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標峰理論評

    越想超脫的人就越痛苦;越痛苦的人越想超脫,這個既超脫又痛苦的哲學家就是莊子,因為痛苦讓人深刻。

    莊子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人如何超越滾滾的紅塵的問題。莊子明白,人不可能脫離世而存在,身體永遠無法實現自由,但我們的精神可以。因此,莊子追尋的是人的精神如何達到自由逍遙的問題。他夢想人能走出悲劇的宿命,走向“齊物”而“與天地並生”,從而超越俗世生活達到無功無名無己無所待的“逍遙”境界。胡文英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因此,莊子看似冷漠無情看透荒涼紅塵,實際上他熱忱地愛著這個世界,無比珍視個體生命的價值——當你無法擺脫世界的時候,你不妨對這個世界愛得深刻一些,讓自己的生命更自由更通透一些。所以莊子在尋找超越的同時,他更加註重如何在亂世中保全生命。這就是胡文英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的原因。

    莊子經常說人有才有用就會惹來殺身之禍,比如“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比如一棵奇形怪狀形貌醜陋的樹能保持自我盡享天年。但無情的世界總有意外。莊子帶著弟子漫遊的時候,主人要殺鵝款待他們。僕人問主人,一隻鵝會叫,另外一隻鵝不會叫,殺哪隻?主人說殺不會叫的鵝。弟子問莊子,大樹無用得以盡享天年,而不會叫的鵝卻遭到殺戮,我們將如何自處?莊子明白死守明哲保身的無用之說,未必能保身全命,他無可奈何地選擇了在“材與不材”之間隨波逐流,走在世而遊於世的路線。

    隨波逐流與世沉浮,在莊子看來並非貶義,而是順應自然與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一種人生通達的智慧。所以,順其自然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要義。莊子看到人生的悲劇性,而他又想在悲劇的人生當中活得輕鬆自由,這也是莊子重視養生之道的原因。

    在確立養生之道的理論之前,莊子必須確定哪些道是無益於養生的。在莊子看來,阻礙我們全身養性的是慾望。莊子強烈反對儒家“仁義禮智”的宏大敘事,因為這些的背後都是洶湧澎拜的慾望。在儒家和法家的人生哲學中,君臨天下、南面稱王,將光輝的名字掛上凌煙閣,是人生無比榮耀之事;高風亮節、萬民景仰,讓自己在史書中萬古流芳,是人生得意的極致;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為天下獻身,站在人類道義的頂端才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所在。

    而在儒家法家眼中最榮光之事,在莊子看來卻毫無意義,因為無論是為名殉身、為利殉身,都是“心為形役”而身心俱疲,他們搞混了目的與手段的關係,“世俗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這是一種“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得不償失的事情。莊子說這種行為,一個字是傻,兩個字太傻。

    儒法哲學強調集體,莊子注重個體;儒法提倡秩序,莊子渴望自由。莊子是第一個將個體生命價值抬高到至高無上的本體高度的哲學家。在莊子的人生哲學中,人生目的不再是征服駕馭擁有萬物,也不是追求成為道德自我完善的聖人,人生就是如何在一個慌亂的社會中保全生命,進而實現人生的逍遙和靈魂的自由,這乃是莊子養生之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那麼,如何才能養生呢?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是莊子養生之道的中心思想。首先,養生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身體奉養雙親樂享天年;其次,養生之道的兩個基本條件是,你不要去追求人生的虛名,那樣會被累死;更不要做壞事觸犯刑律,那樣會被砍死。第三,養生的關鍵要“緣督以為經”,要讓體內的丹田之氣順著脈的中虛之道自然無礙無滯地執行,這是生理層面的養生之道。

