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如戲cp戲如人生

    作者在小說的第一回早已指出,這塊頑石本不在紅塵之中,何以來到世間,不過是一番歷練。繁華享盡、富貴看終,方明白繁華富貴不過一場黃粱美夢。所以紅樓夢裡夢境甚多,大夢小幻,夢裡有夢,夢醒了也不覺得是夢。寶玉在夢裡與秦可卿有了肌膚之親,又在夢裡賭咒發誓,不求金玉良緣,只願木石前盟。

    寶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絳珠仙草,一個是羨慕人世繁華,一個是感恩還債。既然黛玉淚盡而死,債已還清,寶玉自然也就沒有理由留在人間。

    寶玉還是個情痴,他自己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甚至說自己也是須眉濁物。

    他是青埂峰(情根)的頑石,所以對女孩子是特別的憐香惜玉。不要說黛玉、晴雯,也不要說寶釵、襲人,就是金釧、芳官也是疼愛有加。

    還有如秦鍾、蔣玉菡,也是寶玉的至交好友,而像賈雨村則是寶玉最討厭的人。所以寶釵和襲人一個在外面督促他上進,一個在裡面勸導他讀書,他是恨得牙根直癢。甚至湘雲偶爾也提兩句,都惹得他厭煩,只誇林妹妹從來不說那些混賬話。

    他可以為這些女孩們擔下所有的錯,就像耶穌願意一個人背十字架。

    寶玉從小就是在蜜罐子里長大,周圍盈滿了甜蜜的愛。身上這塊玉也是浸透了老祖宗和家人的關懷,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恰恰寶玉就是不喜歡這塊玉,因為他知道林妹妹身上沒有玉,而且十分嫉妒佩玉的寶姐姐。因為愛著一個人,所以就會護著她所有的短處,哪怕妹妹經常氣得哥哥犯傻和痴呆。

    寶玉討厭讀書,但並不拒絕與姐妹們一起看書吟詩。他無聊的時候讓茗煙弄了很多課外書,既有野史也有言情劇本,還讓黛玉看見了,也愛不釋手。

    試想這些書若是被寶釵看見,即使不報告王夫人,至少要嘮叨幾句。而黛玉卻能理解他,也從不規勸他上進,只有寶玉被父親暴打時才眼睛腫得像個桃,沒人時悄悄地告訴他,你就改了吧。

    寶玉不愛讀正經書,是對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法的叛逆,反映了他對家庭和社會現狀的極度不滿,但是雖然每天都耳聞目睹很多荒唐事,卻無法改變現實,只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進行反抗。

    他畏懼賈政,就像老鼠見到貓;討厭賈雨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喜歡賈璉,卻暗地裡欣賞平兒,為她在夾縫裡做人而擔心;處處為那些女孩子擔當,儘自己微薄之力,無聲地表達心中的不滿和怨恨。

    他寧願與薛蟠在一起喝酒,與秦鍾一起逃學,與蔣玉涵交換汗巾,因為他覺得爽快,不感到心裡委屈。

    寶玉愛著身邊的姐妹,和他們在一起他感到無憂無慮,他感覺自己也變得清澈見底。即使有時腳踢襲人,責罵晴雯,還有時頂撞寶姐姐,不理睬湘雲,但是那不過是他的真情流露,寶玉是個女兒國裡的真漢子。

    寶玉的出家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被一僧一道所逼迫,更不是宿命和傳說。他是作者精心構造的一個故事,一部壓迫與反壓迫,鬥爭與反斗爭的交響樂。

    在這場盛大的演出中,既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有詩友們的激情,還有對弱者的同情和關心,對卑鄙者的鞭撻和揭露,對受害者的悼念和致意。

    金釧因他而亡,他趁著王熙鳳過生日時去為她燒紙;晴雯無辜受害,他為她撰寫芙蓉誄;秦可卿死了,他曾經吐血;元妃死了,迎春被虐,探春遠嫁,惜春出家,鳳姐亡了,襲人出嫁,直到黛玉也離開了,他的心靈一點點受到傷害,他再也扛不住了。

