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曲奇的大美麻麻
-
2 # 家庭教育指導師兔媽媽
我覺得這個跟先天后天都有關係。
1.先天角度來說,每個孩子的氣質型別不同,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也有不同,所以有的摔了就哇哇大哭,有的拍拍屁股繼續奔跑。
2.後天角度來說,這跟孩子摔跤後大人給的反應有很大的關係。孩子最初的行為都是透過模仿習得,如果孩子一摔跤大人就緊張,甚至怪起地板來,那以後孩子再摔跤也會反應比較激烈,比如大哭之類的。可如果孩子摔跤後父母只是平靜的走過去觀察一下情況,沒大事的話就鼓勵孩子勇敢自己站起來,慢慢地他以後也學會了淡定處置。。
-
3 # 傳奇貓
小時候,孩子不小心打翻水杯,父母勃然大怒,並夾雜語言攻擊:怎麼這麼笨,水杯都拿不穩。長大後,當別人有類似行為時,你也會有同樣的反應機制——首先是有怒氣,然後是罵人笨。
小時候,因經常被小朋友排擠,導致對友情敏感質疑。當別人發生耳語動作時,總覺得是在評價自己,所以一看見這種情況就心生怨恨。
小孩子第一次摔跤,如果家長很緊張,孩子就會認為這件事情不好而心生恐慌,所以就會用哭來表達害怕和尋求安慰。如果家長走過去,輕生迴應孩子: 哦,摔了一跤,不害怕,起來就好。如果孩子受傷了,就先抱抱孩子,安撫一下情緒,然後再冷靜處理傷口。這樣孩子下次發生同樣情形時,也多數會用同樣心理面對。
要改變習慣性的情緒反應,必須從內在的認知層面進行轉換,就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
-
4 # 愛沐天澤心理軻楠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的需要獲得滿足與否的反映。
當客觀事物能夠滿足人的需要時,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如高興、喜悅、滿意;
反之則會使人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悲痛、憤怒、生氣等。
人類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既有物質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也會產生出複雜多樣的情緒
不同的孩子對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反應,不同的孩子對相同的情景也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都源於他們自己的看法,認知。
情緒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常見的影響因素有認識因素、氣質型別、環境刺激等。
1、認識因素:認識在情緒體驗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認識評價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
2、氣質型別:現代心理學家認為,氣質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強弱、快慢上,表現在隱顯動作敏感或遲鈍方面,它是高階神經活動型別的外部表現。
3、環境因素:對人的情緒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譬如,擁擠的人群常會使人感到緊張、煩躁;灰濛濛的天空會使人感到壓抑鬱悶;荒山禿嶺會使人感到一片淒涼,而青山綠水則會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整潔有序的軍營環境會給人一種嚴肅、清新的感覺。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
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