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柚手作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感覺可能是因為某件事與父母的觀點產生了分歧,於是父母說出了""我是為你好""這樣的話。個人觀點:覺得父母其實真的是好意,正常父母沒有會想讓孩子走彎路,給孩子錯誤的意見的,但每個人又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就像西紅柿炒雞蛋,是先放番茄?還是先放蛋?這種根本沒標準的答案,又不涉及到對錯的問題,並不能用先放西紅柿是對的,或者錯的來評定。當父母說出這句話,代表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了溝通不到位或者互相不理解的問題,在並不涉及對錯的清況下,和平有效的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2 # 濱州市張芳心理諮詢師

    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我在諮詢過程中與許多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小學的共同探討過這句話。而眾多孩子的回答眾口一詞:“我最討厭爸爸媽媽說‘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

    在孩子們的認知中,父母說這句話的本意,根本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總結孩子們的反饋,我歸納了三點原因:

    第一、父母的控制心態。凡是出現心理問題和親子關係問題的家庭,孩子與父母之間通常缺乏溝通,父母總希望孩子聽話,而孩子卻願意自己做決定。因此,當孩子堅持自己的決定,不聽從父母意見的時候,父母通常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而這句話,也因此成為孩子認為自己被控制的標誌性語言。

    第二、父母的雙重標準。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雙重標準”,即一方面要求孩子遵守某些要求和規則,另一方面自己卻做不到。當孩子質問父母“你為什麼不這樣”的時候,父母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而這時,這句話會成為父母不尊重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標誌性語言。

    第三、父母的個人期待。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太高,甚至超越了孩子自身的能力。而這些期待中,包含了父母年少時的夢想、願望甚至未完成事件,還有面子等心理需求。因此,當孩子無法完成父母的期待而與父母產生對抗時,父母通常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聽在孩子的耳朵裡,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自私,從不顧及自己的感受,也因此,這句話會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關鍵語言。

    我在陪伴孩子們調整心態、實現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對尊重和理解的渴望。其中有一些孩子說的話非常經典,在此分享給大家,願所有的父母都能聽到:“爸爸媽媽,我需要你們的時候會向你們求助,我不需要的時候,請你們讓我自己來。”

    最後,願所有父母都能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和資格,理解他們想要獨立成長的意願,用無條件的關注和愛,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而自由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在這樣的關注和愛的包圍中,展翅飛翔,成為更好的自己。

  • 3 # 特立獨行的教育

    這句話是大多數父母和長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小時候也沒少聽,在父母的意識形態當中,他們的所作所為確實對得起這句話,因為他們已經給到了他們認為能給到孩子的全部的、最好的愛。注意,這句話的重點是“他們認為”,什麼意思?父母們幾乎都在以個人認為的愛來愛孩子,這中間的愛是侷限的,自私的,掌控的,佔有的。

    我為你好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就應該聽我的;我這麼愛你,你就應該按照我的意願生活,超出我的認為的全是錯的;因為我不可能害你,你要全盤接受我的建議……這是父母自私的愛,父母在用這樣的愛來要挾孩子就範,這時候的愛於孩子而言成了一道枷鎖。

    而真正的愛裡沒有這些,就是愛而已。真正的愛不是以父母的背景來愛孩子,而是以愛的背景來愛孩子,是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是肯讓孩子“吃點苦頭”,是培養孩子獨立的生存能力……

    當以愛為背景來愛孩子時,自然不會說出:我都是為了你好,別人才不說你的話了

  • 4 # 難忘二O二O

    許多父母常愛在兒女們面前說,"我說的都是為了你好,別人才不會管你"。父母說這番話,大多是對兒女們在為人處事方面,而發出的忠告。對父母說的這句話,作為子女們應正確理解,認真區別對待。

    首先要肯定父母們說這番話的目的和心意是好的。可以說天下父母對兒女們的愛是最真誠,最無私的。對兒女們的每一步教育成長都傾注了大量心血,也對兒女們寄於了厚望。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兒女們生活好,工作好,婚嫁好。所以父母對兒女們的一切活動,好嘮叨,好乾預,好指責。作為兒女要充分理解父母的關愛之情。其次對於父母的說法要加以區別對待。一般說來父母年長,有著較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對兒女們的成長教育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對父母的苦口婆心和勸告,兒女們不能置之不理,或一概拒絕,對父母說的有道理的,有益的話,應耐心聽取,予以改進。對說的不妥,也不必較真頂撞,否則會傷了父母的心,影響家庭和睦。

