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王大拿

    估值的高低,永遠都是相對的,你要明白,在資本市場對每個板塊的估值高低,其實代表了機構這一時代的認同,低估的板塊未必會到高估,而高估的板塊,則可能繼續高估。

    比如我們經常說銀行的板塊估值低,這是因為從發展的角度,銀行業的發展基本上並沒有大的想象空間,每年的業績基本上都是可以預期的,既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屬於已經發展多年的傳統行業,如果銀行從低估開始突然的拉昇,除非這個行業有重磅的資訊,可能改變行業的業態,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或者在這個行業中,某個銀行有著不斷開拓進取的姿態,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招商銀行,在傳統的四大國有銀行外,人們基本上都會選擇招商銀行,而且在過去,招商銀行確實貴賓待遇也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帶來了高的業績增速,業績增速也就帶來了股價的大幅上漲,在過去的這些年,招商銀行是顯然跑贏其它銀行股的。

    而從行業角度,比如醫藥和科技類,它們的估值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要高一點,尤其是科技股,本身從企業角度,科技股大多沒什麼固定資產,是輕資產的公司,主要是依靠研發以及盈利模式,所以它們的業績彈性都會非常的大,而如果某個創新的應用,可能給行業帶來的鉅變,則可能從普通的科技公司,一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甚至成為獨角獸企業,這都是科技類公司的想象空間;醫藥類的上市公司同樣,很多有研發實力的上市公司,它們的業績穩步增長,而且這次疾病,也讓人們對醫藥行業有了新的認識,對於研發實力強的醫藥公司,必然估值上有個新的體現,因為未來業績的增長點實在非常的多。

    而從估值角度,除了銀行外,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鋼鐵類的,也是低估值的行業,它就和銀行一樣面臨著低估值,卻階段性的盤整局面,如前所述,低估值,不代表它未來一定會從低估走向高估,因為在每個時間點內,你要相信,機構都是聰明的,它們既然給了這個板塊相對低的價格,自然是多空博弈的結果,也是在階段性大家達成的共識,即這個板塊的成長潛力一般,除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成為行業的催化劑,能夠改變業績的預期,這樣才能讓股價大幅的上漲,因為是超預期的,否則低估的行業,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始終是低估的。

    所以我們投資股票,你需要辯證的看,高估的板塊,未必高估的就很多,如果未來業績繼續超預期,現在的高估就可能變成低估;而低估的板塊,未必就一定會補漲,因為低估是有原因的,除非整個大盤的估值中心上移或者改變行業的政策出現。這就是銀行板塊估值低,卻階段性跑不過醫藥和科技股的原因。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

  • 2 # 秦洪

    高估值的行業往往對應高成長,低估值行業對應低成長。在2010年前,銀行業高速成長,所以,當時銀行業也是高估值,2007年時,招商銀行估值也一度超過50倍。現在銀行業成長週期己過,平穩增長對應低估值。而目前醫藥、食品行業成長速度快,故享受高估值。但銀行業的機會仍存在,只是預期收益率不要太高,一年以上持股收益,有望達到淨資產收益率。

  • 3 # 南京祿口

    高估值的行業往往對應高成長,低估值行業對應低成長。在2010年前,銀行業高速成長,所以,當時銀行業也是高估值,2007年時,招商銀行估值也一度超過50倍。現在銀行業成長週期己過,平穩增長對應低估值。而目前醫藥、食品行業成長速度快,故享受高估值。但銀行業的機會仍存在,只是預期收益率不要太高,一年以上持股收益,有望達到淨資產收益率。。。。

  • 4 # 成長志投

    長期看,交朋友你喜歡未來很牛逼的,還是一直很穩定的哪?

    短期看,銀行板塊體量太大了,市場資金有限帶不動。

  • 5 # 閒人賢以交易為生

    因為增長率不同,醫藥高增長,銀行低增長,甚至可能負增長,因此估值低不代表,就會漲的快;所以醫藥業績高增長比銀行低估值漲的要好

  • 6 # 華爾街腿哥

    股票炒作都是炒預期的,你覺得它未來有需求,有上漲空間,那才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入。在疫情發生的時候很明顯醫藥公司的利潤將會非常可觀,所以大家都覺得即使再高的股價仍然有上漲空間,如果沒有疫情發生,醫藥股的確是非常高估了,但是由於疫情的原因這個高估就不那麼高了。

    科技板塊的上漲還是由於近年來,特別是和某國的貿易摩擦問題,導致國家比較重視科技創新和國產替代的概念,在科技板塊的投資資金量也比較大。同時5G技術我國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大力發展5G技術,成為國際標杆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前期科技特別是半導體,新能源板塊炒的過高,有些泡沫,但是疫情原因出現回撥,目前估值也不算太高,而且大多數人對5G產業鏈都是看好的,國家的發展政策也是支援的,從過去看估值高,但是從未來看估值並不高。

