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哈哦123

    他們仨再多活100年也是司馬家一統天下,劉備輸在麥城,被孫權打得出不了頭,曹操滅了孫權,司馬家滅了曹操和劉禪。

  • 2 # 人文說歷史

    你的這個假設有以下幾個方面來詮釋:

    1.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即便沒有在活50年,三國也已經統一。東西晉都已經統一了三國,只是說統一三國的是司馬家。

    2.你的這個假設有一個不足的地方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三方集團勢力,到底是哪一個統一三國?不過以歷史的證實來說,是曹操這方的集團勢力統一了三國,因為司馬懿是曹操帳下的謀臣。

    3.如果這三個人都分別增加50年的壽命,那麼哪一方的勢力?最有可能統一三國,首先來說蜀國,劉備過世不久以後,軍師諸葛亮也仙逝,而蜀國的一手基業,都是建立在諸葛亮的手中,即便給劉備增加50年的壽命,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劉備也很難統一三國。

    4.吳國孫權集團,雖然能人輩出,但是其目的是以自保。雖然孫權有一統天下的雄才壯志,但是在對抗曹操的過程中,經常都會以劉備聯手,所以說單靠孫權一人想統一三國,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5.蜀國北方曹操集團,在史料的證明中,晉國的建立,從這方面來說,是蜀國統一了三國。即便再給曹操50年的壽命,只是將晉國,以及三國的統一,推遲了50年而已。

    6.從古人對君臣之間的思想觀念來說,能夠名正言順的統一三國的,只有蜀國劉備。因為劉備是漢室嫡系,他統一了三國,可以說他匡扶了漢室。但是如果是曹操和孫權兩人中其中一個統一了三國,都會背上弒君謀權的罵名。因為這兩個人,曾經都是拿著漢室的俸祿。而對於弒君奪權,也並不是什麼好名聲。

  • 3 # 悔昔道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三人的年紀,劉備生於公元161年,卒於公元223年6月10日,三國時漢政權的創立者,駕崩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220年3月15日),三國時代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薨逝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孫權生於公元182年,卒於公元252年四月),三國吳國政權的國君及建立者。因患風疾病死度於建業宮中,享年七十歲。

    如果三人都多活50歲的話,那麼劉備113歲,曹操116歲,孫權便是120歲,如此高壽在當時醫療環境及生存環境而言幾乎不可能,即便可以那麼三國局勢能否統一,或者說由誰統一,這個皆是未定之數。因為,在戰爭年代,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些細節都能促使局勢大便,那麼歷史的走向也必然會發生改變,說白的就是什麼情況都可以發生,或劉備統一天下,或曹操統一天下,或孫權統一天下,但是事實上,卻是司馬家族統一了天下。

    由上也說明了,歷史不存在假設,也不能存在假設,不能否定已存在的事實,而去假設虛假的東西妄揣不可能發生的事實,這是違背自然發展規律,違背歷史前進的步伐的。這假設歷史也毫無意義。我們可以做的事瞭解歷史,然後從歷史總結經驗教訓,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有利於後續發展。

  • 4 # 禧之狼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三國歸一統,大勢所趨。分析曹操、劉備和孫權的性格、能力,基本上曹操可以從三人中勝出。先說孫權,好酒,時常組織大臣聚飲,有違其意願的,便會動殺機。由此,一些大臣感覺到了危機感,出謀劃策上難以直言不諱。劉備,給自己整出個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的名貼。都知道劉勝一生好酒色,有一百多個兒子,其有時也認不全。由此繁衍生息的後代枝枝葉葉,在東漢後期的戰亂年代難以考證,有注水的嫌疑。稱帝后,做事比較任性,夷陵之戰便是佐證,所以難成大統。以上兩國,東吳深耕東吳六群多年,但目標為自保。西蜀由於內部分成三派努力,相互掣肘,將領青黃不接,加上連年北伐而後方夷狄不穩,難成大事。而反觀曹魏,雖然曹操身後備受後人詬病,但其雄才大略是有目共睹的,加上其生前已經統一了北方各方勢力,有了穩定的兵源和糧草資源,一旦有了合適的機會,便能飲馬長江,掃滅東吳和西蜀。

