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野釣人劉g

    謝謝朋友邀請,我是專注傳統野釣的,要我說;一包製作酒米窩料,一盒蚯蚓,一根釣竿,一個釣桶(可以坐釣桶)一個揹包,野釣鯽魚,走走釣釣,比什麼餌料都要強,看我的野釣實戰影片,你就知道了,空軍基本都是離我很遠的。喜歡傳統野釣就關注我。謝謝再見!!

  • 2 # 小魚大亮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釣無定法、餌無萬能”。任何魚餌都可以釣到魚,如果想調配出效果最佳的餌料,要根據經驗結合魚情和水情來綜合判斷。雖然沒有固定的最佳餌料的配方,但是有一些我們配製餌料的常規理念,根據這些理念再結合魚情、水情配製一款鯽魚愛吃的餌料還是很容易的。

    “春腥、夏淡、秋香、冬濃”

    這個是釣魚人都熟知的魚一個規律了。這句話清楚的告訴釣魚人,不同季節餌料的不同變化。鯽魚一樣適用這個規律,拿當下這個季節來說,用帶有淡淡的穀物原香的餌料,就比用腥香和果香型的餌料,釣到的鯽魚要大一些。

    鯽魚愛吃的味型

    個體小的鯽魚可以使用蝦腥或是奶香,草莓、菠蘿、哈密瓜等果香主要釣個體稍大的鯽魚,用穀物香則可以釣的更大,在於水質不好天氣氣壓比較低的時候使用果香,穿透性上要優於其它的味型。到了冬天或者水非常肥的情況,可以使用陸克香、千里香等複合香型。

    餌料狀態的變化

    餌料可以遵循大魚用搓餌、小魚用拉餌的原則。如果都是個體較大的鯽魚,單純的拉餌在水底是沒有足夠的窩量留魚的。關於餌料的霧化方面,我個人的習慣是,快魚霧化慢,慢魚霧化快。在鯽魚垂釣中,如果魚情特別的快就一定要控制好霧化,霧化太快魚會向上追餌,造成魚離底,魚口就會非常的亂,魚情快時一定要壓好魚層。魚慢時霧化快,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增加霧化誘魚了。

    要考慮魚的偏口性

    以上這些都是配製餌料的常規理念,在餌料使用中應考慮魚的偏口性。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常見了,比方說某水域就是吃某一款餌料,使用其它的餌料就是沒它釣的多。這個就要在長期的垂釣中摸索釣點的魚愛吃什麼,或者多看看釣的比較好的釣友在使用什麼餌料。

    寫在最後:

    看似簡單的開餌,其實是釣魚中最難的一項。最佳的餌料是可以完全應對你所垂釣的魚情和水情,而不是一款神秘的可爆護的餌料,或是一個扭轉乾坤的配方。如果誰有這樣神奇的餌料,全國富豪排行榜肯定能找到他的名字了。

  • 3 # 同行漁獵筆記

    很榮幸來回答您的問題。大家經常說“釣魚之道,貴在應變”,意思是說,魚情在變化,我們的垂釣策略也要隨著進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有較好魚獲。用餌也是一樣,不同的魚情也要應用不同的釣餌。

    筆者平常也非常喜歡垂釣野河,根據多年的垂釣經歷來看,在河裡釣鯽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比如天氣、地形、時間、人為干擾等,所以在野河時釣鯽魚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那麼究竟在河裡釣鯽魚配什麼餌料效果最佳呢,今天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本文脈絡:

    河裡野生鯽魚的攝食需求河釣鯽魚漁情特點在河裡釣鯽魚時不同情況下的用餌應對河裡野生鯽魚的攝食需求

    河裡一般來說食物相對匱乏,可供鯽魚食用的天然餌料並不多,鯽魚喜食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微水物、水草、幼蟲,有時被水淹沒田地裡的穀物也是鯽魚的最愛。一般來說,鯽魚食性較雜,喜食富含動、植物蛋白的餌料。

    鯽魚一般在水域底層活動,其最佳攝食溫度在20~25度左右,喜食腥、香混合餌,而且哪裡溫度合適魚兒往哪裡跑,所以鯽魚往往會有離底、亂層攝食現象。水溫在20度以下時,鯽魚也有攝食需求,且偏愛腥餌(動物蛋白多的餌料)。水溫高於25度時,鯽魚偏愛植物蛋白含量較高的香型餌。

    河釣鯽魚魚情特點

    在河裡釣鯽魚相對其它水域有幾個不同點:

