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斜陽

    人的心境受生活環境影響。現代人生活誘惑太多,壓力太大。另外,現代人早就缺失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灑脫。所以,在也無法求得唐宋的清明心境。

  • 2 # 碧山心自閒

    現代人內心裝的東西太多,有電視,各種媒體每天提供海量的資訊量給你。不像古人,沒有那麼多資訊量,內心就是"比較簡單的東西,心胸沒有太多的牽掛和填充,就會比較開闊。

  • 3 # 劉小十八

    詩詞在唐宋是頂峰。也就是說你登上山頂以後,就是下坡了。

    現在的人作詩詞,大部分人是在找字、找詞語,來組句子。比如要寫玫瑰,腦子裡就想出了美麗、漂亮、春天,芬芳,蝴蝶、蜜蜂這些詞來組合句子。

    古人不是這樣的,不是找字,而是內心而發,衝口而出。所以意境就不同。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時代不同的原因。現在的人沒有把精力用在寫詩詞上,為了前途,錢,家庭,去奔波。

    李白為了吃鱸魚,千里迢迢,自己坐高鐵去吃一頓,也就寫下千古名篇。

    現在能行嗎?不叫老闆開除了,也叫老婆拍死了。

    所以時代不同,現在的詩詞沒法跟唐宋比。

  • 4 # 玖玖閒聊館

    古時萬里山河無可阻擋,亭臺樓宇星星點點。古時的科技不太發達,醫療技術不太好,生病後的死亡率太高,地球總人數過少。

    現在病人往醫院病床上一躺,基本上打幾針,睡一覺,花點錢,一個人就健康了。而且,現在由於人類對礦石資源的過度開發,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很多景色不再美麗。“可持續發展”戰略還是得到很多人支援的。

    古代的“亭臺樓宇”對應現代的“高樓大廈”,時代不一樣,追求的也不一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也有一種可能,人的心胸寬廣換了一種位置體現,可能詩人轉行了,換了一種新身份。我們要往好的方面想,可能他們正在產生一個新的行業,而這個行業可能就是詩人的延續。

  • 5 # 青草地文學

    不會吧!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

    古今一理!古即是今,今即是古,萬變不離其宗。古人多的是心胸狹隘之人,今人也多的是心胸寬廣之士,這在現在好多詩人的詩歌中並不少見啊!

    不過,也有好多作品確實是心境不開闊,這也與人們的生存境遇有關。長期躲在水泥鋼筋籠子裡,若不定期與大自然接觸,去滌盪心身,便會陷入繁雜的小圈子,心境必然狹小,逼仄。所見不寬,則所想必窄。

    所以,道法自然。

    不過,話又說回來,景在心中,境在心頭,萬千只向心中求!心中若無,走到天邊也是無!心中有,一葉菩提!

  • 6 # 言真輕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古人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豁達,今人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懷。

    不過,我承認,相對於唐詩宋詞中那麼多的經典詩詞,當代產生的經典詩詞確實少了點。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投入和營收不成正比。因為古代的文人騷客,憑藉一紙詩文,就能一飛沖天,權利雙收。當年王維寫了一首《鬱輪袍》征服了唐玄宗的女兒玉真公主,被玉真公主推薦去做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院長。韓翃憑藉一首七絕《寒食》,被唐德宗欣賞,做到了中書舍人,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書記處書記,正部級哦。李益憑藉《夜上受降城聞笛》,得到唐憲宗賞識,做到了禮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宣傳部,外交部,加教育部長。這種事情,放到現在,你敢想象?因為現在寫詩掙不到錢,當不了官,所以也就沒人寫詩了。

    第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時代在變,人類的表達方式也在改變,現代沒有精彩的五言七言,但是並不妨礙我們有精彩的小說句子,震撼靈魂的歌詞。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林夕《紅玫瑰》

    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里——黃家駒《海闊天空》

    總而言之,權利在哪裡,你要的詩意就在哪裡。詩意和遠方的門票,一點都不便宜呀。

  • 7 # 驚雲2139

    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

    人類的一些情感和認知,是相通共鳴的,所以,古人詩歌中體現的寬廣心胸,我們一樣能體會到。

  • 8 # 三目巨人說文史

    你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其實本質就是問為什麼現在詩歌產生不了讓人愛不釋手、欲罷難休的精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孤寂的廣闊,“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這種淒涼的壯闊,“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種行雲流水的壯闊,“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種蒼涼的壯闊……還有許許多多的詩句,讓人心胸開闊,讓人心嚮往之。在今人的詩作當中的確是很少見到的。

    要回答你的問題,首先要釐清古人和今人的區別。我揣摩你的意思,這個古今交匯的時間點是辛亥革命,之前的人稱為古人,之後的人稱為今人。於是就有了第1道算術題。古人從詩經的年代開始到辛亥革命,那是2000多年的時間;今人從辛亥革命到2020年5月28日,這是100餘年的時間。兩千多年沉澱下來的作品,肯定比一百餘年沉澱下來的作品要多。古人的年代厚度是今人的20倍,按照這個資料來計算,如果古人有20首詩讓你感覺心胸寬廣,那麼今人創造的就只有一首。如果古人有100首詩,讓你感覺心胸寬廣,那麼今人創造的也只有5首。

