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希老師
-
2 # 蘭花草1234
一年級的看圖說話是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形象思維和表達能力的一個途徑。首先要弄清楚每個學段的寫話要求,第一學段定位於寫話,第二學段定位於寫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啟蒙階段的難度。重點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看圖寫話是先從說一句話到寫一句話開始的。一個慢慢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指導孩子看圖寫話時,首先指導孩子學會觀察。面對一副圖或幾幅圖時。讓孩子觀察圖上的整體內容,再去觀察細節部分。或者是按照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方法進行觀察。還有從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楚人物的身份。再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出人物在幹什麼?在想什麼?再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進行口述講給同學聽。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口述的過程和傾聽的過程。是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過程。一定要重視並反覆訓練。在這個過程中,讓傾聽者進行補充。讓大家積極發言。哪些觀察到了哪些沒觀察到?然後再引導學按誰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幹什麼進行表達,剛剛開始寫話的孩子就要用固定的格式去規範它。反覆訓練就形成了能力。
切記不要拔高,千萬不要還沒開始寫作文呢孩子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
3 # 天山雪溪
看圖寫話可以分為寫人,寫景,寫事,想象
寫人:人物外貌,性格特點或精神品質,抒發感受。
寫景:時間地點,環境,景物大小多少,抒發感受。
寫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經過重點寫,然後總結感受。
想象:找到一個重點,發揮想象,詳細描寫。
其實說白了還是日常積累,詞語,句子的積累和運用。
-
4 # 小哈一家親
看圖寫話對於剛學習寫作的孩子來說,看似難度大,其實無非還是一個詞彙閱讀的積累程度決定。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保證一定的閱讀量。平時從簡單語言組織開始訓練,比如時間,地點,人物,簡單描述事件,穿插一點自己的感受等。從簡到難,先打好基礎最重要。
-
5 # 亞亮生活秀
一年級學生作文看圖寫話一般分4步:
1、人物:主角是誰
2、時間:哪個季節,上午,中午,下午
3、地點:在什麼地方
4、動作:在幹什麼
總之,就是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
-
6 # 遇見一點小浪漫
一年級看圖寫話,最重要的一一個步驟是教會孩子們認真觀察。
觀察圖片上有哪些人,時間、地點以及他們在幹什麼。
開頭寫一句描述性的總起。把時間地點,人物,在幹什麼都介紹清楚。
後面基本上寫2~3個分述句。可以具體描寫圖片上的人物各自的神態動作。用上給的提示詞,或者自己積累的一些比較優美的詞語。
最後再來一句總結性的話語結束全篇。
看圖寫話最主要的就是語句通順無錯別字表達清楚。
-
7 # 快樂的跋涉者1
小學生寫看圖寫話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記住了這句話,寫任何的看圖作文都很容易。
這句話就是: 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在幹什麼事?
第一個什麼的意思是: 一年級小學生的看圖作文圖畫都是比較簡單的,先說明主人公主要人物是誰,小女孩可以是小紅,小英;小男孩可以是小剛,小強;也可以是小動物小狗,小貓什麼的;還有的圖畫上是兩個以上的人物,比如小紅和媽媽,小剛和他的小夥伴,小雞和小鴨子等等,把圖畫上的人物一定要先寫上,看圖寫話就有了主人公啦。
第二個什麼的意思是: 要寫明時間。比如是一幅春天的圖畫,就要寫明春天這個時間。還有的圖畫上有雪人,下雪了,就要寫明是冬天。如果是在操場上拍球,那就寫明是體育課上。如果桌子上有檯燈,那就說明是晚上了,要寫明晚上這個時間段。總之要把時間寫清楚。
第三個什麼的意思是: 寫清楚地點。地點就是在馬路上呀,還是在公園裡,還是在教室裡,還是在家裡呀。事情發生的地點很重要,一定要寫清楚。
第四個什麼的意思是: 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說在幹什麼,這是整個看圖寫話的主要內容,是最重要的。要寫清楚主人公是在公園裡看花,還是在操場上拍球,還是在家裡做家務,總之要把發生的事情寫詳細,還要寫的有條理。
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在幹什麼?這是一條公式。記住了這條公式,把看圖寫話的要點都寫上,這篇看圖寫話作文分數就不會太低,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想象力再發揮一下,渲染一些環境,把人物對話,外貌什麼的再描述豐富,那就更棒了。
-
8 # 墨墨寒
首先讓孩子多觀察吧,我家孩子看圖寫話就像寫作文,想象力太豐富了,我說你抓主要的這幾點就行了,基本上都是他寫完了我給她稍微改正一下標點符號就行了。還是孩子平時得積累一些課外知識,多看書。多積累好詞好句。
-
9 # 羅老師課堂teacher
一、引導看圖:
1.初看整體。看到的圖是什麼?抓住圖的主題。
2.按順序看。一一看清楚不漏掉一處。
二、引導說話
1.圖中有誰?在幹什麼?
