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金投資人
-
2 # 莫道桒榆晚
基金申購認購費通常全額給代銷或包銷單位的個人或者銷售團隊,通常費率是0.5%-1.2%;
另外如果是證券營業部,在申購認購費的基金上,還有個基金交易佣金的分倉收入,因為基金在證券公司交易會產生佣金,而產生的佣金部分會獎勵給個人,一般來說不直接發獎金,通常從業績指標上體現;
最後,先有較多財經類網站上申購費率1折優惠。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3 # 只有使用者沒有名
會,但佣金比例差別很大,一般私募的比公募的要高很多。還得看哪兒的理財經理,一般來說同一款基金的銷售,基金公司佣金比例比三方理財公司高,三方理財公司比券商高,券商比銀行高。
-
4 # 欣欣理財
理財經理給客戶推銷基金是主要工作之一,分為2種:一種是考核內(無提成),另一種是考核外(有獎金)
如果理財經理推薦的是指數基金,這隻基金的費用用兩方面構成,一個是運作費用,由管理費、託管費、指數授權費組成;一個是交易費用,由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組成。
運作費是這隻基金執行過程產生的費用,由全體基金持有者共同承擔。
-
5 # 愛尚養基
其實基金經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個團隊,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資時,都是高度分工的。一隻基金從成立、交易、投資、研究、資訊披露等環節都是由不同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同時完成上述環節的。
就說投資標的的選擇吧。
作為一隻基金,你不可能只買3—5只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隻,甚至多的時候有幾百只。
這幾十只股票的實地調研、與公司管理的接觸、公司的定期報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於國家宏觀面或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你也要跟蹤吧,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的。
有人會問為什麼基金經理那麼牛不自己單幹呢?我想說當基金經理離開團隊選擇單幹時,也就失去了平臺的很多“資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務,行業專家提供的意見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團隊時,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選擇單幹的基金經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其業績並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時間內,這隻基金的淨值上漲了11.95倍。最後讓這隻基金成為了國內首隻累計淨值破10元的基金。說實話,業績無可挑剔。
然而這位昔日“公募一哥”,轉戰私募以後,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現了清盤的事件。
-
6 # 投資引路人
銀行的理財經理是最喜歡向客戶推銷新基金的,因為返點最高,而且只要之前基金經理牛逼,非常好忽悠,不是他們不知道老基金,而是老基金沒什麼返點,所以寧願推銷新基金也不會讓客戶去買老基金,因為推薦老基金既完不成考核也拿不到佣金,萬一客戶虧了錢說不定還要找他麻煩,有百害而無一利。
-
7 # 私行小學徒
理財經理自然是能從基金銷售中獲利的,但是這個“利”和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
理財經理銷售基金就像是商場的售貨員售賣商品,基金銷售是理財經理本職工作之一,對理財經理來說肯定是有利的。
市場上存在這樣的一個說法:理財經理熱衷於銷售新基金,因為返點高——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
以銀行理財經理來說,銷售新基金是一種“壓力”,甚至還會因為沒有完成銷售任務而被扣罰獎金或者為了完成任務自掏腰包購買產品。
此外,銷售不同的基金產品給理財經理帶來的效益也是不盡相同。
理財經理銷售基金產品只是純粹的完成銷售計劃、做好本職工作,利益體現在理財經理的基本工資上;
同時,也存在銷售基金產品能獲得額外獎金的情形,不同的基金效益也是不一樣的。
綜上所述,理財經理銷售基金純粹就是一種工作,而工作是為了獲利也是理所應當的。
-
8 # 小紅豆醬
你好,我在金基窩買基金好久了,我對基金還是比較熟悉的。我覺得你這麼問不太對,基金經理是不能直接從基金銷售中獲利的,到那時他們會從基金管理中收取管理費(服務費)
能從基金銷售中直接獲利的是基金公司或者基金代銷公司,他們是以手續費的方式去收取的。
回覆列表
基金公司怎麼賺錢?基金公司靠什麼賺錢?對廣大投資者來說,基金公司是個神秘的地方:我們的錢都被基金公司投向了哪裡?基金公司是怎樣用我們的錢生錢的呢?基金公司靠什麼賺錢?基金公司賺錢主要是依靠什麼?相信大家對此都不清楚,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光明正大公開收取的購買贖回手續費,只要有人購買贖回,就有這項收入;
二是在股市跌跌不休是,基金公司會減掉大部分倉位,把大部分基金份額放到資金賬上“避險”,此時每天股市下跌時,這部分大部分放到資金賬上“避險”的基金份額是不會損失的,相反還會有銀行利息收入,但對基金客戶基金公司則按你賬戶上有的份額總市值按當天下跌率給你計算“縮水”量,實際上你的份額有大部份已被基金公司減倉置於公司在銀行開戶的賬上“避險”,“避險”的這部分是不會“縮水”的,但基金公司則按基金客戶所有開戶賬上的錢“全額縮水”了來欺詐客戶。結果不會“縮水”的這一部分份額的市值就理所當然地捂進了基金公司的腰包裡了。