    至於銀行板塊估值低是由於之前它的估值比較高,目前大家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逐漸減少,而且國家一系列降準降息的政策,也會會銀行股價造成影響,但是即使你不把錢存在銀行,也不影響我國的銀行賺錢,其實銀行的利潤是所有公司裡最高的,可以看下面的對比圖。

    銀行和保險板塊的市值會非常高的,如果他們上漲會很容易就帶動整個大盤向上衝,但是拉動這些板塊上漲的資金量是巨大的,目前量能不足,這些板塊很難有過高的上漲。你也可以看出來每輪券商的上漲都伴隨著非常大的放量,目前的局勢不明確,很多資金在觀望,當然很難上漲。

    銀行、保險、券商板塊都是權重板塊,強行上漲會拉高大盤指數,這也可能導致大家覺得指數過高,加大投資的慾望比較低,對主力來說對小板塊的拉昇收割更加容易一些,沒必要吃力不討好。這些板塊想要上漲只能等牛市了,到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大盤指數往上狂漲!

  • 7 # 山藥69

    銀行板塊大概三十多隻股票,但是市值卻達到十萬億 ,幾乎幾佔據滬深兩市六分之一的市值,盤子大 ,特殊的金融屬性確定了銀行板塊是維穩得中堅力量 所以銀行股不可能大起大落。

  • 8 # 藍色游標

    以我看主要的原因還是銀行板塊的上漲空間非常的有限,雖然說估值低,但是它的發展潛力非常有限,雖然說他可以穩定的盈利,但是它的利率增長幅度不是那麼大!

    而且現在,他處於一個盤整的階段,還沒有走出牛市的趨勢,所以需要等待時間!

    而且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基礎建設,還有外貿,尤其是今年的,5g,半導體它們的上漲空間已經開啟,雖然暫時受到了一定的壓制,但是未來可期,現在大家越來越認識到,科技興國!

    那麼純金融的東西,他的投資價值,或者是回報率都沒有醫藥和酒,還有科技來的迅猛!

    未來中國是一個老齡化社會,所以醫藥是一個比較好的板塊,增長速度非常明顯,相比銀行,好多企業現在受到了一定的困擾,銀行的利率也在壓縮,可能降準降息,如果央行降準降息了,對銀行板塊是個利好,但是它的漲幅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認識,未來老齡化社會還是現在的疫情,對醫藥板塊都是一個利好,我們充分的認識到,人們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們國家犧牲了經濟,而保住了人的生命,醫藥板塊功不可沒!

    而銀行證券板塊,起到一個護盤的作用,他們偶爾發動一下,搭建好了平臺,其他板塊粉墨登場,等所有版塊都做好的時候,銀行券商就會有所起色!

    總之,現在還沒有到銀行板塊發力的時候!

  • 9 # 斗南拍市鮮花

    股票炒作都是炒預期的,你覺得它未來有需求,有上漲空間,那才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入。在疫情發生的時候很明顯醫藥公司的利潤將會非常可觀,所以大家都覺得即使再高的股價仍然有上漲空間,如果沒有疫情發生,醫藥股的確是非常高估了,但是由於疫情的原因這個高估就不那麼高了。

    科技板塊的上漲還是由於近年來,特別是和某國的貿易摩擦問題,導致國家比較重視科技創新和國產替代的概念,在科技板塊的投資資金量也比較大。同時5G技術我國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大力發展5G技術,成為國際標杆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前期科技特別是半導體,新能源板塊炒的過高,有些泡沫,但是疫情原因出現回撥,目前估值也不算太高,而且大多數人對5G產業鏈都是看好的,國家的發展政策也是支援的,從過去看估值高,但是從未來看估值並不高。

    至於銀行板塊估值低是由於之前它的估值比較高,目前大家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逐漸減少,而且國家一系列降準降息的政策,也會會銀行股價造成影響,但是即使你不把錢存在銀行,也不影響我國的銀行賺錢,其實銀行的利潤是所有公司裡最高的,可以看下面的對比圖。

    銀行和保險板塊的市值會非常高的,如果他們上漲會很容易就帶動整個大盤向上衝,但是拉動這些板塊上漲的資金量是巨大的,目前量能不足,這些板塊很難有過高的上漲。你也可以看出來每輪券商的上漲都伴隨著非常大的放量,目前的局勢不明確,很多資金在觀望,當然很難上漲。

    銀行、保險、券商板塊都是權重板塊,強行上漲會拉高大盤指數,這也可能導致大家覺得指數過高,加大投資的慾望比較低,對主力來說對小板塊的拉昇收割更加容易一些,沒必要吃力不討好。這些板塊想要上漲只能等牛市了,到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大盤指數往上狂漲!