    1、溶氧量高

    河裡水流經常流動,加上水面積較大,開放性更好,因此與大氣的氧氣交換較快,所以河水一般溶氧量較高。一般很少和塘釣一樣會發生水體缺氧、魚浮頭現象。也就是說,鯽魚一般會在溶氧量較高的水底活動。

    2、河裡魚種較多

    野河多為上游或者周邊多種支遊匯合而成,導致水體內魚種較多,比如鯰魚、黑魚、鯉魚、鯽魚、翹嘴、鯿魚、白條、麥穗、沙裡趴、鰱魚、草魚、泥鰍、黃鱔、嘎牙等。在這種水域釣鯽魚,不僅要預防小魚鬧窩,還要預防碰到大魚切線。

    3、河裡地形複雜,深淺不一

    一般來說,河道較為狹長,岸邊總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而且往往底部經常有坎兒、水底深淺不一致。因此在河道里找到有利地形對於釣鯽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河裡釣鯽魚時不同情況下的用餌應對

    一般來說,我們在河裡釣魚,在窩點撒把酒米,用蚯蚓垂釣就可以了。但鑑於野河魚情多變,建議在以下情況下采取如下餌料:

    1、天冷時。比如在冬天、秋後、初春水溫底於10度時,魚兒活力較差,對富含高蛋白的活體小動物比較感興趣,此時應用紅蟲、蚯蚓施釣為佳。

    2、天變暖時。比如在暮春、秋天、初夏溫度在20度至25度之間時,此時鯽魚進入攝食旺盛期,此時建議採用腥香商品餌垂釣。如果遇到小魚鬧窩嚴重時,建議用蚯蚓施釣。

    3、天熱時。比如夏季、初秋水溫高於25度時,建議應用果香商品餌垂釣,如果碰到小雜魚鬧窩時,建議用個頭較大的蚯蚓施釣。

    4、釣流水時。水流較快時,商品餌附鉤性較差,容易被水流衝散,此時建議應用蚯蚓垂釣。

    5、釣深水時。比如水深超過三米時,商品餌到底後餌團很容易融散,此時建議應用蚯蚓施釣。

    6、拋竿釣時。用拋竿打串鉤時,商品餌附鉤性差,蚯蚓有天然優勢。

    最後的補充

    要說河裡釣鯽魚配什麼餌料效果最佳,是需要特定魚情為前提的。只要我們在釣魚過程中結合理論多實踐、多論證,根據自己的經驗很快就能找到適合的餌料。

  • 4 # 瘋一樣的男仁

    相信很多垂釣者都喜歡野釣,覺得野釣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可以很好驗證自己的釣技。而且鯽魚又是我們經常垂釣的目標魚之一,但是由於季節、天氣、魚情、水情、餌料、釣位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最終垂釣的效果。因此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野釣鯽魚時,使用餌料的攻略:

    一、打窩

    由於鯽魚的體型偏小,因此食量也很小。所以大打窩時一定要掌握好窩料的用量,一定要做到既能讓魚兒吃不飽,又能令魚兒留在窩點內。所以在打窩時,可以使用顆粒誘餌,顆粒狀的誘餌進入水中以後,會讓魚兒在短時間吃不飽,又會讓魚兒捨不得離開。

    這就需要我們精心掌控誘餌的使用量,在完成打窩以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補窩,而且補窩時誘餌的用量一定要少,這樣才可以保證窩點內一直有餌進行誘魚。

    二、釣餌

    1、鯽魚的覓食規律則是,有軟不要硬,有大不要小。而在冬春兩季更是如此,因此要搓大餌掛上鉤,這樣便於進行誘魚及打窩;搓小餌掛下鉤,這樣便於魚兒吸食入口,可以做到大小鯽魚通殺。

    2、由於春季早晚溫差還是很浮動,因此魚兒的進食慾望也會很低,建議大家採用葷餌進行垂釣。這時應搓幹散餌掛上鉤,用葷餌掛下鉤。而且幹散餌在進入水中後會霧化散落,這樣可以提高對魚兒的誘惑力。幾乎投幾竿下去就有有魚兒上鉤,但大部分是由下餌鉤中魚。等到魚兒密集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上下餌鉤同時中魚。

    3、垂釣鯽魚所用的餌料

    (1)葷餌

    準備好250g白蛆,然後將其清洗乾淨,接著倒入開水將其燙死,然後撈出放置於陽光下曬成7-8成幹,接著將其放入乾淨的瓶子內,接著將50g麴酒或者米酒、50g蜂蜜、25g大蒜泥也放入瓶中,然後將其攪拌均勻,接著將瓶子進行密封,大約經過兩星期的發酵即可使用。

