擇實屬無奈,也容易出現問題,但也比長輩帶孩子好多了。三是短時間讓長輩帶孩子。注意只是短時間,不要超過半年,過了半年你會後悔的。

    總之:長輩們老了,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做父母的使命,我們應該自己帶孩子,完成我們自己的父母責任。

  • 6 # 秋風掃落葉我掃你微信

    作為隔代教育產物的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本人生於97年12月,今年二十三,東莞某民辦三本院校本科畢業。小時候父母由於要賺錢養家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外出務工,至此我便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老家學習和生活。我的爺爺是一名退休的小學老師,從我上小學開始學校那些老師就都認識我,也對我特別關照。那個時候爺爺比較溺愛我。下雨了及時送傘到學校,給我帶好乾的鞋子更換。平時每天給我留好零花錢買零食,天天都要問我在學校過的怎麼樣,有沒有被人欺負。就這樣我養成了一種比較溫和也可以說是有點懦弱的性格。以下是我總結自己所接受隔代教育後的一些利和弊。

    先來說說利:1、性格上處事上都比較獨立,由於父母不在身邊,我也會感覺自己比同齡的少年會更加成熟一點,在做事情時首先思考的是從自己家裡情況出發。例如小學時有春遊活動,每個人要交兩百塊才能參加,如果覺得太貴我會自己拿主意放棄這個機會,也不會跟家裡人說。個人感覺是獨立性強,但是可能也會有人說這個是弊端,自我性太強。

    2、生存能力較強,我住過叔叔家,住過姑媽家,也住宿過初中,高中,包括大學在東莞讀書,無論切換到哪一個環境我都能做到較快得讓自己去適應環境,自己一個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3、良好的節約意識和理財意識,手上始終會預留備用生活費,不讓自己月光。由於自己經常在老家身邊沒有父母,從小我就會節約著花錢,儘量減少衝動消費,讓自己手頭留一些錢。在上大學之後我會透過兼職去攢錢,留著備用。

    再來說說不利的幾個方面:1、我個人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自信。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非常缺乏自信的人,做什麼事情能不出頭絕對不會去出頭,總是默默做自己的事情。我從來不會去表現自己,導致最後甚至會顯得有些孤僻。這方面一個是影響到我的交友甚至影響到大學出來工作。

    2、做事情總是優柔寡斷,總是想得太多顧慮太多,我在做事情之前總是會想非常多的東西,在實際去行動的時候又退卻,總是想得多做得少。

    3、在學習上,我總是花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無用功的事情,總是不想去接觸新的東西而是想一直接觸自己熟悉的事情,缺乏創新和提問的意識,我總是習慣於被動接受灌輸。在高中時因為接受被動灌輸不去思考導致一直提不上成績。到了大學需要自己思考的地方更多之後,也跟不上同齡人的思維。

    4、在生活上缺乏樂趣,很難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那種很喜歡很放不下但是又無法在一起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