    首先從持有股票者的身份意願看 持有銀行的往往是社保基金,理財類信託計劃等大資金,他們體量大,需銀行,保險,證券等大市值股票去容納,他們往往還要求安全第一及穩定的現金流,經不起上下折騰,而像銀行類股票剛好現金流充足,效益好,收益穩定,往往股息率比銀行利率還高出很多很多耶,也正因為像前述所說的大資金在這類股票中佔據主要位置,故股票股價表現平穩,不活躍,不想動,因為持有者主要想要的是現金分紅。

    而持有醫藥科技板塊股票的往往是一些風險偏好較高的資金,他們要的是股價價差收益,而不屑於現金分紅這點收益,故他們持有的股票往往上串下跳,交易活躍,割起韭菜來從不手軟。 科技股還可以這樣,不是說要上天的嗎 其次再來說說這幾個板塊自身屬性的差異 銀行是個相對成熟的行業,經營穩定,雖然也利用很多高科技手段不斷進行金融創新,但大的框架及盈利水平不會急劇變化,基本用當前資料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測出以後好幾年的數,確定性好,所以彈性就小。

    而其它兩個板塊則不然,他們往往需要不斷的研究開發新產品,探索新領域,不確定性大幅增加,這樣風險與機會就都來了,俗話說“炒股炒預期”,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不確定性給予了其股價無限的想象空間,哪怕到頭來盼來的是一砣屎,但畢竟在想象中他像過彩虹,萬一修成正果了呢。 它們的比較尤如工作上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比較,體制內踏實,但基本從上班就能看到退休啥樣,當然有仙的不在討論之列,而體制外的雖然開始遭點罪吃點苦,但萬一多年後再出幾個王健林,馬雲啥的呢,誘惑是不是挺大。

    畢業去哪好呢 再次,市值大小一直是我A股市場炒作參考的重要因素 銀行股到目前為止兩市共計37家,市值最小的農商行也得七八十億,大的宇宙行上萬億,大象笨呀,雖然有說法站上風口大象可能也能吹起來,但誰知道什麼時候才颳大風呢。你看醫藥科技股則不然,兩市至少也得有個五六百家吧,單支股票市值十多二十億的不在少數,100億以下的佔絕大多數,反正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花不開那花還開呢,再找點什麼概念啥的,就不信飛不上天,當然追捧的人也多,不怕死的也是前赴後繼。

  • 10 # 理性人假說

    首先PE倍數=股價/每股淨利潤,而股價=下一年現金流*/(R-G),其中R指的是資金成本,G指的是增速,增速越高,股價越高,估值倍數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銀行的未來增速肯定是下行的。首先銀行是強週期行業,因為它的狀況和所有的行業相繫結,可以認為它的增速是以GDP為錨的,上下浮動。而中國經濟增速肯定下行,那麼銀行的增長率中樞肯定下行。其次,從結構上來看,因為未來要大量發展科技產業,科技產業由於缺乏有效抵押物以及暫時營收和利潤較小原因,金融需求要靠直接融資市場滿足,而以銀行為首的間接融資市場服務能力有限,很難吃到未來的科技紅利,因此銀行的想象空間不大。綜合上述兩個原因,銀行估值肯定不高。

  • 11 # 馬小丘談基金

    首先,你說銀行板塊跑不贏醫藥板塊和科技板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你看到的只是今年的情況,如果回顧最近十年各個板塊的表現,銀行股可以排第一,你信嗎?

    這是西南證券統計的資料,銀行板塊年收益15%排第二,但由於極低的波動,所以總排名第一。

    雖然A股自金融危機以來,年回報只有5%。但過去十年,金融地產和消費板塊能夠提供相當可觀的收益率,銀行、食品飲料、家電、餐飲旅遊等行業在2010年以來年化回報率均在12%以上。其中銀行不僅收益率高,而且波動率很低,年度最大回撤只有7.4%。而波動較大的科技股則平均收益處於第二梯隊,2010年以來年化收益在7%左右。

    平時看著銀行股不漲,但看年線圖確是整體上升的,正所謂慢就是快。而且銀行每年的分紅相當可觀,有些銀行的分紅收益達到4%,而現在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已低於2%,是放在某寶划算,還是買銀行股更明智?

