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一Gerry

    其實不是孫權不想得天下,而是有了清醒的認識後,再加上孫吳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士族掌握的許多權力,步、顧、陸、回朱四大家族,孫權在和士族鬥爭,晚年的多疑,逼死大將陸遜,還有子嗣的爭奪戰,讓他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孫權稱帝的地方並不是建業(南京),而是鄂州(武昌)。229年,中國大地上並行著三個年號:曹魏的太和三年、蜀漢的建興七年,以及孫吳的黃龍元年——就在這一年,孫權登基,以吳為國號,改元黃龍。幾年之後,孫權與蜀國簽訂了《中分天下盟文》,盟文中雙方約定了併力北向,平分魏國,甚至對九州進行了明確劃分:“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關為界。”這還不是孫權野心的終點。

    又幾年,鄧芝出使吳國,孫權與其曾有過這樣的對話。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鄧芝沒有順著孫權的話說。他的回答是:“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鄧芝奉命聯吳,說的卻是伐吳的話,這犯了國家交流的大忌。然而孫權不怒反喜,當下說道:“君之誠款,乃當爾邪!”從這個回答可以看出兩點:第一,孫權對日後與蜀爭霸天下有著清楚的認識,鄧芝的表述也正是他的想法;第二,孫權氣魄非凡,心中早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鄧芝的話雖然說的是蜀國,其實也是吳國。所以,這也正是孫權在鄂州稱帝的原因。鄂州位於九省通衢、三國交匯之地,孫權將首都定在鄂州,比朱棣定都北京還危險,這一著棋何止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定都鄂州之後,孫權的戰略態勢也非常主動,後期三國較大的戰事,幾乎盡數發生在魏吳兩國之間,蜀國才是“跑龍套”的小國了。

    當然,隨著北伐功業漸漸落空,孫權也難免有些英雄氣短了。加上張紘上書雲“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可速遷於此,以為萬世之業”,最終決定遷都,可能難免讓人誤解孫權開始不思進取了吧。

    所以偏安江東的孫權並不是不想得天下,而是隨著北伐的落空,而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2 # 心夢無痕1990

    當時吳國人科技落後,沒有北方中原那麼強大,加上吳國人才很稀缺,根本沒辦法跟魏國相比 同時,吳國人水軍力量強大,陸軍神馬的沒有魏國強大,所以他打不過魏國,也就統一不了天下,而且縱觀三國曆史,孫權貌似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孫權能力極強,能以外來人士的身份獲得江東本土人全力支援,十分不易。可惜江東畢竟只佔一隅,和中原在兵員數,經濟實力上完全無法抗衡,尤其是富饒的荊北未能佔領,只取得貧瘠的荊南,雖然平定山越,發現臺灣,收復交趾,遠航遼東日本等地,開疆拓土,但是對實力增長作用不大,一切輜重幾乎都要出自揚州,負擔很重。 且東吳每次北伐,曹魏總是以主力防守,皇帝御駕親征。對蜀漢往往只派偏師。長久的戰爭耗盡東吳實力。

  • 3 # 夢鯉本鯉

    其實依我的淺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本來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孫權偏安江東不錯,但是他真的不想得天下嗎?可以說,三國中的亂世梟雄們每一個都想問鼎中原,成就霸業。孫權自然也不例外。從他晚年的稱帝就可以看出他的野心。

    嚴格說起來孫權也不是完全偏安的,他也曾有多次主動攻伐的記錄,他一生多次進攻合肥,淮南,更是有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成名之戰,在赤壁之戰之後,也有北上攻取城池的記錄。而在關羽鎮守荊州之時也有進攻。

    那麼為什麼,大家會有一個孫權偏安的印象呢?

    1.實力不夠,在大部分時候,三國曹魏勢力最為強大,而東吳基本處於弱勢方,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保持守勢。所以基本上能夠堅守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2.看一看孫權的對手,有亂世梟雄曹操,有劉備,相比之下,可以說孫權幾乎是和父輩的人在對抗,所以他的經驗威望,能力,閱歷都稍顯欠缺。所以能三足鼎立就很不錯了。

    3.地理位置,東吳有長江天險,天險是屏障,同時也是北伐的阻礙,自古以來,長江以南的政權多半隻能偏安,而北方政權則多數時候能夠保持威壓之勢。

  • 4 # 大偉財經快讀

    孫吳在政治憑輯,軍事力量和國力方面都與蜀漢,曹魏相比處於劣勢。所以孫吳以“保守江東”為基本國策。孫吳在戰略目標方面為北抗曹魏,西聯劉蜀,發展經濟,壯大軍力,的迫切需求。

