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忠叔侃球
-
2 # 青兒怪的一萬個假如
關於三國形成過程,《三國演義》在大體上與《三國志》記載一致。在此鄙人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一笑。
東漢末年,漢室國力衰弱,外患內憂已經到了極點,大漢王朝已經成了一個任人宰割的空殼。
1.曹操:黃巾起義被強弩之末的大漢強壓之後,董卓篡政,曹操刺董未遂出逃,加入關東聯軍,由於聯軍不聽曹操計,曹操獨自與董卓軍交戰,大敗之後投入袁紹麾下,奪得兗州和徐州,實力強大之後脫離袁紹,後就有了漢末著名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此戰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聯軍,自此曹操開始統一北方。
2.劉備:年輕時師從當時名噪四方的大經學家盧植,有一個名門子弟的好名聲,又是中山靖王后人,同曹操一樣禮賢下士,不同的是劉備沒家底,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劉邦一貫知人待士,胸襟寬厚,眾人皆服,以至於陶謙,劉表自願獻出城池讓他把持。自得到宜州,荊州兩大軍事要地之後實力便強大起來。
3.孫權:著名軍事家孫武后人,其父親孫堅有勇有謀,四處征戰獲朝廷封“破虜將軍”。兄長孫策也是一位有著超級戰力的將軍,不下秦末項羽,人稱“小霸王”,袁術僭越稱帝,自此與之決裂,朝廷任23歲的孫策騎都尉,第二年攻下廬江,第三年打下豫章郡,自此統一江東。26歲時在一次狩獵中被刺客射中身亡,被曹操贊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延其兄“吳侯”封號,統領江東。
自此三國鼎立,三國之戰拉開序幕
新版《三國》也蠻好看的,對曹操的刻畫更加細膩,正在看第三遍
-
3 # 將軍哥哥
地形地勢和人文環境造成的,地形地勢就是長江秦嶺的阻隔,易守難攻,容易形成穩定的勢力,一個區域的人文環境差不多就好管理。容易割據一方。
-
4 # 戲精瑜
東漢末年的十常侍作亂朝政以及靈帝、獻帝兩位天子年紀尚幼,於是就給了世家大族一些割據分裂的念頭和機會。其實最早可以看出來,當諸侯割據的時候,沒有明朗的局勢,大多數諸侯都是靜觀其變和蓄勢待發。
在黃巾之亂中,張角打響了撥亂反正第一槍,即黃巾起義。朝廷鎮壓,何太后的哥哥何進作為大將軍,代表朝廷鎮壓叛亂,此時董卓抓住機會,順勢取得太師寶座,開啟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東漢末年也好,三國也罷,魏晉也行,這段歷史當中真正當家做主的還真的不是皇帝,而是各處的世家大族。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財力,都需要世家大族的扶持,軍事領袖才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浪淘沙,曹操首先囊據中原,從北方擴充實力,在官渡之戰當中確立的北方霸主的地位;南方孫策用孫堅的玉璽和袁術做交易,換取孫堅的老部下,並且藉著袁術的名義兩年間打下了江東,他背後的勢力大都是吳後家族(吳景)、張氏等等,是世家大族選擇了孫策,也是孫策不負重託,相互成就。西南方向相對於北方平原和南方水陸來說,道路崎嶇,而且族群太多,不適合短時間擴充地盤,所以在軍事領袖最初積累資本的時候,它能夠偏安一隅,直到被諸葛亮作為大餐獻給了劉備。西北方向同樣因為氣候條件和山地條件,馬騰和韓遂兩人等著時機,最後實力不夠,被曹操搞了。
等劉備拿了西南,孫權守著東吳,北方曹操攥在手裡,天下格局一目瞭然。三個人都是實力,也都有各自的底牌,就等著誰先出錯。就像鬥地主一樣,突然告訴你貧民之間也能相互鬥,只選一個贏家,誰都不願意去先那底牌打地主,就一直拉鋸著。拖的時間久了,各自稱王,三國格局也就成型了。
所以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是歷史大的趨勢形成的天時、人才分散形成的人和以及地理條件分割形成的地利三要素一併形成的最後的局面。打破局面最終只能依靠”天時“和”人和“;即出現大的瘟疫或者地震等等事件造成一方實力減弱;或者是人才缺失以及領導層的決策失誤兩個方面。一旦平衡打破,一對一的時候,就是孰強孰弱的問題了,就很好解決。
-
5 # 熊尼影視
三國的成立是封建集團鬥爭的必然結果:
1、東漢末期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的發展初期,此時由於東漢創立者的漢光武帝劉秀,得到西漢以來的地方豪強地主階級的支援,故對地方豪強地主特別於以優待,使之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削壓迫而激起尖銳矛盾;加上社會主導階級內的在中央的地主階級領導集團的極度腐朽,造成社會第一部類階級矛盾尖銳化,而引發黃巾軍的農民起義戰爭。
