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燎原學書
-
2 # 書法有云
楷書是用生宣嗎?我一直用純生宣,但看好多直播的用的都不像生宣?楷書的書寫可以使用生宣,也可以使用其他型別的宣紙,比如:熟宣、半生半熟宣等。
圖片:瘦金書1
現在比較常用的宣紙有三種: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一般來說,生宣是比較適合書寫大字,而熟宣比較適合書寫小字,半生半熟宣則在兩者之間比較常用。
但以上都不是絕對的,對於功力深厚的一些書家而言,他們有時候也會採用生宣來進行小楷的書寫,也有人採用半生半熟宣來進行大字的創作。在宣紙的使用上只能說依照學習者所學習的書體特點以及個人的使用偏好來決定。
圖片:瘦金書2
我在前面所說的一般情況下使用哪種宣紙,主要是按照宣紙本身的特點來進行分析的。生宣洇墨快,若是書學者的功底不是很深厚,在書寫小楷的時候沒有處理好輕重快慢很容易將字給寫糊了,而使用生宣來進行大字的書寫則可以更好的利用生宣的特性使書寫更具立體感。
而熟宣則不易洇墨,在正常情況下比較適合小楷的書寫,當然中楷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於大字,熟宣書寫的效果就沒有生宣或者半生半熟宣來的好。
圖片:瘦金書3
因此
宣紙的採用主要還是依照書法學習者所學書體的特點以及個人的偏好為主。另外關於墨汁的質量等也有一定的關係,但主要的因素還是人。
-
3 # 墨梅拙書
作為書法愛好者,談談我個人拙見:
1.首先楷書是檢驗書法愛好者的基本功之一,對控筆能力,結構比例搭配等的……要求比較高。行書寫得好並不代表楷書好,當然,這個人的楷書寫得好也不能說這人的書法基本功不好。因為楷書是煉心,對一個人耐性要求高,對書寫環境要安靜,靜禪獨處一室。
2.按市場紙面洇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生熟、熟宣。其它宣紙這裡不闡述。
看圖看效果:
生宣:主要是吸水性、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生宣適用於行草書法、寫意繪畫、裱託、拓碑等。生宣寫字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對書寫要求高,亦是檢驗書者功底的一方面,駕馭不好,作品基本上是費品。
生宣遇墨效果圖
熟宣: 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層膠礬,使其失去滲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稱作“礬宣”。因加工時加入膠、礬等物質,故紙質較生宣為硬,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吸水能力弱,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可反覆渲染上色,作細緻的描繪,適用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畫等。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因加工工藝的改進,熟宣現在也有直接在造紙原料中加入膠礬水,一次性撈制而成的。
熟宣遇墨效果圖
半生熟: 亦稱煮錘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熟宣作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半生半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
半生熟遇墨效果圖
顯而易見,寫楷書用什麼紙。題主說行楷書一直用生宣,其實現實生活中書法愛好者寫楷書的真的很少,因為對書者的基本功要求高,且書寫效果也不好,難以呈現書法真正的意境美,屬於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通常寫楷書是用半生熟紙。
本人閒暇之餘書法拙筆。
回覆列表
楷書用生宣紙最合適不過了,能力透紙背,字就像刻在紙上一樣,絕對是半生和熟的達不到的,幾何原因吧
第一,字型的厚重感
若想把字型的厚重感體現出來,常見的的3種生熟紙,只有生宣能做到,去上所說力透紙背,刻在紙上。
第二,筆畫乾淨利落
若是你認為半生宣能把筆畫體現的乾淨利落,那就千錯萬錯了,半生對筆畫乾淨體現在於行筆,可是起筆和收筆不怎麼樣。
第三,練習控墨
對練習控墨來說。什麼紙都是無法和生宣紙像比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想控墨就要讓紙吸墨,也只有生宣可以。
當然以上只是提出的楷書是不是用生宣,但是不代表行書草書就適合,因為每種字型所體現的不同,比如草書,對線條要求的比較高,筆畫的完整性不高,所以多數會用半生紙。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整體,個人喜好,喜歡什麼用什麼,有人喜歡半生,有人用不了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