    如何將“緣督以為經”上升到哲學層面呢?莊子喜歡講寓言,他講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能夠讓刀順著牛的骨節的縫隙執行,再硬的骨頭它都能“遊刃有餘”,從而讓刀幾十年如新的一樣。莊子不是要告訴我們如何殺牛,他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養生的秘訣不在於吃香的喝辣的住大房子抱絕色美女,而是要像庖丁一樣“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按照事物自身的規律行事,既不被外物所擾,也不勉力為之,“以無厚入有間”,消除矛盾、躲開死結,才能“遊刃有餘”,而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哀樂不入”的境界,而人一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哀樂不入“心如止水身如古潭,自然就能夠健康長壽。莊子對文明對人的異化懷有警惕之心。在莊子看來,文明的異化就是慾望的瘋狂滋長。而慾望是養生的大敵,因為有欲則不安,不安則不靜,不靜則害身。由此莊子提出了讓人心如止水的兩條方法。第一是“心齋”,要讓我們的內心隨外物而變化,不橫不逆順其自然,保持一種“虛壹而靜”專心致志的心境。第二是“坐忘”,則是要“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忘記自身的存在,拋棄讓人心煩意亂的算計,摒棄人類所謂的智慧,與物質保持恰當的距離,既不為物役又不執著於物,從而達到“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境界,如此平心靜氣,才能祛病強身養生延年。

    總而言之,莊子的養生之道似可概括為兩條,一是避開一切文明的物質的是非的慾望糾纏;二是忘記自我忘記他人忘記世界種種的順其自然。

  • 2 # 林林9171

    認同,這就叫身心都健康,沒有身休的疾病,也沒有精神上的障礙,能適應周圍的環境,健康是人生第一大財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 3 # 福馬靚奇典181859

    認同。可人有心,難成真啊:

    生老病死鐵規律,

    人再牛逼豈抗拒?

    萬里長城今猶在,

    秦始皇卻長眠地。

    人生在世匆匆過,

    淡定面對心快活,

    過好一天又一天,

    快樂日子幸福多。

  • 4 # 靳家申

    [玫瑰][玫瑰][玫瑰][祈禱][可愛][呲牙]神仙的背後淚多少!人生最大的幸福應該是:經歷過累,休息就是幸福,吃過黃連,吃糖就是幸福,經歷過精神折騰,自由就是幸福;

    我的最大幸福就是:閱讀之中讓知識轉變為:智慧人生,是此生最大的幸福,當苦苦追求得不到的東西,讓身體受傷害,透過苦苦掙扎,求醫問藥,學習養生,追求獲得健康,感覺特幸福;

    幸福是學習追求來的,享受,懶惰,睡大覺不叫幸福?認同嗎?幸福要有價值,為社會責任,為別人服務,有人需求,對不對?

  • 5 # 影像醫生猛虎君

    人的一生就是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做鬥爭的一生,所以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平靜的一生,這也許就是有的人說:“我們總說人死了會下地獄,或許我們就生活的地獄裡”的原因。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我想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看法,樓主所說的“身體無疾病,靈魂無困擾”我認為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這樣的狀態,我們常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大抵也是這個道理吧。

    身體無疾病

    我想這是每個生活在這個世上的人所希望的,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點呢?我覺得寥寥無幾,我們得祖先早就看透了這一點,給我們總結出了“人吃五穀雜糧,總是要生病”得的道理。

    作為一名醫生,在醫院看見太多的因為生病而造成的人間悲劇,但是面對這種悲劇,我們能做的卻很少,有時候看見那麼多無助的眼神,真的覺得醫學真的發展的太慢了,雖然現在可以給許多人帶來希望,但是也有很多病人我們無能為力。有時候開始懷疑這門學科到底是在幹什麼?那麼多醫生和醫學科研人員獻出了一生的精力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前赴後繼的投身其中,在失望的同時也為人類的孜孜不倦感動。

    身體無疾病,不僅是醫生追求的目標,也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目標。我認為它是人生幸福的基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那麼靈魂在哪裡安放呢?人體無疾病,我們才能有更多條件去追求靈魂上的愉悅,我認為身體無疾病是靈魂沒有煩惱的前提,他們就像是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是一個道理。

    靈魂無困擾

    靈魂無困擾,我覺得這比人體無疾病更加的難以實現。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人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的慾望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激發著,很少能有人做到清心寡慾,只要我們有慾望,我們就很難做到靈魂上無困擾。

    大家都是平凡人,每個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慾望,比如說:想要購物的慾望,想要掙錢的慾望,想要更好生活的慾望,即使你自己沒有這樣的需求,你的老婆,孩子,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慾望,那麼你怎麼可能獨善其身呢?