農民起義戰爭給予東漢中央的地主階級以沉重的打擊,加上東漢中央向各地方發出的“勤王”號召,使各地方強大的豪強地主階級,趁機組成武裝集團,對農民軍進行鎮壓;也積極參加對爭奪政治、經濟利益的爭奪,於是加劇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
由於統治階級既有中央眾多的軍隊的進攻,又有各個地方的豪強地主武裝的圍剿,使利用宗教發動起來而未經強有力的組織、訓練而形同烏合之眾的黃巾軍,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但各地方的地主階級武裝集團卻因此應運而發展壯大起來。
就在鎮壓黃巾軍的軍事戰爭過程中,使許多地方的豪強地主的軍隊得以收編農民軍,形成大大小小的多類地方軍閥武裝。這些武裝力量,就是後來形成三國分立的階級基礎。曹操就是在鎮壓農民起義戰爭中,收編了青、徐一帶的農民軍而發展起來的地方大軍閥。
2、說東漢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期,這種發展,不是說中央的地主階級領導集團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整個地主階級的階級基礎得到擴大,各地方的豪強地主階級都得到強勢的發展。反之,由於中央的地主階級領導集團,長期掌握政權得不到監督和更替,權力腐蝕了這一領導集團,他們的統治因而腐化墮落。
各地方地主階級得到巨大發展,其具體表現就是東漢末期,各地方豪強地主勢力的膨脹,土地逐步集中於這部分豪強地主手中,他們利用所擁有的大量土地,控制附著於土地上的農民,形成強勢的莊園經濟,在各地大建莊園,修塢堡,組織和培訓自己的武裝力量,於是埋下了地主階級內部不同集團間,為爭奪各類政治、經濟利益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激化的根子。
由於漢武帝“獨尊儒術”形成的綱常禮教思想的束縛,沒有重大事件引發利益爭奪時,他們尚不敢公然發起有違綱常禮教,反對中央地主集團的叛亂。但一當中央地主階級集團的腐化墮落而引發農民的反抗鬥爭時,為鎮壓黃巾起義農民戰爭,成了他們的武裝力量發展壯大,以便進行主導階級內部的階級爭奪和階級鬥爭的大好機會。
3、歷史演變的事實,恰恰正是東漢中央地主階級集團和各個地方的豪強地主階級集團(表現為各種武裝力量)互相爭權奪利而內訌,從而進行激烈的戰爭的具體寫照。
由東漢末期中央的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引發中央地主階級集團的分裂和激烈的階級爭奪和階級鬥爭;到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後,使這種鬥爭白熱化,從而使處於鬥爭弱勢的部分掌權派,招引隴西大軍閥董卓進京幫助鎮壓另一派,引狼入室,造成董卓專權,變亂朝政。從而引發各地方的地主階級集團,名義上為討伐董卓而糾合起來,實為向中央的地主階級集團進攻,以爭奪中央政治、經濟權利。
這一戰爭初期,尚能取得一些勝利,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做了許多生動的描繪,如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及“三英戰呂布”之類。
董卓失敗退守關中之後,立即使各地方軍閥間,即不同地區的地主階級武裝集團間,矛盾尖銳化,使討董聯軍分化,各回老家,就形成在主導階級內部的各地大小地主階級集團的軍閥的割據局面。
4、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來認識,這種地主階級集團間的一系列的階級鬥爭,總是不斷進行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你死我活的經常化的激烈競爭,是充分展示和體現封建地主階級競爭機制的主要內涵;也是推動整個封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任何社會的生產關係中,掌握生產資料的主導階級,始終存在其階級內部的激烈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這是任何社會都具有的第二類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
