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西166530831
-
2 # 趙姐說球
在我們的CBA聯賽中,對於外援的依賴程度還是非常高的,外援不僅會影響到爭冠形勢,對於一些實力不強的球隊來說,更是依靠著外援打天下。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國際籃聯釋出了《2019籃球報告》,這份報告指出,CBA聯賽外援在18-19賽季每人的場均出場時間達到了24.7分鐘,僅次於日本聯賽的28.6分鐘和土耳其聯賽的26.6分鐘,位居世界第三。也就是說,我們CBA對於外援的依賴性,排名世界第三。
很多外援都願意來我們CBA找工作,並不是因為我們的CBA聯賽水平有多高,更不是因為他們愛CBA。他們喜歡來CBA找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賺的錢多,在CBA聯賽的年薪,很可能會是他們在NBA、在歐洲聯賽的幾倍、十幾倍!
就比如遼寧男籃的史蒂芬森,遼寧男籃為了簽下他,為他提供了一份年薪400萬美元的合同,但如果史蒂芬森留在NBA的話,他基本上只能拿到年薪幾十萬的老將合同。還有北京男籃的林書豪,北京男籃給他提供的年薪是稅後300萬美元,看準了,是稅後!這個年薪可以說是本賽季CBA聯賽的第一高薪了。但在去年夏天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支NBA球隊願意簽下林書豪,哪怕是年薪比較底的老將合同。
上面說的是外援在CBA和NBA兩個聯賽中的年薪差距。接下來我再跟大家說說外援在CBA和在歐洲打球的年薪差距。就比如上海男籃的舊將弗雷戴特,他在CBA的時候年薪超過了300萬美元,但在本賽季他去歐洲打球,年薪只有175萬美元。還有就是上海男籃本賽季簽下的外援納納利,當初上海男籃為了簽下納納利,給他提供的是180萬美元的年薪,而土耳其球隊費內巴切給他的報價只有30萬美元。納納利在CBA的年薪是他在歐洲打球年薪的6倍!
-
3 # 體育鑫觀念
對此問題我先直抒胸臆:CBA聯賽已經有了25年的歷史,在這二十多年的歷史中聯賽曾有很多的爭議話題,大家討論得最多的當屬關於CBA的裁判和外援的話題。從2000年伊始,CBA就開始大量的湧入外籍球員,外援成為了CBA賽場上的一抹色彩,而且聯賽也針對外援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外援的價值。不過還是有球迷擔心外援的存在會讓本土球員的能力提升受到影響,而且大家也都會質疑外援來到CBA聯賽打球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大多數的外援都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CBA然後才來到CBA打球,而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或者說除了NBA以外,CBA會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2011年NBA的停擺掀起了各路外援進入CBA的浪潮——
雖然CBA聯賽成立之初就已經有了外籍球員這個角色,但是真正讓外援湧入CBA的高潮出現在2010年之後,尤其是在2011年NBA停擺之後,CBA幾乎成為了很多NBA球員的第一選擇。包括JR史密斯、肯揚馬丁等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瞭解CBA,並且在CBA聯賽有過短暫的效力。雖然他們只是CBA的過客,但是因為這次NBA的停擺,讓很多的美國球員都知道了中國的CBA聯賽,所以CBA聯賽的影響力也得到了提升。再加上早先就有史蒂芬馬布裡這種NBA全明星級別的球員進入CBA,所以很多歐美球員都開始主動了解CBA聯賽,可能當時他們並沒有意願想來到CBA打球,但是CBA對於他們來說也有可能是一個未來的選項。
所以NBA在2011年的停擺,讓CBA聯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增,而後就有更多的外援開始進入到CBA的賽場。在最近十年的時間裡,很多NBA名將都來到過CBA,比如火箭幫的邦奇維爾斯、阿隆布魯克斯、瓊斯、斯科拉、莫泰尤納斯、弗朗西斯、韋弗、麥迪、阿泰斯特等等,還有近兩年就效力過CBA的詹寧斯、比斯利、奧登、傑弗森、斯塔德邁爾、法裡埃德、勞森等。在CBA效力過的NBA級別的球員足夠組建一支實力雄厚的隊伍了。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外援,甚至是曾經NBA大牌的球員來到CBA聯賽征戰呢?其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目的,也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來到CBA聯賽,綜合來講主要有這麼幾點緣由!
