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小徐兒自媒體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提到香港,我們腦子裡就會浮現出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繁華都市盛景。作為屹立不倒的金融中心,TVB確實反映了這裡豐富多彩、充滿激情與希望的一面,但TVB沒拍到的香港另一面,是以生活節奏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著稱,每一個人的神經都被繃得緊緊的,加班會成為很多人的家常便飯,工作之餘給自己和家庭的時間也相對較少。

    TVB裡,家家都是百尺豪宅,餐餐都有花膠鮑魚翅肚,事實上,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很多上班族都是三四個人合租在一套又小又貴的房子裡,每天在小到只能側身下床的房間裡醒來,根本沒有做早飯的時間和空間。

    在路邊買一份三文治,一杯咖啡就草草了事,擠進人滿為患的地鐵巴車、拿著手機瀏覽資料,到公司開始一整天忙碌的工作,晚上下班之後,還要去讀夜校提升自己、或者去便利店兼職增加收入。

    對香港的職場人而言,on-call 24小時是一種覺悟,每天工作11個小時且沒有周末,則是一種常態。

    壓力緊繃香港的職場人,大多羨慕內地955,內地的朋友得知剛畢業就能在香港拿到一萬多塊的薪水,紛紛表示很眼紅。

    1998年Yuki因為工作調動從內地來到香港,今天,就從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在香港工作,到底和內地有哪些不同。

    招聘方式

    香港

    作為國際金融都市,在香港工作,求職者面臨的競爭是來自全世界的,但相比學歷的高低,求職者的語言能力和自身綜合競爭力更能贏得僱主信賴。

    在香港的job description上最常見到的一句話就是,三語流利。三語指的是英文,國語和廣東話。首要的是英文,可以說,英文不合格,基本上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你想去大企業工作,只要你英文講得好,哪怕學歷不是很高,都不用太擔心,透過英文自我介紹、能讓面試官和領導感受到你強勁的綜合實力,也是可以順利入職和晉升的。

    自20世紀末以來,香港男女比例開始反向失衡,香港女性未婚比例呈上升趨勢,所以在香港,各行從業人員的男女比例是相對均衡的,在教育、公共行政、醫療等行業中,女性從業人員更是要高於男性,收入以及晉升的比例,女性也略高於男性。

    還有,香港企業招聘普遍重視實習經歷,不同行業的招聘時段也有所差別,大部分的公司都會提供全年開放申請的專案,所以很多香港在校生,都會直接休學一年去參與全職實習。這一年的實習,會成為畢業後找第一份全職工作的重要籌碼。

    內地

    隨著內地經濟的騰飛發展,國企、央企、諸如騰訊、阿里、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招兵買馬、擴大規模,而這些制度完善、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也成為了求職者趨之若鶩的理想國。

    不過,性別、學歷、年齡、資歷,每一項都是求職者進入大型企業的攔路虎。

    先說進入大型企業最簡單的方式——校招,內地企業的校園招聘只針對應屆畢業生,一般都會分春秋季,越是大型的企業,越是注重學歷和專業,特別青睞重點院校畢業的學生,如果你是手握重點期刊發表內容、高等獎學金勳章、還有外企實習經驗,那校招的應聘成功率一定很大。

    問題在於,內地大多院校不支援學生在校期間全職實習,內地院校又是學子眾多,學歷提升和發表期刊的競爭壓力不比求職小,平凡院校的平凡學生,想進入大企業真的很難~當然也有人中豪傑,學生時期平平無奇,進入職場突飛猛進,憑藉優秀的工作經驗,跳槽進入大型企業,甚至晉升管理崗位,可是這樣的案例,往往發生在男性身上。

    對於和yuki一樣的女性,內地求職真的有點難,剛畢業跳槽企業覺得沒經驗,工作一兩年有了積累,企業在招聘時又擔心婚育問題,已婚已育再跳槽,又被質疑年齡和精力。內地女性在拿offer的路上,真的困難重重~

    2.職場人情

    香港

    香港地窄人多,寸土寸金,公司往往只給每個員工劃分很小的空間,人們像一顆顆棋子被安放在棋盤的格子裡。走進香港的辦公室,你往往看不到在網上逛街、刷熱點的的員工,也很少會聽見同事們的小聲議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格小天地裡拼搏未來。

    到了飯點,同事之間會三五成群地約飯,聊聊工作上的事,但香港同僚也講究公平,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吃飯時他們會習慣AA制。

    因為香港這個地方開支太大,造就了香港現實的職場文化,工作時講話做事非常簡單直白,沒有太多人情味;平日裡點頭之交的同事,某天很溫馨地送你一塊散水餅,那天便是TA的離職日,宣告這頓:我要離開啦!未來有緣江湖見!