    (2)素餌

    1、原材料:50g麥麩、50g榨過油的花生粉、50g玉米粉、10g蜂蜜、大量的麵粉。

    2、製作步驟:把麥麩與玉米粉進行炒香,然後再將花生粉混合進去,接著再將蜂蜜、麵粉新增進去,然後用釣場內的水進行開餌。

  • 5 # 農人阿東

    您這個問題,我簡單的給您說說吧,河裡釣鯽魚我用過最多的就是野戰藍鯽,還有紅色蚯蚓,(親們:我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是打廣告哈)以上是我經常用的,效果很好。

  • 6 # 我是你輝輝哥

    我也是一名釣魚愛好者,一般情況野釣選窩很重要。挨著水生植物找窩,魚一般都躲在植物下面。野釣鯽魚非常簡單,冬天蚯蚓。夏天藍鯽。不要想那麼複雜的飼料配方,沒魚資源你拿什麼也不好使。網上那些大神多數是賣貨的。

  • 7 # 釣魚人老高

    餌料作為垂釣過程中直接與魚接觸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相比其他環節,釣魚人投入的精力、時間往往也是最多的,期待著摸索、配製出一款極佳的餌料。回到釣友的問題“河裡釣鯽魚,配什麼餌料效果最佳”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辯證的角度,看待鯽魚餌料的好與壞

    2、河裡釣鯽魚,如何配製餌料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辯證的角度,看待鯽魚餌料的好與壞

    鯽魚的食性受外界水溫、水質、食物豐富度及自身生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時刻處於變化狀態,而非固定不變的,所以沒有一款餌料能適合所有水域的鯽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侷限性。筆者多次在聊城徒駭河野釣鯽魚,起初用的是經典的老三樣,與預想的大相徑庭,鯽魚幾乎好不攝食,浮漂入水後,孤零靜止在水面長時間不動作,但水面泛起的魚星分明表示水底鯽魚正瘋狂吞食窩料。筆者果斷換上再普通不過的蚯蚓,入水不多長時間,浮漂就大頓口、頂漂接連出現,3/4兩的鯽魚就上岸了。如果簡單地透過這次就認為蚯蚓好過商品餌料,並不準確。

    時間不長,徒駭河再次來水,攜帶大量野生鯽魚而至,筆者吸取上次的經驗,這次直接用蚯蚓作餌,意外的是效果並不好,筆者身旁的釣友依然是商品餌料,幾乎能連竿,無奈筆者也使用了商品面餌,鉤餌入水後,浮漂尚未完全豎立,突兀間直直往水下沉,提高便是一條大鯽魚

    透過兩次野釣實際經歷,不難看出,餌料絕對的好與壞是不存在或者說不準確的,更多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魚情、水情的變化,以適應魚的攝食需求。

    河裡釣鯽魚,如何配製餌料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上文透過筆者的野釣經歷,說明野釣鯽魚,需要根據鯽魚的食性,水情、魚情的變化,及時改變或調整餌料,那麼在河裡釣鯽魚,如何配置或選擇合適的餌料呢?具體如下。

    首先是注意季節、時間對鯽魚食性的影響。釣魚人清楚,季節不同釣鯽魚用的餌料差距顯著,對細節的把握尤其關鍵。冬季、早春,包括中春的一段時間,水溫並不高,像筆者所在的山東、河北等地,水溫長時間處於0-10℃,這個水體溫度,鯽魚活性高,攝食不季節。但為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需要補充一定的能量,所以食物對鯽魚的吸引力顯得格外重要,此時的鯽魚更多屬於被動攝食。像一些含高蛋白、腥味的商品餌料,或腥味的紅蟲、蚯蚓等葷餌都是不錯等等選擇。

    晚春、夏季、初秋這個三個時間段則不同,整體水溫略高或適宜,對鯽魚攝食慾望少有抑制,此時鯽魚攝食更偏於主動,攝食積極、主動,但因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眾多,所以對食物的選擇變動挑剔。這時的鯽魚更喜歡一些香腥、麥香、奶香類的商品餌料,但不必過於濃郁。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高水水溫的情況下,可用一些麝香味的蚯蚓或者餌料,這是因為麝香中含有一定量的麝香酮,它能在高水溫下,刺激鯽魚的神經中樞,提高鯽魚耐高溫、耐低氧的能力,從而促進它的攝食。

