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炳升66

    這只是個認識上的問題。

    練習書法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入帖,還要岀帖。

    其實,入帖難,出帖更難。

    在書法交流圈子裡有一位年輕人臨唐伯虎的帖幾可亂真,非常漂亮,可是,就是出不來。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對於臨帖的認識出了問題,大都是被"忠實於原帖論"所害,好多人離開帖就找不著北了。

    唉!

    不想說了,就這,那些"原帖忠實論"者還一定會出來噴的。

    噴,可以,但請你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東西出來。

    真不想回答此類問題。

    這是本人閒的無聊,瞎劃拉的。

    在別人眼裡,說我這是不入古法,屬於醜書類,隨他們的硬。

    還有說這字是江湖體,原因是找不到是哪一家的。

    還有的說我的字是醜書類,那我就以"專寫醜書"自居由好了。

    勸噴子們也省點力氣。

  • 2 # 坐以袋幣

    唐寅的落花詩帖我二十多年前曾經臨習過一段時間,至今還多少受到他的影響。實事求是地說,唐寅的字其實是屬於文人書法,這與同時代文徵明以及董其昌這些人的書法是同一條路,書卷氣息濃厚。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樣的書法看上去很美,很漂亮,但是它的反面卻是技法嫻熟卻多少有些油滑,書法成就並不是很高,業內人士評價也總體一般。也就是說,唐、文、董等人的書法不是不可學,但極少人能獲得成功,除非你是書你是飽學之士和已經具備較深的書法造詣,並且能達到明代部分文人的灑脫甚至放蕩不拘,否則學一個毀一個。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看到學習唐寅書法成功的先例,起碼我就是個失敗者。

  • 3 # 張言好書畫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吳門四家”之一,“吳中四才子”之一。 唐伯虎詩與畫雙絕,他的人物畫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也擅長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他的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

    唐伯虎書法也很不錯,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後期也學習米芾,自成面貌,書法亦變為率意,並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勢的書風,用筆迅捷而勁健,沉著痛快,八面出鋒,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韻味;同時又融諸家筆法於一體,使結體、用筆均富於變化,並達到了揮灑自如的境地,代表作是《落花詩冊》。

    從明代到清代,趙孟頫與董其昌二人的書法影響超過了任何其他人,整個書壇都學習趙,董書風!雖然唐伯虎很多逸聞趣事,書畫都不錯,但唐伯虎的書法本身就學趙孟頫,米芾,那麼學習書法的人何必再去學唐伯虎呢?這是眾多學習書法者的心態取向,所以唐伯虎雖然有名,但但他主要是個畫家,書法成就並不突出,比趙孟頫與董其昌還是要差很多,學習他書法的人也不多!

    附唐伯虎書法

  • 4 # 文心竹葉

    唐伯虎書法也是二王書風孳乳。規範,個性張揚不強烈,其實最宜初學。米芾黃庭堅王鐸等等難度高一些,宜層次較高後賞習。不過話說回來,若有名師通人指導下,都不成問題,包括字型也不論。篆書草書都不妨成為初學範本。

  • 5 # 一江春水6560

    唐伯虎詩書畫俱佳,可是卻頂了個風流才子的名。一個《唐伯虎點秋香》,讓他把才子也丟了,只剩下風流。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國人學習,德居第一。即如趙松雪,亦因由宋仕元而被後人詬病,將其書貶為“奴書"“媚書“,使人恥於學之。一個唐伯虎,浪蕩子,更何足為學!

    唐寅的詩書畫都很好,喜歡。單說字,他取法趙米,正統又率意,風流倜儻,寬容淡泊,一望而知,有自家氣象。也許有人說,那直追趙米得了,何必學他?這裡有一不太恰當之比:你知道了餃子是肉和麵做成,想想就說,吃肉吃麵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吃餃子?

    各人都有自己好的那一口,自己覺得好就行。

  • 6 # 單衣雜談

    這明清以來的這些書法家他們的書法普遍有個問題就是法度不是很嚴。學他們的作品很難學出他作品的真實面貌。他的很多作品往往在這一幅當中是一個面貌,在另一幅當中又是一個面貌。不知道那個才算他的代表特色。

  • 7 # 中國書法大課堂

    唐寅(伯虎)以繪畫著稱於世,書法次之,儘管有“吳門四家”之稱,其書法比起同代幾位大家還有遜色,對後世影響不大。學書“取法乎上”,也是很少有人臨習他的作品之主要原因。

    就這個問題,我們順便了解一下明朝的時代背景以及書法和書法名家:

