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醫生講健康

    二戰期間,蘇聯開始戰略大反攻後,盟軍漸漸在歐洲戰場取得一定優勢。因此,美、英、蘇決定開闢第二戰場,減輕歐洲戰場上蘇軍壓力,對德國形成夾擊之勢。美國是盟軍在西方的老大,對於西線登陸作戰的時間進行了秘密大爭論,這其中有怎樣的故事呢?

    美國政府的高層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方主張登陸作戰的時間應該儘早,趕在1944年5月底前,宜早不宜遲;另外一方認為,此次登陸作戰非常重要,難度很大,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主張時間定在1944年8月之後。兩方因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沒有形成統一。

    登陸時間的爭論最後集中到了一個問題,如果5月底前進行登陸作戰,希特勒的心理是否可以坦然承受?能否鎮定自若的指揮強大的納粹德國軍隊?雖然德國的戰略由攻轉守,但是仍然有數百個師,並且德國士兵戰鬥力都很強。

    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希特勒的性格,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4年1月下達命令,情報部門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一份關於希特勒性格的報告,必須要有說服力。於是,情報部門發動潛伏的間諜,參與收集此類情報。由於一直以來也陸續在收集此類資訊,所以報告很快就做出來了。

    1944年2月下旬,一份《希特勒性格特徵及其分析報告》出現在羅斯福總統辦公桌上。這份報告中關於希特勒的情報,讓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1、希特勒有輕微暈血症

    阿道夫-希特勒是納粹德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數人因他而死,一個命令就讓數百萬猶太人幾年間死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有暈血症,讓人難以置信。這件事就非常諷刺了,希特勒不能見血,尤其是人血,見到後會很不舒服。

    希特勒有暈血症的秘密報告後,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美化道:“這是元首對生靈的仁慈!”

    2、人性分裂

    希特勒的女秘書容格曾言,希特勒私底下對人友善,但是發現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釋出命令時總是透過對講機,語氣很平和。但是一旦發表演講時,聲音高調刺耳,肢體動作誇張,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他在私底下用一些惡毒的詞彙攻擊猶太人,但是過後又恢復學者風範,彷彿一切沒有發生。

    希特勒喜歡飼養動物,對待動物,尤其是自己飼養的動物都關懷備至。他有一個鳥類養殖場,有一隻孔雀死了,他傷心的流淚,甚至於一隻昆蟲死了,他也會搖頭嘆息。但是很諷刺的是,他命名毒殺1000名猶太人時,卻沒有猶豫3秒。

    3、半夜飈車

    希特勒一生沒有駕駛過汽車,但是卻有個秘密愛好,致使他的司機最後精神失常。希特勒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讓司機帶著他飈車,以時速10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駛。在現在看來,100公里的速度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當時的汽車和道路條件並不好,100公里的時速在那時候是一個瘋狂的速度。

    但是在平時,希特勒規定他乘坐的汽車最高時速不能超過37公里。

    4、元首整容愛好,秘密隆鼻

    希特勒認為一個日耳曼人,有個高聳的鼻子會給人剛毅自信,勇敢無畏的感覺,因此他多次對鼻子進行美容整形。當然,這些手術都是秘密進行的,大眾並不知道元首的這個嗜好。在歐洲,整容被認為是一種愛虛榮的行為,希特勒自然也非常清楚,因此讓醫生一點點,分多次加高鼻子。

    納粹德軍在蘇德戰場節節敗退,希特勒的威信逐漸降低,但是鼻子卻慢慢增高。

    5、會議愛使用長桌

    希特勒開會酷愛使用長桌,召開會議都是使用很長的會議桌,德國一些優秀木匠常常被召集製作長桌。元首擁有的最長的會議桌長達15米,如果把它豎起來有5層樓那麼高。

    6、戀手癖

    希特勒對別人的手指很著迷,如果他不喜歡這個人的手,立馬會轉身離開,拒絕交談。

    7、形體私密

    熟悉的人都知道,希特勒個頭不高,也並不是強壯型別的。他的肌肉原本就不發達,並且50歲之後也日漸萎縮,因此他即便是夏天也不穿短袖。同時為他洗澡的僕人必須對他的身形保密,否則離死不遠。

    根據種種調查到的情報,美國心理分析專家認為,半夜飈車說明高度壓抑;隆鼻說明畸形虛榮;戀手癖說明有嚴重女性化性格,對動物的仁愛也是如此;極力掩飾肌肉不發達,原本並不是很大的缺陷,但是這是希特勒掩飾自己內心軟弱到反常的地步,恰恰說明他心理已經很脆弱了;而愛好使用長桌開會,給下屬一種疏離和威嚴感,更加說明他心理的脆弱性。

