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一道子
-
2 # niushu生活視角
意思是: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
該句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章,原文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 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
3 # 有坎
這是君子三戒,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章,原文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簡單的說,孔子的意思是:“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
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避免沉迷美色;
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免於爭強好勝;
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擯棄對得失的執念。”
為什麼?為了活得更長久。
年輕要長身體,對美色沉迷,傷身體(導致體弱空虛,古人覺得活不長久)。
中年身強體壯,爭強好勝,傷身體(爭鬥難免損傷肌體,難免被人打死活不長久)。
老年的時候,在意得失,傷身體(心態、心胸氣度影響老年健康,活不長久)。
-
4 # 若水無爭yy
這是《論語•季氏》君子三戒裡的第一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少年、中年和老年,“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說得就是少年,提示少年人應該戒備美色的誘惑。
少年時,身體初長成,血氣未定,最忌諱的是縱慾過度,此時需要戒色。縱觀古代多少帝王,只因為年輕時不懂得禁慾,到了中年拖垮了身體,瘦弱多病,或英年早逝,或丟棄江山。就說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趙禥,他夜夜鍾情於酒色,最出名的是他曾夜宿30名妃嬪,終於在1274年,僅35歲的年紀便早亡;再看《金瓶梅》裡的西門慶,長期沉迷酒色,年紀輕輕,突然死去;還有《紅樓夢》中的賈瑞,二十來歲,只因看中鳳姐而夜夜相思,最後落得個精盡人亡。
教訓歷歷在目,警鐘長鳴於耳,趁年少多讀書,多進取,面對美色少迷戀,不沉淪,才能平平穩穩度人生。
-
5 # 時光隧道2019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
該句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章,原文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孔子談到君子有三戒,這三個方面以血氣盈虛為依據進行劃分,分別是戒色、戒鬥、戒得。這三戒針對的是人的少年、壯年、老年三個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因而也可以看作人生三戒。《淮南子·詮言》有一言:“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強暴,老則好利。”這也是對孔子人生三戒思想的進一步闡述。
年輕的時候要戒色,是因為“血氣未定”,年少之時,血氣還未成熟,應該力戒色慾。年少腎氣未充,骨髓未滿,正是長身體、長智慧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謹而縱慾,則就像在砍伐生命之樹,或戕害了身體,或敗毀了德行,也耽誤了大好時光,會使你一輩子一事無成。色不僅是指色情,也包括一切人間的誘惑。
歷史上,不少帝王都是因為沉湎女色縱慾過度而亡的。如明朝隆慶帝、清朝的咸豐帝等。當然,好看的東西誰都喜歡,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要有節制,不能沉迷其中。如果多一層考慮,“色”字可以理解為佛家所說的物質世界,是誘惑的一種。年輕人最重要的是怎樣經得住誘惑。
無論是儒家還是佛家,都在講人生是一個不斷修行、破除內心障礙的過程。年齡階段不同,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控制每個時期的不良慾望,少犯或不犯錯誤,讓人生走向圓滿,才是“三戒”的精髓所在。
-
6 # 護法天瓶
《論語》中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怎麼理解.
就是字面的意思。我之前說過,儒家本質是宗教。宗教當然會有其戒律。那麼為什麼一定要戒之在色呢。這就是叫你戒邪淫,甚至說全面一點,是叫你戒淫。為何我們之後再說。
儒家的本質是宗教。仁義禮智信對應五條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妄語。這五條戒律是佛法中投人的五條戒律叫做投人五戒。所以儒家實際上是人乘宗教。你看看儒家經典大中論孟中講的,明倫知禮。弘德興孝。什麼道需要講倫理,要將孝順?有禮儀不野蠻?就是人道。所以儒家本質是人乘宗教。
那麼這句話我告訴你意義在何處,因為投人五戒中,不殺生(仁)和不邪淫(禮)是提到最多的兩條戒律,持之福報最大,壞之業障最深。之前有個問題說現在90後00後怎麼好像“不能吃苦”,也不能滿身力氣去工作,為什麼?網上多少這些邪淫殺生妄語的東西,他東看西看這都是削減福報的。福報沒了,當然表現就頹廢不止。就這麼簡單。為什麼現在還有些能夠發財的,卻很多很多不能結婚的?婚姻對應什麼福報?是不是戒邪淫?他這麼言情劇,網上亂七八糟的,哪還有什麼福報。末法時期,無福之人,就是這樣。其他國家現在也有這個問題。
為什麼讓你戒呢?因為邪淫戒持住了功德大。不持戒很容易骨質流失,彎腰駝背,延伸渾濁,各種醜態甚至面容猥瑣。有的人修孝,孝養父母,面色紅潤骨骼寬大。有人修仁,人中秀長耳垂厚大,有人修義,面容剛正。但是如果邪淫。這些相都是不牢固的。相反爛相會越來越明顯。想要有好的面相,一定要戒邪淫。
-
7 # 翠玉蘿蔔湯
《論語》中“少年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是指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與心智還不成熟,要戒除對於女色的迷戀。
因為此時血氣與心智未定,極可能陷入女色而不自拔,將學習的大好時光通通浪費。這倒是符合孔子他老人家,有教無類的教學方針,
再說一些題外話。
步入成熟男人的第一個考完便是女色,如果這第一關,你都無法透過,之後的人生也很難有所起色。
-
8 # 泰山移秦
巜論語》講,“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應該這樣解讀: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必須明確“血氣”與“色”這兩個概念的含義。
明白了這兩個概念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極易理解了。
這句話的意思可概括如下:
告誡我們青少年:由於自己身體氣管還未完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定型;還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與承擔家庭與社會責任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在行為處事時要防止情緒衝動,抵禦環境的誘惑,要有正確的戀愛觀,不能過分貪戀女色,否則會傷害自己(古今青少年由於戀愛觀方面的錯誤造成的悲劇不在少數)
歷來人們解釋是:由於青少年身體氣管發育不成熟,不能過度貪戀女色,否則影響身體發育。這是從養生的角度出發,其實這句話養生毫無關係!