    明朝(公元1368—1644 年) 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九位皇帝,歷時二百七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並統治的封建王朝。

      這一時期,帖學盛行,法書叢帖傳刻活躍,促進了書法的發展。董其昌刻的《戲鴻堂帖》、文徵明刻的《停雲館帖》、華東沙刻的《真賞齋帖》等,收錄了從秦漢、晉唐到宋元,歷代書法名家墨跡,掀起了臨習古帖的高潮,帖學由此盛行。隨之,相繼湧現出了一批書法名家,徐渭、宋克、董其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寵、張瑞圖、黃道周、王鐸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宋克(公元1327—1387 年) 字仲溫、克溫,自號南宮生。明應天府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明代初期著名書法家。他深得“鍾、王”之法,筆精墨妙,揮灑自如,以章草書聞名於世。傳世墨跡有:《章草急就章》、《公讌詩》、《七姬志》、《杜子美詩》、《定武蘭亭跋》、《劉楨公詩》、《草書唐詩卷》等。

    明·宋克章草《急就章》區域性:

    文徵明(公元1470—1559 年) 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應天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明中期“書法三大家”之一。他的書法代表作有:《琵琶行》、《西苑詩》、《漁父辭》、《醉翁亭記》、《滕王閣序》、《赤壁賦》、《離騷》、《北山移文》、《與希古書帖》等。又因其擅繪畫,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明·文徵明草書《與希古書帖》區域性:

    祝允明(公元1460—1527 年) 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稱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明代應天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中期“書法三大家”之一。他能詩文,善書法,尤以草書聞名於世。有《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致元和道茂》等多種信札傳世。

    明·祝允明草書信札《致元和道茂》區域性:

    唐寅(公元1470—1523 年) 字伯虎、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應天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書畫名家。他工詩文,善書畫,與沈周、文徴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有“江南才子”之稱。他以繪畫著稱於世,也因此掩蓋了他的書法成就。傳世書法作品稀少。

    明·唐寅行書《致餘山大人行臺帖》區域性:

    王寵(公元1494—1533 年 ) 字履仁,號雅宜子、雅宜山人,明代應天府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明中期“書法三大家”之一。他博學多才,工書畫,尤善山水,書法成就被繪畫成就所掩 。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後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書法作品有:《滕王閣序》、《送友生遊茅山詩》和《玄墓之行帖》等。

    明·王寵草書《玄墓之行帖》區域性:

    徐渭(公元1521—1593 年) 字文清、文長,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山陰布衣、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書畫名家。他的狂草,用筆狼藉,豪放灑脫,氣勢磅礴,以奇絕著稱,引領了明後期推崇“形式美”的“尚態”書風。有《大寒嶺啖新胡桃頻婆諸果帖》、《自書詩卷》、《白燕詩卷》等作品傳世。

    明·徐渭行書詩卷《大寒嶺啖新胡桃頻婆諸果帖》區域性:

      董其昌(公元1555—1636 年)  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代松江府華亭( 今上海松江) 人。官至禮部尚書,明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師承“鐘王”,頗得晉唐書法神韻,用筆圓潤流暢,結字平整,但秀媚有餘,而渾厚不足。他的存世作品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詩》、《三世誥命》、《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前後赤壁賦冊》等。

    明·董其昌行書《神仙起居法帖》區域性:

    張瑞圖(公元1570—1641 年) 字長公,號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明代泉州府晉江縣(今福建晉江)人。官至禮部尚書。他以草書名世,是明代書法大家之一。他的存世作品有:《醉翁亭記長卷》、《衛民祠碑》、《承天寺十奇詩》、《後赤壁賦》等。

    明·張瑞圖草書卷《後赤壁賦》區域性:

      黃道周(公元1585—1646 年) 字幼平、細遵,福建漳浦(今福建東山縣)人。幼時,在福建東山島的石屋中讀書,故稱石齋先生。他是明晚期儒學大師,致力於儒學,雅好詩文,精通天文地理,又擅書法。他的書法,用筆古樸,峻折渾厚,超凡脫俗。存世作品有:《孝經》、《答諸友詩卷》、《自書詩卷》、《致緝生手札》等。

    明·黃道周楷書《孝經》區域性:

    王鐸(公元1592—1652 年) 字覺斯、覺之,號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洛陽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法名家。明朝晚期官至禮部尚書;清初又封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他的書法別具一格,以連綿的行草書著稱於世,對此後的學書者影響深遠。他的傳世作品較多,其中以《琅華館帖》和《擬山園帖》最具代表性。《擬山園帖》共十卷,在卷中,收錄了他多年的得意作品一百餘幅。