2.什麼時間?誰?在幹什麼?
3.什麼時間?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4.什麼時間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怎麼樣了?
三、引導寫話
1.把口述的第4點寫下來,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
2.寫一句自己的心情或感受。
3.寫完後讀一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寫話技巧
1.増加色彩:
如:天一一藍藍的天
蘋果一一紅通通的蘋果
葉子一一綠油油的葉子
2.增加感情:
如:小猴一一機靈的小猴
蜜蜂一一勤勞的蜜蜂
蝴蝶一一漂亮的蝴蝶
奶奶一一慈祥的奶奶
3.增加趣味:
如:花兒開放了一一花兒綻開了笑臉
魚兒在水裡遊一一魚兒在水裡捉迷藏
蟋蟀在叫一一蟋蟀在彈琴
要求:首先是看清圖意,然後是說明白圖意,最後是寫完整話。檢查一遍,看看哪裡需要運用技巧。
-
10 # 淘淘老師微課堂
一二年級是小學的第一學段,對低段的學生來說,這時候的作文叫寫話。這時候的寫話一般都會配上圖片,請孩子觀察以後寫幾句自己想說的話,句子要通順。考試的時候,幾乎每張試卷都會配一張圖片讓孩子來寫。
怎樣才能寫好這樣的看圖寫話呢?一、首先咱們要學會觀察。(一)如果是人物圖片。1.找主人公。仔細看看圖片上有哪些人物?是大人?還是小孩?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找到人物以後,可以方便我們接下來的寫話。假如圖片上就一個人或兩個人,那要判斷這兩個人的關係,同學?還是父母和子女?或者是老師和學生等。判斷好了,要給他們取個名字。如果圖片上都是女生,接下來可以用她或者她們。如果圖片上都是男生,那就用他或者他們。假如圖片上有男有女,那就必須用他們。
2.找地點。仔細觀察圖片上的地點是哪裡?有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性建築?比如公園裡和校園裡的畫面是不一樣的。公園裡可能有假山,有寶塔和湖水等;而校園裡則會出現教學樓,操場等。也有可能圖片的畫面是在家裡,會出現客廳裡擺著沙發,廚房有餐桌等。判斷出了地點,才能表達更準確。3.找時間。圖片上有沒有特別明顯的,表示時間的畫面?比如,沙發旁一盞亮著的燈,那就是晚上。再比如天空中紅紅的太陽,那就是白天。或者畫面裡出現了時鐘,那就看看時鐘上的時間。4.幹什麼。明確了人物、地點、時間,這些最基礎的資訊確定了,咱們再仔細觀察圖片上的人物在幹什麼?也是事情。如果出現掃地、擦玻璃的畫面,就是他們在大掃除。如果出現水池、碗筷,主人抹桌子的畫面,就是主人公在廚房裡飯後清潔。這個咱們要根據畫面來判斷。一般一、二年級的寫話圖片,都是比較符合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畫面都是比較形象、直觀的。
5.看錶情。當基本的資訊觀察完了,咱們還要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是哭?還是笑?或者是愁眉苦臉?然後根據人物表情來判斷,這件事情的結果和主人公們的心情。(二)如果是風景圖片。1.找季節(時間)。先仔細觀察圖片上的景物具有哪個季節的特徵?比如:圖片畫面裡出現了草地,垂柳,小燕子等,那咱們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幅春景圖,小草發芽,柳樹也綠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如果圖片裡出現了荷花,青蛙和池塘等,那就可以判斷畫面是夏天;假如畫面是落葉和大雁,肯定是秋天;那麼畫面裡如果出現堆雪人,雪地等,那百分百是冬天了。2.按順序觀察。對於風景圖片,咱們要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可以從上往下看,也可以從左往右看,或者從遠處往近處看等。比如,從遠到近,遠處有哪些景物?然後從遠處慢慢過來的地方有哪些景物?近處又有哪些景物?