    但是孫權並不完全甘心於僅僅“保有江東”,而是積極尋求向外發展。

    但是夷陵之戰,吳蜀聯盟暫時破裂,曹魏坐收漁翁之利。孫吳雖使長江防線上下渾然一體,但無論是在國力還是在政治、軍事地理方面都陷入被動防禦境地。孫吳西有蜀漢為之掣肘,北有曹魏虎視眈眈;內部不僅有山越之亂,還有江東土著地主與孫氏政權的權力之爭。夷陵之戰後,為孫吳霸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周瑜、魯肅、呂蒙、程普等人都已先後死去。面對種種劣勢,孫權感到,如果稍有不慎,就只有“乞寄命於交州,以終餘年”。唯有“限江自保”,處於防禦狀態。

  • 5 # 探尋與發現

    220年,曹丕成為皇帝,不僅因為他有雄心壯志,而且在當時。曹丕作為魏王,在吳白官員中只有少數人才,他勢不可擋。而且,曹丕一方面控制著漢族政府。如果他不被稱為皇帝,那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尷尬局面。就像,大漢的老房子不僅破爛不堪,曹丕有足夠的材料建造新的豪宅,老宅對他沒有感情。您說他是修舊宅邸,還是拆除並重建了?在我看來,曹丕稱皇帝為必然。至於221,劉備成為皇帝,這是他要做 的一件事,不要看劉備不願的《三國演義》,這只是一種形式或手段。 220年,漢王朝去世,如果漢中國王劉備不聲稱自己是皇帝,他將不得不屈服於魏國。毫無疑問,這在政治上處於劣勢,處處受曹丕制約。但是,劉備始終以忠實者為準,一旦大人物死了,他就是皇帝的話。因此,他必須辭職,皇帝也必須辭職。

    然而,在222年,孫權成為國王,由 ​曹丕授予他。我不知道其政治含義,但正如孫權所同意的那樣,孫權打算將世界劃分為三點,但他從不願意擴大自己的名字。換句話說,孫權是吳國國王,他是魏國大臣。曹丕沒有任何理由擊敗他,而曹丕也有拉攏孫權的意思。至於蜀國,劉備控制了宜州,荊州和漢中,這些州實力強大,完全有能力與魏國平相提並論。孫權一無所知,真是奇怪。對於劉備來說,孫權必須打架,順便說一句,他希望看到曹丕陷入泥濘的水中。因此,荊州失意的故事浮出水面。 (至於隨後的伊陵與小汀之戰,不在此問題的答案之內,我將不作詳細闡述。)229年,孫權成為皇帝。這時,蜀國地位很弱,吳邦人口稀少,北部的魏國實力強大。情況很明顯,吳蜀必須團結起來反對魏國,以保護自己。曹丕也清楚地意識到了孫權的思想,孫權本人也不需要假裝自己是決定性的皇帝。

    可以說,孫權是國王,不僅要轉向魏國把他拉到水裡與劉備打交道,而且要成為一個所謂的低調人,因為在景泉接受了荊州的大部分人之後從孫權的收入中,即使蜀國進行了報復,魏國還是應該進行報復(魏國)。不幸的是,孫權錯誤地估計了局勢,爆發了夷陵小亭之戰,這導致了兩國的力量被不同程度地削弱。

  • 6 # 韶華傾夢

    魏蜀吳三個國家中,曹操想一統天下,所以率兵南下;劉備也想匡扶漢室,一統天下,所以進軍益州,一帶天下。似乎,在這三國之中,就只有孫權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想一統天下,偏安一隅。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孫權也不想偏安一隅,也想爭奪天下。但是,奈何孫權有心而無力。

    一方面,江東沒有出兵的名義。名義這種東西,可大可小,但卻真正的對江東存在著限制。當時漢獻帝還是漢帝,但他只是傀儡,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好不容易到了曹丕取代漢獻帝而建立曹魏政權,漢朝滅亡了,但是漢獻帝卻實行的是禪讓。也就是說,曹魏的政權還是正統的。

    而蜀漢,劉備一直以漢室宗親,大漢皇叔的身份自居。他出兵攻略土地,可以向外說是匡扶漢室,延續漢祚。在這方面,劉備也算得了那些心向漢室的忠心。而孫權,無名無義的向外進行擴張,指不定就會被其餘二國冠上叛亂的罵名。所以說,孫權能夠得到荊南,還是透過和曹魏的合作才得來的。

