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顧建餘紫砂講座
-
2 # 海絲茶道
是的!
平常我們看到的紫砂壺要麼是紅色,要麼是黃色,要麼是紫色;
這黑色的壺很是少見得!
“捂”,在詞典中意思是指嚴密地封蔽住或遮蓋住。
捂灰,是人為的。
大體就是將欠火或其他因素需要改色的紫砂壺放入匣缽內,用稻穀糠捂塞密閉,在1000℃以下低溫缺氧狀態(還原氣氛)下二次燒製。 燒成時升溫緩慢,稻穀糠缺氧狀態而不能充分燃燒,碳分子被吸入壺胎裡,壺色呈現為灰黑。
好的捂灰壺,黑色猶如好的徽墨,黑色不刻板,反而有一種溫潤之感。
捂灰工藝,沒有加入任何有害化工料,顏色變化只是因為鐵元素改變了存在的形式。
民國程壽珍就有很多捂灰作品....
捂灰工藝對火溫要求奇特,底槽青泥捂灰,顏色黑裡透青,青中泛藍;相比團泥泥質結構鬆散,不可以捂灰。再比如朱泥結晶程度高,捂灰成功機率極低;摻和其他色素的泥料,在捂灰後一般會產生“花壺”現象。
-
3 # 逸品坊紫砂匠人鮑雪琴
焐灰紫砂壺,裡外都是黑色。
焐灰的原理很簡單,把正常燒製的紫砂壺,放在木炭和稻殼中,在缺氧的條件下再次燒製。利用炭分子滲入紫砂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把紫砂內富含的鐵元素還原出來的雙重作用,使紫砂壺呈現出漂亮、溫潤的黑色。也很好的彌補了天然原礦紫砂正常燒製沒有黑色這一遺憾。
整個焐灰過程,不需要任何化學藥劑,且有新增的色素料也不能焐灰燒製。因此焐灰壺可以放心使用。
我是職業做壺的紫砂匠人,剛好今天出窯了把我自己做的紫泥焐灰石瓢壺,大家一起欣賞下
-
4 # 紫瑤臺紫砂
焐灰內外都是黑色,建議不用焐灰壺。
傳統正宗的焐灰方式,是用稻糠蓋住茶壺,燒製時候使得茶壺產生了還原反應,而變黑;以前都是用來處理茶壺表面有花泥等瑕疵的情況才焐灰。
實際現在焐灰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茶壺更亮,更有賣點,所以正常好的茶壺都會拿來焐灰。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不會只用稻糠。
捂灰紫砂壺工藝,最早是用來仿老壺的,後來人對一些有瑕疵的壺也用這種工藝處理,以掩蓋瑕疵,壺內、外,包括壺嘴內和壺蓋氣孔內都是黑色的。
舉個例子加深你的理解:農村用草木做柴火,灶堂內煨番薯,番薯表面都是黑色的。煙火所能到之處都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