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令狐大俠客
-
2 # 遊看天下事
作為中華近代史著名組織華興會和同盟會的創始人之一,假如宋教仁沒有被刺殺,民國肯定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景象。
按照宋教仁一貫的政治主張,民國有兩種可能:
1.中華民國會施行內閣制度。
宋教仁一貫的政治理念是仿歐洲國家,施行議會治理國家,他認為總統也只是國家的代言人,而不是統治者。
這一理念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支援,就連想要恢復帝制的袁世凱也在口頭上答應了宋教仁所提出的條件,答應與其“商討內閣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由孫中山所建立的興中會並不支援內閣制度,它們所支援的是總統制,這個宋教仁的理念是有所衝突的。
但是若是宋教仁不死,以宋教仁在國內和國際的影響力,當時的興中會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和他所抗衡,影響不了大局。
2.內閣制談判失敗,以武力促進談判。
宋教仁不但是華興會和同盟會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日知會的創始人之一。而日知會則是後來的共進會,著名的武昌起義軍隊中,就有很多原日知會的骨幹成員,他們都是宋教仁的支持者。
華興會的另一個創始人黃興,是中華民國的副大元帥,他是宋教仁內閣理念的最大支持者,因為和孫中山的總統制理念不和,兩人曾經一度勢如水火。
諸如光復會的會長章太炎、實際領袖陶成章等人也都是宋教仁的支持者。而光復會又是當時全國革命軍中實力最大的的一支隊伍。
當宋教仁需要付諸武力時,這些人都會響應他的號召,因此若是談判失敗,宋教仁則可能以武促談,改寫整個民國曆史。
-
3 # 飛哥說史
宋教仁不死,民國肯定會呈現不一樣的景象。和則宋組閣或主持內閣主要實際工作,維護至少最低限度的共識,南北繼續合作,鬥而不破,憲政程序在博弈中推進;戰則南北分裂,武裝鬥爭,以宋之僅次於孫、黃的威望,實際一線工作組織者身份,一以貫之的和平憲政主張和專業素養,必然成為左右政治天平和影響陣營分化的重量級人物。
在民國初年,聲望、法理依據和道義影響力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宋教仁不死,南北合作的和平憲政共識就不會打破,任何一方都沒有理由和道義優勢發動武裝鬥爭,還是第一種可能性最大。但無論戰與和,宋的存在都將對國家政治格局、政治與軍事力量的分化組合產生重大影響。
宋教仁之死才打破了共識、突破了底線,才開啟了武力爭鬥的時代。很多人說宋教仁的主張不適應當時強權政治的實際,這真是因果倒置。而且就算是宋教仁死後的幾輪革命戰爭,還是圍繞著共和、約法這些主題,孫中山也憑藉這些道義優勢一度被南方軍閥擁立為大元帥,雖然最終合作破裂,這也是孫中山逐漸滲透、掌握南方軍政大權的重要契機和過程。從宋教仁生前死後的這些變化也可以看出,宋教仁如果活著,也會是影響政局變化和力量組合分化的重要人物。
所以宋教仁不死,民國必然大不一樣。與其爭論宋教仁不死,是否會對民中國產生重大影響,不如思考宋教仁有多大可能性不被刺殺。我個人覺得這次刺殺有一定偶然性,也許可以避免。但是這已超出本題宋教仁不被刺殺的前提,就不多說了。
回覆列表
宋教仁如果不死,或許袁世凱就不會稱帝,因為袁世凱的權力肯定被宋教仁限制住了,那麼袁世凱肯定就不會自我膨脹到稱帝的地步,如此一來,則民國軍閥混戰的局面可能就不會出現,老百姓要少受很多戰亂之苦。當然還有一個結果,就是宋教仁取代了袁世凱,成為民國總統,這個結果相對來說也算好結果。
第一種結果,雖然是限制了袁世凱,但顯然也是拯救了袁世凱,讓他不走稱帝的錯路,這也是拯救了民國;第二種結果,宋教仁當總統後很可能直接引入西方那套體系。無論如何,宋教仁不死,則於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