    內地

    內地企業的辦公室裡,員工們的辦公桌會更大一些,人情味也更濃一些。會有嚴厲的上司,但多數都和下屬打成一片,偶爾會對完成的任務不滿意,也儘量平和婉轉的表達意見,不會直白的批評訓斥。

    上班閒暇時,大家會抽空八卦娛樂新聞,在辦公室相約下午茶,最近小組裡有誰身體不好,或者懷了baby的孕婦,大家也會竭盡所能的關心照顧,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起為“錢”途奮鬥的同時,人情味讓辦公室更顯得其樂融融。

    3.溝通方式

    香港

    香港的辦公一般靠郵件聯絡同事和客戶,他們不只極少用whatsapp、msn等社交軟體溝通工作,有的公司還明令禁止,以免員工分心。

    儘管這種溝通方式很傳統,但郵件的優點就是方便傳播和存檔,比起用社交軟體,Email顯得更加正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員工在社交軟體上閒聊。

    內地

    員工線上溝通除了對接工作,偶爾還順帶閒聊幾句、放鬆心情。這對於極度注重隱私的香港職員,和同事閒聊私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

    4.會議方式

    香港

    在香港,員工在開會前通常會提前收到郵件,郵件內包含會議的簡要內容。開會時則有人將負責會議記錄,會後群發會議總結,提高會議效率。

    會議後傳送的郵件一般分三種:TO(傳送)、CC(抄送)和BCC(密送)。一般TO是發給參與會議的人,CC抄送給未參與的,而BCC則將會議一些涉及公司的機密內容密送給特別的人。

    內地

    內地幾乎每個公司單位都會有例會,少則一週一次,多則一天幾次。內地企業開會也很少用郵件通知,多數靠軟體群聊告知員工。至於會議內容,往往部門內的會議是大家七嘴八舌一起討論,具有一定規模的例會則是領導長篇累牘的高談闊論,下面的同學們昏昏欲睡。

    大多情況下,內地企業在大型會議才配備會議紀要專員,往往由重要領導秘書擔任,這類同學尤為辛苦,不僅會前要準備發言稿、會議過程要記錄、會後要最佳化總結,還要負責日常其他工作的溝通對接,堪稱職場多面手。

    除了以上對比,yuki從一個小小港漂,到後來的TOP Sale,再到現在成長為保誠資深的區域總監,見證了香港二十多年的發展,在這裡,yuki為想留在香港奮鬥的朋友,再梳理一些在香港生活工作的小經驗。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情感大V巴巴啦

    咱們可以從環境,溝通方式來分析這個問題。

    工作環境

    香港

    走進香港的辦公室,你往往看不到在網上逛街、刷熱點的的員工(職責除外),也很少會聽見同事們的小聲議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格小天地裡奮鬥著。人們走路、工作和交流之快,常常讓初到香港工作的內地工作者感慨。

    香港地窄人多,寸土寸金,公司往往只給每個員工劃分很小的空間,人們像一顆顆棋子被安放在棋盤的格子裡。年輕的白領專注著手頭“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因為沒有老闆願意僱傭“空閒之人”。

    但並不能據此得出香港員工彼此間關係冷漠,因為只要到了飯點,他們同樣會三五成群地約飯,聊聊工作上的事。他們工作時的專注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非人情冷淡。

    內地

    談到內地的中學,學生家長隨時可以透過手機聯絡老師,因為老師的私人資訊幾乎是透明的。而在香港,大部分中學設有專門幫助老師與家長溝通的輔導員或助手。

    在香港的中學老師看來,公開私人電話是不可理喻的事,他們也不會過多關心學生的課後生活,而是專注於上課。在內地,中學生的衣食住行往往都要老師照顧,並覺得是必要的義務。

    溝通方式

    香港的辦公一般靠郵件溝通,他們不只極少用whatsapp、msn等社交軟體溝通工作,有的公司還明令禁止,以免員工分心。

    郵件的優點就是方便傳播和存檔,且內容相對正式,一定程度上避免員工在社交軟體上閒聊。

    內地

    除了通訊工具,內地的同事也會當面談論工作,偶爾還順帶閒聊幾句八卦。

  • 3 # 角灣

    作為一個在香港和內地都工作過的人,有小小經驗分享

    首先還是看行業,比如金融業在香港的從業人員比較多元,你會同時有很多內地同事香港本地同事和國外同事,多語言的環境要快速融入需要有語言能力,內地的話通常內地同事佔主要,不太需要擔心語言問題

    其次香港日常的每日工作時長比內地長,OT加班嚴重,但年假多,尤其年末聖誕假期很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