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夢狂生
-
2 # 蠻天下
民國我認為是一代愛國仁人志士在為中國謀出路的時代。民國如果真的一一去細說,千言萬語道不盡。
1.民國人才輩出。這一代人看清了中國在滿清的統治下備受欺辱,多少人努力奮鬥,為中華崛起而努力。產生多少文才武略的愛國志士,如孫中山,蔣百里,顧維鈞,蔡鍔,周恩來,朱德等等。
2.這代人努力為中國找出路。先是辛亥革命,謀求共和。再是五四運動,為民族而吶喊。後來學習共產主義,不為官僚不為私利獻出生命。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雖然道路曲折,但從未中斷。
3.雖然也有私心得人在,但是愛國愛民族還是主流。雖然軍閥連年奮戰,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並不好含糊。比如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等等。即使是稱帝的袁世凱,也在拼命與小日本週旋。
4.那一代百姓雖然很苦,但是都漸漸覺醒,願意為國家付出生命。
因此民國是一批愛國仁人志士為國家尋找國家出路的一個年代!
-
3 # 龍眼9555
民國應該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是百花齊放思想創新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墜落到歷史谷底的時代,是出生歷史見證者、體會翻天覆地的時代
-
4 # 春天的陽光666
軍閥混戰,備受侵略,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內憂外患,廣大人民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人才輩出,大儒學者競相綻放,當時由於國家積貧積弱,廣大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許多青年人發奮讀書,自強自立,奮力投身於國家建設當中,為國效力。
-
5 # 林一Gerry
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到1949年被推翻,歷史38年。這38年的時光,充滿了戰爭、救贖、死亡與飢餓,老百姓也從大清子民,逐漸成長為共和國的締造者——人民。
第一,民國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期。民國的建立,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但是,成果並沒有被資產階級所主導,而是被北洋軍閥袁世凱所竊奪。民國雖然在形式維持了國家的政令統一。實際上,軍閥割據叢生。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民國的戰爭,除了軍閥之間的混戰,還有帝國主義的入侵,以及最後的國共戰爭。人民其實生活在戰爭的夾縫中。
第二,民國是一個大儒競相綻放的時代。由於清帝國的積貧積弱,民國時期很多有志青年,均以振興中華為目標,競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無論是高潔傲岸的民國大儒、還是實業救國的留學生們,他們都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或者多方奔走,祈求和平;或投身軍旅,抵抗外辱;或奔赴海外求學,歸國以實業救國……民國時期的各方人才,燦若星河。
第三,民國時期,人民的生活非常悲苦。由於常年的軍閥混戰,人民沒有一個主心骨。在多次的戰亂和人禍中,天災經常蹂躪著中華大地。例如,在民國18年的關中大饑饉中,關中人民受到了地獄般的煎熬。土地乾裂,人民飽受飢餓之苦。很多縣區,道路兩旁,屍橫遍野。人們餓的不行,村村有逃難的,莊莊有外出討飯的。
最嚴重的的時候,房屋掂這賣,一畝地1個響元,一個女子1個響元。在關中東府的乾縣、大荔縣、武功縣,最為可怕,甚至出現了人市。許多人為了活命,就在人市上將子女狠心賣掉。當交易成功的剎那間,父女相擁嚎啕大哭……這就是對這個吃人的社會的無力控訴!
