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儒家向來主張“學而優則仕”,為什麼閔子騫卻辭官不做?
13
回覆列表
  • 1 # 精氣神3D立體健康課堂

    閔子騫辭官: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魯國“三桓”架空魯國公室,且有無數越禮之舉,孔子是極為憤怒的,為此還發出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強烈抨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季康子問孔子關於子路、子貢、冉求三個人是否可以從政時,南懷瑾解釋為孔子認為季氏太囂張跋扈,所以不讓他們三人去從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季氏找孔子第一流的學生從政,他們當然不會幹,於是他私底下來拉一個人——閔子騫,請他去當費宰。

    誰知這位閔子騫比他的老師更直接,對季府的獵頭HR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姓閔名損,字子騫,魯華人,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15歲,孔子弟子,孔子學院思想政治系高材生之一,僅排在顏回之後,也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

    復我,是再來召我的意思。汶,水名,即今山東大汶河,當時流經齊、魯兩國之間,在汶上,是說要離開魯國到齊國去。

    費,是季氏的封邑,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帶。子路曾經讓子羔去作費宰,被孔子罵了,說:“這簡直是害人子弟。”公山弗擾也曾經據費邑反叛。所以,孔子對那個地方是不感冒的。閔子騫對這個地方也不感冒。

    朱熹對閔子騫的這一做法極表讚賞,他說:處亂世,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從都要受害,又剛又柔,剛柔相濟,才能應付自如。

    司馬遷稱讚閔子騫“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

    閔子騫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代郭居敬編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均將閔子騫《單衣順母》、《鞭打蘆花》列為第三篇。原文說:“周閔損,字子騫,早年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錦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手無法握住韁繩。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有詩讚道: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在中國傳統戲曲中有晉劇《蘆花》以此為背景創作。

    閔子騫為人謙和。“閔子侍側,誾誾如也。”閔子騫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悅而溫順的樣子。魯國翻修長府的國庫,閔子騫道:“照老樣子下去,怎麼樣?何必改建呢?”孔子道:“這個人平日不大開口,一開口就說到要害上。”孔子稱讚他處理事情很會處理,話說得很好,“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後世的莊子也曾經辭官不做。《莊子·秋水》記載說,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願意做個自由自在的龜,哪怕曳尾於塗中,而不願做受人擺佈、拘拘束束沒有自由的供品。

    雖然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但閔子騫和莊子或有一比吧

  • 2 # 璀璨星成

    因為他:

    不屈於權,不甘於祿

  • 3 # 梁69853253

    謝謝邀請!“學而優則仕”學有成就以後,可以當官任職,舉直錯諸枉,民服,合乎常理。學而優,就是成就善人,君子,賢人,聖人這類人應當去做官。閔子騫不想做官原因可能正是成就學而優的理念,胸懷若谷,寬廣能主動讓賢吧。不是真的辭官不做。古人云“賢人在野,宰相之過”。任人為賢的舉動,側面體現正確的為官之道。

  • 4 # 菸圈影視

    孔子認為,做為君子,首先要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至於是否從政做官,那是另一回事。如果自己的道德和才能足以能為國、為民出力,出來做官就是合乎道義的,若非特殊情況,就不要推辭;如果出來做官是被別人強迫和利用,或者違背道義,那麼即使是高官厚祿,君子也不會接受。《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第七),《里仁》篇中孔子又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為了堅守“仁”的理想,孔子認為一切皆可以放棄,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閔子騫是有名的孝子,他的道德品行非常好,他對當時魯國季氏家族的專權,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想為虎作倀,不願意做他的官,表面上看似清高,實則彰顯了閔子騫崇高的道德操守。

    孔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世一大批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年輕時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他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上級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傢伙獻殷勤。”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故事,與閔子騫何其相似!他因此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影響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也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5 #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伴君如伴虎,古代有一些時期的官場是非常黑暗,拉幫結派,如果不同流合汙,則處處碰壁,左右為難。如果被汙染變成貪官汙吏,那就對不起自己所學的聖賢之道。當官不能為了百姓,不如回家種番薯。

  • 6 # 南山子曰

    孔子的高徒子張跟幾個學習好的同窗說: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學習好,就應該去從政做官。此話雖“功利”,但符合孔子的辦學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孔子做過魯國的大司法官,辭官以後一直從事治學為師,教書育人。他有弟子三千,賢者72人,其所創儒學影響至今,巨大且深遠而廣泛

    閔子騫同學是72賢人之一,是學習比較優秀的好學生。但是他為什麼要辭官呢?難道他對同學子張有意見,不贊成他說的學而優則仕?還是對當官沒興趣或沒能力?