    靈魂無困擾,我覺得真的很難實現,這簡直就是理想中的理想狀態。身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年輕人,有責任感的父親,真的很難做到無慾無求,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為自己的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著,那麼我們怎麼能夠做到無動於衷呢?

    關於人生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懂。雖然達不到“身體無疾病,靈魂無困擾”這樣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人生和平的相處,雖然我們每天都對自己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不滿,但是這也不妨礙我熱愛生活。我就得可以把生活當作自己的老婆對待,雖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是這不妨礙你愛著她,生活雖然會給你帶來許多煩惱,但是我們一樣熱愛著它。也許就像有的人說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十八層地獄”,既然我們無力反抗它,不如就好好的享受它帶給我們的東西,有好的心態才是生活有滋味的關鍵。相對於短暫的生命,我覺得死亡才是更加長久的事情,現價段人的生命長度也不過是百年左右,但是人的死卻是更長的時間,先對於死亡,或者才是那個較短的階段,所以珍惜這段距離,好好的活著。

    嗯,就是這樣!

  • 6 # 完美生活的生活

    認同!但絕對不可能存在!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身體無疾,但靈魂無擾,是絕對不可能的。託生人世,就是既享福,又受苦。只是哪個多少,哪個時間長短而已。從出生到離世,從童年到暮年。每個人都要經歷或多或少的痛苦與磨難,同時也會經歷人間溫暖。身體健康與否也不是以主觀說了算。但心靈是否通達,是可以透過磨鍊、修心而慢慢改變,可難度極大。心修好了,就不會被事事牽累,可以看開、看淡。如果能做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估計那得是仙界的事情了。

  • 7 # 七朵蓮王軍

    人生最大的幸福當然莫過於身體要健康,如果身體健康呢,你才能享受到父母對你的愛,你對子女的愛,家庭的愛,社會的愛。

  • 8 # 珍重友情

    那肯定是,只有身體好你才能做一切,你才能享受一切擁有一切,身體不好有病了什麼都和你無緣了。至於靈魂心情無困擾那也是和身體關聯著的,你沒病痛身體好你心情才能好,你成天病魔纏身心情能痛快嗎,所以人活著最大的幸福就是一生無病,最起碼無大病。

  • 9 # 老年樂蜜遞

    我非常認同,可是,人生在世,吃五穀生百病,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思維,不同的環境等等,使能做到無疾病、無煩惱的人寥寥無幾,身心健康是人人嚮往的,所以就得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合理善食,心理平衡,適量運動,戒菸現酒。開心每一天。

  • 10 # 水木湛清華smzqh

    問題中的這種看法源於莊子的養生之道:想要避免生病,但生老病死人是自然規律,避無可避;想要靈魂超脫卻生來“眼極冷,心腸極熱”的性子又使他無法達到“靈魂無干擾”,因此在現實無理想中苦苦掙扎。試想一下,若莊子生來不生病,他也就不會珍惜自己的身體,靈魂無困擾就會人生無所追求,終其一生不過如機器人一般聽指令服從安排過完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明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看著煙盒上的提示卻仍然每天一兩盒的吸,而有些人卻從來不碰,為什麼呢?一般吸菸的都是沒怎麼生病,或肺部沒有疾病的人,他不知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時是如何的危險,更不知道發病時的瀕死感是如何的痛不欲生。我身邊就有不少家人苦勸良久依舊吸菸厲害,生了一場病查出肺有問題立馬戒菸的,生病後自然知曉了健康的重要。