    另一方面,東吳少馬。東吳的政權一直處於江東,而江東水網密佈,適合的兵種是水軍。所以,東吳在戰船的製造和水軍的訓練方面一直很有心得和優勢。而騎兵則不然,東吳雖然也有騎兵,但這只是少數。而孫權要想打劉備,就要入川,往荊州的上游攻打過去。

    要知道,蜀道狹窄,難以上青天,再加上蜀漢在東部安排著戰鬥力最為強悍的白毦兵守著,東吳計程車兵若是攻打的話,付出的代價肯定很大。而且,蜀漢還有諸葛亮的無當飛軍,以及張飛遺留下來的機動性很強的騎兵呢。

    而要是往北去打曹魏,那就必須要在陸地上戰鬥。這麼一來,騎兵就是不可或缺的兵種。可是,這麼一來,東吳的水軍優勢就會喪失了。所以,當時孫權給曹魏找麻煩的時候,都是要拉攏遼東的公孫淵。

    除此之外,東吳缺少一個有大局觀和主站派的影響人物。東吳有四大都督,周瑜和魯肅都早逝。但是,這兩者對東吳而言,卻是版圖擴張最不可少的人。赤壁之戰,就是周瑜堅持攻打曹魏,然後打贏了赤壁之戰。而魯肅,更是向孫權提出“榻上策”。更為主要的是,魯肅能夠根據局勢的變化而隨機應變,制定一系列符合東吳利益的策略。

    而呂蒙在打完荊州不久後便逝世了。至於剩下的陸遜,雖然在軍事謀略方面有著不俗的才能,但是,陸遜缺乏主動出擊的精神。他為都督的時候,東吳的戰略一直是以防守為主。

    此外,孫權也曾有過爭霸天下的心思,但最後都不得而終。孫權多次想要攻打合肥,把合肥收入江東版圖,但是,每一次都被曹魏給挫敗了。而在黃武七年的時候,周魴詐降曹休,孫權暗中進駐皖口,派遣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和全琮為左右督,統兵三萬對曹休十萬。

    這一戰,是東吳能夠全面進攻曹魏的最好一戰。奮武將軍朱桓建議,只要在夾石、掛車兩條險要道路上埋伏,然後斷了曹休的後路。最後,生擒曹休,進而攻取壽春,割據準南,劃分許昌、洛陽。但是,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孫權又開始猶豫了,而他問陸遜的時候,陸遜卻以風險太大而拒絕了。

    事情的發展亦如朱桓所料,雙方最後戰於石亭。本來能夠更進一步的機會,被東吳給丟了。

    最後,就是孫權和江東的世家一直處於制衡關係。因為孫策打江東的時候,對江東世家打壓的太厲害了,使得這些世家對孫家很長時間都懷有恨心。到了孫權執政的時候,雖然隨著孫家的壯大,這些世家不得不服從孫家的治理,但是卻還未達到心服口服的地步。

    再者,世家都是以利益為主。爭霸天下的風險太大,損失會很大,這不符合世家們安穩發展的利益。所以,江東的世家很大部分都是主和派,而孫權這個人雖然有想法,但是內心又不能果決,再加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支援孫權。

    所以。到了最後,孫權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時機,不得不偏安一隅,不在爭霸天下了。或者說,這是以南伐北最為侷限的存在。

  • 7 # 歷史緣來有此

    為什麼孫權偏安江東,不想得天下?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三國鼎立,曹魏統一北方,擁有天下十分之八的土地,正值巔峰,實力強大。蜀漢又有川蜀依險自守,東吳有長江天塹,那他們三國難道都不想統一嗎?當然都想統一,結束三足鼎立的局面,孫權也並不是偏安江東,不想得天下的!他限制蜀漢,奪回荊州。平定山越,穩固交州。屢次伐魏,牢牢控制了江淮南部。由此可見他也是有野心的。咱們說古代統治者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無非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和自身實力這些決定性因素,那麼孫權的這些因素他具備哪些呢?

    天時

    天命所歸時,自有水到渠成的大勢所趨,孫權在位時間足夠長,比司馬懿還要晚死一年。從曹操起,到曹丕、曹睿。孫權幾乎面對了曹魏政權整個最鼎盛時期,他和曹操、劉備、曹丕,乃至諸葛亮、司馬懿等稱得上是雄主人傑,天意歸晉不歸東吳,孫權雖然出生東吳名門,但沒有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遇,更沒有劉備帝室之胄的正統之義,只能偏安江東坐等時機,最後終於等到曹芳這個傀儡皇帝,可又遇到了全盛時期的司馬懿,自身還陷入儲位黨爭的嚴重內耗,天意如此夫復何求呢?