(1)、年輕球員——目的:為了能夠得到職業賽場的錘鍊,為進入NBA做準備。在CBA的賽場上,外援有很多種型別的球員,他們各自的年齡段不同,各自所處的階段不同,所以他們來到CBA的原因和目的也不同。我分別針對不同情況的外援進行解析。對於一些年輕的外援來說,CBA就是他們寶貴的職業聯賽的征戰經歷,很多年輕球員在進入NBA之前都想做充足的準備,而後再到NBA的賽場大顯神威,但是學校的賽場畢竟不是職業賽場,在校園裡他們並不能體會到職業聯賽的氛圍。所以,一些年輕的已經確定能夠進入NBA的年輕球員就會將CBA當作他們自己職業生涯的“試用期”,在CBA瞭解職業聯賽,並且適應職業聯賽。比如此前的廣東隊的小外援穆迪埃,以及曾效力於上海隊的亞布塞萊。不過前者現在還在NBA馳騁,後者在凱爾特人效力兩年之後又回到了CBA聯賽。
(2)、過氣的球員以及歐洲球員——目的:為了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並賺到豐厚的薪資。CBA聯賽的水平雖然在近些年的進步比較慢,但是聯賽的工資水平卻逐年提升。尤其在2015年之後,CBA聯賽進入了外援的“裝備競賽”,所有的球隊(除八一男籃以外)都在砸錢去招募外援,因為外援對於一支CBA球隊的實力的影響巨大,可能兩位強大的外援就能夠將一支球隊帶到總冠軍的高度,北京男籃當年就是因為馬布裡和莫里斯的存在,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那麼什麼樣的球員會成為大多數球隊挑選外援的首選呢?那就是曾在NBA賽場上證明過自己的明星球員。
因此,很多在NBA已經過氣的或者進入了職業生涯末期的球員都會得到CBA某些球隊的青睞,也會得到他們很高的薪資報價,進而就來到了CBA聯賽效力。這樣既能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也能夠賺到不少的酬勞。
大多數歐洲來到CBA效力的球員其實也是這種想法,CBA聯賽的薪資要比他們在歐洲賽場的薪資高出很多倍。所以薪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而且大多數在NBA有過不錯的表現的球員都是因為薪資才來到的CBA,比如本賽季遼寧隊的史蒂芬森。
(3)、依舊有遠大理想的球員——目的:在CBA打出成績,為重回NBA做跳板。第三種類型的外援就是還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依舊存有理想的球員。比如過去的哈德森,弗雷戴特,以及最近兩年的勞森等。
這種球員之所以會來到CBA,並不是因為CBA的薪資,也不是因為喜歡CBA聯賽,而是因為他們在NBA沒有得到機會,沒能留在NBA的賽場,所以選擇了加入CBA。加入CBA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單純的未來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而是為了能夠在CBA打出出色的表現,得到NBA的球隊的關注,進而有機會再次回到NBA的賽場。此前依舊效力外援的哈德森就曾在CBA聯賽結束之後,短暫的與快船隊簽約,而2018-2019賽季CBA打完之後,勞森也在奇才隊的季後賽階段效力過,不過他最終還是沒能回到NBA的賽場,在本賽季他又加入了福建男籃。