    我們的幸福感源於有了困擾後透過種種努力解決問題,把困擾當做我們前進的踏腳石。原始人類因有了單個行動易被野獸吃掉的困惑而知集體力量的強大,因而有了族群部落,最終形成國家;由於識字閱讀的困擾人類發明了印刷術紙張,直至今日的印表機及現在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因為交通不便的困擾人類訓練動物製造了馬車,直至現在的飛機火箭潛艇等工具的誕生。

    說了這麼多,突然感覺身體無疾病,靈魂無困擾不正是此時此刻的自己麼

  • 11 # ZZ忘憂谷

    非常認同,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內心不糾結,沒擔憂,不懼怕,身體和心靈都沒有掛礙,身心健康。人生一世這樣便是最好的。

  • 12 # 軫念信箱

    幸福的真諦,身體無病,靈魂無憂。身體好了,心態好了,一切都會好。

    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這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

    ,人生不必太複雜,有個好身體最關鍵。

    讀書,是豐富靈魂,治癒身心的良方。有了好身體,才能好好去追求你想要的。

    真正的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

    幸福或許它就是一種感受吧,它看不見摸不找,但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現在對我來說只要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其實並不難,只要有一顆發現美好的心,幸福其實很簡單。物質滿足之後才會想精神滿足。

    慾望越少,幸福越多。世界萬物都不是你的,只有身體才是你的。

    無論如何,一定要保重好身體健康是福,沒有好身體,談什麼都是徒勞,身體健康就是福。

    所以,身體健康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別熬夜,別經常吃垃圾食品。

    幸福到底是什麼?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不同經歷,對幸福的理解都會因人因時而異。其實知足就是幸福。有個好身體,生活平淡但也不失趣味,就是最大的幸福。

    平常心態決定未來美好,靈魂救星無煩惱,生命最可貴,幸福的真諦。

    和家人的幸福,和朋友的幸福,和愛人的幸福,都是幸福。

    我準備擁有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未來。

    平和之心,面對人生。

    保持規律與剋制的生活習慣才可遠離疾病

    心態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生的苦樂。擁有健康的心境,是靈魂快樂的根本。

    人終其一生,都離不開身體和靈魂這兩方面的困擾,無論是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抑或奔波忙碌的布衣草根,都不會遊離出這種狀態,即所謂的邊緣化。因此,生活在這萬花筒般的世界裡,每一類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只不過途徑方法不同而已。

    我看過一句感觸很深的話,心經,都是最好認識自己的,本性無煩惱。

    心經,都是最好認識自己的,本性無煩惱。

    看到別人臉上的微笑,是因為你而笑,內心就是一種快樂。

    精神上的快樂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一句溫暖的問候,一片誠摯的愛心,一個美麗的微笑,任何自己覺得可以利益他人的東西都可以用來佈施,勿以善小而不為,當佈施成為習慣,你會從別人的快樂中得到更大的快樂

    ,我不是聖人,一切隨本心本性而活,活在別人眼裡的人才是最不幸的人。

    幸福的標準很難確立,“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可以算是幸福的最基本元素,是大眾式的普遍認知。其實,幸福更多的還是個性化的感知,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幸福。

    人往住就是這樣,

    只看到別人,人前的風光,

    卻看不到背後的硬扛,

    只看到別人,開心的模樣,

    卻看不到難過的瞬間,

    用眼看事會走眼,用心感受才是真。

    真正的幸福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看來我正在幸福的路上,其實人有生死病痛,能夠做到少生病,但不能做到長生不死,只有做到坦然面對死亡,八十而故足矣,九十而終樂矣,百歲而去大幸矣,其實滿七十而走也不悔也,其實樂觀的心態才是一切幸福之源。

    平和的心態能消除褊狹和狂傲之氣,捨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麵人生,人生就會變得更加平靜和淡定。

    人生最好的選擇方法 權不可用盡 福不可享盡 不要看不起所有比你差的人,要有一顆慈悲的心去對待別人, 寧願自己過苦行僧的生活 也不要太揮霍 ,記得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不該浪費的不要浪費 ,多做善事吧。記得厚德載物 ,我是個書呆子, 什麼書都敢看,最重要的是人的價值表現在心靈上 ,享受是在吸毒 ,檢樸是美德 ,人美在學問。