    地利

    江東處長江中下,土地肥沃,繁華富足,先天就是培養大族貴族、繁榮文化的地方。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民沒有進取之心,孫劉聯盟之初,大部分貴族臣民都主降可見他們只想過安逸日子,縱觀我國曆史朝代的更迭和統一,大部分都遵循著領域的統一都是由南向北,自東而西的大勢方向來完成。再者東吳據有長江之險,這對他防守來說本為其地利一長,但從進攻的角度來看,地處低下而仰攻蜀漢和曹魏,這又成為了一短。雖然沒有蜀漢蜀道之難,但是蜀漢位於長江上游,想要統一天下,一旦和蜀漢鬧翻,蜀漢即可順江而下,毫不費力就可以攻擊東吳。

    人和

    孫權雖然也得到了很多江東的才俊,但這些賢才大多是孫堅孫策去世後留下的舊部和北方到江東避難的非本土人才。但江東內部最大的問題是江東士族的抵制態度和土著山越屢屢叛亂,平亂花了很大的精力,同時東吳後備人才短缺,正當孫權鼎盛時期的時候四大都督先後短命而亡,陸遜更是因內耗而喪失。魏蜀兩國卻是人才輩出,尤其是曹魏佔盡地勢之利,接班的人傑層出不窮,孫權就是有進取之心,也無如周瑜、陸遜這般砥柱之才可用了。

    東吳後期發展局勢和孫權自身能力

    東吳大批的謀臣和驍將都先後過早的謝世凋零,使得東吳爭雄天下的實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先是最驍勇的小霸王孫策突然英年早逝幾乎使孫氏集團土崩瓦解。周瑜、魯肅和呂蒙三位文武兼備的大將,他們制定了東吳政權的立國方針,偏偏又都是最早辭世。反觀曹魏地廣物博,又處於華夏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人才一輩輩的成長。孫權和他的兄長孫策相比明顯不善於臨陣突擊,從東吳方面取得的勝利戰爭看,赤壁之戰打敗曹操是周瑜指揮的,偷襲荊州殺掉關羽是呂蒙指揮的,夷陵之戰打敗劉備是陸遜指揮的,而孫權親自指揮的只有進兵淮南和曹魏爭奪合肥。其中和曹魏之間較大的戰役就有11次之多,結果大多都是失敗或者無功而返。孫權又是個守城之主,不善於擴張基業。

    由此種種看來,東吳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不具備得天下條件,縱觀我國曆史,但凡在亂世中的開國之君,無不善馭戎機。孫權雖然也算是膽氣豪壯,可惜所遇對手道高一尺,註定了只能偏安江東,所以孫權不是不想得天下而是不具備得天下的條件和勢力。

  • 8 # 夢迴寧州

    也不是沒有想法,從孫權屢次派兵進攻合肥,呂子明進攻荊州來看還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只是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魏國佔有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孫權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北伐。

  • 9 # 踏足山巔望星空

    1,孫權的根基在江東,在此之前先後有孫堅、孫策在江東發展;

    2,孫劉兩家互為聯盟,因此戰時可以有幫助,但事實是沒有的,孫權先後是靠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來抵禦外來侵略;

    3,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長江並不是什麼天然防線,有很多人都認為我有長江天塹就萬無一失,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赤壁之戰就給孫權造成了這樣的一種假象;

    4,如果說孫權那時要北伐的話,有一定危險性,《精忠岳飛》裡岳飛就曾說過,如果戰線北移,那麼原先在江淮一線的佈防就會因此變得毫無用處。

    5,言不正名不順

  • 10 # 真情難收

    在當時三國孫權的吳國軍事力量和國力方面都與蜀漢,曹魏相比處於劣勢。所以孫吳以“保守江東”為基本國策。吳國在戰略目標方面為西聯劉蜀發展經濟壯大軍力的迫切需求,同時也積極尋求向外發展。但無論是在國力還是在政治、軍事地理方面吳國都陷入被動防禦境地。孫權感到,如果稍有不慎,就只有“乞寄命於交州,以終餘年”。唯有“限江自保”,處於防禦狀態。

  • 11 # 天晴愛睡覺

    天下誰不想得到,但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咱們會發現,三國的大型比武賽事基本都在前期,因為後期的幾位老鐵都認命了!