(4)、亞洲外援——目的:CBA是他們征戰海外聯賽的第一選擇,離家近、薪水高。在CBA的賽場除了有歐洲外援和美國的外援以外,還有來自於亞洲賽場的外援,我們稱之為亞裔外援。不過在2020-2021賽季開始,CBA將取消亞裔外援,所以以後亞裔外援這種特定的稱呼將成為歷史。
亞洲外援之所以會喜歡效力CBA,是因為他們普遍都沒有去往更高的平臺的能力,絕大多數球員不僅沒有進入NBA的能力,就是在歐洲賽場他們也很難立足。在這種情況之下,亞洲賽場的CBA就會成為他們的首選,這裡距離自己的國家不遠,而且還能得到不錯的酬勞。可以說從整體實力上來看CBA聯賽並不能與歐美洲的聯賽相比,但是在薪資水平方面CBA的球隊對外援出手還是很大方的,亞裔外援也十分清楚這一點。
總結:相信透過以上幾點的解答,能夠清楚的闡述為何很多外援都會來到CBA效力的原因,以及他們在來到CBA之後能夠達成的目的。不同的球員有不同的目的,這些目的其實就是他們來到CBA聯賽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薪資、有的是為了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熱愛、有的可能就是為了體驗。總而言之CBA聯賽確實給了很多球員一個平臺和機會,不論他們是因為什麼目的而來到這裡,只要能夠好好的打球,給球隊帶來積極的作用,那麼他們就會有不錯的未來。在籃球競技的角度來看,CBA或許不如NBA那麼強大,但是從籃球運動員的職業角度來看,在CBA效力是一份好的職業。
-
4 # 清風細雨zrj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CBA打球的外援無外乎有這三種人。
1是在NBA沒有立足之地,到CBA一是可以掙大錢,二是當球隊老大。像史蒂芬森,馬布裡,亞當斯,麥迪等。
2是打著NBA明星旗號到CBA純是胡弄錢來的,如弗朗西斯,阿泰斯特等等。
3是來CBA打球沒別的目的,就是對籃球的喜愛,在球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沒一絲怨言,如積臣,杰特,阿巴斯,泰勞森,哈德森,等。
總結出幾位在CBA打出名堂,和幾位匆匆過客!
打出名堂的有1積臣:共得6721分,CBA共拿到五個總冠軍,球風樸實,任勞任怨,是球員楷模,退役時,廣東隊專門為其舉行了球衣退役儀式。
2阿巴斯:場上勤奮努力,防守突出,為北京隊奪得總冠軍付出汗馬功勞。
3:馬布裡:六次入選CBA全明星,率領北京三奪總冠軍(2012,2014,2015)
昔日"獨狼",可以說為北京籃球付出全部,球隊管理層授與″北京市民榮譽稱號"。
4哈德森:曾經遼寧男籃一員,把自己的最好時光留給了遼寧隊,是遼寧隊所有球員為之敬佩的。
再看看幾位過客。
1史蒂芬森,曾經NBA有各鐵血硬漢,來CBA遼寧隊不到半年,至今未歸。
2阿泰斯特,來CBA與四川金強簽約一賽季,沒等打滿就匆匆離去。
3麥克格雷迪,曾經NBA"天之嬌子"人物,35秒13分讓人歷歷在目,在青島隊沒打出成績而走人。
4弗朗西斯,是最認人笑掉大牙的,由於久疏戰陣,來CBA打了一場,就因為體質原因而匆勿走人,真把CBA當業餘籃球了!
總之,不管來為了掙錢,還是為了籃球,我們聯賽都應好好改革,為了中國男籃的崛起而奮發圖強吧!
-
5 # 無法掩飾的事實
99%因為錢!
剩下的比如像馬布裡是對於籃球的熱愛,其實最早加盟CBA聯賽的馬布裡的目的也是“錢”;經過對中國的瞭解以及對籃球的熱愛和個人超強的競爭慾望,使得馬布裡最終喜歡上中國,更喜歡CBA聯賽,對於馬布裡能不離開一生的事業籃球,中國是他最好的選擇,這裡給他足夠的尊重,他也透過自身的努力換來了榮譽與物質!
