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妮成長
-
2 # 婧說心語
答案很簡單,因為很少有人能學會延遲滿足。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做了一個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間幼兒園,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的托盤裡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餅乾棒。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
結果,在15分鐘的時間裡,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
這個實驗,前後共有653個孩子參加。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棉花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很快吃掉糖果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事業上的表現也更出色。
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更容易取得成功。
定投雖能產生巨大的複利效應,但是短期收益不高,適合長期投資(一般3-5年以上)。許多人因為每個月都投入,卻看不到客觀的收益就放棄了。轉而投身於股票市場,因為股市每天收盤時都能看到盈虧,讓人有收穫感和掌控局面的感覺。
而能在定投中堅持下來的人們,就像上面實驗中願意等待的孩子們一樣,得到了獎勵。
口說無憑,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吧!
如果從2015年8月1日開始定投某基金,每個月500元,到2020年8月11日贖回,我們的收益如下:
透過上圖可以看出,定投的收益還是很客觀的,最後並沒有虧損,還小賺一把。
當然,如果想要定投,還是要先學習一些理財知識,選擇不錯的基金,才能賺的更多哦!
-
3 # 小新幼稚園
為什麼堅持不下來呢?
第一,對自己定投的目標缺乏自信,時常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和判斷。
第二,對自己充滿了盲目的自信,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做出了更好的判斷。
-
4 # 有深度的歷史
因為你定力不夠,看到定投收益直線下滑時,就選擇放棄,就比如現在的華人婚姻生活,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沒有激情,沒有愛情的那種感覺,就選擇離婚。
但其實是你定力不夠,經不起誘惑,又不習慣家庭中平平淡淡的日子,所以才選擇離婚收場。放到定投上也是這樣道理。
第二,你沒有花時間去研究定投的基金專案,或者說有個長遠點規劃,而一味的追高收低,所以一見到收益下滑,就放棄定投。
-
5 # 黑夜最亮的星
因為很多人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收益,沒有長遠的規劃。還有一個原因是可能還是沒有太懂基金定投的邏輯。
市場風險比較大,誰也無法預測後期市場的走勢,定投可以在跌宕起伏的股市大潮中分散風險,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分得一杯羹,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是持續向好的,只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就可以長期吃有。基金定投最少也要考慮三到五年時間,如果只堅持了半年,意義不是很大。也許在半年間收益率不錯,可定投半年投入的資金有限,這個時候如果停止定投的話,只是賺得了收益,而賺不到錢,因為半年時間投入的本金相對比較少。我們需要堅持長期定投,透過時間週期來增加投資的次數和金額,攤薄成本,分散風險,來保證不管在牛市中還是在熊市中都能取得相對不錯的成績。基金不能當成股票來玩,只考慮短線,因為基金交易手續費高於股票手續費,如果想考慮短期的話,還不如直接買股票,不然頻繁買入賣出會交納大量手續費,影響收益。
還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時一看到行情不好擔心再跌,就不敢繼續投入了,擔心繼續投下去會虧得更多;有的人是看到股市已經漲得很高了,也不敢繼續投入了,擔心自己在高位接盤,被割韭菜。其實,他們還是不太懂基金定投的邏輯。行情不好,基金淨值低,那麼同樣的金額,自己買入的基金份額就多;行情好的時候,基金淨值高,同樣的金額,自己買入的基金份額就少。這樣一平均,自己整體的成本是低的,所以股市的漲跌與基金定投沒有太大關係,不能因為市場行情而隨意停止定投。但為了確保收益最大化,基金一定要做止盈,也就是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收益率後,果斷贖回,贖回後繼續原來的定投。這樣不時得讓自己有賺錢的感覺,定投也就比較容易堅持下去了。如果自己不止盈的話,等到行情不好的時候,自己以前賺的收益又跌回去了,只能說明自己曾經賺過很多錢。這個時候,當然對定投就開始持懷疑態度了,定投堅持下去的信心就會動搖了。
所以,定投要堅持,不要因為市場的漲跌而停止,但是在過程中給自己設定目標止盈線,到達止盈線後果斷贖回後繼續堅持定投,不時讓自己有收穫的感覺,才更容易堅持下去,也更容易將自己的收益鎖定。
回覆列表
首先,請允許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2019年,英國老太太薇薇安的故事讓全世界大跌眼鏡。
事情的原由是這樣的。
大概在2000年前後,薇薇安想在自己家旁邊蓋房子。但是她的鄰居,70歲的凱麗不同意。
因為凱麗家正好有一個窗戶朝向薇薇安家,從那裡可以看到外面一大片美麗的風景。如果薇薇安蓋房子,就會擋住視線,看不到美景了。
薇薇安覺得,這是我的地盤,我想蓋房子就蓋,只要儘量不擋你們不就可以了嗎?但是她的鄰居堅決不幹。薇薇安向市政府提出了6次請求,都被鄰居想辦法阻撓。
於是,薇薇安就在她原本想蓋房子的地方,種了一排小樹。鄰居一看,不蓋房子,種樹就種吧。
薇薇安種的樹,是一種長得非常快的品種。2001年還是小樹苗,結果到2016年,就長到50英尺之高。導致的結果就是,已經89歲的凱麗,從自己的窗戶往外望去,只能看到一排樹。
於是,凱麗又把薇薇安告上法庭。但是現在樹長大了,已經成了綠化工程,不能砍掉。
薇薇安勝訴,一臉心滿意足地從法庭走出的照片,也在網上瘋傳。
這個故事中,薇薇安種樹和定投的道理是一樣的。
定投的核心,就是在很長的時間裡,慢慢積累投資金額,等待你的資金,為你生出利潤。就像種下的樹苗,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這需要很長時間,而我們絕大多數人缺乏的,正是長期等待的耐心。往往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自己就提前退場了。
眾所周知,基金的價格是在隨時波動的。但選擇了定投,就不應該關注短期的價格波動。因為對定投者來說,一旦開始定投,我們等待的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的豐碩回報,而不是一時的漲跌輸贏。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每一次的暴跌,都會將一部分意志力不堅定的人震盪出局。
缺乏耐心,只想著一夜暴富,導致絕大多數人,對未來的推測能力、感知能力弱的一塌糊塗。
這也是很多人堅持不了定投的根本原因。
@孫洪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