    這份報告最終的結論:如果盟軍在西線發動大戰,希特勒在表面上,尤其下屬面前仍然會鎮定自若,但是內心會非常虛榮;在1944年5月底前發動進攻,會讓希特勒無法有效指揮百萬大軍。正是基於此份報告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1944年5月底前進行諾曼底登陸作戰。

  • 2 # 兵兵74837481

    1939年在德國征服波蘭以後,希特勒曾與英法兩國提出“和平協議”,但被英法兩國拒絕了。隨即,希特勒便決心用武力來解決此事。但與此同時希特勒還有顧慮,那便是蘇聯。雖說蘇德簽訂了所謂的友好條約,但事實上明眼人都清楚這條約的約束力不大,尤其是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條約就是一張廢紙。故而,希特勒準備在蘇聯做好備戰準備前,先拿下英法兩國。而英法兩國中,法國又有不同的意義。

    希特勒堅信,只要能打下法國,那佔領英國便指日可待。事實上,也確實如希特勒所料。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軍,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被希特勒的納萃部隊打到潰不成軍。而此次戰爭,也直接促成了歷史大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有人說法國的潰敗,敗於馬奇諾防線,或許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的還是,英法兩國,低估了德國的戰鬥力,誤以為此時的德國還是一戰前的德國。

    但是呢,希特勒鐵騎踏平法國之後,卻是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希特勒表示只需要法國投降即可,而德國也不會對法國進行佔領。希特勒此舉又是在說什麼呢?是不是希特勒又預謀著什麼事情呢?事實上,確實如此。希特勒的謀劃很大,他的野心不在歐洲,而是全世界。在希特勒看來,法國投降後,

    希特勒為何決定在車廂裡接受法國投降,實際上這節車廂是拿破崙三世的專用車廂,他一生英勇善戰,卻在普法戰爭中被抓,這可是法國抹不掉的屈辱一幕啊,一戰後的德軍在此簽下了投降協議,那高傲的頭顱最終還是低向了他們。實際上希特勒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一雪前恥,大家都知道一戰同樣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就是在車廂內投降的,並且是同一節車廂,一樣的地點,一樣的兩方,位置卻完全的轉換了。希特勒為了能夠揚眉吐氣,挫敗法國的銳氣,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另外這樣的做法同樣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當時的德國民眾,並且還能提高自己的威望,簡直就是一舉兩得!便可在大國建立一個“名正言順”的傀儡政府。而此時的希特勒則可以藉著法國的名義,向全世界中法國的殖民地發動指令,尤其是北非與敘利亞。

    希特勒的鐵騎,踏平法國,整個局勢暫時已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故而,希特勒也不想讓德國的軍隊都被耗在這裡。而恰巧當時的法國政府,也樂意接受投降的事宜。就這樣,希特勒與法國一拍即合。德國想控制地中海,為自己留退路,而法國高層卻是急於保命。

    但事實上,希特勒的想法並沒有實現。希特勒想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控制權,但在普通法國民眾的心中,卻是無法接受。再加上,希特勒在法國奉行的種族主義教育以及土地擴張論。其實希特勒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為自己的大屠殺作掩飾。雖說希特勒把法國高層的腦被洗的差不多,但普通民眾的憤怒之情,是希特勒永遠無法預料到的。

  • 3 # 瞎說1818

    該攻不攻:

    1940年的敦刻爾克大撤退,30萬英法聯軍被圍困在海灘上,只要裝甲部隊往前去30萬軍隊就會被全部俘獲。但是希特勒下令停止進攻用空軍去轟炸。雖然說這有戈林的蠱惑一部分,但是最終無論他怎麼蠱惑,做決策的還是最高領導人希特勒。但他沒有打,將這30萬有生力軍放走了。為日後反攻德國有了堅定的基礎。另外在一九四三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也是曼施坦因浴血奮戰正在需要有生力量的時候,希特勒卻因為義大利投降。而把幾個集團軍給抽走,這無疑削弱了德國在庫爾斯克方向的力量,導致蘇德戰場上最後的機會被浪費了。不該!不該!

    該撤不撤:

    比如說斯大林格勒戰役,保盧斯說已經快打不贏了想撤退。但希特勒說不能撤,堅決不能撤。最終導致保盧斯集團軍9萬人被包了餃子,保盧斯也是首位被俘獲的德國元帥。狠狠地抽了德國人的耳光。也改變二戰的走向。奈何!奈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是一塊腹肌,請問怎麼樣才能練出八塊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