據長城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汪欽介紹,在每一個基金公司,都建有四個左右的投資備選庫,分別是精選庫、優選庫、普選庫和禁選庫。所謂的精選庫,就是業績好、回報高、增長潛力較大的投資物件備選目錄;優選庫內的投資物件各項指標次之;普選庫再次之;禁選庫則表示完全不被看好,絕對不能挑選。
進入這些備選庫的投資物件,都是透過前期的詳盡分析、研究後列入的,庫內的名單也是不斷調整。當然,這個名單也是絕對保密的。要投資時,就從這幾個備選庫中按一定比例投入。一旦決定了投資方向,基金公司就開始支配存入基金公司在銀行開設的專用賬戶中的基民的錢,力圖為基民獲利。
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Quattroporte裴長江以該公司為例更加具體地講述了基金公司選擇股票和投資的原則。首先,公司會根據契約,明白客戶的投資目的。然後,公司研究部門的專門研究人員會對每一個行業進行縝密細緻的研究,將這些行業中好的股票挑出來,組成一個股票庫。這個庫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庫裡放入的是公司認為最重要的股票,這些股票研究員與基金經理雙方共同強烈認可,經過深入研究、實地調研,股票的基本面預期和流動性都很好。這個庫內的股票有80支左右,我們大部分的基金都會投到這裡。二級庫裡大約有100多支股票,這些股票的基本面預期較好,研究員和基金經理雙方均認可,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持續跟蹤,對這些股票的資金配置,可能會少一些。三級庫裡的股票比較多,這些股票都是研究員或基金經理一方提出的新品種,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跟蹤。我們規定,對三級庫裡股票的投資不能超過資產總額的3%。”
選好股票投資時,就要看基金經理的了。哪些漲勢會好,需要多投一些?哪些會慢一些,投資要保守一些?這需要他們作出判斷。就好比一道菜,哪些料要多一些,哪些料要少一點,基金經理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做出來的菜才會好吃。
“這也是為什麼好的投資目標大家都看好,而基金收益卻各不相同的原因。”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渠道經理吳傑說,“即便是購買同一支股票,有的基金經理看好,就買得多,有的基金經理不看好,買得少,收益當然不同”。
然而,隨著基金經理跳槽、撤換事件越來越頻繁,為了保持基金質量的穩定性,各個基金公司都越來越注重投資決策的團隊性,以避免基金因基金經理的變更影響到基金質量。汪欽說,在該公司投資一支股票時,如果要追加投資,基金經理只有追加投資金額2%的權力,投資總監有再追加1%的權力,如果要追加3%以上的投資,則要透過決策委員會來決定。`
基民賺錢,基金公司才能賺錢
即便是團隊決策,也並不意味著就沒有風險了。因此,在基金公司裡,還有一個重要的部門——風險控制部。
在所有的基金公司門口,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一排小櫃子,裡面都放著手機。據介紹,這裡的手機都是基金經理、研究員和公司高管的,每天上班後,他們的手機都被統一收起。“投資的內容肯定要保密,這是毫無疑問的。為了防止洩密,公司內的固定電話都是要錄音的,包括郵箱都處於監控狀態。”鵬華基金公司市場發展部經理張茂槐說。
對內部資訊進行管制只是投資風險防範的一部分,事實上,風險防範貫穿了基金投資的始終。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制定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基金合同規定的投資比例進行投資,不從事規定禁止基金投資的業務;堅持獨立性原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與基金管理公司的自由資產應相互獨立,分賬管理,公司會計和基金會計嚴格分開;實行集中交易制度,每筆交易都必須有書面記錄並加蓋時間章…… 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則自行研製開發了“投資風險管理資訊系統”(IRMIS),整合了前後臺的人力、資訊、資料資源,對基金投資組合進行合規性監控、組合分解、風險分析和績效計量等,形成統一的管理尺度。
縱觀歷史,其實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有過替別人管錢的經歷,即便是巴菲特在早期也是幫別人管理過錢,在當時巴菲特是借親戚朋友的錢去投資,之後做大了也就解散了。
國內很多的投資大師,也是走了同樣的道路,開始在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幾乎所有的大佬都在幫助別人管理基金,那麼,有這麼強的賺錢能力,為什麼要替別人賺錢呢?
其實,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己的資金更是有限。幫助別人管理資金,可以更大程度幫助自己成長,還能幫助自己的財富增長,藉助槓桿讓自己的財富倍增,自然樂得幫別人管理。
一個基金經理,再厲害,一年收益能30%,甚至50%,這是超級厲害的了,這時候如果僅僅用自己能籌集的幾千萬去玩,和你利用投資者的錢,幾百億去玩,很明顯,基金經理個人財富增長完全不一樣,你用投資者的錢去玩,賺了錢以後選擇你基金的人更多,賠了錢,也不是你自己的,而且不管怎麼,你都可以收管理費,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收入,旱澇保收,沒人會拒絕。
這些基金經理不僅不拒絕,甚至同行之間競爭也很激烈,如果自己管理的基金有個百億,光是管理費都足夠揮霍的了,若是拿自己的錢去投資,估計賺的錢還不夠管理費的零頭。
自然,做到巴菲特這種,自有資金都有幾百億了,這時候自然沒必要去幫助別人管理錢了,用自己的錢賺的更多,這算是基金經理做到了最高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