要說民國有什麼不同,其實也沒什麼不同,它同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只是套上了時代特點的外殼。相比以前的歷史朝代,它來自外界最大的威脅不再是少數民族而是歐美列強,外國勢力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非常大。
至於為什麼今天沒有那麼多風流人物,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時勢造英雄”。越是社會矛盾衝突激烈的時候,意識形態碰撞越猛烈,湧現出的機遇越多,社會階級的固化越容易被打破,越容易出現偉人。而當下的時代社會穩定,全國人民向錢看向厚賺,大概是沒那個閒工夫搞事情。
所以要說民國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那既是一個戰亂的時代,又是一個體現中華5000年文明民族脊樑的時代。
-
6 # 紙硯溪
民國是個怎麼樣的時代?這個問題問的很寬泛。
因為對於不同社會階級,家庭狀況,人生經歷的人來說,他們對於一個時代的印象往往是不同的。這一點無論是對那個時代的人,還是我們現代人都是適用的。
不過我想我們大家都是過著平淡生活的普通人,那麼我還是說普通人在哪個時代是怎樣的,普通人對那個時代有著怎樣看法吧。
民國主要分兩個時期,一是1912年到1927年的北洋政府時期,二是1927年到1949年的蔣介石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不過雖然統治者換了人,但普通人民的生活並未得到好轉,在這三十七年中,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社會里,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講,這一段歷史並不需要分開來看。
首先,大家可能不知道民國時期軍閥們的主要經濟收入是什麼,這裡我以某個小軍閥舉例如直係軍閥張英華,1926年在河南一省所勒繳的捐稅就有:
(甲)正雜稅經常收入1100萬元(其中包括田賦丁漕、契稅、百貨厘金、牙稅、屠宰稅等);
(乙)非法稅收,如對日用必需品之鹽即由引岸管理局新設鹽務督銷處每年增收約600萬元;
(丙)紙菸特稅300萬元;
(丁)1927~1929年田稅丁漕預徵約1400萬元。
四項合計共達3400萬元,再加上濫發紙幣、駐地徵派等,總計達1億元以上。其他軍閥割據地區也莫不如此。(摘於《北洋軍閥史》一書。)
河南在軍閥混戰時期從未單獨統一於某個軍閥之手,所以張英華佔據的地盤可能只有幾個市,並沒有多大。
這些數字在瞭解這段歷史的人眼中可能十分的觸目驚心,但我想大多數人恐怕並不太清楚,甚至不知道這一億元是什麼概念。當時北洋政府一年的軍事開支也就幾個億,但那是個窮兵黷武的年代,軍事上的開支十分瘋狂。這一億幾乎可以視作現在中國一年的陸軍軍費了,可見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大家從這些數字中想必也能猜到當時底層人民過的什麼樣的日子了吧。許許多多的人沒吃沒喝,還要給軍閥當壯丁,給軍閥種鴉片,可以說,那個時代,是底層人民最為痛苦的時代,國家的一切負擔,統統轉嫁到了人民身上。
光鮮亮麗的政府人員,上海的十里洋場,有誰能知道這些事務背後過著怎樣悲慘生活的中國底層人民呢?
-
7 # Y路程戰爭連年不斷的時代
民國時期,北洋軍閥之間混戰、國民革命軍討伐北方軍閥額戰爭、國民黨“圍剿”共產黨的十年戰爭、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決定中國以後命運的國共戰爭,真的是戰爭不斷。三十八年中很少有一個安定而沒有戰爭的年代。這或許就是一個長達數千年封建社會突然崩塌後向現代化社會轉型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和代價。
思想異常活躍的時代從金鑾殿上搬走了龍椅,使得中國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就連一直都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帝都被打倒了,人民還有什麼不能想,還有什麼不能幹?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各種思想的引進與爭鋒,這就是轉型社會的必然場景吧。人們都在為中國尋找著適合中國的思想體系。因此中國出現了一個新的短暫的百家爭鳴的時代。
社會地位變遷的時代民國時期,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變遷也令人驚歎。晚清時期,中國在國際社會地位低下,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簽訂了無數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若干國家主權掌於他人之手。可以說,中國已淪落到中國國際體系的底層。這樣的外交困境在民國初年並沒有得到改善,以致一九一五年時,日本竟在中國並無戰爭和直接衝突的情況下,向中國提出了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三十年後過去了,到一九四五年時,中國的地位實非過去所能想象的。三十年中,中國從一個屢屢被人欺辱的被稱為“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國家,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中國成為負有維護世界和平安全重大責任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這樣的進展不可謂不大,望眼世界,似乎也只有中國在短短數十年間經歷瞭如此的大起大落。
總而言之,民國混亂,但民國進步也很大,它是中國歷史發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階梯吧!
-
8 # 五味談
民國我說啊,它就是一個過渡的時代,從封建統治到民主制的過渡。也可以說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不比歷史上的五代十國,南北朝差到哪去!