-
6 # 無球跑動
來CBA打球是許多外援在NBA打不上球后的首要選擇地,因為這裡給的鈔票對比世界各國外援薪資來看是比較高的。
你來問我來答。為什麼有很多外援喜歡在CBA打球?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薪水問題其次是這裡對外援的要求不是很高。
下面我分別闡述薪水問題和外援標準要求是外援喜歡在這裡打球的原因。薪水問題本賽季CBA外援薪水最高的應該是遼寧隊外援史蒂芬森,其次是上賽季NBA總冠軍成員美裔華人球員林書豪了,史蒂芬森本賽季來到遼寧隊之前在NBA無球可打,即使上賽季在湖人這樣的大都市也沒有將他的能力宣傳出來,結合目前美職籃高標準要求,他沒有上場打球的機會,加上偶爾的無厘頭表現讓很多球隊望而卻步。哪怕無保障合同都沒有球隊願意給他,所以被逼無奈之下選擇了來CBA打球。
對比NBA本賽季開始前無保障合同都是給霍華德和安東尼這樣曾經聯盟巨星級別的,而像史蒂芬森還沒有資格獲得無保障合同。林書豪本賽季在北京首鋼隊的年薪是300萬美元,可能大家都覺得不少了,確實不少了。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林書豪在採訪中掩面而泣的樣子另人心疼,主要是自己處於當打之年卻面臨無球可打的地步,難免會有些心酸。樹挪死人挪活,此處不適合自己自然有更好的去處在翹首以盼的等待,果然北京隊第一時間丟擲了橄欖枝,林書豪對於來到CBA打球也是心懷感激,因為這裡給了自己第二次就業的機會。
即便是總冠軍成員也沒有人願意簽下他,因為他確實是飲水機球員,休賽期哪怕臨時合同,十天試用合同都沒有球隊願意給,讓心灰意冷的林書豪被迫選擇CBA。外援要求問題林書豪、史蒂芬森、他在NBA颳起過林旋風,也是風靡一時的球員,即使巔峰不再,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師弟那也是在東部決賽主防詹姆斯的人,敢和詹姆斯叫板的,上個賽季在湖人隊和老詹做了隊友即使表現機會少,但短暫的出場時間總能有高光表現。NBA打不上去別的聯賽西甲怎麼樣,別鬧了那裡是NBA的主要人才輸送地,去了那裡連主力都混不上去幹什麼呢?找虐嗎?被打擊的還不夠嗎?所以與其去歐洲聯賽還不如來CBA聯賽,因為這裡的宣傳力度不比歐洲聯賽小,在加上不少NBA球員在這裡打出名堂後,重新被簽約了,JR史密斯、弗雷戴特等都是透過在CBA練級後滿血復活重新開啟另一番籃球生涯。
來CBA打球的外援選擇這裡是處於什麼目的?為什麼會第一時間就簽約CBA而不是考慮一下,或者在等等看呢?因為對於球員來說好的競技狀態很重要,如果賽季開打還沒有人要,那是要錯過整個賽季的,那時各大聯賽也都相繼開打自己更沒有機會打球了,這樣自己未來更沒有機會打球了。來CBA後可以做為暫時的過度待到時機成熟尋求更高平臺。
總結:從薪水和要求上可以看到這是許多外援願意來CBA打球的原因。不過我們的聯賽水平也在提高,本賽季被裁掉的外援“小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還把我們當成人傻錢多的地方我想已經成為了過去時,未來外援必須提高自己的水平來適應我們日趨完善的嚴要求。 -
7 # BI籃球影片
cba現在的外援越來越多,很多外援都非常樂意來到中國打球,其中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我認為基本就以下幾個原因。
1)賺錢。球員都是吃青春飯的,往往年紀較大的球員就會打不上球甚至是失業。這時為了生計,來到次級聯賽打比賽就是個非常好的選擇。那裡比賽水平自己仍然能夠適應,cba聯賽的薪酬也同樣很客觀。
2)聯賽停牌。當nba停擺時,很多球員為了保持比賽的狀態或者還想有份收入,往往會去次級聯賽的打球。而當nba恢復時,還能夠回nba打球,這樣的一舉兩得的辦法對於一些特殊時期來說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3)對籃球熱愛。一些球員因為對籃球熱愛,想打球而來到cba,雖然這種情形,我認為比較少,但也不完全排除。
-
8 # 籃途之路
喜歡看CBA的朋友們應該注意到了,如今的CBA比賽也是十分精彩的,只不過這份精彩並不是來自國內球員,而是來自每支球隊中的外援,看看各項資料的排行榜就不難發現,國內球員能夠上榜的寥寥無幾,這是CBA,為什麼要請那麼多外援呢?