    明·王鐸草書《杜律卷》區域性;

  • 8 # 軫念信箱

    乞丐寫字很漂亮,但這是一種街頭藝術方式。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家,都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這一段時間是非常的困難,對於一個乞丐來說:“簡直是難上加難”。

    寫字和書法其實還存在有很大的區別。一個人寫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綜合素質的修養,如果沒有一定的寫字基礎,就不可能把字寫得非常的有氣勢。雖然乞丐在街頭寫字特別工整,也會讓人讚不絕口,但是這種狀態始終都成為不了書法家。

    乞丐街頭寫字缺乏一種創造性,因為練習書法的人都會從基礎開始。首先得有一個模仿的物件,在臨貼的時候慢慢就會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這都需要長期的去模仿,才會讓一個人在書法的境界裡小有成就,同樣也會具有書法的功底。

    這種狀態就會讓一個練習書法的人懂得書法各種風格。而相對於乞丐來說,寫字只是一種創作的方式,很明顯不能讓自己隨心所欲發揮寫字的特長。如果想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就得需要不斷的去創造。因為乞丐這種創造性在寫字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去實現,只是一種簡單的字型而已,對於藝術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價值。

    乞丐的字型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是極其美觀。如果細心的人來看,其實這種字型完全缺乏了一種藝術的氣質。如果字間都缺乏了一種精神氣。那麼這種狀態就和真正的書法比起來,完全有著不同的層次。

    如果作為一個生存的技能來說,乞丐寫字也能讓自己維持生活。想要突破這樣的瓶頸成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就得需要長期間的去臨帖。如果連這種狀態都堅持不下去,根本就不可能讓乞丐實現這種書法家的願望。

  • 9 # 五洲同畫

    唐伯虎的字比較隨性,對於學習者而言,不適合學習。

    當書法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又有王羲之、趙孟頫、文徽明等很多可以借鑑的摹本和帖,唐伯虎的優勢也就不明顯了。

    再有唐伯虎留下的字跡,多以詩作為主,字數和字量比較少,也不足以支撐臨摹的需要

    唐伯虎·作品

    所以很多學習者為了方便學習也就不選唐伯虎的字為學習臨本了。

    唐伯虎·條幅

  • 10 # 微醺與藝術

    題主這話有問題,我首先表示反對!

    憑什麼說唐伯虎的字不能成為書法臨習物件?現在書法家的字有幾個比唐伯虎寫的好(人家在書法史上能留有一席之地,當代的眾多“家”們,幾百年後,還有誰的作品能成為經典),不也有不少門下弟子在臨習嗎?我覺得,臨唐伯虎的字,至少比臨當代所謂的大師們的好吧。

    唐伯虎受趙孟頫的影響較大,也許是性格使然,他的字靈動飄然,顯得非常瀟灑。有人說比較單一,變化不多,但從其用筆來看,還是非常豐富的。

    個人認為,不但可以臨習唐伯虎的字,而且臨習唐伯虎的字還有三大好處。

    好處一,唐伯虎的字儲存的比較完整,臨習他的字可以很好體會行書的行筆運筆,墨色的控制,這樣在行書入門時能養成好的習慣,不致於走偏門;

    好處二,唐伯虎的字的結體還是比較正統,而且很容易模仿學習,從唐伯虎的字入手,然後學習趙孟頫、二王的字,有事半功倍之效;

    好處三,唐伯虎的風格比較明顯,也不復雜(這也許被人稱為單調的原因),難度相對較小,臨習者很容易就能掌握。這對入門練習行書的人的信心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臨習唐伯虎的字,也要注意一點,他的和文徵明的字有共同的問題,就是有不少自己的習氣,注意,習氣並不是風格,而且這種習氣還是很好看的習氣,比較說字的“豎彎鉤”的那一鉤,就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自己臨習時,先是要求全盤接收,以後還有要有區別和取捨的。

    本人也曾經臨過唐伯虎的字,臨的不精,問題也很多,斗膽發上來,供大家參考。

  • 11 # 雲隱

    中國書法範疇一直講究“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要構建自己的書法情趣和審美,只有敢於攀登或站在巨人的高峰和肩膀上,才能去構建更高的山峰。

    中國書法領域,要構建自己的書法世界,不能單純地效仿名家的技法,而應深入地研究作品中反應出的生命體悟與精神特質、審美意趣之間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碰觸到書法創作的根源和本體,引起與其審美意趣的情感共鳴。

    唐伯虎的書法水平在整個明代還屬於二流,放到書法長河中,就是一個簡單的個人情趣作品。屬於“取法乎中”的範疇。所以,不建議作為臨習的物件,特別是入門時臨習的法帖。“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