    所謂“大千世界,人生百態”,每個人心中的幸福都是不同的感覺,而我,最大的幸福便是家人的平安健康並能相伴左右。

    順其自然,才能快樂

    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隨著坎坷、困境,因而要學會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平和的心態能消除褊狹和狂傲之氣,捨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麵人生,人生就會變得更加平靜和淡定。

    當你的靈魂被快樂所充滿時,煩惱自然無處可藏。

    行善之事從力能所及之處開始,當佈施成為一種習慣,你的心就盈滿了快樂,身體自然也是愉悅的。

  • 13 # 劉國民81223781

    人生最大幸福是身體健康,有了健康可以做任何事情,一切無常不會找到你,健康會使你走到最後的終點,愛護自己吧,注意有節奏的生活,身體健康來於自身的修養。

    身體健康無病並不意味著靈魂無困擾,生活離不心,為什麼叫心識,因為心是身體主宰我身體,如果我們在身體健康時,心在想著別的事情,尤其是無用的東西,你經常想它,他會侵擾你的心身,萬法唯心造,自己有時掌控不了心的意念,所謂的靈魂就是心造成的,那就是無常,這種無常隨時發生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意念也就隨著心身而走。所以靈魂就心所造地,當我們有著困惑的時候,這個靈魂畢竟出來干擾你,我們為什麼要修心呢?這個心靜了,它就不會往你的心而走。這樣會使會使無常的靈魂在心中無有落腳之處。自然我們的身體和心就很健康地。但心不靜也會導致靈魂的干擾。因為我們要修心自律,要嚴厲自己的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的心要靜下來,不要有著慾望,所以靈魂就是心,心就是靈魂。把心修好了,無有身體的疾病,靈魂就無有困擾了,那就是更大的幸福!

  • 14 # 清奎1231

    回答一下我的見解,不認同!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身體無病,靈魂無擾,這隻能稱得上是人生幸福的一種,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知足,那怕是身體有疾病,靈魂受困擾,也能夠感覺到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也同樣是知足感恩的,這才是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了,沒有能夠超過這個的了,當然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是需要長期的修煉和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行,

    人生中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你越希望身體無疾病,偏偏疾病找上你,你越想靈魂無困擾,偏偏困擾找到你的靈魂,這是規律,誰也不能避免的,

  • 15 # 拙筆淡靜

    非常正確!真正身患疾病尤其是重症的病人心裡感受最甚:其實什麼幸福都比不上身體沒病幸福!身體一旦患病,其他任何幸福都不再感受得到。

  • 16 # 桂本坤

    認可這個問答。

    因為無論你從事體力勞動,還是從事力勞動,都需要健康身體。因為身體就是本錢。比如說,人快死了,那是痛苦的。想做也是力不從心。免強去做也做不好!

    無論從事體力、腦力勞動,都是很怕干擾的。——一有干擾,也安不下心來,所以無論是什麼人都害怕干擾。

  • 17 # 開口兩把火

    靈魂無困擾,就這一點,人已經很有智慧了

    生老病死這個是自然規律,你想逃脫,也施不可能的。所以自己心裡要有準備。其實一般人對於疾病的看待還是基於自身家庭的經濟原因。大病一次,就回到了解放前,其實是自身經濟的擔心,這個是人的安全感。

    無疾病,這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可惜,做人總是懶惰的,覺得自己身體還想,隨意揮霍。當初年輕的時候,網咖通宵,第二天精神抖擻去上課。現在連想都不敢想。所以要想身體健康,擁有最大的幸福,其實還在於自己。堅持鍛鍊身體。

    靈魂無困擾

    大智慧。人這輩子追求的其實靈魂安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沒有任何困擾,也就認清了世間昏昏擾擾,那種境界多少修行之人所追求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赤赤條條的出來,衣冠整齊的走了。人來人往,其實就是利益相互交集,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同人的交往有不同的利益需要。所以對你的靈魂無困擾,一種夢想,這世間還真不多見。