一、商業影響
喜歡籃球的朋友相信不僅僅會看CBA,也少不了看看NBA,而兩者的實力差距並不是一點半點,由此,球員的影響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體育聯賽正在逐漸的商業化,不只是CBA、NBA,其他的體育賽事也是一樣,在這樣的大勢所趨的形勢面前,引進外國球員,利用外國球員的影響力來提高聯賽以及各球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是各大賽事贊助商所願意看到的。
二、精彩程度
剛剛我們也提到了,CBA與NBA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的,哪怕是那些徘徊在NBA邊緣,近乎無法登場的外國球員,都要比大多數國內球員實力更高
所以,引入這些外國球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BA聯賽的精彩程度,使得比賽更加激烈,更加的有觀賞性,也讓球迷更願意去觀看。
三、磨礪國內球員
個人認為這一點才是最為重要的,中國籃球與世界上的一些強隊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而認清這種差距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們一起打球。
可能有人會說:一些在NBA都打不上球的人,和他們有什麼好學的?
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國籃球需要學習的還很多,那些馳騁在NBA賽場的球員雖然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目前來看只不過是好高騖遠。
-
9 # 密碼是12345abc
CBA是亞洲地區水平最高的男籃職業聯賽,外援來CBA打球,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外援是遭遇職業或人生“低谷”,希望換個環境,用一定強度的實戰保持、增加或延長比賽狀態,從而在技術上提高,為自己增值的;有的是以此為CBA為跳板,希望打出好的資料,吸引更高級別球隊的注意,從而拿到更好的合約;有的是本身狀態已經不行,以過往的名氣為代價繼續來CBA“淘金”
-
10 # 德譯洋洋
最近,CBA聯賽和NBA聯賽都有望重啟,這也令沉寂已久的籃球圈子瞬間又熱鬧了起來。對於這兩個聯賽,都征戰過的球員顯然最有話語權,而這其中外援又佔了大多數。
說起CBA聯賽歷史上最成功的外援,前北京隊名宿、現北控男籃主帥馬布裡已經取代了廣東隊的老將積臣,位列排行榜的榜首。但其實還有一個外援是有希望達到馬布裡的成就,不過他因為身體情況遺憾錯過了,那就是“大將軍”吉爾伯特-阿里納斯。
近期,早已退役的阿里納斯繼續賦閒在家,接受採訪時大力誇獎自己的前隊友易建聯,表示後者訓練非常刻苦,若NBA更多給一點機會就能有不一樣的結果。而談起CBA,阿里納斯則表示自己很享受在那裡打比賽的時光。
阿里納斯在職業生涯末期曾來到CBA聯賽,為上海男籃效力。但沒打幾場比賽就被替換,主要原因還是他的身體舊傷太多,支撐不了激烈的比賽。跟馬布裡一樣,阿里納斯也曾是NBA的全明星球員,也曾成為聯盟的風雲人物。
甚至在比賽態度方面,阿里納斯也跟馬布裡一樣好,比單純過來“回饋球迷”的麥迪要強一些。但是馬布裡來到CBA時身體狀況更好,離開NBA更多是因為性格問題。阿里納斯是真的無法支撐高強度的比賽,於是連CBA都打不動了。
