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得啥意思
-
2 # 簡牘青史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小時聰明,長大未必聰明”這一句話的出處,即所謂的典出何處。
“小時聰明,長大未必聰明”是一句現代口語的表達,而實際在古文中的書面表達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原文如下: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從《世說新語》的這段記載,可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是曹魏時期的陳韙說的,主要是想指責孔文舉(孔融),但卻被孔融反用其語,對陳韙進行言語反擊。體現出了孔融年幼時便能言善辯,機智聰慧的一面。
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由南朝宋貴族劉義慶召集門下賓客共同編撰而成。
劉義慶,生於公元403年,字季伯,南朝宋文學家。
他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侄子,長沙景王劉道憐的次子。後來過繼給膝下無子的叔父臨川王劉道規,襲封臨川王。一生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備受禮遇。公元444年,劉義慶卒於京城王府,年僅41歲,諡號“康王”。
劉義慶一生可謂平步青雲,但政績卻乏善可陳。作為王室貴族,他不熱衷於權力爭鬥,卻對各種逸聞軼事有著極大的熱情。公元416年,劉義慶請求擔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圖書著作。劉義慶利用職務之便,遍覽群書,這為後來《世說新語》的編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元418年,17歲的劉義慶升任尚書左僕射,位極人臣。但此時,劉宋宗室禍亂不斷,兄弟鬩牆。為了全身遠害,劉義慶上書請求外調,擔任荊州刺史一職。遠離京中鬥爭的劉義慶表現出對民間傳說、人物故事的極大興趣,後來的《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不少劉義慶在此間的聼聞。公元440年,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門下,他們或飲酒,或清談,極盡風流之事。此後,劉義慶便召集門下文人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文人,僧人往來的密切,獲得了大量可用的材料。雖然《世說新語》署名劉義慶,其實,他只是倡導和主持了編撰工作,但是,全書的體例和風格大體一致,沒有出於眾人之手或抄錄群書的痕跡,當歸功於他。公元444年,《世說新語》歷時3年,最終成書。可惜,亦在當年,劉義慶因病早逝,年僅41歲。
文學史上對於《世說新語》的定義值得一觀:“《世說新語》一書,主要記載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二百年間士族階層的瑣聞軼事,展現了魏晉名士的精神風貌,反映了當時政治、歷史、道德、哲學、美學、文學等方面的某些特徵。它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簡約玄談,其文風自成一體,世稱‘世說體’,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世說新語》一書的主要內容,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一書中提出“志人小說”的概念,並認為《世說新語》是第一部“志人小說”。魯迅先生的這一說法為學者所接受,此後《世說新語》作為一部“志人小說”存在於我國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之中。
《世說新語》一書,將當時的名流軼事分為36個門類。這36個門類的順序,基本上是仿照九品中正制的做法,由高往低排列。排在最前面的四個門類,依次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這種排列基本上是仿照了《論語》中的“孔門四科”,其中所記大多都是溢美之詞,褒揚讚美之事。也正是因為劉義慶將“孔門四科”列為上卷,其學術思想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中捲包含有“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九個門類。雖然中卷也有令人稱道之処,但比前不足,比後有餘。下卷則根據寓意不同又分成上下兩卷,前一部分主要是“容止”、“賢媛”、“自新”等內容,收錄了很多個性鮮明、很能體現圍巾名士風度的人和事,多以正面肯定為主。至於排在最後的12個門類,尤其是“假譎”、“儉嗇”、“汰侈”、“忿狷”、“紕漏”、“惑溺”等門類,則頗寓有批評勸誡的意味,多半是屬於反面事例。雖說這一部分的收錄,對了解當時的社會風尚很有幫助,但仍不免受人非議。
36個門類,總共包含了一千多則故事,所涉人物,上自漢魏,下至劉宋,多達一千五百多個,其中,大多數都是後人眼中的所謂魏晉名士的代表,如“竹林七賢”以及王、謝等世家大族的子弟,而敘述的核心,又是能夠體現魏晉風流的人物品評、清談玄言、任誕隱逸之類的名士言行,所以這本書後來被魯迅先生戲稱為“名士底教科書”。
《世說新語》之名
《世說新語》一書曾有過《世說》、《世說新書》和《世說新語》三個名字。
《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都將本書著錄為《世說》。唐代的寫本殘卷末尾,則將本書寫作《世說新書》。從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董弅刊本開始,始將《世說新語》這一名稱確定下來。為什麼此書會有這三個名字呢?清代學者們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進行了很多探討,並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
清代學者認為,這部書原名是《世說新書》,《世說》是《世說新書》的節略之語。理由是,最早以《世說》為書名的是西漢劉向。他在校錄古書的時候,凡是經過他手編次的,都在原書名後面加上“新書”二字,以此與未編之前的舊書原名相區別。《漢書·藝文志》儒家類著錄了劉向《世說》一書,可惜,現在這個本子已經湮滅在歷史之中,但估計其體例應該與劉向所作的《新序》、《說苑》相類,上述春秋,下述秦漢。劉義慶打算續寫劉向的《世說》一書,所以就沿用劉向的辦法,把自己的書名取做《世說新書》,以和劉向的《世說》相區別。但從劉向之後,古書名凡有“新書”二字,史家著錄時往往將其省略,如《孫卿新書》,在《漢書·藝文志》中僅記載為《孫卿子》;《賈誼新書》,《漢書·藝文志》也只作《賈誼》。因此,按照這個慣例,《世說新書》從《隋書·經籍志》開始,也往往省稱為《世說》。