再比如從上往下觀察,要先看天空,天空有什麼?白雲?小鳥?再往下看,高高的柳樹,松柏都是什麼樣的?大地上有什麼?是草地?還是小河?草地上有什麼?小河裡有什麼?
二、觀察整理寫一寫。下筆寫之前,咱們要把觀察到的資訊稍作整理,再動筆寫。一二年級的寫話,主要以三素句和五素句為主。
(一)什麼叫三素句和五素句?三素句就是一句話裡有三個元素:人物+地點+幹什麼;五素句則是增加了兩個元素:人物+地點+幹什麼+時間+事情的結果(心情)。
(二)人物圖片三素句。誰?在什麼地方(哪裡)?幹什麼?看下圖:同學們在教室裡打掃衛生。 ( 誰?)同學們(在哪裡?)在教室裡(幹什麼?)打掃為什麼。三個元素都有了,一句話也寫完整了。
但是現在的試題往往要求你寫幾句話。這時候怎麼辦?咱們來寫五素句。
時間 人物 地點 幹什麼 結果
放學後,同學們在教室裡打掃衛生。教室被打掃得乾乾淨淨。 同學們看五素句,至少已經寫出兩句話了。
咱們再來看一幅圖。時間、 人物、 地點、幹什麼
冬天到了,小朋友們在院子裡堆雪 心情
人。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五素句,一共寫了兩句話。
(三)動物圖片。(三素句)時間 主人公 事情
夏天,忽然下雨了。小兔子用一片荷葉當作雨傘,揹著一籃蘑菇回家了。
(四)風景圖片三素句。時間(季節)+景物+怎麼樣?看下圖:春天來了,天空中飄著白雲。柳樹發芽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河邊的小草綠了。小花也開了。春天真美啊!
我們看,寫風景圖片和人物不一樣,要把圖片上的畫面描述完整。我們看上圖,一看就是春天。因為小燕子飛回來和柳樹發芽都象徵著春天。那麼這樣的圖片我們應該怎麼寫呢?要把具有春天特徵的景物描寫完整。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我們先總寫了時間,春天,再看天上有什麼?白雲。接著向下看,飛來飛去的小燕子。發芽的垂柳。地上有小河,河邊有青草和紅花。每種景物都描寫到了,畫面就完整了。
三、發揮想象讓你的寫話更豐滿。一般的試卷,都會要求孩子寫幾句話。那麼學會了寫三素句的學生,我們稍微點撥一下,就都可以寫出幾句話。
還用上面的圖舉例。
時間 人物 地點 幹什麼 結果
放學後,同學們在教室裡打掃衛生。教室被打掃得乾乾淨淨。
這是剛才寫的五素句。怎樣多寫幾句話呢?這時候要發揮孩子的
象能力,在寫話裡補充一些合情合理的資訊。
比如:哪一天放學後?哪些同學在值日?他們是怎樣打掃衛生的?打掃完衛生,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星期五下午放學後,第二小組的同學們留在教室裡打掃衛生。他們有的擦黑板,有的擦玻璃,有的掃地,還有的倒垃圾。教室被他們打掃得乾乾淨淨。大家都很累,但是很開心。
同學們看,透過合理的想象,我們寫出了這樣具體又通順的幾句話。
再來看一幅圖。春天來了,天空中飄著白雲。柳樹發芽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河邊的小草綠了。小花也開了。春天真美啊!