正如阿里納斯自己所說,易建聯的NBA生涯是充滿遺憾的,而他自己的CBA生涯也很可惜。
-
11 # 冷落籃球
1.當然是工資,CBA的工資可以說是僅次於NBA聯盟的工資,CBA的外援很多工資都超過在NBA的工資。球員也是人,也要生活,生活就需要錢,所以喜歡來CBA打球也就不奇怪了。
2.中國的待遇好,外援在中國的待遇基本是住星級酒店的或是豪華公寓。甚至有的球隊還為球員配備了保鏢。這麼好的待遇誰都不想走啊。
3.外援在CBA聯賽是絕對的核心,在球場上有無限開火權,對於自身狀態的保持和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好的幫助。總比在NBA打不上球,天天坐板凳有勁。
4.在CBA可以拿到非常漂亮的資料,這樣有助於自己找工作,或者有機會再次打進NBA。有個這些資料之後,哪怕不在CBA打球了,憑著這個資料在其他聯賽也能找份好工作。
-
12 # 六體育
CBA對於外援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中國的籃球氛圍十分濃厚,在這裡只要球打得棒,會很受球迷的歡迎。沒得什麼因為膚色產生歧視的問題。其次,CBA給外援開出的薪水都不低,年薪達到幾百萬美金,這和他們能在NBA拿到的合同差距也不大。大部分來CBA打球的外援是因為,他們實力難以進入球隊的正常輪換,或者是因為性格和場外因素沒能在NBA中得到一份合同,比如上個賽季加盟遼寧的師弟。還有上賽季在福建打球的勞森,本來天賦是有的,但是經常酒駕等場外問題,加上上年齡以後防守下滑。
對於外援來說,在CBA打球不僅能掙錢,而且賽程也沒有NBA長,即使本賽季常規賽增加到了56場,相比NBA的賽程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並且在外援使用政策出臺後,他們的上場時間也減少了,隨便上場20-30分鐘,也不累,就把錢給掙了。同時他們也保持了狀態,在CBA賽季結束後,有的外援會回美國,和NBA球隊簽訂合同,一個賽季打兩份工,簡直不要太爽。有的還有參加一些商業活動代言的機會。
很多外援來中國之後非常適應這裡的環境,往遠地說,有馬布裡,率領北京首鋼奪冠後,在北京有了他的雕像,也成為了中國的永久居民,現在成為了主教練,他成為了外援來中國打球的一張名片,很多外援看到馬布裡在CBA取得的成功後也想來試一試。還有哈德森,從2011年開始,他就在CBA打球,目前效力于山東隊。這些外援原本都是CBA的邊緣人物,但是在異國他鄉又找到了一片奮鬥的沃土。
-
13 # 每一天都在努力
外援喜歡在CBA打球,我簡單概括一下基本有以下幾點吧:
1/薪水比同級別其他聯賽高。因為錢而來是外援離鄉背井的主因,遼籃去年的師弟今年的西蒙斯都是被大支票砸暈的。這也是初來乍到CBA的外援基本思路!
2/已經在CBA摸爬滾打多年的外援。如哈達迪哈德森他們已經適應了CBA的籃球文化,混的如魚得水風生水起,金錢榮譽雙豐收,沒必要去其他新的聯賽淘金了!
3/可以展現更多的進攻機會。這也是大部分外援來華的主要原因,有了球隊領袖的感覺是掌握了球權那是真好,可以隨心所欲的比賽,是很多籃球運動員渴望的。亞當斯、瓊斯、富蘭克林等等吧。
4/愛上了中國的生活環境。最為典型的當屬馬布裡了,這個NBA混不下去的獨狼,被山西籤來開始了中國生活,不過真正讓他找到歸屬感的就是首鋼,老馬也真正的融入了北京生活。還有大鯊魚的弗雷戴特,雖然歐洲轉一圈不過還是覺得上海好,不知道是否是真心,姑且算他說實話吧!