  • 18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當然認同。因為這兩條,都不容易實現。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必然衰老。現實中,70歲以上的老人,大多都有各種慢性病,基本上都只能緩解,無法治癒。絕大多數的人,與其說是老死的,還不如說是病死的。所以說一個人能夠到老沒有疾病,非常的難,如果能夠無疾而終,那肯定能算是一件幸運又幸福的事情。

    能夠靈魂無困擾,也非常的難。因為人的本性,本來就有貪得無厭的一面。會產生非常多的慾望,要想一一得到滿足,幾乎不可能,因此產生不滿足感,靈魂受到慾望的困擾;而且為了滿足這些慾望,往往就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侵犯別人利益,甚至是昧良心的事情。除非這個人本性極其邪惡(這本身也是很稀少的),大多數人,都會受到良心的指責和拷問,靈魂必然受到困擾。靈魂不受困擾的人,大概有三種。一種就是生性善良,天資比較愚鈍的人。這樣的人不喜歡也不會計較生活中的瑣事,不貪婪。而且對外來的傷害感覺比較遲鈍。這樣的人通常不會做壞事,容易感到滿足,當然也就比較快樂。自然也不容易受到靈魂的困擾。第二種就是,生性豁達善良,智慧很高的人。能夠洞悉人性,通達事理。什麼事情都能看的很透徹。知進退,懂取捨。什麼事情都能想明白,做明白,不會被一些不好的因果牽扯,掉入有無休止的麻煩之中。這樣的人當然也不容易受到靈魂的困擾。第三種人,就是大奸大惡之徒,剛好就是第二種人的反面,內心極其邪惡,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在乎別的任何人,這種人可不推崇。這三種人,在人群中都是極少數。

    能夠身體沒有疾病,靈魂不受困擾,那是極難得才能做到的,說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不為過。

  • 19 # 獨影醉客

    一個身體無疾病的人,就是一個健康的人。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聰明的人用健康去賺錢,只有愚蠢的人花錢買回健康。花錢買回來的健康也是亞健康,人體內的元氣破了,免疫力就會下降,稍不留神,就會被突兀而來的疾病放倒。一個失去了健康的人,等於提前預訂了一張通往死亡的單行車票。珍愛健康就是珍愛生命。

    健康就是支撐生命大廈的奠基石。

    如果把人比做是一棵樹,健康就是深觸到土裡的根,根供給樹幹養料,樹才會長的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靈魂無困擾,心清神明則世事通透。修身先修心。心若不動,風奈你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思想家王陽明說;破山中賊容易,破心中賊難。

    有人問佛:如何才能快樂?佛答:去妄念,空。

    慧開禪師寫下一首詩: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大畫字豐子愷所言: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如此,安好。

    靈魂在高處,不被生活中的枝枝節節所羈絆,心似浮雲自由自在,淡定從容去留無意。看淡得失付之一笑,要知道,有些東西本來就不屬於你,何必太惋惜。放下執念,風雨來時,你認識回家的路,雲淡風輕時,有詩和遠方等著你。

    幸福,真的很簡單,身體無疾病擁有健康,靈魂無困擾,才會感覺歲月不老。

  • 20 # 水木清華鄭先生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The greatest happiness in life is that you find the one you love is loving you as well.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The supreme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

    所有的心靈都渴望解放,讓我們別太複雜!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解釋也不盡相同,在我的心裡越簡單越幸福。幸福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有自己最愛的家人,這是我們人生最大的財富。他們是我們一生的幸福,不需要任何東西來修飾,我都會覺得人生真的很幸福。All hearts desire freedom,so let us not be too complicated!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bout happines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simpler, the happier. Happy life is so simple, as long as we have our favorite family,that will be the greatest wealth of our life. Families are the happiness of our lives and we need nothing to decorate them. I will feel that life is really very happ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職場規則和內地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