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愛的小嘟嘟媽媽

    針對於頑劣的小朋友的話,我的建議是不應該做輕微的體罰。因為孩子性格的一個養成,和父母的關係有很大。那麼小朋友來講的話,他是有樣學樣的。如果你用體罰來表達,孩子認為暴力也會解決問題。

  • 2 # 老張唔嘮咯

    輕微體罰是有必要的

    有一位資深教育家說過:孩子的毛病都是家長慣出來了……

    當然體罰要基於犯錯的程度,畢竟孩子小不懂事,不能做的事做了一定要給點體罰,讓他長記性,又或者一個同樣的錯誤一再的犯,也可以輕微體罰,目的是長記性長記性了,壞毛病就少了,同時可以做好了有獎勵,做錯了有處罰,有獎有罰,孩子才能接受

  • 3 # 小葉不在家

    一、什麼時候可以選擇適當體罰?

    孩子把飯菜打翻弄髒了衣服、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忘了回家、孩子的成績沒有名列前茅、孩子吵著要買糖吃、孩子踢球砸壞了玻璃……這些當然不能體罰,你需要的是嚴正指明錯誤並讓他(她)感受到你的關懷和理解。

    但如果孩子在對路邊的小貓施暴、孩子在結伴一起欺負別的小朋友、孩子偷偷拿了超市裡的東西沒有付賬......這些行為預兆著孩子在往一個很危險的方向走去,在遇到這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光講道理恐怕很難及時喊停,孩子以後還有可能會三番五次犯一樣的事情。適當的體罰是需要讓他們銘記於心: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錯誤。

    二、如何體罰?

    體罰是懲戒,而不是暴力。拳打腳踢往死裡打,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被原諒的。可以換做罰站、打屁股、打手心、家務活勞動......這些相對溫和的方式。

    在美國很多學校對教師用於打學生的漿形板的尺度都是有明確限制的,即板子的寬度不能超過2英寸,長度不能超過4英寸。

    另外,體罰一定不要當著眾人的面,那對於孩子的人生自信心是致命的打擊。很多孩子成年後,午夜夢迴依然會回想起這種不堪的記憶。

    在韓國,就有明文規定教師在體罰學生時必須避開其他同學。

    三、體罰後記得拉近距離

    適當的體罰是為了讓孩子變成更好的人,而不是疏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體罰完就彼此坐到角落裡去消氣,這對親子關係是很大的損傷。

    建議家長和孩子說三句話,“你現在還覺得這麼做對嗎?”、“你以後打算怎麼改正?”、“有沒有被打疼啊?讓爸爸(媽媽)抱抱。”要讓孩子明白,問題在於錯誤本身,而不是父母親純粹想出氣。

    最後,要多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他為什麼不聽話?是他的需求沒被滿足,還是他沒有滿足你的需求?做好問題歸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掌握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用心去愛,愛才是我們彼此之間唯一的答案。

  • 4 # 長景鹿和May人魚

    不知您指的頑劣是個什麼樣子?我的孩子們會有天馬行空的時候,充滿好奇心,常常會行動優先於思考,但是他們都是明事理的,我當媽媽九年的生涯裡也從沒有用頑劣這個詞來想過我的孩子。

    作為一個大人,我們自己能接受體罰嗎?輕微的那種。當我們自己做錯事的時候,希望孩子或者另一半,或者我們的父母,如何對待我們?好好講道理還是體罰?

  • 5 # 愛上斯諾克

    對頑劣的小孩應該輕微體罰嗎?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這樣會把小孩打皮掉,以至於反而更加不怕你。不要老是這不讓碰,那不讓碰,不要控制慾太強了!這樣對小孩成長不利。比如碰電什麼的啊,要跟他講道理,在不聽就打痛他,讓他怕。

  • 6 # 晴小天兒

    一、手欠的熊孩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區的保安李大爺,年方58。

    一天,李大爺像往常一樣,在社群巡邏。

    正走到某樓下時,一件不明飛行物,從天而降,正巧砸中李大爺的頭。

    李大爺被這突如其來的衝擊力,砸的當場昏倒在地。

    周圍路過的居民和居委會大媽,聞訊,趕緊跑了過來。

    在現場發現無主膠鞋兩隻,由於從高層墜落,膠鞋的鞋幫已被摔裂。

    大家趕緊報了警,叫來120,將李大爺及時送往醫院。

    ……

    萬幸的是,李大爺在醫院搶救了過來,經鑑定構成顱內損傷,俗稱“腦震盪”。

    警方經過初步調查發現,鞋子是從十五層的樓梯間窗子“飛下來”的。根據事發時段電梯裡的監控顯示,有一個十歲左右小男孩,獨自一人乘坐電梯正好在該樓層下電梯。居委會大媽們根據監控,在當晚找到了畫面中的男孩。