至於《世說新語》這個名字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由什麼人改定,已經不能確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不知何人改為《新語》,蓋近世所傳。然相沿已久,不能復正矣。”宋代汪藻《世說敘錄》在《世說新語》書名下注釋說:“晁文元、錢文僖、王仲至、黃魯直家本,皆作《世說新語》。”那麼,依照藏書家的生活時間,把《世說新書》改為《世說新語》的時間是不會晚於宋代初年的。
-
3 # 慧總生活
陳韙對孔融說的
出自“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
解釋:當陳煒用“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這句話描述孔融的時候,孔融當即反駁“想君小時必當聰明”。陳煒不得不驚歎“次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
典故孔融在十歲那年,跟著父親到洛陽去會見一個很有名計程車人大官李元禮。他很有學問,很多讀書人都想拜會他。但是,來者太多,應接不暇,李元禮因此決定只接見親朋戚友。孔融來到李府門前,告訴守門人說:他和父親是李府主人的親戚。守門人就帶他們去見主人。李元禮當然想要知道和他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大方地解釋說:我的祖先孔子曾經向你的祖先老子(老子原名李耳)請教過禮節。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師,因此,我們應該是世交了。李元禮和他的賓客聽回了孔融的推理,對他的聰明機智都讚不絕口。不過,一個賓客陳韙卻譏諷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反駁說:“那我答想你小時候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了。”
-
4 # 老中醫王聖尉
陳煒說的,指的是孔融。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不一會兒,太中大夫陳煒來了.李膺指著孔融(對陳煒)說:“真是個神童啊!”
陳煒則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就未必了.”
孔融立刻回答道:“如您所說,您小的時候一定是個很聰明的人.”
-
5 # 聽風看海讀夕陽
這句話的原文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候濮陽破曹操,是陳韙說的,說的是孔融,《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這個典故。
對,就是那個因為讓梨,成了多少代人從小的榜樣孔融。
孔融從小不但聰明,還口齒伶俐,所以他在“江湖”的傳說很多,這個“小時了了”的典故就是其中一個。
孔融是東漢末年魯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人,是孔老夫子的第二十世孫,據說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了洛陽。
當時的洛陽有一個名人,是河南尹(洛陽所在郡的長官)李膺,據說能敲開他家大門的人,要麼是有權的人,要麼是有才華的人,要麼是很近的親戚。
十歲的孔融就這麼大搖大擺的來到硃紅大門,對看門的小官吏說:“我是你們李大人的親戚,快讓我進去。”
見多識廣的看門人一時怔住了,不僅是“親戚”兩個字 把看門的唬住,那種大模大樣的氣勢也讓看門人不辨真假,你想,一個小孩子,敢在戒備森嚴的權貴之家瞎胡鬧嗎?
看門人就乖乖地開啟門讓孔融進去。看門人好騙,那麼見到李膺怎麼圓謊呢?
李膺正和一幫才子清談,一見這個乳臭味乾的小子,就一點面子也沒有給他留,斷然否定與他沒有任何關係:“我與你有親戚嗎?”言下之意,你不要硬我身上靠。
孔融立馬回答:“我祖上仲尼曾向你祖上伯陽師求教,我與你是通家世交”。
大家都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有關“禮”的問題,這樣老子與孔子就有了師生關係,漢魏時期一直稱師友為“通家”,所以,孔融就這樣和李膺拉上了關係。
李膺和賓客們一聽,都很驚奇,紛紛誇孔融聰明。
唯有在座的陳韙不以為然,(一看就是一個找懟的主),說了一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未必聰明)。
孔融立馬懟回去:“想你小的時候,必定了了。”
孔融利用陳韙荒謬的邏輯,給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難堪。陳韙從本心輕視孔融,所以故意出言刁難,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小年齡,雖然聰明伶俐,但也別高興的太早,長大了也不一定有出息。而孔融巧妙的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回一句“那你小時候一定聰明”,也就是說陳韙現在沒有出息。
這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回答,也讓陳韙啞口無言。
孔融小時候出言敏捷機智,老來照樣嬉笑怒罵,最終觸怒曹操,將他處死,一家人也都受到了牽連。
-
6 # 菡萏冰淚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是說的孔融孔北海的故事呀
出自《世說新語·言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箇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後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故表面上雖是讚揚的話,骨子裡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讚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
7 # 燕山箴言
《三國演義》第11回,太中大夫陳煒說的。指孔融。
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不一會,太中大夫陳煒來了。河南府尹李膺指著孔融對陳說:"真是個神童啊!"