過渡民國初年破舊而又未能立新,社會陷入嚴重失範狀態,1912年,孫中山推翻了清王朝,中國就再也沒有什麼封建王朝了。這時中國大地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知道了民主,學生天天上街示威遊行。
每天都有新思想的產生,新思想的傳入,眼花繚亂,色彩斑斕。
我認為如果沒有民國的出現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正是因為民國的思想解放才有了現在的中國。
混亂民國史北洋時期,給人的印象,就是亂,眼花繚亂。十幾場仗同時開打,幾十個人物上上下下,說東道西。北洋統治不足十六年,光元首就換了好幾位,袁世凱、黎元洪、徐世昌、曹錕、段祺瑞、張作霖。至於內閣,就像走馬燈一樣,平均一年換好幾屆。當過總理的人,能編一個加強排,真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其實,大家還都沒唱完,觀眾連角兒都沒看清楚,就換人了,跑龍套的,就更無所謂了。
-
9 # 青雲志在千里
這部片子拍得好,講述了西南聯大如何培養了好幾位國家棟梁,培養出願意深入人民群眾的實幹家,而不是像跑到美國去買學位的“民國大師”胡適之。
1949之前,中國的文盲率大約是80%,而且被視為識字的20%的人當中,已經包括了那些只認識幾百個中國漢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為半文盲的人。幾乎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讀懂一封書信。那時候,像平原這種能夠寫一手好字的,放在十里八鄉就是了不起的人才,天天給人寫信讀信,寫悼詞寫碑文,騙吃騙喝,財源廣進,說不定還會被土匪抓過去當軍師。
民國的教育極端忽視科學和技術,法律、政治和文學的學科過度膨脹,在校的攻讀正式學位的學生有59%以上學習法律、政治或文科,6%學習教育學。學習自然科學的不到10%,學工程的為11.5%,只有3%學習農業。1949年,印度擁有122萬在校高中生,中國只有26萬,連印度都比不上。
-
10 # 冰城鋼子
政治上:民國的建立是在1912年,雖然名義上的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社會並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地方依然各自為政,黨派林立,相互爭鬥,專制與民主相互更替,國家意識不強,軍閥之間戰爭不止,民不聊生。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盤根錯節,甚至有些軍閥是其代理人。
經濟上:民族工商業發展迅速,集中於菸草,紡織,麵粉等,自然經濟加速瓦解,但是在農村小農經濟依舊佔據很大的比重;,民族資本主義艱難發展,帝國主義在華大量資本輸出,不斷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文化上:文化方面應該算一個綻放的時代了,新思想新文化的萌生爆發,各種先進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民主自由科學思想慢慢深入人心,總體來看,從民國到現在的變化還是大的,無論是從著裝、觀念、還有生活狀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11 # 馬布斯
為什麼好多人都喜歡民國呢?因為他們都把自己代入成了民國中的風流人物,他們想象中的民國或許是是 十里洋場,歌舞昇平,旗袍歌女,紙迷金醉。男人們穿著西服抽著雪茄指點江山,女人們穿著旗袍在舞廳裡爭奇鬥豔,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開的是小轎車,住的是大別墅,或手握重權,或文采斐然。
這樣的生活當然令人羨慕,但是遺憾的是如果你身處民國,這樣的生活99.99%是和你沒有任何關係的。你大機率會是一個農民,飽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華夏大地上軍閥橫行,戰亂不斷。地方上土匪橫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吃不飽穿不暖,醫療條件落後,人均壽命不過30歲,餓殍遍地,隨時有被抓壯丁的風險,南方地區血吸蟲成災,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是真正的萬惡的舊社會
回覆列表
民國是風情的,它是那霞飛路的梧桐,黃埔江岸的外灘,也是那穿著旗袍,燙著波浪卷,搖曳生姿的時髦女郎……
它古典而嫵媚,它現代而俏皮,它是一朵開在風裡來不急欣賞的花。
它本風華絕代,奈何雨打風吹去,花落人亡兩不知。
我們都知道,那苦難的風,好像屠夫的刀,一遍一遍的在魚肉般的中華大地上刮過,刮的人心碎,刮的人絕望: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飢寒交迫,流離失所,日寇侵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
好在,風有的時候傷你,但有的時候也會助你。
我們都知道,民國還有別的風。
因為它同時也是大師雲集,百花齊放的時代,它是與子同袍,萬眾一心,蕩盡日寇,浴血重生的時代。
它是最好的時代,它也是最壞的時代。無論今天的你怎麼評價它,在歷史的長河裡,它註定是一個開啟偉大時代的偉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