    男孩當著大夥的面,說:在家閒著沒事,出來玩,坐電梯到那個樓層,看見地上有個紙袋子,裡面是清潔工穿過的衣服、膠鞋、手套什麼的,一時興起,隨手順窗子扔了出去……

    工作人員聽完之後,沒等教訓孩子,家長先不幹了。

    (男孩的父母常年在京做小生意,家中有三個孩子,平時很少照顧子女,家中雜物堆砌,無人收拾,很是凌亂。據工作人員回憶,現場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面對登門造訪的民警和居委會人員,男孩家長毫無愧意,說到:“孩子一時貪玩而已,人又沒出什麼事,有必要這麼大動靜嘛?三更半夜找上門來,不就是為要錢嗎?……怎麼著?合夥欺負外地人啊?…………”

    現場的民警和工作人員聽了之後,氣的不輕。

    病床上的李大爺,如果聽到這話,會不會當場氣得血壓上升、心跳加速,腦溢血、心臟病齊發?!

    大爺又不是練的鐵頭功,更不是金鐘罩、鐵布衫,這麼一砸,能搶救回來,是不幸中的萬幸!熊孩子家長不念阿彌陀佛,還要嘴賤??

    難怪教育出來的熊孩子手欠,因為家長不光嘴賤,人更欠!!

    二、熊孩子的賬應該怎麼算?

    倒黴的熊孩子都是父母上輩子造的孽!

    孩子造的孽,做父母的遲早要還的。

    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該對子女起到正確的引導教育作用。

    這種無理攪三分的家長,想必是童年時期也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以至於無人管教、流落民間,貽害社會。

    這種人格上、精神上、肉體上的侮辱傷害,我們應該怎麼消化?

    聽之任之?

    難道要搬個小板凳,坐下來,慢慢和孩子講道理?別扯了,那還不得被孩子的口水淹死?

    這種孩子就是欠揍!

    揍一頓,他才能記住。

    可父母不揍,誰來揍?

    三、我們受了太多熊孩子的氣

    我們經常遭遇家教缺失的熊孩子,他們頑劣成性、不聽管教。最關鍵的是,他們的家長根本不去管!!

    有位媽媽和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的孩子有打人、咬人的壞習慣。一次,她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跳跳床。有個四五歲孩子把她孩子的臉給咬了。她家孩子才兩歲,疼的哇哇哭。由於跳跳床不允許大人進去,這位家長就站在跳跳床外,把手伸進去,試圖拽開咬人的孩子。咬人的孩子,一邊用力踢踹這位媽媽,一邊按住這個兩歲的小孩,沒有松嘴。一下,就把孩子的臉給咬流血了。這位媽媽當場急瘋了。進去就把咬人的孩子拎起來,掄到一邊。這小孩一骨碌爬起來,沒事。但是,咬人的小孩的媽媽不幹了。一直不依不饒,進來推搡被咬的孩子的媽媽,還振振有詞,說:“小孩子打架很正常,大人打孩子就不對了……你怎麼能摔我家孩子呢??你敢摔我家孩子,我就打你!我家孩子要是有什麼好歹,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說著對這位媽媽動起手來。

    周圍的家長看不下去了,對她進行譴責:“你怎麼可以這樣?”、“她不推一下,難道看著孩子挨咬??”、“等著賠錢吧,這一嘴下去!”……這位彪悍的媽媽才停手。

    我特想問這位媽媽

    您讓誰吃不了兜著走?!

    在這個事件裡,誰才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你家孩子咬了人,你不制止、不收拾你家孩子,你還振振有詞?甚至動手打人?

    蹦蹦床上,那位母親掄了一下你家孩子,是為了掄開他,情急之下防止孩子繼續被咬。蹦床把孩子摔壞了?

    如果她不掄那一下,你兒子會不會松嘴?

    兩孩子打架,大人不許插手,難道你覺得非得人家孩子也咬回來一口你才罷休??