    曹魏獨佔九州,孫權‘劉備各佔兩州,依靠長江、秦嶺來防禦!

    曹魏要捶打他們,就得過江、就得翻山,孫權劉備想打曹操,一樣要面對這些地理障礙!

    孫權自從合肥之戰丟人現眼之後,基本上也就乖乖回家經營祖傳的自留地去了!

  • 12 # 方圓論壇

    江東孫氏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入主中原的想法。從孫權的父親孫堅開始,孫氏一族就已經有了爭霸天下之心。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爭權同歸於盡,董卓趁機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掌握朝中大權,成為了禍亂漢室的權臣。董卓亂漢之後,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董卓,這些諸侯並非多麼的忠君愛國。而是他們想要接著討伐董卓,收割功名利祿。孫堅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雖然相對於其他諸侯來說,孫堅算是一個真正想要討伐董卓的人。但不管怎麼說,孫堅也同樣是一個利益動物。

    再從後來孫堅偶然獲得傳國玉璽,卻隱匿不上交來看,孫堅不臣之心早已昭然若揭了。在古代,傳國玉璽就是天下的象徵。孫堅藏匿玉璽,他什麼意思再明顯不過了。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吳書》記載,孫堅當時駐軍洛陽城南,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雲氣浮動,眾軍驚怪,沒人敢去汲水。孫堅命人下到井內,打撈出了傳國玉璽,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缺一角,文字是“受命於王,既壽永昌。”這就是明證。但孫堅最終也給他人做了嫁衣,白白便宜了袁術。

    孫堅長子孫策,他繼承了孫堅的遺業開創了江東的一片基業。孫策的野心並不比他的父親孫堅小。歷史上孫堅吞併江東之後,曹操認為孫堅大勢已成,自己又要對陣危害更大的袁紹,所以也只能以姻親關係來拉攏孫策。但孫策根本不在意這一點,他佔領江東之後,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建安五年他趁著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的機會,孫策策劃了偷襲曹操許昌迎接漢獻帝南下,想要自己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但孫策大計還沒有實施就遭到了刺殺,最終不幸身亡。但也因此可以看出,孫策確實並非一個守成之主,他對於中原還是抱有極大的野心的。但只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孫策死後把江東之主的大位傳給了弟弟孫權。孫權也同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但孫權在江東的權利地位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事實上孫權要不是有周瑜的鼎力支援,他差一點就繼承不了江東大業。而且孫權即位後也收到了世家大族的掣肘,否則孫權即位後也不會急於提拔青年將領了,孫權提拔青年將領就是想要有一批可以完全操控的臣子。孫權雖然有北上之心,但一方面實力不允許,因為孫權穩固權利後,北方就只有曹操這麼一個霸主了。孫權怎麼敢忍曹操呢?

    另一方面江東的眾多文臣武將也不會支援孫權北上。要知道歷史上赤壁之戰時期,要不是周瑜和魯肅的鼎力支援,孫群根本頂不住臣子們洶湧的投降浪潮。因為東吳臣子多數都是江東世家大族,他們不在乎誰坐天下,因為不管誰坐天下都離不開他們去管理天下。所以他們不願意個曹操拼命。即使孫權也無法強迫他們。赤壁之戰東吳大勝後,孫權好不容易掌握了主動,和周瑜商量把目標轉向了益州劉璋。但周瑜還沒有實施計劃就病死了。此後接替周瑜的魯肅、呂蒙等人都是守成有餘,進去不足。再加上東吳臣子本身就多是一幅樂於安穩自得其所的心態。孫權再有想法也是白搭,畢竟他雖然是江東之主,但也不敢過於得罪東吳世家。就這樣,孫權的江東就成了徹徹底底的守戶之犬了。最終被晉朝所滅亡。

  • 1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如果拿東吳政權和蜀漢政權做一個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孫權的東吳政權幾乎毫無進取之心,蜀漢政權劉備當政期間,進攻漢中、北伐襄樊,諸葛亮當政期間,七年五次北伐,後諸葛亮時代,光是姜維前後就有十一次北伐,而東吳政權呢,赤壁之戰後滿打滿算不過6次北伐。

    以東吳和蜀漢的實力對比的話,東吳的實力幾乎是蜀漢的2倍,但是向北攻打曹魏的數量不及蜀漢的一半,如果北伐是指統一天下之志的話,那蜀漢統一天下的志氣遠遠高於東吳統一天下的志氣,難道是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嗎?