    對父母所說的為了你好才說,別人才不管這句話,作為兒女要懂得父母的心意。至於說的話對不對,有理的,有作用的話,應該採納,不妥的可供參。

  • 5 # 厲害了大欽州

    無論多反感,最終都證明說這話的人是對的,等明白這句話的好意後,母親已不在,這是我最後悔的一件事。

    做子女的都反感,做父母的都理解。能體諒這句話的本意也就說明你長大了。

    反感的人做了父母后也都不約而同地說這個話,一代代迴圈反覆。

  • 6 # 印真1975

    有父母嘮叨,是幸福的緣。世間最無私的愛來自父母。

    不管孩子長多大,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父母總會把該提醒或警示的語言掛嘴邊。這是自發關愛方向的一種深情流露。

    的確,有些話,非至親,不會有人主動跟你訴起或述說。

    有句話這麼表達: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作為兒女,懷一顆虛心去聽一聽老人的意見。即使被嘮叨一陣,也領受他們一份掛念。說得不對的,鑑而益之圖為,也不失融和特定場氛。

    某種話語的語境提醒,都有前提\氣場,區別對待,好自為之。

    脈連的血緣其情亦深!

  • 7 # 郭潤華

    可憐天下父母心。也許做父母明知某件事和某個人對兒女或不利,便進行干擾。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原諒。護犢心切嘛。

  • 8 # 山楂不酸

    “我都是為了你好,別人才不管你呢”這句話我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作為一個八零後的我其實是不認同家長跟孩子這樣表達自己的愛的。因為這句話太大,總概括起來就是一切為了你好,可是你問過孩子是什麼感受嗎?因為雖然我們給予孩子生命但是他也是個個體,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一味的一這句話為教育目標的話那麼孩子慢慢的會失去自我,會找不到方向,長大了會經不起跌宕起伏的人生目標,會沒有方向感,會經不起任何的誘惑,更不會有責任感和安全感。我認為在跟孩子相處中是相互成長的,可以用更多的側面舉例去激發孩子,讓他自己發現自己,找到自我,成就自己。我們更多的給孩子講三觀,只要孩子的三觀沒有問題的那麼他的選擇就不會有大的方向性錯誤,剩餘的交給時間。

  • 9 # 學之道講堂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伴隨著大多數人的成長。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總是強勢的一方,孩子被動的接收父母的想法。這句話就是一把刀,架在孩子的脖子上,為父母所有的說辭找個合適的藉口。這種用造成孩子的罪疚感,來使孩子順從自己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隱性操控”。孩子如果因此而妥協,父母高興了,但是孩子的自尊卻被打碎了。如果孩子長期因為罪疚而妥協,不斷壓抑自己,過著自己厭惡的生活,最後心理一定會出問題,甚至會做出極端的行為。

    最近一部都市家庭劇《小捨得》刷屏網路。蔣欣飾演的田雨嵐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兒子顏子悠成績一向優異,但只要子悠一次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她就開始憂慮不安。打著“我是為了孩子好”的名號給孩子報名各種各樣補習班,為了孩子能當上副班長忍氣吞聲。導致子悠在一次考試當中精神崩潰,撕了考卷掀了桌子逃離出教室。甚至在一次的在學校安排的活動上說出一句“真心話”:“我媽媽並不愛我,她愛的是能考滿分的我。”

    由此可見,“為了你好”這個思想並不能美化親子關係。孩子猶如一個提線木偶被父母操縱,從表面上看,孩子自願執行著父母的每個命令,但他們內心真的願意嗎?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非父母的附屬品。要知道這種隱形操縱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首先,父母要知道過度的操控會使孩子喪失主見。在以父母為核心的家庭結構生活下的孩子必須事事順從父母的想法,將“為了你好”的想法灌輸給孩子,強制性的包辦孩子的一切生活。孩子幾乎沒有獨立的思考的空間,在與父母的想法存在差異時,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主見,以至於以後遇到困難時,沒有主見,第一反應就是尋求父母的幫助。被父母美其名曰“為了你好”的愛並不是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對孩子無言的束縛和傷害。

    其次,父母要懂得適時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每個孩子都有獨立思考和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強制性改變孩子的想法往往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當父母和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父母不應以“我都是為你好”來道德綁架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認真考慮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不要試圖去控制孩子的思想。放下做父母的架子,說不定能和孩子成為朋友。

    給孩子培養一個健康的心理,營造一個溫馨美好的成長氛圍比任何說教都有用。最後引用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過的一段話送給各位家長:“我的這輩子活的爛透了,可有什麼權利把責任推卸給下一代呢?所謂活在當下,不是讓我們活在來生,更不是把一切寄託到孩子身上,下一代有下一代自己的人生,我要做的是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要把責任都推給下一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一名寶媽,想找個工作但是可以照顧寶寶的,能做點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