5/有了更好的商業機會。這就要說說林書豪了,來到首鋼薪水高是一方面,其他的商業活動,代言更是讓他賺的盆滿缽滿,不過由於限薪問題,沒能與首鋼再續前緣也是無奈。
6/NBA停擺的11-12賽季,很多當打球員來到CBA一邊賺錢一邊保持狀態。當時的火箭幫來華太多了。其中有一個特別的錢德勒一定要提一下,他來廣廈後開始打得不錯,不過後來NBA開戰這個傢伙消極怠工歸心似箭,沒辦法廣廈辭退了他。如今又要籤回來不知為了啥?人還是原來的人,人品也還是原來的人品,就是將近十年了,狀態不好說啊,廣廈也是在賭博吧。
7/在其他聯賽已經打不上球了,透過經紀人來到中國淘金。這裡一定要提一下北控籤的大外梅傑裡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沒想到表現不太好,這一下坑了老馬了。
好像基本就是這幾種情況吧!真正喜歡在CBA打球的我覺得應該是廣東男籃的外援積塵,一直打到退役,並且得到了廣東俱樂部的認可,將他的15號球衣永遠退役了。據說目前又回到廣東工作了,在王世鵬的籃球公司當外教呢!
-
14 # 氧氣是個地鐵
外援來打CBA,第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錢。這點不用避諱,就算NBA球員換隊,很大程度也是為了錢。因為一般球員根本沒辦法啟動歷史地位討論,而爭奪總冠軍也是有條件的,只是為了總冠軍放棄大合同也是對職業生涯和籃球天賦的不負責。去歐洲聯賽的話,錢會變小。所以國內籃球巨星如果去不了NBA,那肯定不會去歐冠,而是回CBA。
另外,外援在CBA能稱霸,他們的工作基本就是得分。連林書豪這樣擅長組織的球員,都被嫌棄過不會瘋狂得分。當然,現在對外援的要求提升,所以只會刷資料的外援還是不夠香。除非真能場均幾十分那種,約瑟夫·楊一樣,還驚動過NBA球員轉發,因為他是保羅·喬治的表弟。
還有目的就是為了重返NBA。像林書豪被NBA拋棄後,就來CBA鍍金。JR史密斯和肯揚·馬丁在上一次聯盟停擺的時候也來過中國打短工,如果不是因為籃協有規定,科比都會來。CBA可不好打,所以外援除了刷資料,還能讓球探發現自己的能力,為重返NBA做準備。
養老。麥迪和阿里納斯就這樣。
為了CBA夢想,這點比較少,馬布裡是代表。他沒退役前被老東家尼克斯招募過,可是拒絕迴歸。
-
15 # 逍遙一嘆
我想應該是大部分一開始奔著錢來的,因為在籃球界出名的,當打之年的,來CBA的很少。打了一段時間,喜歡上中國的也挺多。有中國的好,又能掙錢,關鍵在球場上有更多自主的開火權,何樂而不為呢
-
16 # 盆玢
這個與我們的乒乓球運動員的情況差不多,國內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過剩,能在省隊和俱樂部打球都實在不易。給自己找出路,只好去國外或外國俱樂部打比賽,總比在國內無人可要、無球可打好得多。巴西和南美的足球運動員也是這個情況。世界頂尖級的乒乓球運動員大部分在中國,國記憶體在著龐大的乒乓球人才的基礎,為出類拔萃的乒乓球運動員的誕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但並不能說明離開國內就不能成為好的選手,象張本智和一樣,只要抱有遠大志向,刻苦科學地訓練,不愁不能成為世界名將。
-
17 # 戀家的老人
為什麼有這麼多外援喜歡在CBA打球?他們都出於什麼目的?他們喜歡在CBA打球,關鍵主要目的還是能真正得到實惠,就是能掙到銀子,出於目的有幾種,有的是被NBA淘汰一時難以找到合適打籃球的工作,二、是有些能在NBA和NBA發展聯盟找到工作,或在其它國家找到工作,但中國CBA給的工資高,另外比賽場次又不多。家庭條件又不好,需要多掙錢養家餬口。