陳煒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就未必了。"
孔融立刻回答:"如您所說,您小時候一定是個很聰明的人。"
孔融的意思很明顯,是在諷刺陳煒小時候聰明,現在是個糊塗蟲。孔融不愧一代神童。
-
8 # 王年平
小時聰明的人,長大也絕不會變傻。
小時聰明,經過後天人的培養,調敎,那定會聰明透頂,出眾超群。這是一定的。無疑的。
小時聰明,可後天無人培養他,沒人敎育他,沒人管他。成人後雖不出類拔萃,但還是比一般人聰明,能。決不會成為一般人或傻子。這也是一定的。無疑的。
從小聰明就佔了六分。後天的培養只佔四分。所以說,從小聰明的人就是沒人培養,也比一般人能。就是這個道理。
-
9 # 頓悟人生
這句話的前面應該出現一個人物就是河南府尹李膺.
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是這樣的:
不一會兒,太中大夫陳煒來了.李膺指著孔融(對陳煒)說:“真是個神童啊!”
陳煒則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就未必了.”
孔融立刻回答道:“如您所說,您小的時候一定是個很聰明的人.”
孔融最後的意思是諷刺陳煒的。
-
10 # 悠悠閒閒度人生
原文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地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和清高稱譽的名流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
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對這個孩童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有點不服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我們才高八斗的孔融哪肯在嘴巴上吃虧呢,聽後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此句名言的始作俑者陳韙最終被弄的十分尷尬。
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這裡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係”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係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係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寫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現實無情的被鞭打, 和那個時代許多耍嘴皮的名士一樣,孔融在生活上實在糟糕透頂,他在北海做官八年,愣是把那地兒整得民不聊生。袁紹的兒子袁譚攻打他所主持工作的北海,雖然“自春至夏,戰士所餘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但孔融卻“隱几讀書,談笑自若”。後,北海城陷,孔融抱頭鼠竄,竟拋妻棄子,結果,妻兒皆為袁譚所俘 一個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可以不顧的人,大概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了。
縱觀孔融的一生,年幼時因為天資聰慧而被稱作神童的孔融較之尋常孩童受到的誇讚與關注更多,成年後作為一個豪族名士,孔融太不識時務了,因為自己的天性自傲和那張直言的嘴給自己惹了禍端。曹操忍無可忍了,於是就找了一批人去給孔融網羅了一些罪名!盛怒之下然後就將孔融給殺害了,孔融被殺後,曹操派來的人到其家,孔融的兩個孩子正在打遊戲,一個九歲,一個八歲,面對帶血的刀子,非常坦然,竟說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悲愴、鎮靜,讓曹操大恐,斬草除根,一併殺之。
可以說孔融一生聲望很高,但是卻一點都不識時務,一點都不懂得收的道理。所以最終他被處死是源於禍從口出,實在是令人唏噓啊!孔融遭遇,正驗證了所謂現實版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11 # 亮亮爸爸475
講的是北海相孔融。歷史上神童大部分長大平平,再要不就早逝。可能是聰明超出年令所能承受的範圍了吧?用腦過度而早廢?
-
12 # 以史為鑑
這句話是東漢末年的名士陳韙所說,說的物件就是四歲讓梨的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從小就是孔家重點培養物件。
四歲的時候就因為懂得長幼有序的道理,把大梨讓給哥哥們吃,而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於是孔家就把這件事情傳播到外面,證明孔家又出了一個天才兒童。
但是孔家畢竟是詩書傳世,他需要的不僅僅是這種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的孝道,當時人更注重的是是否學到了儒學知識和辯論技巧。
於是在孔融10歲的時候,他父親帶他去當時的京師洛陽去拜見各種名人大v,以便提高自己的聲望。
當時洛陽最有名的一個大v叫做李膺,因為拜見他的人實在是太多,於是李膺逼不得已想出了一個辦法:除了自家親戚朋友和天下知名人士,其他人不得入內!
十歲的孔融不算啥知名人士,也和李膺無親無故,自然不在接見的行列中。
但是李膺有政策,孔融有對策,這個對策就是撒謊!
孔融對門房說:我祖上和李膺祖上認識,因此特來拜見。
門房被唬住了,然後通報李膺,李膺也懷疑這個十歲的娃娃可能是自己某位朋友的後代,於是讓孔融進來問問具體情況。
李膺見到孔融後就問:我是和你父親還是祖父有過交情嗎?