    但是上面只是第1道算術題,接下來我們講第2道。古人用格律寫詩,講究句式整齊,講究平仄韻腳,幾千年下來,雖然也有發展變化,但是基本東西是沒有變的。而今人,在這100多年裡,我們經歷了古人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沒有遇到過的詩歌形式的變化,整句變成了散句,要不要講究平仄格律一直還在爭論之中,到現在還沒有結果。押韻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說是一切都還沒有定論。形式都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之下,你要讓人創造出意境廣闊、讓人愛不釋手的經典之作,這個可能性是在微乎其微。這個微乎其微的真實比例到底是多少,我想有1%就是非常好的了。

    把第1道題的答案乘以第2道題的答案,那就是如果古人有2000讓你覺得心胸寬廣的詩句,那今人應該有一首。那麼古人這種標準的詩句有沒有2000呢?應該是沒有。所以今人沒有創造出這麼一首詩來,算是標準答案了。

    半開玩笑辦認真哈,希望不要見怪。

  • 9 # 簡牘青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古人的詩句裡詩意磅礴是否就是本人心胸開闊;第二,現在人怎麼缺少了這種中國特有的氣質。

    中國古代確實有很多詩人,他們“人如其文”,詩詞裡表現出的磅礴大氣正如他們廣闊的胸懷,如我們都熟悉的杜甫,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說:“願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還有宋代的蘇軾,辛棄疾,他們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不管是對人生遭遇還是家國山河都有著熱情,他們都以開闊的胸懷包容一切,在詩詞裡自然也有著包容的氣象。

    但中國古代文學亦存在著“文不如其人”的現象,他們可以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詩詞裡表現的是一種憂國憂民,磅礴大氣,但實際生活中,他們卻錙銖必較,心胸狹隘。最著名的就是五代時期的詞人馮延巳。馮延巳的詞在民國大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詞“深美閎約”、“堂廡特大”,但實際上馮延巳是個“小人”,《南唐書•馮延巳傳》記載他是“諂媚險詐”之人。但是單就其詩詞來說,好像馮延巳確是個好人,是個能寫出“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文雅文人,但在史書上卻是個“敗絮其中”之人。因此,古詩詞中體現出磅礴大氣,意境動人,也並非代表此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名副其實之人。

    關於為什麼現代人缺乏古人的那種情懷,個人認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個重要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的匱乏,缺少對文學經典的閱讀,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難出現民國時期那種“通才”大師。我們接受的教育和思想多是服務自己,思想格局並不十分巨大,而詩詞則是對內心情感的含蓄表達,我們缺乏如此強烈的感情,自然也就寫不出動人的詩篇。

  • 10 # 愛上寫字的F

    古人流傳下來的詩篇,膾炙人口。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人是人山人海中那顆最耀眼的星;其次,古往今來,攀登詩道高峰之人必有異於常人的人生經歷,再加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刻苦與用心,成就意境深遠的詩句就不足為奇了。

  • 11 # 大鬍子林肯

    魏晉有魏晉的風骨,盛唐有盛唐的氣象,新時代也要有時代的精神。不能僅止於口頭上的,理論上的,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理實一體。致良知也好,核心價值觀也罷,把你的良知和時代結合起來,境界和氣魄就出來了!站位高了,眼界闊了,氣韻自然高遠,萬千氣象胸中激盪,自然噴湧而出。

    水調歌頭__己亥中秋加班作

    桂樹何其由?巍峨青雲天。吳剛何為真仙,蹉跎從少年。姮娥飄逝如風,天家瑤境仙宇,逐夢羲女寒。蟾宮舞孤影,桂酒可助眠?

    窗前霜,案中書,夜無眠。情懷猶在,守望相助情愈虔,歲長年輕時新,家國團圓身後,此心向明月。初心志彌堅,使命敢息肩。

  • 12 # 段華為

    這個問題意思有兩點。一,現代人文筆不如古人。二,現代人作品意境不如古人。

    這怎麼說呢?實際上就是在修辭、形式(文筆)和內容、格調(意境)這兩方面完全否定了現代文人的地位。簡單來說,就是今人不管寫什麼詩、不管怎麼寫都不如古人。但這完全是個謬論。

    為什麼我們認為古人的詩好?

    我們可以透過邏輯自行判斷,為什麼我們讀到的古詩都是佳作?因為有千百年來的文人為我們試水,替我們將古詩中的垃圾作品剔除了出去。留下來的,在各種媒體、生活中膾炙人口的作品,不外乎也就是那麼幾十上百首。

    古詩有多少?

    《全唐詩》記錄在案的是四萬八千九百首,在那個處處飛歌,無詩不文人,無詩不取仕的時代,唐詩怎麼可能不到五萬首呢?可能我們覺得五萬首很多,但是我告訴你乾隆一個人就寫了四萬首。而乾隆流傳下來,進入我們教育領域的,也就只有小學階段的“一片一片又一片”這一首吧?有誰還知道乾隆的其他作品?