這是剛才寫的幾句話,針對景物圖,我們也可以發揮想象,寫得更完美。
春天終於來了。藍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柔軟的白雲。柳樹發芽了,長長的枝條在春風中飄動。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開心地飛來飛去。
河水很清,河邊是碧綠的草地。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春天真美啊!
咱們可以把天空的顏色寫一寫,也可以想象小燕子們的心情,還可以給小花增加幾種顏色。這樣想象既簡單又合理,寫出來的小短文語言優美,語句通順。
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光學會了看圖寫話還不行,咱們還要學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對低段的孩子來說,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也是難點。孩子學會了描述畫面上的景物,但是寫到哪裡可以加逗號,到哪裡可以加句號,卻不會了。
我在教學寫人物的看圖寫話時,一般會告訴學生,你開頭空兩格,寫完時間,一定要記得加個逗號。後面把誰在哪裡幹什麼寫完了,就一定要寫句話。然後寫結果一句話,寫心情再一句話。如果中間加入了想象,就再寫一個句號。孩子一般幾次寫下來,就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的方法。
對於寫景的看圖寫話,則更加容易指導運用標點符號。我一般會告訴學生,依然是開頭空兩格,寫完時間,加個逗號。後面開始描寫景物,每寫一樣景物,寫完就給它個句號。比如寫藍天飄著白雲,寫完了,句號。寫柳樹,寫完了句號。寫草地,寫完句號。寫花兒,寫完了句號。幾次下來,孩子很少會出錯。
五、檢查修改。我不管帶幾年級的學生,在寫話或者寫作文時,我都會告訴他們。好文章不怕改,越改越優美。
看圖寫話也是這樣,寫完以後,一定要讀一讀,看看哪裡有沒有寫錯字,有沒有寫漏的字,標點的使用是不是正確?
最後,幫助大家總結這節課的主要內容。要想寫好看圖寫話,就要注意以下幾點:一、仔細觀察。二、學會三素句。三、發揮想象。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五、寫完讀一讀,改正錯別字。
學會了這五點,你還會為看圖寫話發愁嗎? -
11 # 曹文廣955
很有興趣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下面就筆者多年積累談些體會共同探討。一二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的前端,是小學作文的鋪墊,是小學作文的打基礎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的基礎,它和建樓一樣要打好基礎。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先看好了圖形,接著說話(把要說的話按一定順序想好),然後概括性地說一句結束語,最後把要說的話寫上就可以了,也可提倡加一個短而精的小題目。其實也就是培養一二年級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總結概括能力。
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寫人,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都有誰?(擬名)他們在幹什麼?觀察要細緻。
2、寫景,要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天空到大地,從地上到空中等。)什麼時間(春,夏,秋,冬。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風,雲,雨,雪都要觀察仔細。
3、寫事,要注意發生了什麼事?怎麼辦?想辦法?最後怎麼樣?
二、培養學生思維判斷能力
例如思維判斷圖中是男生還是女生?是老爺爺還是老奶奶?是教師還是醫生,清潔工,農民等?擬名時要形象,男孩起什麼名,女孩起什麼名?圖中是颳風了,下雨了,下雪了,是夏天還是冬天?思維要細膩,判斷要準確。
三、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要學生在看圖中,發現幾幅圖中的聯絡性,用首先,接著,於是,然後,最後等把幾幅圖聯絡在一起。還有在公交車上遇見老人怎麼辦?遇到了盲人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切突發事情想什麼辦法去做等等。
四、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在說話或者寫話到了結尾時要高度概括,把圖的中心意思寫清楚,既要緊扣中心,又要寫在點子上。