    原始人都沒這麼野蠻!!!

    事後,被咬小孩的媽媽帶著孩子去做了法醫鑑定,輕傷二級。拿著鑑定結論,透過派出所,找到咬人孩子家長。面對鑑定,家長還振振有詞,說:“別以為你拿著鑑定就能把我家孩子怎麼樣了?你這是威脅!你找到我家,我就怕你了?我家孩子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將來都是你們乾的!……”

    哪來的底氣?果然混蛋才能吐出混蛋邏輯?

    我這位朋友特委屈,說:就沒見過這樣的家長。我安慰她:不要害怕,你是被侵害方,及時做鑑定是對的,咬人的小孩和他的監護人都跑不了。她若想抵賴,我們可以透過合法途徑討回公道!!

    我不能理解那位彪悍的家長,不知道是不是家風一貫如此?或許她覺得孩子之間的事應該讓孩子解決。但是,你孩子已經嚴重侵害到別人的身體健康了,你明明看在眼裡,卻能視若無睹??甚至自始至終沒有批評自己兒子一句。難道作為家長,你忍心?你看的下去?

    如果我的孩子受到這樣的侵害,我認為我有義務要好好管教他一頓,不管你是不是家長在旁邊!

    你家孩子沒人管是吧?有人來管!

    現實生活中,孩子難免磕磕碰碰。我們會礙於孩子家長,情面上過不去,於是不去指責、干涉,希望她和孩子能幡然醒悟、良心發現。但是,我覺得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他們的肆意妄為,往往是從無數個“試探性叛逆”中獲得了家長的默許,於是不分對錯,沒有規矩,慢慢地成了習慣。

    你慣著,還要讓全世界都來慣著嗎??

    四、試探性叛逆

    我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候機大廳,有一大家子人在等飛機。他們的幾個孩子可能是覺得等飛機太無聊了,就開始在大廳裡追跑打鬧。起初旅客們沒怎麼太在意,就由著他們。

    他們的媽媽剛好和我挨著,就和我聊起來。

    我帶著耳機,本不想聊天。但出於禮貌,我還是摘下耳機,回答了她的每個問題。

    她講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孩子們時不時回頭看看他們的媽媽。這位媽媽,一邊開懷大笑一邊衝他們說:“別摔到自己啊!”

    於是,她的孩子們也從剛才的追跑打鬧,發展成大喊大叫,時不時傳出尖利刺耳的叫聲,吵的人不得安寧。

    這就是試探性叛逆。

    孩子們每次看媽媽,都是在等待一個判斷,這件事可不可以做,這樣做對不對。但是,他們的媽媽卻在最佳時間點上錯失良機,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機會,並做了錯誤的決定,助長了孩子的任性、無知、沒規矩。

    孩子在一次一次縱容中,學壞了。

    五、素質教育

    回到最初的那個話題。那位飛鞋砸大爺的家長說“北京人排外”,我覺得有失偏頗。北京人究竟排斥的是什麼?

    一首《北京歡迎你》不知唱了多少年,北京人也真誠地拿出前所未有的包容,容納近千萬的外來人口,我們歡迎有識之士為建設北京做貢獻。我們拿你當家人,你就這麼對待你的家人嗎?作為一國之都,她討厭那些素質差到自己都意識不到的人,那些連自己孩子都管不好的人,那些蹂躪了我們的耐心、糟蹋了我們的美好的人。這些人和他們的下一代逗留在北京,愉快了自己,噁心了別人,我們就是不歡迎。

    所以說,別老拿“本地人排外”,當擋箭牌!

    北京人都是一水的高素質人嗎?也未必!!素質,永遠都是個梗。必須從小抓起。素質不高,頑劣不堪的熊孩子,誰都不愛!!!

    說起前面第一個案例,年方58的保安李大爺。人家也是外地的。在北京生活、工作,拿著自己的工資,養活一大家子人。誰都不易!!受到侵害後,人家去找你家熊孩子要個說法,拿合理的賠償,這傷天害理嗎?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那些熊家長們,你們在袒護熊孩子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先看看這個熊孩子是不是需要被揍一頓?

    如果是我,我會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主動道歉,必要時付出代價。不長記性是不行的!

    記住:全世界沒有慣著你的義務,對待熊孩子,必要時,該揍揍!!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以來神話和科幻都是兩回事,不過是否可能就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