因此,對這句話理解是錯誤的,起碼是不準確,不深刻,不全面!
-
9 # 明k月心
君子的修身養性之本,以血氣來誡,人生三階段以戒為宗旨。
“少之時”為青年階段。
“血氣”把其分為生命本然之成、盛、衰三個年齡段。
“未定”還沒有完全成熟(剛開始充電狀態)。
“戒之在色”的“戒”為警惕約束,“在色”為世間存在的一切顯相誘惑,正因為血氣的成熟、旺盛、衰竭與人之“欲”有著不可分離的緊密關係,人之本能“欲”的首要顯相是五管受外界環境的薰染而產生意念作出色相行為。這裡也可稱之為“色”的總體範圍。
孔子箴誡弟子,人在青年時期,若隨任自己血氣剛開始成熟時就欲迷於外界色相,則往後要成為君子的基礎是不牢靠的行為。
原文為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後面兩個階段是壯年與老年的“欲”之爭與“欲”之貪,可見孔子對育成君子箴勸的三戒總體貫穿“欲”卻沒有以“欲”為主題著重導解,而以人之生命本然生長的“血氣”為根源之本來導育君子之道,更加接近生命地氣,迴歸於自然生態與賢聖君子遵循之道的緊密聯絡,讓人一目瞭然,意在內涵!
-
10 # 小小書童1331
《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而孔子根據人少年,壯年,老年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點,提出了修養身心的觀點。
年輕的時候戒色,是人剛步入社會,身心發展不健全。身體的發育不完全,心理的識別力和自制力不強,往往經不住誘惑,而論語中的這個色,主要指的是女色,所以少年時期過度的放縱,必然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淮南子》中有“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暴躁,老則好利”這就是所有人的一個共性。而對於儒學的建立重在禮,禮不僅是禮貌,而是一種身心修養的在外在表現。
其實當我們回過頭,我們應該這樣理解,“戒”不是戒掉,而是剋制。“色”理解成無限膨脹的慾望。就是面對自己很想獲得某些需求的時候,仔細衡量一下。
當然孔子的“戒”不是佛經上講的戒除的意思,物慾縱橫,我們更應該注重自我調節修養,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迷失自己,每一個偉大的成功人士的成功源自於“自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成就自己偉大事業的前提。
-
11 # 南湛北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這是孔子對人從少年到老年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的忠告,這對今天的人們還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
12 # 京博國學
孔夫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種戒忌:對於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必須戒美色情慾;對於血氣旺盛剛烈的中青年,則必須戒爭強好勝;而對於氣血虛衰的老年人,必須戒貪得無厭。
三戒之中,第一戒尤其重要。因為少年人如果不能力戒情慾,反而放縱自己,不但影響學業,而且傷身敗德,甚至可能早早夭折,那也就根本談不上後面的中青年和老年了。
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我們平常所說的色不僅是女色,還包括許多誘惑人的事物,現在的網路遊戲,肥皂劇,黃色小說、圖片、影片,甚至世間的美景,靡靡之音,那些讓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都是色。
金庸在其著作《神鵰俠侶》中寫道:“多語則神傷,多欲則智損,多勞則形疲”,可見色慾和房勞之害實在不容小覷。
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說的是酒色過度對身體傷害很大。
青少年正是身體發育和學業進步的關鍵時期,正常的生理衝動在所難免,但是如果因為對異性的好奇、傾慕而走進早戀的禁區,穿著中學校服的男孩女孩卿卿我我摟摟抱抱甚至開鐘點房,不以為恥,反以為成熟耍酷,那就是捨本逐末甚至南轅北轍了。
對於血氣未定而志存高遠的少年人來說,想要治國平天下,則必須修身齊家,要修身齊家,則首先要正心誠意。正如孔子所說,必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間美色應有盡有,但大多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欣賞而不妄想佔有,適當的年齡幹適當的事,才是謙謙君子的風範。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每一天都在和慾望搏鬥。願世間少年人高瞻遠矚,修心養性,身心健康,學業有成。
回覆列表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段話是孔子所言“君子三戒”之一,講了人在青春年少之時,應該如何養生。如何養之?戒之在色。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之六慾,人之修身養心,以除色慾為第一著,三教皆然,儒家說非禮勿視,道家說視而不見,佛家說不邪淫。然而,色慾最不易除,也很是難防。
古人說,食色性也,好像是說飲食與性色是人的本性使然,這兩件事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此話雖然不錯,也就是說,不論人或者物,若是不吃飯則無以延續生命,若是沒有色慾則無以傳宗接代,但是,其中也有學問,話裡有話,不能執著於文字表面。
就以食來說,如若不能適量,暴飲暴食必傷害身體,所以說常吃八分飽,百歲活到老,這也是養生之道,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過量,過量就違反了天性,而色也是如此,不是不能色,而是不能氾濫,血色未定之時,歡娛過度,造成陰盛陽衰,“三寶”不保,性命堪憂。
少年戒色,理所當然,切不可放縱情慾,為所欲為,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