    孫權

    如果說曹操和劉備是開國之君的話,那孫權最多也只能算一個積極開拓的守成之君,孫權19歲就成為江東之主,27歲就敢面對曹操強大的威脅而不屈服,寧願率軍與曹操決戰都不肯投降,怎麼看孫權都像一個有雄心壯志和帝王之心的雄主。

    但是另一面,孫權政權大部分時間在於解決內部融合,穩妥開拓江東基業,比如解決江東內部的山越人問題,孫權雖然沒有向北發展,但是其勢力卻是積極開拓南方疆土,收編了整個交州,還曾經到今天的臺灣省去搶掠人口,怎麼說孫權也是積極開拓疆土的主。

    準確的說,孫權並不是沒有統一天下之志,而是孫權的統一天下之志在現實面前變得更加實際,孫權一直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不在乎臉面,不在乎虛名,只在乎實際利益,舉個例子,孫權作為割據江東的一方之主,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在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前,主動向曹魏稱臣,寧願地位降低,也要保住江東政權,這就是務實。

    孫策與周瑜

    孫權其實早有統一的志向,而且這個志向來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魯肅。魯肅在孫權剛剛接手江東集團,整個江東局勢還不明朗的時候,給孫權提出了東吳政權的最高戰略規劃,這個被稱為榻上對的戰略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還早了七年。

    魯肅給孫權說:

    當今天下漢室已經不可興,曹操已經不能被除去,我們只有鼎立江東,以觀天下形勢發展,伺機進攻劉表,全據長江以南,然後再建立帝業以統一天下。

    魯肅對一個19歲的江東少主孫權說出這種統一天下的話來,孫權難免心胸彭拜,熱血沸騰,雖然孫權表面上說力所不能及,但統一天下的志向無疑在孫權心中紮下根來,所以孫權是不甘心受制於人,所以孫權在赤壁之戰不願意投降曹操,而是選擇與曹操一戰,這也就解釋了孫權為什麼不會像劉琮一樣投降,而是選擇先割據一方,再圖天下,根本原因就是孫權心中最遠大的理想就是統一天下,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孫權與魯肅

    孫權在稱帝前有過四次北伐曹魏的戰爭,分別是214年征討皖城,215年攻打合肥,226年北攻江夏,228年石亭之戰,四次戰爭兩勝兩敗,尤其是合肥之戰,孫權被張遼打蒙了,差一點就做了張遼的俘虜,要不是張遼不認識孫權,孫權想逃都逃不走,這一戰的威名成就了張遼,卻讓孫權對於北伐產生了心理畏懼,有張遼在,孫權始終不敢攻打,等到張遼去世後,孫權才敢繼續北伐。

    雖然石亭之戰孫權取得了較大的戰果,差一點就全殲了曹休的軍隊,由於東吳內部將領缺乏進取之心,導致石亭之戰的戰果無法擴大,其中的根本原因,也是孫權無法像蜀漢一樣不停北伐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東吳政權是一個守土有責,進取不足的政權,因為孫權政權內部的勢力對於北伐興趣不大,對於割據江東興趣極大。

    三國鼎立

    東吳政權與蜀漢政權有些類似,但又有所不同,東吳政權內部有三股勢力組成,一是從北方流亡到江東計程車人集團,以張昭為首,一是跟隨孫堅、孫策作戰的舊部,以周瑜為首,再就是江東本地的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為首的江東本土士族集團。

    孫權政權越往後發展,第一股的流亡士人集團和第二股的孫氏舊部越來越人丁稀少,勢力凋零,而第三股以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為首的江東本土士族集團則不斷髮展壯大,幾乎成為了孫權集團的骨幹,這部分大家族的利益本身就是在江東,不願意向北發展,更不願意北伐對付強大的曹魏勢力。

    孫權與張昭

    因為打仗要消耗人口、錢財、糧食、物資,這些東西都得從江東百姓身上搜刮而來,而江東士族同樣是人口、錢財、糧食、物資的主要提供者,讓他們花錢、出人去打一場不太可能取勝的戰爭,只有損失利益,而沒有獲得利益的可能,換了誰也不會願意吧。

    所以,就算孫權有統一天下之志、有北伐的雄心壯志,他手下佔主要階層的本地士族不同意或者抵制,孫權也無可奈何,只能被迫接受,所以孫權在自己晚年政權鞏固後,就開始大力打擊江東士族,比如逼死了陸遜,賜死了朱據,張純,流放了顧譚和顧承,這些可都是江東四大家族的重要成員,甚至是家族長。

    孫權稱帝

    因此,總結起來,孫權不是不想統一天下,只是現實限制了他統一天下的行動,原本支援孫權統一天下的最主要的兩個人是周瑜和魯肅,可惜兩個去世都比較早,周瑜和魯肅去世之後,江東政權內部支援孫權統一的基本上沒有人了,所以孫權空有一番統一天下之志,卻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和實力,並且還受制於政權內部的四大家族。

  • 14 # 影視迷陳

    孫堅攻打董卓的時候,孫權就為父親出謀劃策孫堅很是喜歡,小的時候聰明難道大了就不聰明瞭,顯然不是!