    十年,價效比最高的行業,幾乎沒人預料到,是銀行。雖然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大家對經濟報悲觀態度,金融股大幅回撤。但隨著國內疫情的消失,經濟的逐漸穩定,經濟回升是必然。而此時的銀行股明顯低估,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科技公司資本回報率並不差,但高盈利的龍頭公司大多在海外上市。透過基金買入海外科技公司是不錯的選擇。

    投資就要看的長遠。

  • 12 # 杜坤維

    銀行是一個尷尬的存在,尷尬在哪裡,市盈率最低,絕大部分跌破淨資產,股息率很高,有的銀行股息率已經達到5%,可是股價依然不見有多大起色,從一季報機構持倉看,還是非常的少,很多個股相對於年報,機構依然在減倉。

    從銀行指數看,經歷了2月和3月的兩輪下跌,銀行指數依然是位於底部位置,基本上沒有反彈,現在持有銀行股,虧損機率不大,至於會不會取得較好的盈利,很難說。

    投資股票就是投資預期,市場對銀行未來業績增長是有較多的憂慮的,一個是疫情衝擊,經濟較為疲軟,中小微企業經營風險增加,銀行資產質量存在下降的憂慮,監管也認為銀行資產質量可能在今年甚至明年和後年都會有下降的機率,資產質量下降,意味著銀行不良貸款率升高,一季度資料顯示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所上升,現在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個百分點。

    其次是為了支援實體經濟,有關方面不斷下調LPR利率,一年期LPR利率從4.31%下調到3.85%,下調利率46個基點,五年期以上LPR利率從4.9%下調到4.65%,下調30個基點,LPR利率下降帶來銀行淨息差明顯收窄,一季度整個銀行業淨息差收窄了幾個基點。

    三是目前IPO 擴容較快,市場存量資金不足,機構主要囤積與白馬股和高價科技股,沒有增量資金可以佈局銀行股,一旦機構資金移師銀行股,意味著熱點從白馬股切換到銀行股,就目前看,機構顯然沒有達成共識,生怕熱點切換失敗,白馬股股價不行下跌帶來淨值損失,而銀行股股價又無法推動,機構損失就大了去了。

  • 13 # 胡侃財經

    前股市銀行板塊屬於價格窪地。對此,有多專家和學者將原因歸納為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導致風險太大、盤子太大、發展預期不好等等。對此,我不敢苟同。

    其一,我國曆史上倒閉過兩家有影響的銀行,分別是海南發展銀行和包商銀行,這裡我不說倒閉過程,只說結果,最後兩家銀行分別被工商銀行和蒙商銀行接管,使用者存款沒有受損——也就是說即便我國銀行倒閉了,有人接盤兜底,最壞的結果尚且如此,那銀行風險說法站不住。

    其二,銀行盤子大。銀行股基本被國家掌控,建行、工行、農行、交行僅前十大國有股東控股97%以上,這部分股票正常年份都不會被操作。

    第三,近十年銀行業分紅佔比超過股市總分紅的50%,這是現實,過去哪個預期好的行業發展至今分紅超過或接近銀行了?就算茅臺過去總分紅和銀行業比,也只能是銀行總分紅的零頭。告訴我你還想要什麼樣的預期?

    第四,銀行收益十分穩定。大家看看疫情期間,萬業受到影響,你看你房貸少了一分錢沒有?還款日期往後推了沒有?很多家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需要向銀行還本付息。不僅如此,疫情過後,萬業需要補充財力,其中又有不少需要到銀行貸款。大家都知道我國銀行愛富嫌窮,說明我國銀行對風險管控還是十分嚴謹的,不存在預期不好和收益下降的風險。

    那為什麼銀行板塊還處於歷史低位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管理部門不想漲。如果銀行板塊上漲太快,出現異動波動機率增大,股價太高也不好調控(或者說調控成本太高),會造成股市不穩定,這是監管層不希望看到的。

    (2)利益部門不希望漲。漲得太好容易吸引散戶,這是相關方不希望看到的。首先是券商不希望散戶持有銀行股,因為銀行股一般是中長期持有,交易頻率低,券商收取的佣金就低,國家收取的各種稅費也低。

    (3)國家不希望投機分子分羹。中國有句老話叫悶聲發大財,中國銀行是萬業之母,銀行業過去十年總分紅超過A股總分紅的50%,這真的是大肥肉,國家不可能讓投機份子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當然國家也一定不會虧待腳踏實幹的人。

    (4)制度設計者不想漲。中國有句老話叫存在性即合理性,既然銀行板塊價格這麼低,肯定有它的合理性。掌握國有資產的人是我國精英中的精英,交易制度是他們設計的,國有資產是他們掌控的,銀行股價格還這麼低,想想是為什麼呢?

  • 14 # 6006198504

    因為擔心壞賬及盈利下降盤子大,別的醫及科盤小有點有題才加盈利未來期望大所以跑不過銀股價再降些市淨0.3/0.4就可能吸引力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工程師和傳統人工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