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飛寫字
-
2 # 奉天客
從硬筆書法層面上來說:無論什麼體或風格的硬筆書法,都要接受對結字和線條的審視。結論:好壞的標準是控筆,這是最硬核的!
-
3 # 俊廣民間畫家
寫書法要心到手到手到筆到,由心生,寫出來的字剛直有力,順其自然,不會有脫離帶水的感覺。這也是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
-
4 # 一點大話
既然是好的書法,簡單一點表述就是書好,法好。
“書”我們可以理解為純粹的寫字,識字的一個過程;“法”主要講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等方法。如結構要橫直相安,呼應;分佈要錯綜變化,疏密得直,全章貫氣等等。
個人覺得書與法結合做的好就可以認為是好的書法
-
5 # 筆尖寫字課堂
“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呢?”我以前曾說過,硬筆書法同毛筆書法一脈相承,判斷毛筆書法的好壞標準的落腳點是看其筆法、結構和章法。有了這個基礎,判斷硬筆書法的好壞自然也有了參照了,所以我總結了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三點標準:第一是筆法要豐富;第二是結構要合理;第三是章法要美觀。
從這三個判斷標準出發,我們來看看究竟什麼樣的硬筆書法是好的書法。
第一,筆法要豐富硬筆,由於它本身的特質是筆尖較小而是硬,寫出來的字比毛筆自然要小而且寫出來的筆畫似乎天然地比毛筆多了一分剛勁,這都是由工具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硬筆字與硬筆書法的第一個區別,或者說硬筆書法的好壞的第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筆法是否豐富。
〈好的硬筆書法必然筆法豐富〉
一個人沒有經過練習,用硬筆隨便寫的字可以稱之為硬筆字但是不能稱之為硬筆書法就是這個原因,硬筆書法或者說好的硬筆書法第一個要求便是筆法要豐富。
正如清代馮班說:
書有二要:一曰用筆,非真跡不可;二曰結字,只消看碑。
這其中的用筆就是要使用筆法使筆畫變得豐富不至於乾癟。
所謂的筆法要豐富就是指在硬筆書法的筆畫中要有明顯的,可感知的起行收過程,還要有粗細,提按,頓挫,轉折等變化。
〈硬筆的筆法要豐富就要有和毛筆一樣的起行收過程〉
例如上面提到的橫畫,倘若硬筆橫畫的書寫沒有同毛筆一樣的起行收,筆法又怎能豐富起來呢?
〈硬筆書法想要好,在筆法上必須要豐富〉
以上兩個相同的字,分別用毛筆和硬筆書寫而成,一個豐腴一個瘦硬,但是在筆法上都達到了筆法豐富的要求,在這個字的書寫中就包含了諸多的筆法技巧,例如方筆,輕重變化,頓筆等等,因此這個硬筆字就是一個“好字”了,也就屬於硬筆書法的範疇了。
所以,筆法是否豐富是我們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第一個標準。
第二,結構要合理要判斷書法的好壞,特別是硬筆書法,筆畫表現力不如毛筆,就要在結構上來進行彌補,所以硬筆書法好壞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就是看結構合不合理。
清代書法家馮班曾說:
書法無他秘,只有用筆與結字耳。
在硬筆書法的好壞判斷上,我們更要注重其結構。
這裡我列舉幾個結構判斷標準,進而來判斷硬筆書法的好壞。
(1)橫豎筆等距橫豎筆等距是保證硬筆字視覺平衡的關鍵,很多字都遵循著這個結構原則。
〈毛筆與硬筆的橫筆等距圖示〉
從以上的毛筆和硬筆的橫筆等距結構規律來看,硬筆由於其筆畫的單一,更是要注重橫豎筆等距的問題。
橫筆等距把握好了,一個字在結構上就工整平穩了,而豎筆等距與橫筆等距是一致的,只不過方向不同罷了!