-
12 # 新東方北京學校
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面臨著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匱乏,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很多孩子只會用一些簡單的句子把圖片的意思表述出來。比如“小鳥在天上飛”,“我很開心”,“老師表揚我了”,這種很簡單的語句。大部分都是就圖說圖,語言簡單的同時還缺乏合理的想象。
比如表達小鳥在飛,可以表達為:看,小鳥在自由的飛翔。像是在說:“太開心了,我們要搬新家了”。這麼表達就比直接說小鳥在飛生動有趣的多。
要提醒孩子在觀察圖畫的時候要注意到圖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發生的事情,然後下一步就是要發揮想象力,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生動的表述出來。下面拿一道看圖寫話題來舉例:
首先看到圖片,我們要按照標註的順序進行觀察。對畫面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瞭解。弄清楚畫面中的人物年齡、身份、性別、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問自己幾個問題:圖上畫的是哪些人?在什麼地方?他們在幹什麼?什麼時間發生的?他們想說什麼?仔細對比四張圖的不同之處,從圖片中的人物和場景出發,進而組織語言發揮想象力進行寫作。使一張圖或者多張圖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動的小故事。
觀察這四張圖,先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搞清楚。圖中畫的是兩個人物。一個小朋友,一個老奶奶。從小朋友揹著的書包可以看出地點是在上學或者是放學的路上。發生的事情為老奶奶的梨掉在了地上,小女孩摘下帽子幫老奶奶把梨撿了起來。最後小女孩兒幫著老奶奶把梨送回了家,老奶奶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知道了圖片的大概意思,就可以發揮想象力進行生動的表述了。這裡要注意的是,看圖寫話其實就是在述說一個小故事。旁人想聽的故事一定是完整、有趣、生動、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所以看圖寫話要遵循這點,頭腦裡要有畫面感。就像看動畫片似的那種畫面感。
星期一的早上,彤彤揹著書包,戴著媽媽給買的漂亮的小帽子,興高采烈的去上學。這時,走在前面的老奶奶突然停了下來,彤彤忙跑上去,一看,原來老奶奶裝梨的袋子破了,梨掉了一地。老奶奶直說:“真倒黴啊,袋子破了可怎麼裝梨啊。”
彤彤也很替老奶奶著急,左思右想,怎樣才能幫老奶奶把梨裝好呢。彤彤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咦,我有個好主意!。我的帽子可以把梨都裝進去。”於是,彤彤把帽子摘下,幫老奶奶把梨一個個都裝進了帽子裡。奶奶直誇彤彤:“你好聰明啊小姑娘,能想到這麼棒的主意。”彤彤開心的笑了,憨憨的說:“奶奶,梨有點沉,我還是幫您送回家吧。”老奶奶高興的答應了。
就這樣,彤彤拿著梨送老奶奶回了家,一路上有說有笑,開心極了。老奶奶一個勁兒的誇彤彤是個懂事、善良、聰明的孩子。跟老奶奶道別後,彤彤美滋滋的跑去上學了。
在這篇看圖寫話裡,我們要注意的每幅圖中的“重要的情節”,要詳細寫出來。要讓大家明確看到,這句話寫的是某張圖的內容,而不是別的圖片的內容。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然後用上恰當的動詞。就能很清晰的表述出來。
在描述事件的時候,也要同時觀察到人物的表情,進而聯想到人物的內心活動,然後用文字表述出來。
回覆列表
一年級孩子看圖寫畫,怎麼寫?
1、家長或老師要引入。由於孩子還小,不知道看畫寫文是一回怎麼樣的事。先不要給孩子講大道理,引導孩子先說出,自己在這幅畫中,都看到了些什麼。孩子把畫面中看到的內容,剛才口中說了什麼,現在在紙上一一地寫出來,就是完整的內容了。
2、不會寫的字,先用拼音代替。孩子幼小,剛開始識字,且,識字量又不多,多半的字,只會說,不會寫,這很正常。我們大人,有時能說出的字,不一定能寫得出來。例如:西北有的人,把“吃飯”叫“咥飯”,這個“咥”字,多數人只會說不會寫,甚至,有的人看到時,還認不得呢。
3、讓孩子在最後寫上一句概括性的話。如果孩子說,自己不會概括也不會寫,大人要作出適度的引導。比如:你喜歡這幅畫嗎?孩子會說:喜歡。你就讓孩子把這句話寫出來:“我很喜歡這幅畫!”告訴孩子,最後一句,用感嘆號要比用句號好呢,以後的作文中,也應該這麼寫,若是考試,還能增加分數呢。
孩子看畫寫文,難麼?其實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