    你看,實際存活率相當於四萬分之一。如果說乾隆沒有詩才,那麼陸游呢?一個人寫了一萬多首。在五代十國還有個大官(記不起名字了),也有一萬多首詩。也就是說一個詩人的創作能力,絕對不能小覷。為何古詩最高峰只留存了四萬多首詩?絕大部分都是垃圾,被拋棄了。

    我們現在去看李白、杜甫的全集,會發現同樣有很多泛泛之作。能記住的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作品。即使在盛唐,佳作和垃圾也是同時產生,泥沙俱下。如果我們生活在唐朝,碰巧周圍沒有李白、杜甫、王維這樣的朋友,一天到晚接觸的都是那四萬分之三萬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垃圾詩,我們是不是也會感嘆:唐朝無好詩,不如魏晉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很多人總是認為今天的文藝界、詩歌界不如從前、不如古代的原因。

    時代之中,作品泥沙俱下,玉石俱焚。而你正好處在垃圾中間,你就會認為這世界上的文學全是垃圾。如果你有幸和高人作伴,你就會發現詩歌、文學也還是有希望的。

    誰都是從自身出發考慮問題,這就是人類的眼界。我們周圍同樣有很多詩人的舊體詩技巧非常出色,加上遠超古人的見識和心胸,其作品可以說超過大部分古人作品。只不過很多人看不到罷了,就算看到,也拿去和李白、杜甫他們最好的作品比較,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文化維度中詩歌的沒落,詩歌在今天文學中的重要性飛速下落,在現實生活中的功用幾乎為零。而在唐朝,會寫詩是做官的敲門磚,一直到民國,詩寫得好的人總是會讓人高看一眼。而如今的詩人在社會中是什麼地位呢?

    隨著文化的大眾普及,現代詩的全面革新,會幾句打油詩的人,可多著,誰還不是個“詩人”?詩人的稱呼就像有些地區的“老師”的稱呼,已經淪落到人人可以擁有。詩人沒地位,詩自然就沒有地位。詩沒有地位,詩人就更加沒地位。

    弘曆作了一輩子皇帝,也許最喜歡聽的就是別人稱呼他為“詩人”,而如今的人被稱為“詩人”,估計是實在沒有其他讓人覺得牛逼的稱呼了,或者是這人實在是太牛逼,已經不需要身份證明自己了。“詩人”這個稱號如今只能錦上添花,絕對不會雪中送炭。一個一窮二白的人自稱為詩人,換來的只有可能是嘲笑。

    詩的功能性萎縮,自身垃圾出品固然是原因,更多的原因是世界拓寬了。當地球成為一個村,中國單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侷限性,何況還是文言文,連本民族的人都不再使用這種記錄文字。這無疑最大程度地侷限了詩歌的發展,而新的文化、新的未來不斷地衝擊著年輕人,古詩的地位自然不能和從前相比。

    沒有了市場需求,怎麼指望供應鏈裡出精品。

    現在還在寫舊體詩的人,絕大部分是在靠興趣維持。而這種興趣是國家教育機構從小給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活到一定的年紀,經歷了世界的繁華,就有可能會迴歸到兒時和民族文化中來,尋找自我。

    在古詩詞凋零的大文化背景下,很多人連技巧都掌握不全,又如何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境,又如何能以自己殘缺的作品去和盛唐遺響競爭呢?

    詩歌功能性缺失

    詩歌的功能不但萎縮,還殘缺。從古人的觀點來看,形式上詩是韻文。而內容上呢?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興觀群怨”就是詩能夠也需要承擔的功用。

    孔子說:人要讀詩,因為可以激發情志,觀察(反映)社會,結交朋友,抒發不平,近可以處理家庭關係,遠可以縱橫職場,還可以認識世間萬物。

    我們來看看,現在寫詩還能做到哪一點?激發情志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正能量,否則小心被網路痛罵。觀察(反映)社會?這個就不說了吧。

    抒發不平?你敢?網路正義人士不把你老底揭穿?處理家庭關係?這個看怎麼處理了,不如跪榴蓮實在。縱橫職場?估計會被上司和同事當作瘋子,當然地位夠高,下屬們還是會捧捧場的。

    認識世界?認識歷史中的古早文化還差不多。有大學問的人還是可以透過詩來鑑史,比如陳寅恪,但是普通人,就算了吧。看電視劇、上網,不管哪種方式,知識增量都比讀詩要快得多。

    所以你看,到最後,詩就剩下了抒發感情這一個功能,同時由於社會系統的密閉性,就算抒發感情也有個限度,不能影響別人,也不能跨越紅線。

    那還剩什麼?只有風花雪月,鳥叫蟬鳴,喝茶賞樂,談情說愛,這就很明顯地侷限到了小情調中去,而且只有這個選擇——上一次大面積出現小情調高峰的時候,我們稱之為“齊梁體”。而齊梁體無論在詩歌史上哪個朝代,都是痛批的。我們的詩天生就是個殘疾,連詩歌史都鄙視,談什麼意境,有什麼臉去和古詩爭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孩子之後對人生和工作迷茫,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