    其次是河裡釣魚,注意鯽魚可能存在的偏口現象。絕對部分的戶外鯽魚不存在偏口情況,但也有例外,特別是經常被垂釣的一些老釣點,極大機率存在。鯽魚在長時間攝食某一種味型的餌料後,逐漸對這種口味形成味覺記憶或依賴,對其他味型食物興趣大減,甚至有排斥的情況。比如如果在一個老釣點經常用小雞飼料打窩,配合麥香餌料釣鯽魚,時間越久這種味型偏好就不斷被強化,再用奶香味餌料魚口不勤。筆者曾多次遇到這種情況,雖然也能上魚,但提竿頻率有明顯的差距。

    再者注意大鯽魚與小鯽魚的餌料差異。小鯽魚攝食器官不完善、成熟,且嗅覺靈敏,對味型濃郁的商品餌料及其敏感,加之小鯽魚嘴唇、口腔柔嫩,所以餌料儘量做到蓬鬆、霧化佳,提高它的適口性。大鯽魚則不同,更喜歡一些接近於自然味型的餌料,像一些穀物香的嫩玉米、小米、米粒等深受大鯽魚的喜愛。所以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遇到小鯽魚太多,想釣大鯽魚的時候,便從味型、適口性入手,選一些發酵的玉米、小麥,過濾、篩選出大鯽魚

    最後是特定水域也會影響鯽魚的餌料選擇。如果選擇的河道釣點水草密集,許多鯽魚喜歡在這裡逗留、棲息,另外水底淤泥埋沒的腐爛植物莖葉,會向外面釋放出淡淡的乙醇味,所以選用的餌料可適當新增一部分酒米。因水草處常有活躍的小蟲,所以在水草處也可用蚯蚓逗釣,效果極佳。如果河道個別水體偏肥,那選用一些清淡餌或者本味餌,更容易吸引鯽魚的注意。同理,如果是水體偏瘦,則多用一些味型濃郁的香腥、麥香等商品餌,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首先從辯證的角度,對鯽魚餌料的好與壞做了分析、描述,接著針對河裡的不同情形,分享了鯽魚餌料搭配、選擇的一些技巧。即便如此,也不保證釣魚人就一定有好的漁獲。正如前文所講,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浮漂調釣、釣點選擇、窩料應用,釣魚人都有所兼顧,這樣施釣,筆者相信釣友會有不錯的漁獲。

  • 8 # 漁人峰哥

    首先要說明一點,三分釣技七分餌,由此可見餌料對於釣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並沒有任何一款餌料能適應所有的魚情水情的。所以河裡釣鯽魚當然也一樣,隨著魚情水情的不同,我們的餌料當然也要隨之變化。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鯽魚喜歡的餌料味型無非就那幾種,腥、香、甜。而河裡釣鯽魚,對於餌料的搭配與變化,建議遵循以下兩點為參考因素。

    1.熱天冷天鯽魚餌料選擇有何不同?

    2.魚大魚小鯽魚餌料選擇有何不同?

    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以上兩點餌料如何選擇。

    一、熱天冷天鯽魚餌料選擇有何不同。

    1.熱天釣鯽魚餌料選擇:我們都知道,從晚春到仲秋,除了夏天氣溫多在30℃以上之外,其他時間大多都在10-30℃之間。這段時間,鯽魚大多都會比較活躍,而覓食也會比較主動。而這個時候釣鯽魚總體來說,餌料應以少腥多香為主,尤其是炎熱夏天,餌料味道越淡越好。春秋氣溫對於鯽魚來說比較適宜,所以鯽魚覓食慾望也會比較強烈,這個時候以香腥餌料作釣鯽魚最好,而炎熱的夏天,我們又應該以素食或者淡淡的奶香清香餌料釣鯽魚最好。總的來說,這個時間段,我們釣鯽魚應以少腥多香或清淡味型為主。

    2.冷天釣鯽魚餌料選擇:這裡所說的要釣好魚?這點你必須要明白,你喜歡的不見得就是魚喜歡的。天主要是晚秋到初春這段時間,雖然這段時間由於氣溫原因,釣鯽魚餌料選擇略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區別不大。在這個時間段裡,冷天幾乎佔了一大半,因此我就把這段時間全部歸納為冷天來講。而冷天河裡釣鯽魚,由於鯽魚覓食慾望並不是很強,所以咱們應該以高動物蛋白型餌料去刺激魚兒開口。而高動物蛋白型餌料大多都是腥味或者濃腥餌料,這時咱們搭配餌料可以用腥香或者濃腥稍帶一點香甜都是可以的。總得來說,以腥為主香甜為輔,腥多香少就是冷天釣鯽魚的最佳搭配。還有紅蟲或者蚯蚓等活餌也是冷天河裡釣鯽魚的利器,效果有時候比商品餌更好。