還要當時想到NβA找工作,但當時找還找不到,來中國CBA,可能有球打,保持狀態,另外中國的CBA比賽場次又不多,中國的CBA賽季結束之後,正好可以回美國繼續尋求NBA,兩不誤,當然不乏眾多還是真心希望長期在CBA發展,這一部分人也知道他們的實力,很難在NBA再找到工作,即是找到了,不但是NBA球隊邊緣人員,上場機會又少,也是球隊可有可無人員,這樣他們也是想在CBA認真打球,也想長時間留有CBA。
象來中國最成功的外援之一馬布裡,還給他辦理了,中國式綠卡,(就是永久居住證)以及在cBA多年的原廣東外援積臣,和原在遼寧,現服役山東的哈德森,及四川伊朗人哈達迪等等,如NBA球星麥迪,和現在廣東兩外援威姆斯和馬尚-布魯克斯,及現在北控的約瑟夫-楊和青島的亞當斯,及上海的弗雷戴特等都想留在我們CBA打球,但也有透過CBA保持狀態最終還想回原藉或NBA,林書豪也是個例字,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條件,他們在CBA打球處於目的也不同。
-
18 # 胖kobe曼巴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外援喜歡在CBA打球?
一般來CBA的球員,無外乎這幾種。
在NBA沒球隊要了,想要保持狀態,期待有一天重回NBA的。
在大學聯賽呼風喚雨,卻發現自己沒有NBA球隊要。
聯賽停擺,出來撈金的,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
還有一種就是生涯末期,來CBA撈金。
CBA這些年不再是人傻錢多,以前選外援還是走了很多彎路。
唯名氣論,像曾經的弗朗西斯,馬丁,阿泰斯特,這些真的是名氣大於實力,在CB A時間也不久,就回去了。
像馬布裡和麥迪這種算很好的了,來的時候自己狀態還在,還能提供球隊所需要的。
CBA其實不太需要那種名氣大的,需要的是能大包大攬的球員,得分強,防守好,順帶還能組織下的,像哈德森,就能一直在CBA效力,還先後效力了兩支冠軍球隊。
這些年的CBA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大牌心裡想的,我來了隨便打打,他們也不是我對手的時候了,沒有好的態度在CBA是混不走的。
那為什麼這些外援在知道CBA越來越不是混日子的地方了,還喜歡來CBA來打球呢?前面說了,CBA大多數球隊就是錢多,對於球員來說,工資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些人在CBA一年當他們在其他聯賽打幾年了,並且CBA還不存在拖欠工資。
有些人不光看球,也要看聯賽的水平,雖然CBA的水平和歐洲一些頂級聯賽的水平還有差距,但是也沒以前大了。
聯賽水平不錯,還能有豐厚的工資,誰不願意來呢?
以前的WNBA那些巨星就是很好的例子,瑪雅摩爾她們休賽期都會來中國打球掙錢。
但是現在的CBA,那種混子是沒有辦法長久待下去的。
-
19 # 小屈愛籃球愛炒股
事輕活少賺錢快!
1、相對來說,來CBA的外援都是在NBA打不上球的,或者是坐板凳的,來CBA可以打出超級資料,一方面鍛鍊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賺錢!
2、CBA的工資都是稅後的,相對比來說比很多NBA球員到手的工資還要高的多,還有贏球獎金等等!
3、以CBA為跳板,外援在CBA打球都是核心地位,有出手權,可以鍛鍊自己,隨時等待NBA的召喚!
4、CBA賽季時間短,對於球員來說比較輕鬆,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去幹自己想幹的事!
回覆列表
某些球員在NBA沒有了出場機會,就會到其他聯賽尋找機會,有些球員選擇歐洲,有些選擇亞洲。有人選擇非洲(不確定),當然被NBA淘汰的球員來中國打球是首選,因為我們的聯賽時間短,年薪又高,福利待遇還好,有機會他們都會選擇來CBA淘金。沒機會當然沒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