這一矛盾和鬥爭,又是貫穿於該社會發展階段的始終,是推動該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詳細論述可參見拙著《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思想體系研究》有關內容)。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失敗之後,經過各地方軍閥的多次大小戰爭,逐步團聚起曹、劉、孫三大地主階級的強固的武裝集團。
曹操經過討伐中原黃、淮各地的袁術、呂布和袁紹等軍閥的戰爭之後,逐步統一北方,遂率大軍南下想撲滅孫、劉兩大地主階級軍事集團,經著名的赤壁之戰敗北之後,三大地主階級的武裝集團,各自分別盤據中原、江東和四川與漢中等地區,形成魏、蜀、吳三國的鼎立局面。
所以我們論定:三國鼎立的歷史事實,充分說明,正是地主階級內部各階級集團間進行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
6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三國何以為三國?請看下圖
漢朝滅亡後有魏吳蜀三股勢力形成了三國對立局面被後世稱之為三國。這就是三國的由來。
-
7 # 龍旺1980
三國何以成三國?而不是四國,五國?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形。漢朝末年,皇帝都是小孩,大權被太后和太監把持。太后又大肆分封自己孃家人當權,形成了外戚干政。兩大勢力相互火拼,造成內亂,董卓趁勢而起,佔領了京城,廢舊帝立新帝,帶劍上殿,夜宿龍床,姦淫後宮,成為當時一霸!於是有了十八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其中十八路諸侯還不包括劉表和劉璋,怎麼算最少也有21路兵馬,最後為什麼成了三國?
因為皇室被董卓控制,諸侯不再理會皇帝,相互之間開始火拼並,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十八路諸侯由於實力不相等,逐漸小的被大的吞併,這其中發展最快的要屬曹操集團。曹操多謀善斷,帳下武將夏侯惇,許褚,曹洪,夏侯淵,李典;文有荀彧叔侄,郭嘉。曹操透過討伐黃巾軍,獲得了大量的兵馬,又優中選優成精銳部隊“青州兵”,奉天子令諸侯。此時袁術稱帝,成了曹操的第一個目標,曹操於是利用皇帝釋出命令,糾結呂布,劉備聯合剿滅了袁術。再後來曹操滅了呂布,張繡,打敗了袁紹,成了北方實力最強大一支。
另外一個發展起來的自然是孫堅的後代。孫堅攻打襄陽戰死後,孫策率孫氏家族投靠袁術,以孫堅在討伐董卓時獲得的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帶領孫堅的老部下在江東一路征討,終於佔領了江東,也是兵精糧足。
最後來說劉備,劉備起步最早,發育最晚,一直東奔西跑,居無定所。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當世無雙的猛將,卻沒有發育目標,想要的東西又要考慮仁義道德,不能去爭取。一直等遇到了諸葛亮才開始開掛,一路西進,佔領益州,最終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為什麼是這三個人的三國呢?曹操本來統一北方之後就開始南征,此時的曹操實力是最強大的,最有希望統一華夏的。但是赤壁一戰,曹操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完成統一大業。
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的說法“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8 # 名片影視
東吳一向是三國當中存在感最弱的那個,相比耳熟能詳的蜀國五虎上將,曹魏的五子良將,東吳並沒有什麼排出名次的名將組合;蜀國有臥龍鳳雛,魏國有五大謀臣,東吳也只有早死的幾個大都督,其他人好像都沒有什麼名聲。
但是有趣的是,三國有三次決定性大戰,左右了整個天下的局勢,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是曹操和袁紹決定北方稱霸的戰役,而後兩個戰役的對戰雙方分別是曹操對孫權,劉備對孫權,也就是三國互相真正的對壘,而獲勝的都是平時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吳國。
吳國的政體也是三國中最有意思的一個,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孫家父子
東吳雖然是由孫家為首,但是中間經歷的波折實在是太過戲劇性。
第一代崛起的孫堅,原來只是一個流氓一般的平民,後來因為平定了周邊的海賊,被逐漸提拔到行伍之中,最終做到了長沙太守,典型的白手起家。
當時孫堅的頂頭上司是壽春霸主袁術,渤海太守袁紹的弟弟,勢力強盛。爆發了董卓之亂後,孫堅作為袁術的前鋒部隊,突擊董卓軍一路凱歌。