    二、魚大魚小鯽魚餌料選擇有何不同。

    作為釣魚人應該都知道,除了天氣嚴寒的冬季,大鯽魚喜歡的味型偏葷以外,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喜歡穀物味型的素餌偏多。所以想在河裡垂釣大鯽魚,除了冬季咱們需要用到腥味餌料,其他季節總體來說還是應該以香味為主,有時候甚至越是味道較淡的穀物類餌料越是容易釣到大鯽魚。而小鯽魚卻恰恰相反,對於素餌它們興趣並不是很大,對於大腥大香的餌料,它們反而會蜂擁而至,大肆搶食。所以對於河裡垂釣大鯽魚和小鯽魚,咱們應遵循大鯽魚偏香或糧食清香餌料為主,而小鯽魚喜歡味濃,大腥大香或者濃腥效果最佳。

    最後總結:河裡釣鯽魚,天熱天冷,魚大魚小,季節不同,個體不一,喜歡的餌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咱們釣鯽魚的餌料也應隨著季節的變化和魚體大小來改變,雖然同一種餌料有時候也能四季通用且大小兼顧,但是那種情況畢竟是少數,所以咱們不要心存僥倖,當變則變才能魚獲連連!

  • 9 # 花兒與少年11

    河裡釣鯽魚,那肯定是野釣了。

    很多釣友一年到頭尋找神秘的釣魚秘方,餌料的配方,等等。作為一個釣魚人,想一想自己曾經也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曾經無數次在網上搜索過打窩的秘方,餌料的配方,向漁具店老闆討教,向釣友請教,一次一次的希望伴隨著一次一次的失望。說到底,哪有什麼秘方?記得功夫熊貓裡面大碗湯麵的秘方就是沒有秘方,現實中無不是這樣。看似神秘的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簡單的不能讓人相信的簡單。

    如果我告訴你打窩的秘方,就是丁香三奈藥酒,餌料就是老三樣,你相信嗎?然而所謂的秘方他就真的是這樣簡單。之所以是秘方,真正精髓之處,不過就是對季節天氣等綜合因素的考量,並在餌料上加以微量調整。

    比如一個配方,難道一年四季都通用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季節的變化很多,人類習慣也跟著在轉變,動物比人對季節轉變更加的靈敏,不同的季節,對食物的偏好也有所不同。

    以老三樣餌料為例,一年四季春為先。在春天的時候,鯽魚這個時候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馬上又要面臨產卵,這時候鯽魚對蛋白質的需求在一年四季裡是最大的。繼續補充身體的原因,自然而然促使他們去尋找腥味的食物,那麼在老三樣的配方上,要以腥為主,香為輔,配方上用藍鯽1份+918腥香味餌料2份+速攻二號1份,到了夏季,溫度逐漸升高,魚對腥香味的餌料需求變得不再那麼強烈,口味慢慢的偏向本味香,這時我們就要用上藍鯽1份+918本味香2份+速攻二號奶香味1份。到了秋天,又要變成以香腥為主,本味餌料為輔。餌料配比又成了藍鯽2份+918腥味餌料1份+速攻二號奶香味餌料1份,進入冬天,魚的活動變少,只是偶爾進食,一定要尋找以蛋白質含量高食物為主。

  • 10 # 釣魚三哥

    野河釣鯽魚用餌料的話,一般釣友們都會選擇老三樣,這三樣如果冬春季使用的話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氣溫高的夏秋季使用的話可能就不會太適用了!

    因為氣溫高的時候,野河小雜魚特別多,尤其是白天,在使用這種高蛋白腥味的餌料,會更加聚小雜魚的。

    所以夏秋季腥味的餌料佔比一定要低,多用一些素餌,麥香 麩香 奶香 本味等等這些氣味較淡一些的餌料會比較好一些!

    我個人夏季一般都是用一些偏香一些的餌料,比如大鯽終結者,一窩瘋,鯽香蛋奶,瘋釣鯽本味,瘋釣鯽麥香等等,幾乎都是偏清淡一些餌料,如果夜釣,稍微加一點點香腥的也可以,因為晚上小魚一般很少開口的!

    因為野釣餌料搭配我是很隨意的,主副餌就行,不需要新增霧化類的餌料,畢竟野釣小魚太多,還是儘量讓餌料到底霧化最好,切記餌料不要太硬,如果主餌副餌拉絲粉成分較大,要加一些不含拉絲粉的餌料綜合一下,要不餌團很快就成麵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了五個月的戀愛,見面時男方母親擺臉色,還有必要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