    孔子辦學培養人才,把道德放在首位。先做人,後做事。自然,當官的前提是不缺德,行有餘力,就可以去做事,做官。做官既要有德行,也要有能力,包括知識、才藝還有智慧、勇氣,還要有權變等等。

    閔同學是什麼情況呢?下面我們看看他的大資料介紹:

    閔子騫(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尊稱閔子。魯華人。

    閔同學比孔子小15歲,出身貧寒,生母早逝,很小就從事體力勞動,經常隨父親外出謀生,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不過他的祖上也曾經大富大貴過。

    後來閔子騫拜師孔子,成為孔子“仁禮”文化的忠實傳播者推和積極踐行者。他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以孝道名聞天下。他終生不仕,直到50歲時去世。

    孔子評價閔子騫同學: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閔同學德性高,毫無疑問,有資格從政,且可以很好實施孔子倡導的以德治國的理念。如他所說: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但他卻推掉了季大夫發來的任職offer ,想必他有自知之明,雖然有為官之德,但無為官之能,興趣不大,難以勝任,故而謝絕。

    難道一定要當官才算從政嗎?孔子基本沒有當官,除了很短暫的做了一段時間魯國的司法官,剩餘的時間基本就當老師。他教了一輩子書,不過也有人勸過孔子從政,且看孔子回覆如下: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大意是說:《尚書》上說:要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道德風氣影響給從政者。這樣做也是從政了呀,為什麼一定要做官才算從政呢?

    所以,閔子騫不當官,並不能說他反對學而優則仕,我們不必過度解讀閔同學的辭官舉動,這只是他的個人行為,不存在“反儒”或“犯規”。不當官不等於沒從政。如孔子所曰,我們如果可以各種方式去影響從政者,這也是從政。

    社會發展到今天,只要是在為人民服務,是在為國創富,是在為國安民,如解決就業等等,都是在從政治國。

  • 7 # 偶拾心得

    有資料說,其實閔子騫已經做了一年的費宰,但是最後發現,做官不是為了國家,而是幫季氏(春秋時期魯國權臣),就辭官不做了,而後才有了下面這句: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背景一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論語·八佾篇》

    孔子說季氏一族(魯桓公後人),祭祀家廟使用周天子祭祀的八佾舞,僭越禮制的事情都做了,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

    背景二

    在《季氏將伐顓臾》,孔子推測季氏在國境內使用武力,不使用文治教化的方式,是對魯國有異心。

    背景三

    孔子東遊,其中有部分原因和季氏一族有關;據說春秋時期魯國孔子建議國君,墮毀三桓(魯國公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的私邑(墮三都),失敗後,孔子與季氏產生矛盾。

    背景四

    閔子騫15歲拜孔子為師,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並且在孔子學生中很有名望,屬於孔子的左膀右臂的級別。

    根據以上可推斷,閔子騫辭官是認清了,季氏拉攏自己對付老師的陰謀,所以才堅決不做官,甚至要跑到齊國去。

  • 8 # 造作的楚狂人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分為兩個層面來解答:

    第一,“學而優則仕”是誰提出來的?真的能代表儒家的主張嗎?