和三國演義中的描述不同,孫堅作戰十分勇猛,並且是憑藉一己之力擊破了虎牢關,打敗了華雄,並沒有關二爺溫酒斬華雄的事。
在董卓火燒洛陽退往長安之後,聯盟軍只有曹操和孫堅追擊董卓,曹操用兵不利中了埋伏差點身死,但是孫堅一路高歌猛進,衝進了洛陽,不僅拿到了首功,而且繳獲了傳國玉璽,也就是後來要了他命的東西。
經過一路的埋追堵截,孫堅終於沒有躲過被袁術授意攔截的劉表,在過江的時候中了江夏太守黃祖的埋伏,身亡。
繼承了殘兵敗將和傳國玉璽的孫堅長子孫策,雖然知道都是袁術為了得到傳國玉璽而做的幕後黑手,但是隻能忍辱負重,投靠老上司,並且上貢了玉璽,求換得三千兵馬。
孫策的目的只有一個,帶兵回到江東,完成父親孫堅沒有完成的事業,把整個江東都劃入孫家的勢力範圍。在獲得了江北豪族周瑜、魯肅的支援後,孫策殺回了江東,一路凱歌百戰百勝,被世人稱為“江東小霸王”。
正名順言
孫策使用強大的武力征服了江東的土地,但是江東的人民可不是這麼容易降服的,各地的民心不穩,而且孫家作為外來的土豪,非常不受本地人待見,就連父親孫堅當初求婚吳國太的時候,都被拒絕了好幾次,只因為不被當地豪族承認。
孫策也沒有逃過這個問題,雖然家室問題已經由喬老爺子解決了,但是如何讓自己也能名正言順的管理江東呢?這就引出了未來東吳政體的問題。
孫策比不得曹操,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絕對的漢家正統;也比不得劉備皇叔的頭銜,漢室宗親一呼百應。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江北逃難的專精儒家經典的小世族們迎到江東來,來充實一下孫家集團的名聲。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張了,張昭也在後面作為東吳文臣之首,輔佐孫家直到去世,可惜另一個張紘在孫權時期早早去世,並沒有撐到最後。
另外加上吳地本地的豪族階級,孫策的集團逐漸的被各大豪族人士充滿了,在孫權繼位後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孫策因為被暗殺,而且沒有能夠稍微年歲大一點的子嗣可以接管江東,由弟弟孫權成為繼任者,東吳集團的首領正式改為孫權一脈。而孫策時期東征西討的戰友將領們也都逐漸老去,慢慢的整個東吳軍權,政權,全部被江東豪族把持了,孫權的位置很是尷尬。
四任都督
東吳在孫權當政期間,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官職——大都督。大都督在戰時具有完全的指揮權,可以調動所有東吳兵馬而不受孫權直接管轄。
四任大都督之後,該官職被取消。而這四位大都督,無一不是人中之傑,可惜演義出場篇幅太小,而且一般是作為反面角色出場,所以名聲不大。
周瑜、魯肅,作為跟著孫策起家的江北豪族,為東吳政權做了巨大的貢獻。周瑜赤壁一戰名震天下,魯肅單刀赴會要回半個荊州,一文一武都是頂樑柱級別的。
呂蒙出身於底層,得到孫策賞識,後來熟讀兵書終成大器,白衣渡江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可惜沒過多久又因病去世。
陸遜更是火燒連營,夷陵一戰的主角,大破昭烈帝劉備,青年才俊。而後又有石亭一戰大敗魏國大司馬曹休,面對蜀國魏國最強軍力,都能不落下風甚至逆轉勝利,吳國後期第一人實至名歸。
但是除了呂蒙之外,剩下三個都是豪族出身,尤其是陸遜,更是江東四大家族的成員,頂峰期也算是權傾朝野,這就使得孫權十分的尷尬。
在電視劇《新三國》中,這一點表現得很有意思。劇中的孫權對每一任大都督都是懷有極強的警惕之心,但是又不得不依仗他們對抗外敵。
而現實中我們判斷這種可能性很高。
有趣的吳國動員制
吳國雖然說很明確誰是老大,但是這個名義上的老大到底有多少權力?實質上除了政權,軍權是很少的。
東吳的豪族,不僅身居要職,而且每家都有著成千的族人,大型的家產,他們構成了吳國最強的勢力。而每次動員打仗時,很多豪族都是自帶兵馬錢糧出陣的,這使得他們的軍中威望極高,而且孫家很難輕易去動他們。
東吳的軍權也一般都掌握在這些豪族手裡,比如步騭,陸遜,朱然,全琮,都是當地的豪族首領,而外來的名士在東吳紮根之後也有重大的影響比如諸葛瑾和諸葛恪。
正因如此,在赤壁之戰剛發生的時候,孫權問是該投降還是該抵抗,張昭為首的名士們一股腦的說投降。後來魯肅說的原因,正是因為這些豪族本身在江東就已經有極強的根基,曹操來了為了穩定人心,這些豪族依舊還是會保持原樣,只有帶頭大哥孫權會遭殃。
可想而知,孫權因為這些個豪族到底受了多少氣。而在自己年歲已大之時,才會利用黨爭之名除去陸遜為首的豪族,為繼承人鋪路。可惜了陸伯言驚世之才,也難逃政治迫害。
反觀這四任大都督,都沒有活得很久,其中的玄妙不得而知,歷史之有趣莫過於此吧。
正金字塔形政體
吳國和蜀國的政體形狀正好是相反的。吳國是上面尖端的權力小,下屬的權力更寬泛而且更大,一旦失去了底部的支援,整個政局就會倒塌。