    當孫策交託權利給他的時候他才18歲,當時他身邊沒有什麼人,都是孫策帶的一般人,正是因為孫權的聰明周瑜和手下人才肯聽的話,當時周瑜還在時候,孫權沒有怕過誰,那是因為自身的實力和對方差不了多少,後面周瑜魯肅,呂蒙相繼去去世之後,也沒有多少能打的將領了,東吳水師很厲害,但步兵和騎兵不到10萬左右,這就很難去攻打擅長陸戰的魏蜀了!

    後來孫權發動合肥之戰更是被對手打的沒有招架之力,用自己不擅長的去攻打對方的長處這是自倒黴處,這一戰敗孫權更沒有心裡去戰了,還不如以自己的長處來首好了,以長江的天塹保護江東一帶,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自古以來偏安一隅是不能長久的,難道孫權不明白嗎,而是有心無力罷了!

  • 15 # 沉睡的天堂

    孫策遭遇不幸後,孫權接替了哥哥之位,但他接手的江東,是群狼環伺、危機重重的江東,在他做江東之主期間,江東遭遇過幾次重大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後,志得意滿,揮兵南下,準備奪取荊州和江東,進而統一全國,荊州劉琮不戰而降,將荊州拱手讓給了曹操,讓孫權幾乎處於了孤兵作戰的境地。

    雖然有劉備這個盟軍,但劉備實力弱小,對孫權幫助有限。這時候,江東內部也是分歧很大,主戰派和主降派,爭執不下,在這騎虎難下關頭,正是孫權下定決心,堅決抗曹,最終在赤壁大勝曹操,挽救了自己,也為東吳贏得了十幾年的發展良機。

    第二次危機是劉備伐吳。

    關羽死後,劉備為報仇和奪取荊州,率兵伐吳,劉備勢大,東吳難以阻擋,死了很多大將和兵士。危難之際,陸續臨危上任,抓住劉備的輕敵與疏忽大意,一把火燒掉了劉備大營,扭轉了戰局,也解救了東吳。

    第三次危機是曹丕伐吳。

    當時東吳剛剛打贏夷陵之戰,但自身也是損失慘重,實力大減,曹魏乘機兵分三路,攻打東吳,幸好孫權早有防備,將陸遜掉回來防守曹魏,並重新與蜀漢結好,才算度過了難關。

    東吳贏的這些戰爭,大多都是防守之戰,很少主動出擊,因而給人的感覺是,東吳總是偏安一偶,不思進取。其實這是對孫權的一種誤解,孫權是一個少有的雄主,也很有野心,他一直蝸居江東,也是迫不得已。

    江東雖然是孫堅、孫策打下來的,孫權屬於守家,但在他手上,東吳版圖擴大了不少,而且孫權也很想謀取天下,統一全國,但只因失去了這兩人,使自己無力爭奪天下。

    想必大家能猜到,第一個人就是國士無雙的周瑜。

    江東的很多土地,都是周瑜打下的,關乎江東存亡的赤壁之戰,也是周瑜打贏的。

    周瑜做大都督時期,東吳一直處於主動出擊的狀態,他和劉備爭奪荊州,建議孫權扣押劉備,免得劉備壯大成心腹之患,周瑜還建議孫權和馬騰聯手,共同對抗曹魏。周瑜一直謀劃怎樣打擊其他兩個諸侯,命運也掌握在自己手裡。

    從後世看,周瑜的這些策略都是正確的,但因有諸葛亮的存在,以及周瑜英年早逝的緣故,導致他的計劃大多都未能實現。

    第二個人是魯肅,魯肅帶兵打仗上,遠不及周瑜突出,但他的大局觀,以及對天下局勢的把握,要勝周瑜一籌。

    魯肅在世時,東吳在戰略上也處於主動地位,他促成了孫劉聯盟,並說服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當局勢扭轉,劉備實力壯大後,魯肅又想辦法要要回荊州,但是他一方面在極力索要荊州,另一方面又在兩國之間極力斡旋,緩和雙方關係,免得因荊州而發生戰事,損害東吳利益。