  • 5 # 土右鍾海濱

    假設曹操、劉備、孫權每人多活50年,三國局勢能統一嗎?這個問剛看到覺得有些荒誕無稽,細細品味覺得值得想象思考。這是一個由表面談歷史問題,實際已涉及到當時的封建制度的問題。肯定地回答,曹操、劉備、孫權每人多活50年,三國的局勢也不會在他們三人之中任何一人手上統一,這是由於當時封建社會制度所決定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使之名存實亡。同時,封建軍閥割據州郡,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大混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脫穎而出,相繼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在史學界,有人認為最權威的說法是"經濟均衡論”,就是說“三國鼎立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地區封建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分裂傾向加劇”。這一論斷很有道理,因為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的發展,給南方的孫、劉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封建王朝則由於社會經濟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封建王朝,孫、劉兩家達到彼此均衡的程度,互相牽制。這是形成“三國鼎立”的原因,也是曹操、劉備、孫權不可能統一鼎立局勢的原因之一。

    封建社會制度的侷限是曹操、劉備、孫權不能統一鼎立局勢又一重要原因。封建的家族思想,曹魏重親族,人才多是親族或繼承漢末操哥的家底以及這些家底的後輩;吳重世家,人才都是世家子弟,但世家有三世而率,實則智衰,多是無能之輩。蜀劉用人之道,重在孔明,而孔明諸葛亮用人講求完美,曲高和寡,也就影響到人才的提拔。以家族利益為重,全域性性觀念欠缺,私的成分大於公的概念,當時王國的封建制度下,很難形成統一的思想,更缺泛凝聚人心的強大力量。基業鞏固,也只能各借自身優勢來發展,吳憑藉地利優越,三江之險與魏周旋,不時困擾蜀,蜀心有餘力不足未能勝過魏,結局是以魏用時間和天下十州之力拖死了另外兩國。最終的統一屬於司馬家族的晉。

    如果想讓這種“假設”成立,並且曹操、劉備、孫權其中有一人把三國局勢統一,需續寫《三國演義》後傳。

  • 6 # 歷史是個寶

    國家統一需要什麼?

    1.軍事力量

    2.政治制度

    3.綜合國力

    4.平穩政權

    5.領導人犯錯程度

    三國時期“曹操”的軍事力量,一直優於“劉備”和“孫權”

    1.軍隊的數量和質量!

    因為地緣的原因,“曹操”佔有人口較多的中原地區!軍隊的數量一直都是大於“劉備”和“孫權”的!

    “曹操”的軍隊大多是百戰精兵,“劉備”和“孫權”的軍隊要差一點!需要靠“地利”或者“優秀”的統領來彌補差距!

    2.優秀“軍事將領”的儲備!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形象的描繪出蜀國後期人才的匱乏!劉備可以不死,其他人總要死吧!

    孫權方面要好一些,但是“曹操”方面人才是最多的,後期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軍事統領!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戰爭只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才是決定因素!政治決定了國家未來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的成長!

    縱觀“曹操”一生“屯田”、“唯才是舉”、“挾天子以令諸侯”“改革戶籍”等等對綜合國力的提高都帶來了質的變化!

    而“劉備”沒有了“諸葛亮”估計就抓瞎了,“孫權”大帝要好一些,一直學“曹操”屯田!

    綜合國力的對比

    1.人口

    魏:400多萬;蜀100萬左右;吳200多萬

    2.軍隊

    魏:50多萬;蜀10萬左右;吳20多萬

    3.面積

    魏:291萬平方公里;蜀106萬平方公里;吳145萬平方公里

    4.經濟

    魏:快速增長;蜀:下降;吳:增長

    5.人才

    魏:多 蜀:少 吳:中等

    政權平穩程度

    各國多少都有些問題,算是打和!

    魏:天子集團的蠢蠢欲動!

    蜀:本地勢力和外來勢力的矛盾

    吳:和部分江東“士族”的矛盾,“山越”的問題!

    領導老了就喜歡犯錯!

    劉備:“夷陵之戰”的一意孤行!

    曹操:“赤壁之戰”的驕傲大意!

    孫權:在“吳國”後期的昏庸無道!

    綜上所述,假如“曹操”、“劉備”、“孫權”都不犯什麼太大的錯誤的話,還是“蜀國”先滅,“吳國”隨後,因為隨著時間增長,各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統一天下的必定是“曹操”!

  • 7 # 華247214281

    如果劉備能多活五十年,那三國肯定能在他的領導下統一,如果沒有喪失荊州,他也沒有去代吳,他一定能統一三國!可惜歷史沒有假設也沒有如果!一切皆是天意!