(2)疏密得當疏密得當也是一個重要的構字原則,特別是對於字形較小,筆畫較細的硬筆書法來說,筆畫太緊顯得擁擠,筆畫太鬆顯得鬆散。
清代篆書大家鄧石如說:
“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縱觀歷代書法家,他們的書法無一不是在結構上佈置得十分妥當,看起來疏密得當,佈局合理。
〈顏真卿楷書〉
我們看顏真卿的楷書書法,真正做到了字字疏密得當,因而字字不凡。中正平和。
所以,我們在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時候,在結構上特別要注意橫豎筆是否等距,疏密是否得當的問題,如果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那麼就可以判斷為是好的硬筆書法。
第三,章法要美觀清代書法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論到章法的要求是:
一點一畫,一字一行,排次頂接而成。古貼字型大小頗有相頸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
這自然是側重於毛筆的章法,然而硬筆雖然不能如毛筆的章法那樣多姿多彩,特別是行草書,不如毛筆書法的飄逸遊動,但是硬筆書法的章法整體來說要求要達到美觀的程度。
硬筆書法的章法安排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豎式排列,一種是橫向排列,第一種是對於毛筆書法的繼承,第二種則是現代硬筆書法的習慣。
豎式排列:豎式排列也是我們在臨摹古人書法章法時應該採取的辦法,從上至下,從右至左依次臨寫,這種章法要求是字字重心對正,不管是整齊劃一的排列,還是欹側有致的排列,總之要把握好重心,這也是判斷硬筆書法章法是否美觀進而評判好壞的一個標準,如果章法排列重心不穩,歪七歪八的,自然不能成為好的硬筆書法。
〈硬筆書法的美觀需要章法上的重心對正平穩〉
橫向排列:橫向排列是現代書寫習慣所造成的,從左往右依次書寫,總體來說,難度大於豎式排列,因為橫向排列的參照要比豎向排列難以把握,一不注意就寫歪了,重心不在一條直線上,這也是橫向書寫的難點所在,橫向書寫目的就是一個:整齊美觀。
〈硬筆書法章法的橫向排列主要看重心是否在同一水平線,看是否整齊美觀(上圖為筆者書寫)〉
因此判斷硬筆書法章法的橫向排列的一個標準就是看重心是否在一個水平線上,是否整齊美觀。
透過以上幾點的論述,我列舉出了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三個標準,即前面所說的看筆法是否豐富,結構是否合理,章法是否美觀,只要滿足了這三個條件,就基本上可以判斷為是好的硬筆書法了。
-
6 # 佔軍其實硬筆書法與軟筆書法大同小異,
要做到書寫流暢,瀟灑自如,不呆不板、所唯書法與書寫有異曲同功之作,書法有法的講究,離開了法就成了書寫而已。
-
7 # 正康和
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大同小異。其實,判斷書法的好壞,沒有特定的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自然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硬筆書法的書寫,一樣要注要整體美觀。不管你是寫哪種字型,都要講究筆法,書寫瀟灑自如,不呆板。
初學硬筆書法,建議練習楷書。楷書才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只有在學好楷書的基礎上,才能寫好其他書體。不過,寫楷書比較慢,要一筆一畫的寫。所以,學習楷書一般放在小學階段。進入中學,就要書寫行楷或行書了。
我是學習行書的書法愛好者。硬筆行書和軟筆行書是一樣的。要行筆流暢,字跡要靈活,有的寫小一點,有的寫大一點。如果通遍的字一樣大小,這樣寫出來的行書,就會影響整體美觀。會給人一種字型不靈活的感覺。
-
8 # 東方鑫1978
硬筆書法講究章法,所謂章法就是筆法與佈局,每幅字都有章法,每個字都有章法。經常聽人說,單看一個字挺好,當連成篇,再看,又覺得不怎麼樣!相反,單看一個字不怎麼樣,但是連成篇又覺得挺好!這就是章法取勝的原因!
一,單字的章法:當我們寫相同偏旁或者相同末筆的字,忌諱同樣的筆法處理,應該有所變化;
二,整體的章法:通篇應該講究字型大小變化,落筆輕重(濃淡)變化,疏密變化,這樣,通篇文字才會顯得靈動,飄逸。
-
9 # 耘瑋
判斷硬筆書法好壞的標準,應該有他自身系統自身性質的標準,是由硬筆的特性所決定,與軟筆書法優劣的評判雖說不是風馬牛不相及,但也是淵源頗深。也就是說硬軟兩個系統,兩個源頭,兩個傳統。不是說各自“但聞雞鳴聲,卻老死不相往來”,不是南轅北轍,不是你走你的Sunny大道,我走我的獨木橋。而都是中華文化孕育的瑰寶,應該相互借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澆灌書法這株奇花異卉,讓其更加璀璨奪目!更加輝煌燦爛!
具體到硬筆書法好壞的標準,應為兩大型別,三方面。
兩大型別指適用型和藝術型。兩大型別又分成三方面。三方面指筆法、字法,章法。
適用型,就只有字法,章法;不求筆法。這樣便於快捷書寫,不過度強調提按頓挫,點畫輕重緩急。一任筆尖歡快賓士,達到清楚自然,利落乾脆的效果。這充分體現硬筆的鋼性。
藝術型,是指筆法,字法,章法三者缺一不可的完美結合,欲與毛筆書法比翼雙飛,並駕齊驅。書寫大字方面,硬筆是先天缺憾;小字方面,方可一較高低,各有其美。這時硬軟筆的書法,已融合無間,無可辨別。鋼性已化成繞指柔,軟性已百鍊成鋼。安得說我說你是隻硬不軟,只軟不硬;我們是軟硬兼施,共繪書法的錦繡宏圖。
回覆列表
1.書寫規範,筆畫清楚到位,無錯別字
2.間架結構合理,筆畫流暢,分佈均勻
3.章法自然,整體感觀舒適,字型大小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