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白真墨

    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話題。不過問題的提法有點瑕疵。其實人們即便推薦文科書籍,也通常是一些偏通俗的、普及型的作品,而不太可能是高深的學術著作。

    比如錢鍾書的《管錐篇》、陳寅恪《柳如是別傳》等等,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所以向通常的人推薦這種書,就如同推薦理科學術著作一樣不太合適。

    而像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雖也是正經的教材,但是偏通俗,適合非專業人士賞玩,因而也就常被人推薦。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可以改成如下兩個更為合適的問題:

    (1) 為什麼人們更願意推薦偏通俗的普及類作品,而很少推薦學術類作品?

    (2)為什麼人們更願意推薦文科類的(普及)作品而不是理科類(普及)作品?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很明顯的。大多數人的閱讀只是圖個輕鬆休閒,當然不太願意去動腦子學習複雜深刻的東西。因此通俗普及作品就自然而然成為首選。就好比,一般人面對《明朝那些事》和《明史》,通常都會選擇前者。

    第二個問題,其中一部分道理其實與問題一相仿;另外一個原因是,理科類普及作品往往需要鋪墊一定量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要比文科作品要求高得多,或者說門檻高得多。這是文理之間很大的不同。比如你讀呂思勉《三國史話》比較輕鬆,因為你小時候透過三國演義的很多故事大致瞭解,這個背景知識雖然不太可靠,但是足以支撐起你閱讀《三國史話》的基礎。

    某些文科書也會偏向理科多一些,你立刻就會感覺到壓力,看起來就沒那麼暢快。比如戴德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你讀起來肯定不如讀《三國史話》來得爽,因為前者需要具備考古學、生物學、地理學、農業等理工科知識儲備。

    對於理科普及作品,那就更難讓普通讀者接受了。比如道金斯的暢銷作品《自私的基因》估計第一章就能讓大多數人打哈欠。

    他的《解析彩虹》所涉及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更為廣泛,以國內讀者的科學素養,大部分是堅持不下去的。

    最後,我們還想說幾句題外話。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大多數熱衷推薦傳統文化書籍的人,其實自己往往也是一知半解,看個半吊子的書就要掉書袋的,而且十有八九是“思想土鱉”(套用土摩托的話)。我們的迅爺,很早就跟青年說過,讓他們儘量少看或不看中國的古書,多看外國的書。這實在是真知灼見的閱讀建議!

  • 2 # 青山遠

    因為我等凡人沒有這樣的智商啊!高中文科出身,畢業後看高中數學課本都如同看天書,還要閱讀數理學術著作?實在做不到啊……

  • 3 # 謙物集

    因為哲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從古到今引領世界的思想賢文皆是文學類的,沒有理科類。如:【孔孟老莊】,【先秦諸子】,蘇格拉底,屈原、曹操、蘇軾、朱熹、尼采、泰戈爾、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等中外名人,不一不是哲學、文學類的,他們的思想對社會文明、進步起到了指導的推動作用!

    理科類造就的是科技人材,他們也同樣的有一大批代表人物:漢代張衡、祖沖之、伽利略,近當的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當代的孫家棟、袁隆平、屠呦呦等等,他們也一樣對社會對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所以,並不是不讀文學類的人就不行!所謂“術業有專攻”,各有所長的。

  • 4 # 潘望文學

    在我看來,文學作為一門有關於人的學問,毋庸置疑的是,它是備受眾人的矚目的。然而,數理類學術著作,讀與不讀,也無關緊要。好比人們要看星球,根本就不需要看地球與其他星球的數理學術著作,瞭解其構造和距離。因為有相關的望遠鏡便可觀望,也就是親眼目睹比較眼見為實。還有,人們想了解太空也如此,那大可不必看相關數理學術著作,可以直接去搭宇宙飛船。 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搭交通工具遠行,也不必看數理學術著作,可直接導航便可到達目的地。

    一提到讀書,我們會想學校,以及老師傳受的文化知識。學以致用,作業練習便可達到其效果,然其課外閱讀,就是所謂的多讀書,也是讀非科普的書。為此,文學就是指定涉及廣泛閱讀的經典文化,加上人是有血有肉的高階動物,其情感的滿足,或精神的需求,必定要透過文學來陶冶情操。

    文學是自古便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古代的作家及詩人也留下華麗的文章及經久不衰的詩文,從古代的《詩經》開始,再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現代則是以20世紀文學的發展及變化開始,自19世紀末到1917年的文學革命興起近二十年。後來,五四後三十年文學依然發展至今。

    為此,文學是人們多讀書及立薦的書籍,因為它自古以來便流傳及發展至今,其文化底蘊極其深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癌症患者,如何面對別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