  • 8 # 吳桂清9

    這個假設,對於50年的時光歲月來說,會造就多少天下的能者來治衡天下統一,那必然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單從曹操、劉備、孫權他們三位來說,再給他們50年時間,應該是劉備能統一三國。其原因有以下條件;劉備是西漢劉勝的後代,三國初期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有諸葛亮超凡的智慧,有桃園三結義的左膀右臂,有趙子龍捨身護駕的膽略,最重要的是;在漢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年年鬧災荒,百性的生活十分的艱難背景下,當時的劉備想著拯救百性和當時的朝政,舉起了蜀漢大旗,重整河山,建設統一國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得人心者即得天下安順者,然而,時間只能停留在這個當下時節,50年也只能就是個假設。而就有了“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說詞;結果讓司馬懿的後人司馬炎統一了三國。所以,人生的遺憾可能就被這個假設給造成的?!謝謝!

  • 9 # 夜雨秋燈

    我覺得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只要喜歡三國演義的人,都或多或少假設過,如果曹操不死,魏國會不會不被司馬篡權。如果劉備、法正、關羽不死,蜀國會不會橫行天下。如果孫權不死,或者不像老了後那麼猜忌,東吳會不會永遠存在下去。那些設想都是十分美好的。但對當時的百姓是不是太殘忍了呢?當時的局面,維持三國鼎立,天下是否能大發展?這些都是很有趣的問題,問題是誰也不能給出答案。但可以預見的是,三國互相忌憚,反而利於和平和發展,而三個人傑都是發展經濟和好手,人口增殖是肯定的,但魏國家大業大,是其他兩國所不能比擬,長期比拼,還是魏國勝出

  • 10 # 親一

    題主在假設這種問題的時候忽略了另外一個事,這種假設的問題只會讓事情變的更加複雜而不是更加清晰,記得我之前回答過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曹丕再多活多少年什麼什麼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

    忽略了什麼事了?很簡單,就是這些人後代的壽命問題,曹操更慘,他要是多活了50年,連孫子都被他熬死完了,別說兒子了,估計要重孫子輩的繼位,劉備的那個乖兒子劉禪也沒有多活到50年,只多活了48年,孫權的兒子比較多,也沒有多活到50年,也就是說,即使這三個人能再槓50年,只會讓局面越來越亂,不知道便宜誰

    而且三個人也不可能槓不過50年的,結果只會是曹操那一方統一,可能是曹操也可能是代替曹操的,蜀漢和東吳沒有機會的,因為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北統南容易,南統北2000多年只出了一位。

    再細說一下,蜀漢先天不足,沒機會,東吳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孫權手下的那些世家大族,要不孫權也不需要藉著兩個兒子爭奪帝位的機會把群臣弄的死的死,貶的貶,弄的國家元氣大傷,

    最後,這三位都是60歲以上才死的,再加50年,一個個都成老妖怪了。

  • 11 # 公明淏

    從事態發展的角度來說,曹操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

    先看看劉備,由於劉備的戰略方向逐漸模糊,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是否還能堅持”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治國方針?與孫權的你死我活之爭,已經透露出劉備不再把孫劉聯盟當做立國之本。

    《魏書》曰: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典略》曰:備遣軍謀掾韓冉齎書吊,並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鄧艾)

    劉備與曹操不共戴天,完全是兩條路線的鬥爭!他自己對龐統說:如今與我水火不容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

    劉備是在曹丕拒絕了他的好意之後,才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稱帝?他本身並不想稱帝!他不想稱帝的原因不僅僅是他不想像袁術那樣窩囊吧(雖然最後死的比袁術還窩囊)?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不想與曹丕作對!有沒有可能他會向曹丕稱臣!否則, 以劉備的城府之深會向曹丕拋橄欖枝?既然220年曹丕已經篡漢稱帝了,劉備不是要恢復漢室嗎?不是漢中王嗎?致書曹丕等於是承認了曹丕的地位!

    為什麼?從劉備伐吳的前前後後經歷的風風雨雨,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劉備的權利已經是搖搖欲墜了?諸葛為首的荊州勢力是絕對不會支援劉備伐吳的,這從諸葛瑾給劉備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來;益州本土的主要代表人物秦宓、黃權奮起反駁;劉備賴以起家的基本勢力大將趙雲公然反對。這讓劉備情何以堪?蜀漢集團的主要力量均持反對意見,劉備的權威何在!