    第二,閔子騫不做官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學而優則仕”並非孔子提出來的,在春秋時代,也沒有被儒家弟子普遍接受。之所以後來成為代表儒家的“至理名言”,是為了迎合後世統治者籠絡人才的需要。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能明白,閔子騫不做官只是個人的選擇和喜好,並不違背儒家的行事準則。

    子夏與“學而優則仕”

    我們熟知的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原文是這樣說的: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可見,這句話是子夏說的,並不代表孔子和其它弟子的意見。說到子夏,他是孔子弟子中比較另類的一個。

    子夏的很多思想和言論,都與當時的儒家主流不合,他認為儒家理論應與時俱進、經世致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點偏向法家。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就評價道:

    如田子方、段幹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以上列舉的四個人,都是當世著名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其中吳起更是法家的代表。可見,子夏的弟子,大多都有從政做官的傾向。

    那麼,孔子對子夏怎麼評價呢?我們從《論語》中的一些片段,就能得到答案:

    子貢曾經問孔子:子張和子夏這兩個人,誰比較賢?

    孔子回答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子張名“顓孫師”,子夏名“卜商”)

    意思是說,子張賢得太過,子夏則不夠賢。言外之意,子夏這個人的品德有一些小問題。可見,孔子對子夏一些比較功利的主張,是不認可的。他還曾經告誡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這句話就說得很明白了,子夏在孔老夫子的眼中,屬於走了歪路的學生,算不上“君子”。

    不僅孔子不認可,其他弟子也常與子夏發生爭論,如子張和子游,這些事蹟在《論語》中都有所記錄。我們完全可以猜想,像閔子騫這樣德行高尚的人,大機率也是對子夏的言論嗤之以鼻的。

    閔子騫不做官的原因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

    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

    其中列舉的德行代表有四個人,閔子騫僅列在顏淵之下。如果我們深入瞭解這四個人,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出身貧寒。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閔子騫不做官的幾條原因:

    出身不好。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處於典型的貴族社會,門第出身十分重要。如果出身不行,有財富也可以。但閔子騫顯然兩樣都不佔。

    據史料記載,閔子騫的先祖是魯國第四代國君魯閔公,但傳到閔子騫,已經過了八、九代了。在古代的分封制下,爵位越往下分越小,分到最後,就成了庶人。所以閔子騫其實跟劉備一樣,雖然有一個貴族祖先,但本身沒什麼地位。

    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幹體力活,而且受到繼母的欺負,冬天連一件棉衣都沒有。但閔子騫並不抱怨,依然孝順繼母。這段事蹟後來還被寫進“二十四孝”。

    像閔子騫這樣的出身,想要做大官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被一些貴族“招聘”,自己沒有選擇權。

    缺乏做官的才能。

    德行好不代表就善於做官。

    尤其是在貴族社會,為官者需要精通各種技能,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同時還得有一定的口才。要掌握這些技能,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條件和資源,而閔子騫大機率是沒有的。

    在《論語》、《史記》這些史料中,也只記載了閔子騫德行好,關於他的其他才能,幾乎沒有提及。可能閔子騫除了在德行方面,的確沒有太多突出的事蹟。

    這一點,我認為閔子騫自己也很明白。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官,就算做官,也無法融入官員群體,自己也會很不舒服,那還不如不做官。

    和他有共同想法的,可能還有顏回、仲弓。

    不喜歡季氏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閔子騫: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

    “汙君之祿”四個字,其實就是在罵季氏。這裡的季氏,指的是季桓子。在當時的魯國,季氏把持政權,地位如同君主。孔子對此現象十分不滿,曾經提出“削三桓”。也就是說,孔子和季氏是對立的關係。

    作為孔子的得意弟子,閔子騫又怎麼會認同季氏呢?他更不會去季氏手下為官。

    其實,季桓子不但邀請了閔子騫做官,還邀請了孔子的其他弟子,其中就包括仲弓(冉雍)。冉雍一開始還很樂意,接受了邀請,在季氏手下做了三個月的小官,但後來“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從孔子”。從此,冉雍再也沒考慮過做官。

    這樣的事,閔子騫當然不會幹。

    結語

    透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第一,“學而優則仕”並不是儒家的行事準則,只是子夏的個人意見。閔子騫沒必要認同這句話,更沒必要去遵守;

    第二,閔子騫貧寒的出身,令他不具備做官的條件和技能;

    最後,說一點個人想法。

    “學而優則仕”這句話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官僚體制息息相關,它一定程度上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句話,根據個人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理想,理性的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

  • 9 # 王營評教育

    閔子騫(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末期魯華人。他是孔子的高徒,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在孔門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稱,尤以孝行聞名於世。有一天,當時魯國的權臣季家派人請他去做費地的行政長官,他告訴來人說,好生給我辭掉吧,如果再來請我,那我就一定會跑到汶上去。汶上不是指現在的汶上縣,是指汶水之北的齊國之地,意思是逃往外國。

    儒家向來主張“學而優則仕”,為什麼閔子騫卻辭官不做?