    設想一個人,從小生活在一片愛意之中,與她們無拘無束地相處,無掛無礙地淘氣,忽然間她們又一個個離開自己,而且是那麼悲慘,那麼淒涼,即使鋼鐵的心腸也會變得柔軟和不堪一擊。

    寶玉過生日時,芳官為姑娘們唱了一段戲,這是曹雪芹精挑細選,估計是翻遍了他那個時代能看見的所有戲曲。芳官唱到:翠鳳毛翎扎帚叉,閒踏天門掃落花。您與俺眼向雲霞,洞賓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兒回話;若遲呵,錯教人留恨碧桃花。

    繁華落盡,翠鳳也只能扎帚叉,早點覺悟,不要留恨碧桃花。寶玉聽了這段唱詞,眼睛直直地望著芳官發呆,似有所悟。

    大廈將傾,愛情失意,親人離別,心有所悟。這些都是寶玉出家的基本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的反抗精神。

    他追求的愛情無法實現,不得不去參加科舉考試,中個舉人回報家人的期望;他反對封建宗法制度,討厭大家族的禮儀和俗套,卻不得不在父親和老管家們面前唯唯諾諾;他讚賞黛玉的才華,欽佩妙玉的清高,賞識蔣玉涵的獨立精神,但不得不違心地服從老祖宗的安排,與寶釵結婚後暫時安於現狀,不得不送走與他相伴很久的襲人。

    一切都不如意,一切又都無法改變,唯有離開這令人心煩意燥的俗世,才能尋找到一個心安的地方。

    縱有千般富貴,萬般繁華,心無歸所,意無所之,又豈能食香寢安。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遊兮,鴻蒙大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 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寶玉走了,披著一件大紅猩猩氈斗篷,身後留下白茫茫一片曠野。

  • 2 # 易簡齋

    賈寶玉出嫁是為了逃避,絕對沒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味道。發生大觀園事件後,賈寶玉的丫鬟晴雯死掉了,賈府養的十二個小官也被遣散,有的遣返回了老家,有的出嫁當了尼姑。就連賈迎春也要出嫁了,薛寶釵也搬出了大觀園,之後,……,因此,賈寶玉出家完全是為了逃避,哪裡有反抗封建禮教的意味。

  • 3 # 書香書色

    賈寶玉出家是對封建禮教無力反抗後作出的一種選擇。賈寶玉出家的行為其實更多的是對封建社會制度的一種無可奈何,其中也包含了經歷過家族興衰後內心的覺悟,算不上逃避。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3點,來分析寶玉出家的緣由:

    賈寶玉出家的背景

    寶玉是在黛玉、晴雯等人去世,芳官也被逐出榮國府,緊接著又經歷了賈府被抄家等一系列事件後選擇了出家。

    晴雯是寶玉的好友,晴雯被趕出榮國府後,寶玉只能偷偷出去看望她。對於寶玉來說,晴雯、芳官等人都與自己要好,而寶玉卻眼看著她們一個個離去,自己對此無計可施。寶玉雖然看不慣那些封建家長,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們紛紛離開,但是他卻從未在王夫人等面前為她們說情。

    難道寶玉是一個無情的人嗎?其實不是。寶玉應該也深知自己的話在王夫人面前沒有任何作用。王夫人是愛子心切,擔心寶玉被帶壞,擔心府中的丫環們引誘寶玉。而賈政對寶玉則是恨鐵不成鋼,因為金釧事件寶玉已經被賈政狠狠地打了一頓了,寶玉又怎敢在賈政面前求情呢?

    寶玉對封建禮教的不滿,讓他內心產生了抗拒

    賈府只是封建社會舊式貴族的代表,寶玉身為榮國府的二爺,他雖然是少爺,但內心也有許多無奈。榮國府中,眾多丫環的命運都因為王夫人等人而發生了改變,為此丟失性命的也不少。寶玉本想和大觀園中的姐妹們一直在一起,但是天不遂人願,在高鶚的續書中,大觀園的眾多女孩都紛紛離去。

    寶玉一直不喜歡讀書,但是在抄家之後,也乖乖地去考取功名。讓一個人幹他不喜歡做的事情,他又怎麼開心得起來呢?有的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早就不顧一切地放棄了,但是寶玉還是考得了功名,順了賈政等人的意。