孫權作為頂端如坐針氈,在面對豪族集團的權力攫取時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聽之任之。尤其在戰時更看出孫權基本無法有效的調動全軍,基本都是各自為戰。並不是因為孫權統帥無能,實在是環境所迫。
而當孫權晚年除去大部分豪族之後,繼任者孫亮便開始了荒淫無度,更是聯合孫家元老誅殺了唯一還能獨當一面的諸葛恪。在那之後吳國已經基本沒有任何的主動出擊能力了,一旦長江天險被突破,只剩亡國一途。
三國之所以為三國,不僅因為三國首領的姓氏不同,更在於三國的政體也完全不同。
魏國重平衡,蜀國重集權,吳國重放權。
三種文化,三種勢力,三種利益集團,此方為三國。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重回北方;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鞏固;劉備佔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又攻佔了西川,三股勢力鼎足而立。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兒子曹丕廢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222年,孫權也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鼎立。那麼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什麼原因促進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1 農民起義的推動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大起義,由於起義軍規模較大,朝廷不能有效鎮壓。東漢政府就改州刺史為州牧,加重其權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撲滅起義力量。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官僚軍閥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佔領更多的地區,不斷的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於是,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強大的如北方袁紹、袁術、呂布、曹操、公孫瓚、陶謙,南方的劉表、劉璋、王朗。這些割據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地開展局域戰爭,最後形成了長期的、持續的、大範圍的混戰。在長期混戰之中,大的吞併小的,強的吞併弱的,結果形成三個較大的集團,那就是魏、蜀、吳三大政權。其中曹操佔領北方,劉備佔領西南,孫權佔領東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雖說農民起義不是導致三國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因為農民起義,才有了後來一連串的事情,可以說是直接因素,所以說農民起義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
2 經濟發展的侷限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認為: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個地區封建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分裂傾向的加劇。經濟發展也是導致三國鼎立的因素,但是絕對談不上根本原因。孫權佔領江南後,極大地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劉備佔領西川后,也是大力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蜀錦就是那時候開始文明中國的,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勉強可以自給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給南方孫、劉的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國家則由於社會經濟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國家,以統一全中國。