    孔子認為,做為君子,首先要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至於是否從政做官,那是另一回事。如果自己的道德和才能足以能為國、為民出力,出來做官就是合乎道義的,若非特殊情況,就不要推辭;如果出來做官是被別人強迫和利用,或者違背道義,那麼即使是高官厚祿,君子也不會接受。

    《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第七),《里仁》篇中孔子又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為了堅守“仁”的理想,孔子認為一切皆可以放棄,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閔子騫是有名的孝子,他的道德品行非常好,他對當時魯國季氏家族的專權,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想為虎作倀,不願意做他的官,表面上看似清高,實則彰顯了閔子騫崇高的道德操守。

    孔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世一大批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年輕時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他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上級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傢伙獻殷勤。”說了這番話後,陶淵明脫掉官服,辭官歸隱。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故事,與閔子騫何其相似!他因此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影響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也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10 # 財務人明白的事

    儒家思想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學而優則仕”體現也是一種仁道。閔子騫辭官與當時歷史背景相關,是特殊時期,特殊選擇,不能以偏概全,從而否定仁道。

    “仁”是一種道德範疇,與現今社會以德為先是不謀而合。人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迫在眉睫,摒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勞而獲的思想。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逆行者”,展現中華兒女“大愛”精神,讓世界為之感嘆,這種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無論做什麼,無論從事什麼工作,無論在哪個領域,最起碼在人生道路上不會偏航,不會走捷徑,永遠向著正確方向前進。

  • 11 # 尼古拉斯憶心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弄清楚閔子騫拒絕做官的原因,以及踐行孔子“學而優則仕”理念所需要的現實環境。

    閔子騫是孔子的高徒,不論是才華還是品行均受到過孔子的高度肯定。孔子曾誇獎閔子騫雖然平時話不多,但一開口總是能說到點子上,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還曾將閔子騫和自己最喜愛的顏淵並舉,誇讚他們都是品行高潔的君子,即“任用德行,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不過如此優秀的閔子騫曾拒絕了去費地做官的機會。他對前來聘請自己做官的人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大意為請來者務必替自己推掉這份差事,如果再有人請他去做官,他就會逃到汶水那邊去。從字面意思上看,閔子騫對進入仕途如此不感興趣,似乎背離儒家“學而優則仕”的主張,但如果對該理念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會發現閔子騫拒絕做官一舉跟“學而優則仕”並不衝突。

    首先“學而優則仕”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做官是才學優異的人最終極的歸宿。因為在孔子以前做官的確是士這個階層的終極目標,但從孔子開始士的使命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做官不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而只是他們用來踐行“道義”的手段,正如孔子說的“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因此鮑鵬山先生認為,按照孔子本人的經歷來看,“學而優則仕”中的“優”不宜理解為優秀,而應該理解為有餘力,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去做做官。

    其次,是否選擇做官是有條件的。比如《論語·衛靈公》中就提到什麼情況下可以去做官,即“邦有道則仕”,這是說是否選擇做官取決於天下是否有明君當道。但當時天下大亂,魯國被三桓把握朝政,聘請閔子騫的季氏更是僭越禮樂,多次參與魯國政變,是魯國權臣亦是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在這樣的國家狀態下儒家更主張“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而“學而優則仕”則不適用於這種場合。

    綜上,儘管閔子騫拒絕為官,但並不和儒家“學而優則仕”的理念相矛盾,這是由該理念的內涵和特定適用範圍決定的。這也啟發我們在理解一種理念時,不能將其絕對化,而需要結合它特定的條件和情境去看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大事需不需要先跟父母商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