    書法領域,一定要志存高遠,併為之努力不止,才有可能達到登峰造極。盡力而為只是常人的標準,在優秀的人看來那只是最低的要求。用心琢磨、力求完美並不是過錯,而是一個優秀的人必備的品質。不驕傲自滿,精益求精,才能實現超越自我。

    書法練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個體修煉的過程,只有放到更高的境界和層次才能獲取更大的自由與空間,這就是取法乎上的意義。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甘於平庸是走向墮落的開始。

    一流的書法作品肯定源自於名家個人修煉的映照,透過筆墨來觀照個人的修煉境界和思想意識。也許我們無法逾越古人的高峰,但是我們只要志存高遠,善於借鑑、學習、吸取古人的學術、理論和技法中的精髓,我們就能夠事半功倍的取得成就,少走彎路。

    以古為借,為我所用

    中國書法學習的基本方法,首先就是要師從古人,師從古人有三點,一是讀古人的經典書目,二是觀摩和臨摹前人的習作,三是學習借鑑前人的治學風範。

    其中向古人大家學習最直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臨摹名家的經典作品,也是進入中國書法殿堂的不二法則。

    向古人學習,眼界不是停留到過去,不是寫成與名家的書法作品一樣,追隨古人的眼界也不是停留在單純的技法與結構上,而是要去了解和體會其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美學理念及作品中外化流露岀來的精神特質和審美情趣,這才是臨摹賢人的最終奧義,從而獲得一種能與自然、生命本源交流的能力,這應該是書法者在學習中要貫穿於一生的基本立場和態度。

    我們從米芾的書法之路一窺究竟

    米芾嘗自雲其十歲學碑刻,浸潤於周越、 蘇子美手札。晚年在《自敘帖》中,亦提及自己初學書時先學寫壁,研習七八年顏體後學柳公權、歐陽詢。後長時間追摹褚遂良,又轉師段季展。 至此所臨習者,皆為唐人。而後突然盡棄唐人,開始接觸魏晉法帖,入魏晉平淡。 再上追師宜官、《劉寬碑》,又慕《詛楚文》《石鼓文》之高古。 可知米芾並非從一開始便有 “好古” 的意識, 而是從取法近人、唐人轉折到遠追高古,從而走出了自己的書法之路。

    從米芾的書法之路就可以看出,取法的重要性。對於當下時代的我們,這個取法更是至關重要,無論唐人還是魏晉都是可以取法之作,這條已經經過多少大家證明的書法實踐之路,就是我們必須走完的入山門之徑。

  • 12 # 瑤箏彈清風

    唐伯虎的名氣得益於香港電影的影響力,給我小時的印象似乎是古今第一才子的存在。

    後來隨著年齡與學識的增長才知道唐伯虎真的才華真的沒有那麼誇張,他在書法上比不過文徵明與祝枝山,繪畫也不比文徵明強。

    唐伯虎的書法在諸多書法家中不過是平庸的存在,沒有什麼失誤之處,可也沒有什麼鮮明的特點!所以,對於書法人來說,初學者還可以學一學,因為比較容易入手,可是當你的書法認知提高了之後。真的沒有必要學習唐伯虎的書法,因為他的書法既不能對你的基本功有更大的幫助,也不能提高你的書法認知!

    不是漂亮的書法都是好書法,只有符合書法審美的書法才能成為好書法!

  • 13 # 梁園墨客書法

    提起唐伯虎想必是家喻戶曉,大家最為熟悉的關於唐伯虎的故事就是唐伯虎點秋香。

    作為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更是詩書畫樣樣精通,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為“吳門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書詩畫成就很大,但書法成就相對來說就略顯平平。

    其書法作品以《落花詩帖》為代表。

    為什麼說唐伯虎的字不適合作為書法臨習的物件呢?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取法乎上。我們剛開始學習書法時,一定會先找那些經典的字帖來學習,比如隸書,我們會找《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等,楷書我們會找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楷書大家的字帖,行書我們首先會想到王羲之。很少會有人直接從明清的字帖入手,這樣不但開始就選錯了路子,還容易形成後人的習氣,難以改正。

    其次,唐伯虎的書法看似精巧漂亮,實則筆畫變化不大,結體過於方正,作為行書,字與字過於獨立,這樣就缺乏了書法應有的藝術感。

    最後,由於其筆畫交代過於清楚,用力太沉,近於楷書,提按明顯,看上去不像是在寫字,更像是在啄字,這樣就為臨摹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臨摹不好的話,便會形成習氣,增加俗氣。