    魯肅做都督時,東吳能夠順應形勢調整戰略,在三家爭鬥中,在戰略層面也處於主動地位,但是不幸的是,魯肅和周瑜一樣,同樣死的很早,後面的兩位大都督,呂蒙和陸遜,雖然都很優秀,但在大局把握上,要差這兩位一些。

    周瑜、魯肅死後,東吳的戰略,幾乎就處於守勢了。

    雖然呂蒙奪了荊州,陸遜贏了夷陵之戰,幾次伐魏,也取得了成功,但他們始終沒能改變掉東吳被動防守的局面。

    孫權對偏居江東也不甘心,幾次率兵征討,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還創造了十萬人敗給幾千人的恥辱戰績。

    可以看出,孫權並不想偏安一偶,不思進取蝸居江東,而是失去周瑜和魯肅後,其在戰略和軍事方面,缺少一個可以絕對把握局勢、扭轉江東劣勢的人,孫權也只能被迫採取防守戰略。

  • 16 # 鄧眼看世界

    我們知道,梟雄曹操自起事以來,便有統一天下的打算,因此他在荀彧的建議之下,“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同樣在荀彧的建議之下,“迎奉天子,以令不臣”;另外,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為自己效力,助自己完成這一夢想,他甚至提出了“唯才是舉”的選拔制度。而且,雄才大略的曹操,不僅有一統天下的想法,還有些迫不及待。

    例如,劉表去世,劉琮將荊州拱手相讓之後,賈詡建議他先穩定在荊州的統治,不要急於與江東開戰,他卻等不及,於是有了赤壁之戰。很多人說,那個時候,曹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從側面體現了,他對統一天下的渴望呢?當然了,渴望統一天下的人,不僅是曹操,他的老對手劉備,也不遑多讓。

    劉備雖然在平定荊州四郡之前,蹉跎半生,但是從他當初明知,陶謙要託付給他的徐州,是一個爛攤子,卻非要接手;從他不甘被曹操軟禁;從他在荊州依附劉表時,也不停的尋訪賢才,我們同樣不難看出,他對一統天下的渴望。甚至就算他去世之後,他的舊臣諸葛亮,依舊在為了完成他的遺願而奮鬥,於是有了五次北伐。

    一、這個觀點,在某種程度上看來,是一種錯覺

    很多人認為,孫權沒有爭霸的野心,都是受《三國演義》影響的——《三國演義》高舉“擁劉反曹”的大旗,江東幾乎成了打醬油的存在,很容易被忽略,從而給讀者留下,孫權不想爭霸的想法。其實不然,真實歷史上,當週瑜提出先取益州,再也曹操對決的時候,他選擇了同意;早在諸葛亮北伐之前,他就開啟了北伐的步閥,例如幾次合肥之戰;另外,當初他還曾打算,主動發兵攻打蜀漢,這一點在《三國志·周泰傳》中有明確的記載。所以並非孫權不想爭霸,只是大家認為他不想爭霸罷了。

    二、名不正言不順

    當然了,就算真實歷史上,孫權也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了自己不想爭霸的一面,例如周瑜最開始提出,軟禁劉備,與曹操兩分天大下,他選擇拒絕;夷陵之戰前,他主動求和,遭到拒絕之後,又轉而向曹魏稱臣等等。其實,這倒不僅是因為,孫權本人缺乏魄力,而有因為,江東爭霸名不正且言不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在漢末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丕篡位,名義上卻是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皇位的來歷還算正當。而劉備則一直自稱是漢室後裔,也算說得過去。

    可是江東想要爭霸,要拿什麼做由頭呢?雖然這個所謂的“名義”,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這不僅影響稱帝,也對爭霸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孫權在爭霸的過程中,比曹魏和蜀漢,顧忌要多得多,否則很容易被扣上叛亂的罪名,從而揹負罵名,失去民心。而失去民心,換來的只能是滅亡。所以,有些時候,孫權不得不退讓,彷彿沒有爭霸的野心。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江東之主孫權,並非不想一統三國,更不甘心偏安一隅,但是名不正且言不順,決定了他在爭霸之時,要比曹魏和蜀漢多了很多顧忌,而《三國演義》則加深了讀者和後人,對他的誤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三四年了老公掙的錢不交給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