但是統一的歷史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已存在過四百多年,統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著作用,統一仍然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無數割據者角逐的混亂局面中,終於出現了魏、蜀、吳三大割據勢力,它們的統治者在各自的區域內削平了較小的割據勢力,鞏固了內部的統一,並且都力圖打破均衡局面,實現全中國的統一。范文瀾認為:“從經濟方面說來,三國分立也是東漢末年社會大破壞的自然產物。原來黃河流域是經濟最發達的中心地區,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區。這個偉大強盛的中心地區首先帶動了長江上下游地區(益荊揚)的經濟逐步前進。西漢中期司馬遷敘述江淮以南(荊揚)一般的經濟情況說,楚越地方,地廣人稀,有些地方還使用火耕水耨法。沒有飢寒的人,也沒有千金的富家。這就是說,江淮以南經濟落後,剝削者還不能積累起千金。到了東漢時期,大地主大豪強到處出現,說明經濟已有發展,足以產生大的剝削者。”“不過長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區來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為依附者與中心地區相連繫,從而得到自身發展的助力。所以當中心地區強盛的時候,長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脫離朝廷自立為國家,但當中心地區遭受大破壞不能起帶動作用的時候,那就要發生一時的分立,漢吳兩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長江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沒有直接導致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卻為三國鼎立提供了巨大的物質基礎,讓三國鼎立局面可以長時間的持續下去。所以說,經濟發展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走向統一的步驟,也是導致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3 地域條件的限制在北方,曹操佔據黃河流域,孫權佔領長江中下游,劉備佔領四川和長江中游的一部分。從地理條件說,蜀有劍閣、三峽之險,進可攻,退可守。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在經濟上。再加吳蜀聯合,攻雖不足,守則有餘。曹操雖佔有廣大的北方,但因戰爭破壞嚴重,一時還缺乏統一的物力和人力。三國各自的實力都有限,也都有侷限性,比如曹魏的騎兵,孫吳的水軍和長江天險,西蜀自身的易守難攻和交通不便,都導致了三國鼎立局面的長期持續,這也是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4 明確的戰略規劃劉備和諸葛亮有一次隆中對,這是極為高明和合理的戰略規劃,戰略規劃的內容就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佔據北方,劉備佔據荊州、益州,孫權佔領江東,然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在諸葛亮制定隆中對戰略規劃的七年前,孫權和魯肅也制定了類似的戰略規劃,當時劉備還在北方苟延殘喘,戰略規劃的內容也是是曹操、劉璋、孫權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佔據北方,劉璋佔據益州,孫權佔領江東和荊州,然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兩個戰略規劃都希望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而且兩大集團也一直在堅定不移的執行著三國鼎立的戰略規劃。所以,孫權和劉備的戰略規劃也是形成三國鼎立的重要原因。
三國鼎立是中國曆經秦漢大一統之後的第一大規模分裂割據,他的形成和原因是由一定的歷史條件限制的。隨著第一代創業人的逐漸去世,三國鼎立的局面也逐漸穩定下來。但是毫無疑問,大一統才是人心所向,隨著司馬家族的崛起,三國統一於晉,結束了百十年的紛爭,這才是無可抗拒的歷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