    小說中,寶玉的妥協並不是不變的。就像我們面對一些不想做的事情也都會反抗,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不滿。然而在寶玉所處的時代,在封建社會觀念的影響下,在家族所施加的壓力之下,彷彿證明寶玉是一個上進、能夠光耀門楣的方法就是去考取功名。

    雖然說寶玉確實這樣做了,但是他內心卻不接受自己以後會變成一個在名利場上打滾的人。寶玉對封建社會制度及觀念也產生了抗拒,而寶玉不能改變他人,便唯有改變自己。

    賈府被炒,黛玉去世後寶玉看破紅塵

    黛玉在小說中是寶玉最牽掛的人,也是寶玉的知心人。高鶚的續書中,寶玉在痴傻的時候被鳳姐等人擺弄娶了不愛的薛寶釵,而與此同時黛玉也香消玉殞。

    戀愛中的人們總是想要隨時都能見到自己所愛之人,寶玉在病癒之後卻發現黛玉早已病逝。寶玉也曾在黛玉面前說過,要是黛玉死了,寶玉也會出家當和尚。當時寶黛二人都還在嬉笑打罵,而時至今日,寶玉卻只能在瀟湘館內懷緬黛玉。深愛之人早已不在,而寶玉還要面對將來的漫長人生,寶玉內心的絕望可想而知。

    結語

    寶玉是在遭受家族鉅變以及身邊的人紛紛離他而去之後出家的。寶玉出家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對封建社會不滿卻又無能為力,還有就是他痛失所愛之人後看破紅塵。

  • 4 # 趣文社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核心人物,透過對他人生經歷的描寫,我們似乎能夠看到作者的影子。滲透著作者在人生的經歷中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以神話作為整部小說的框架,賈寶玉是一塊通了靈氣的石頭,經過一僧一道的幻化成為一塊美玉。而這塊美玉也恰恰揭示了賈寶玉具有良才美質而一無是處的特質。

    同時他也是《紅樓夢》中最具有叛逆的人物形象,以他的家世背景,本應走讀書做官這條一成不變的道路。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整日混跡脂粉堆。最為厭惡為官者,稱他們為“祿蠹”。

    在愛情中寶黛互為知己,而這種愛情註定不能實現為兩性的結合,只是存在於生命中的美感。以現在的角度來說那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已。

    那麼賈寶玉出家就是一種逃避,他在理想與現實的徘徊中,無法掙脫命運的安排,對生活充滿了失望與迷茫。透過以出家的方式來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想努力尋求人生出路的矛盾。

  • 5 # 堰風來襲

    是逃避。

    不過,不同的是在那個禮教森嚴的封建時代,逃避反而成了一種真正的灑脫,一種被後世的人視為勇敢、正能量的舉止,也就是今天文藝作品中常見的“反抗反暴”的主題。因為當一種舊的不被認可的社會被翻頁,那麼所有個體在那個社會中表現出來的非正常舉止都會被得到不同層度的同情和歌頌,這是不同社會與時代造成的必然結果。

    這種現象其實在歷代的動亂社會中常見,很多不務正業的街頭混混或地痞流子可以隨著大時代的紅利搖身一變成末世英難或亂世梟雄。當然,他們本身的行為必須附合當前大時代的總體趨勢。

    賈寶玉若換到今天的官二代或富二代,絕對算得上放浪形骸,雖然他本性善良,言行溫柔,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太過任性。還有他的感情也是問題多多,可以用“到處留情”來形容也不為過。儘管他對丫環的關心可能更多的是帶著同情,但這樣很容易挑起丫環們的情緒和性子,比如晴雯,簡直可以用“沒大沒小”來形容,這完全是寶玉慣的,這也直接導致晴雯的過早夭折。再比如金釧,若不是寶玉的挑逗也不會投井,這些賈寶玉都要負直接責任。說白了就是沾花惹草,尋花問柳,本生難移,不專一,也不怪林黛玉見了他就來氣。

    很多人都把左右逢源的人生準則視為狡滑,投機取巧,甚至上升到對封建時代的不屑一顧。其實這不是封建時代的錯,任何社會都一樣,人生的準則還是左右逢源,這是為人世故的通達,也是人際關係的通行證,歷來不變的,關鍵是道德至關點的拿捏和把握。

