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母自孩子半歲就出門打工,一直沒有陪伴孩子成長,導致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差勁
19
回覆列表
  • 1 # 溫風暖言聊教育

    看了問題描述後,首先我非常心疼這個小女孩。

    她是一個留守兒童,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她半歲時就離開她去打工),缺少父母的愛,現在長大了,父母卻嫌她習慣不好,成績不好,還多次打她。雖然說父母也有苦衷,但是實在覺得他們這樣做非常不對。

    這個小女孩的父母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給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和愛,對孩子挑剔和打罵只會毀了她。一定要把孩子的心先拉回來,我們只有懂得了孩子,才能給她最合適的教育。

    父母往往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更應該好好學習的其實是父母。

    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傅雷在兒子小時候是這樣做的:他教孩子學習經典國學的方法是從來“不直接講解,讓孩子事先準備,讓孩子先講;不瞭解的文義,只用旁敲側擊的言語指引他,讓他找出正確的答案;誤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發許多問題,使他自動發覺他的矛盾。”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很多父母對孩子百般挑剔,但從沒想過自己為孩子的成長做過哪些有益的事情。

    孩子的培養是需要父母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更何況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 2 # 蒲鮮鮮

    我認為,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心聲,事實上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其實並不容易。這和許多方面的因素相關,很多受他周圍的環境影響。其中學校和家庭是主導因素。家長多與學校配合,是教育好孩子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父母,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務必要以身作則,用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還有非常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適當的愛,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父母恰到好處的愛是孩子成為優秀的人的最大動力。

    以上是我的一點見解。下面是我透過影片講了關於我留守的童年的一點經歷,來更好的說明父母的關心和愛護的重要性。希望你能得到一點啟發。

  • 3 # 冬自麻麻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孩子不聽話,只能說是違背了你的思維模式和規律,而讓你所不能接受,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想法。

    自從有了孩子,父母所做的都是為了孩子,為了生活,你們有自己的無奈,在孩子小的時候出去打工,這是很多做父母的做法,只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當自己經過努力在外面打拼幾年,有了足夠的條件回到孩子身邊陪伴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有很多方面與自己所想象的背道而馳,於是,自己就焦慮了,動手打孩子,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發展。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掙錢是最重要的,總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交給家裡的老人成為留守兒童。

    我自己在家帶孩子的時候,我自己深有感觸,作為一個年輕人帶孩子就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作為老人精力有限,面對孩子的哭鬧只有無限制的滿足,老人對孩子的寵愛,總是凡事包辦。

    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錢也是掙不完的,可孩子真正需要父母的陪伴的時間是有限的,錯過了將是永遠的錯過。

    三歲之前是培養和孩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誰和孩子相處的多,孩子就和誰親,依戀誰,由於你和孩子間沒有親密感,你現在回到孩子的身邊,就如一個陌生人出現在孩子的生活裡。

    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哪怕是一個微小的變化,給我們帶來驚喜的瞬間,而這些只有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等孩子大了陪伴在他們身邊,孩子所說的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陌生。

    對於孩子小時候沒有陪伴現在回到孩子身邊,我們開始回到孩子身邊,首先是彌補那段缺失的時光,培養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愛孩子就要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心裡去,和孩子心與心的交流,修復缺失的親子關係是首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行書從米芾入手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