    劉備這個皇帝當得是相當尷尬

  • 12 # 精彩影視影片一起看

    怎麼可能他們每人能多活50年,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他們又是死對頭,不可能同時活那麼久,即便能同時活那麼久,那必然待在同一個君王下,也就是說他們都失敗了,都被別人擊敗了。

  • 13 # 黑馬阿濤

    給劉備曹操和孫策各續命五十年,當然會對三國大勢產生嚴重影響。為了討論準確,這裡按歷史而不是演義的情況分析。按歷史,200年孫策死,年僅26歲,徹底的英年早逝。這時候,給孫策續命50年帶來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按歷史,孫策當時正在規劃聯合袁紹,北上進攻許昌。以孫策這種打仗不要命的二愣子性格,他是真可能幹得出來。歷史上,官渡之戰時候曹操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自己手下不少人都在暗中聯合袁紹,只是恰好許攸獻計,才使得他獲得了翻盤的機會。

    要是再增加一個孫策帶兵北上,而劉表也和袁紹關係不錯,不會救援曹操。這樣子曹操很可能會被滅掉。不過滅掉曹操後孫策也得不到太多便宜。他雖然善於爭霸作戰,但政治方面的智慧或者說權術並不強。曹操一旦滅亡,大部分地盤必然被袁紹吞併。於是袁紹提前數年,成為一個弱化版的曹操(指能力)。這時候,孫策可能因為其桀驁的性格,成為袁紹的下一個目標。而他與劉表之間的矛盾恐怕也未必好調和。於是江東陷入袁紹、劉表的圍攻血戰。

    最終三國曆史很難進一步預測,有可能是袁紹來統一天下,維持漢朝的虛名,或者篡位;也可能袁紹尚未統一即去世後,袁氏兄弟自相殘殺(如同歷史那樣),天下重新回到群雄並起的格局。在這個過程中,曹操、劉備靠著題目設定的免死金牌再活幾十年,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很難說了。

    再假設孫策照樣去世,曹操多活50年。這可能直接終結三國。雖然66歲的曹操已經有點老年痴呆的徵兆,但畢竟霸氣尚存。一旦發生劉備東征孫權的事情,曹操可不會像曹丕一樣坐觀成敗。他很可能採納劉曄等人的建議,出兵與劉備夾擊東吳,先滅掉吳國。這樣剩下變成了曹魏一國對蜀漢。

    甚至因為曹操要當週文王而不稱帝,劉備也沒有稱帝的理由,最後蜀漢集團被曹操攻滅後,曹魏再篡漢。要是那時候曹丕已經憋不住死了,曹操直接讓曹睿以王孫名義繼承世子,或者曹植少了哥哥的迫害,也能活到那時候,總之曹魏可能迎來一個比歷史上更加輝煌的狀態。至於劉備是不是還能再說50年,又沒啥意義了。

    最後假設孫策曹操都照歷史死,劉備多活50年,也就是活到243年。對於蜀漢而言,這座豐碑不倒,國內凝聚力會更強。孫權方面對劉備的忌憚,也可能促使孫劉聯盟提前數年恢復。而在後續北伐期間,有了劉備的坐鎮,無論是如過去那樣劉備親自帶兵在前。

    諸葛亮在後面提供後勤,還是改成年邁的劉備坐鎮國內,諸葛亮如歷史北伐,都能讓蜀漢方面底氣更足。而劉備在人才發掘上也有諸葛亮所不及的魄力。這樣一來,蜀漢的實力和狀態肯定可以比歷史更好,諸葛亮也未必會累得到234年就去世。不過即使如此,蜀漢要北伐成功的希望還是比較小的。

  • 14 # 吐溫先生

    很難統一,因為這三人的最終目的是不同的,但是最有可能統一的是曹操。區域性戰爭的勝負與多因素相關,可能偏向隨機性,但是整體戰局主要與人相關相關。魏國人才的聚集是優於其他兩國的,久而久之,我認為,局勢會向魏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 1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如果曹操,劉備和孫權能夠多50年的壽命,三國的局勢可能就不存在了。

    從曹操去世開始,這其後發生了曹丕繼任魏王,後篡漢稱帝,開啟了三國局勢,而後劉備在成都也以獻帝被害為名不承認曹魏政權,自己登皇帝位,延續漢朝國祚,在之後就是張飛被殺,劉備伐吳失敗病死白帝城,諸葛亮輔佐劉禪數次北伐而亡,司馬家篡曹魏權,蜀漢滅亡,司馬炎篡魏稱帝,西晉開國,在之後滅亡東吳,三國一統。

    其實如果曹操不死,東漢可能就一統天下了

    曹操不死,司馬懿永無出頭日,憑藉著手中掌握的中原九州,曹操佔據了天下六成左右的人口,50年的時間足夠讓中原和南方恢復生產力,到時候曹操掌握的人口數量能夠達到2000萬以上,而益州人口最多的時候不過300萬,東吳荊,楊,交三州加起來可能千萬出頭,北方的實力遠超過南方總和,統一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創業失敗欠下一屁股債,很迷茫。該怎麼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