孔融回答:我祖先孔子和您祖先老子有師徒之情,所以我和您也是通家之好啊。
李膺和在坐的賓客們都覺得這小孩子有水平,進門的這個謊話竟然就這麼圓回去了!這個後浪不可小覷啊!
這時候,時任中大夫的陳韙來晚了,沒看到孔融語驚四座的表演。聽到別人轉述,陳韙覺得這不就是故意拿李膺和在坐的各位當墊腳石,準備一舉成名嘛。
於是陳韙故意說道:小時候看著很聰明,長大了未必真厲害!
結果孔融從四歲到十歲,這六年中積累的急智全部在這會爆發了,孔融直接對陳韙說到:看來這位客人小時候想必一定很厲害了。
陳韙懟人不成,反而被十歲的孩童懟的下不來臺。於是孔融透過這次在李膺家裡的表演一舉成名。
但是實際上,孔融一生中的悲劇也和這次事件不無關係。
十歲的孔融透過這次表演,成功的獲得了名士的認可,於是他的名聲逐漸擴大到全國,年紀輕輕就成為當時著名的名人之一。
甚至以董卓的殘暴也不敢直接殺掉孔融,只能把他派往黃巾之亂最嚴重的地方:北海國擔任北海相借刀殺人。
孔融這個人文學才華沒話說,建安七子之首不是吹的。但是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趨近於0!
要不是太史慈單槍匹馬求來了劉備的救兵,孔融怕是早被黃巾軍給滅了。
後來孔融打不過黃巾又混到徐州陶謙手下,曹操擊破呂布後又投到曹操麾下,總算是保住了性命。
可惜這個時候,孔融十歲成名的時候養成懟人的習慣變本加厲了。
十歲時孔融懟陳韙,漢朝看起來還算很穩定,這一番話除了當事人難堪之外,孔融並沒有任何損失,還獲得了極大的名聲。
但是到了孔融中年的時候,大漢天下大亂,曹操這樣的梟雄控制著麾下所有人的生死。
孔融這個時候看不清局勢,反而一個勁的給曹操唱反調。
曹操給曹丕娶媳婦,孔融寫信諷刺一番。
曹操北伐大勝而回,孔融寫信諷刺一番。
曹操要殺三國第一噴子彌衡,孔融說這是我鐵哥們。
曹操要殺站錯隊了的楊修,孔融也說這是我鐵哥們。
曹操打算節約糧食禁止造酒,孔融大唱反調我家裡“坐中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曹操眼看孔融這是一個勁的拿自己給他刷聲望,老虎不發威,還以為自己是陳韙啊!
於是曹操給孔融按了一個不孝的罪名,直接給咔嚓了。
所以說,不要看歷史上某某某在一件事情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就以為這件事情是對的。其實這件事情暴露了孔融小時候牙尖嘴利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從此認為這一招非常好用,結果長大後對不同的物件使用這一招,結果害的全家gameover,這其實是童年缺少家長正面管教的結果啊。
祝大家六一愉快!
-
13 # 異想天開樂園
提問者把《三國演義》中“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完全理解偏了。故我只好答非所問了。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說的是孔融,孔融因“孔融讓梨”而流芳後世,但他與楊修一樣,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因觸怒曹操被處死,可謂人為“才”死之典型。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假借陳韙之口說出這千古名言,其良苦用心,只有切身體會才能悟出其真諦。為什麼?
普遍認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用龜兔賽跑來比喻是最恰當不過了。但在我看來,羅貫中的用意遠非如此。
我以自己為例。小時也算得上是了了:幾乎具備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實力。工作後,又擅長運用哲學思想為指導,使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然而成功之後的我那個趾高氣揚,高高在上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朋友見我如登天,甚至比登天還難!我最終因觸怒大眾這個“曹操”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終走向失敗。我咎由自取,現在是生不如死。
再看看當今一些名人、明星,小鮮肉什麼的,粉絲們把他們捧上了天,但他們骨子裡卻視粉絲如草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長此以往,我相信總有一天觸怒了粉絲這個“曹操”,其結局又會如何?
更有甚者,看看那些落馬高官,有幾個不是小時了了,大也甚佳?但他們被糖衣炮彈擊中之後,最終因觸犯了法律這個“曹操”,而有逃脫了大未必佳這一宿命的嗎?那真是人為“財”死,殊途同歸也。
由是觀之,羅貫中真不愧名“貫中”,故《三國演義》無愧於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博古通今的先哲為我們提出了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為人民服務”那更是至理名言,當牢記於心。
我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這一切身體會,真不知道有沒有人贊同。大家看呢?
回覆列表
少時了了 大未必佳
有個典故: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