    綜上這些來看,唐伯虎的書法雖然漂亮,但是卻不適合大眾去臨摹,但如果有一定的書法基礎,那就另說了。

  • 14 # 千垛顧榮保

    這個題目很好!是啊,唐寅字畫皆大美,清新、典雅、脫俗。其風流倜儻、放蕩不羈而又有點玩世不恭的性情應是使人覺得只能賞析或膜拜,而不可作為範本而臨之,是否覺得學其書法而後會“習相近”呢?這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覺得可以學。

    “唐伯虎戲秋香”是流傳頗廣的故事,風流才子的書畫藝術、文化休養、機敏睿智的情懷被歷代稱頌,其實這樣極具喜劇色彩的藝術大家的作品應該能治療某些“憂鬱症”吧?那些射書、吼書者會怎麼看?

  • 15 # 寧波文叔

    唐伯虎的書法勝在才氣,而虧於功力。也就是說,唐伯虎的書法在繼承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而純靠其才氣鼎立書壇。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書法的正道首先在研習傳統,就是要把基礎打牢,在此基礎之上研習一家,吃透一家,再接觸百家,最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學養、習慣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

    如果上來就學習唐伯虎,而沒有打牢書法的基本功,最後也只能是唐伯虎的模仿者,而且由於沒有唐伯虎的學養和才氣做支撐,即使寫的特別像唐伯虎也沒有唐伯虎的書法有內涵。

    所以學習書法,首先要打牢基礎,可以是先學楷書,也可以是先學隸書,也可以是先學篆書,總之要在基礎打牢之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借鑑好的方面融入自己的書法裡來。到那時也可以借鑑唐伯虎的書法特點也不遲。

    唐伯虎書法立軸

  • 16 # 陳默涵

    許多網友多是以唐伯虎作為切入點,那我就試著從書法的流變史學來作答!書法從最初的甲骨文到草書,經過了千百年的發展和流變,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書法家智慧的結晶!當然,各個字型以實用(書寫)為歸依,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則趨於成熟或者巔峰,例如小篆是在秦始王時期,其中行楷以晉朝的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楷書則以唐朝的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為代表。再有就是宋朝蔡襄的“宋體”,宋微宗的“瘦金體”!一種字型或者字格要成為臨摹的範本,要代表一種風格或者一種價值,而且要開一代之先河,才會成為模本!至於明清甚至於現代的學習書法,就好比寫古典詩詞,再寫也逃不出唐詩宋詞的窠臼,或者是難以逾越高峰!而且,書法主要是用於寫的,尤其是印刷業不發達的時期,就猶如一個書生的臉面,所以大家都要練習書法,更別說科舉考試,作用更大!像現在,印表機、電腦打字有了,書法家就少了。說到唐伯虎,他和江南四大才子的“詩書畫”都是引領一代潮流,而且他的繪畫藝術成就最大,仕女畫更是一絕!不過,他的詩詞、書法就難以和他的先輩藝術大師媲美了。學習書法首先要臨帖,那麼臨貼就應該從最好的大小王、顏體歐體開始,就像郭靖學武功,當然可以像江南七怪學,不過最好還是直接和洪七公學“降龍十八掌”!

  • 17 # 西園秋竹

    這是個偽命題,誰說不能學呢?作為書畫家的唐寅,總有他成熟的筆法,字法和章法。他用筆雋秀勁健。字法疏朗有韻致,工整而靈巧,修韌而方厚,兼有蘭亭序的峻朗意象。章法比趙孟頫斜側得勢。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個性之外,缺什麼補什麼。唐伯虎自有他獨特優秀的一面。專補靈秀不足,韻致缺乏呆板和風骨不足的人。

  • 18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唐伯虎的一生沒有那麼傳奇。

    因為唐伯虎的字不夠好,學習其他人的字更好。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

    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伯虎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加上近些年,關於唐伯虎的電視電影非常的多。

    如果要說四大才子,文徵明和祝允明的字都非常優秀。尤其是學文徵明的字,非常的多。

    為什麼不學唐伯虎的字,因為唐伯虎的字還不夠好。

    下圖《落花詩冊》蘇州市博物館藏本區域性

    唐伯虎的字肯定是好的,但是不夠好。

    一人有感

    每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這個人的字,其他人不學呢?

    總想起啟功先生說的一段話。

    字寫得好不好,貼在牆上就知道了。

    不要字因人貴,電視電影讓唐伯虎還保留熱度。

    唐伯虎是以畫而名,並不是以字而名的。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學習書法,選擇更好的字練習。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那些好玩的單機遊戲,推薦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