    賈寶玉在利用科考外出機會選擇一走了之,與從小養他育他的家人決絕,甚至在冰天雪地裡見了親生父親後還是頭也不回的走了,把“落得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意境烘托的非常真實。看似放下了,其實是因為得不到——他所理想中的東西,包括自由、任性、放縱等等。

    但反過來說,任何一個時代,作為微微一塵的人生想到得到絕對的自由、任性、放縱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哪怕現代那麼寬鬆、人權獨立的社會,哪怕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也是不能隨性所欲的。這恰恰體現了賈寶玉的性格是有一定問題的,這可能跟他從小養尊處優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作為王夫人晚年所出的兒子,又經歷過喪子之痛,賈寶玉可謂得榮國府上上下下千般寵愛於一身,出生的幸運也造就了他日後人生的諸多不幸,這也為他日後的逃避現實埋下了伏筆。

    賈寶玉雖然從小千嬌百寵,但畢竟還是賈府中的男丁,而且還是二房唯一的男丁,自然賦予了更多的期望,比如結交達官顯貴,為日後的富貴通達鋪路。他的行為準則自然了會受到各種約束,比如不能結交戲子、與丫環為伍等。從小養尊處優的他自然受不了這些規矩,這也為他日後的逃避現實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 6 # 一言文化

    【宅一凡文化社】回答。

    賈寶玉的判詞可見他的宿命“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 只因煅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粉漬脂痕汙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賈寶玉,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主要虛構男主角人物,他是女媧補天遺漏在青埂峰下的一顆頑石,同時也是赤霞宮神瑛侍者的轉世的化身;出生就是賈府的福貴少爺寶二爺,是賈母心尖上的寶貝心肝;

    賈寶玉天生多情,自幼喜歡家裡姐妹女兒國般的粉黛,還說女兒都是水做的,又毫無仕途之心,對讀書考官這條道路不屑一顧;視林黛玉為知己,還曾對黛玉說;“你要是死了,我就出家做和尚去。”

    後賈府敗落,又見身邊的姐妹一個接一個的消隕而去,越發瘋癲,最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出家做了和尚。

    嚮往自由和愛情的他們被禁錮在封建社會和舊制度的高牆裡無法呼吸,紅樓夢的最後結局是寶黛對舊制度的掙扎和迴避。

    寶玉本就是一塊頑石,所謂頑石應就是頑固不化,後又經過一番歷練通靈性,又被一僧一道攜入紅塵點化成了美玉,幻化人形,所以寶玉不但擁有美玉良才美質的特質,也同樣擁有頑石的特質;

    美玉雖美但無實質用途,符合賈寶玉完美人設和無一是處的特質;但寶玉畢竟幻化成人形,免不了受到舊社會封建制度的禁錮,他的頑劣表現在對仕途的抗議;在舊社會制度中,人人以考取功名為人生正道,但寶玉偏偏反其道行之,不但對仕途功名無感,還鄙夷唾棄為官者都是“祿蠹”。

    在這一觀點上林黛玉也是同樣,可見二人互為知己是有緣故的;黛玉的消香玉隕與寶玉瘋癲到無戀凡塵入空門都是在充斥著對舊社會制度的不滿與控訴。

    兩人原是天上的“石木”,仙質的特性使兩人對世俗為官道路自然是不屑一顧的,兩人情趣相投視為知己。隨著身邊姐妹相繼而去,賈府沒落,黛玉的離世無疑是壓垮了寶玉最後的一根稻草,世間與他來說再無掛念。

    寶玉與黛玉的結局表現出了曹雪芹先生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批判。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深刻思想藝術偉大作品,作品是作者表達自己的一種表現方式,紅樓夢更不例外;深刻思考發現,細細品味曹雪芹先生藉著深刻複雜矛盾的寶玉來表達自己對當下迂腐社會環境的不滿;而紅樓夢無疑是深刻批判封建社會的罪惡與迂腐,揭示家族自然枯萎亙古不變的因果規律。

    【宅一凡文化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幅硬筆行楷字寫得怎麼樣?在哪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