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雁過無痕2020

    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當前對於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貼在你身上的各種“症”和“病”的標籤趕快撕掉。

    你的所有負面情緒世界上每個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說是病,那每個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飯症、睡覺症一樣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除非把生命解決掉。你們就是個正常人,和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心理和精神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去解決心理問題這就是問題本身,這是個可怕陷阱,一旦掉進去,自己渾然不覺,連跳出來的意識都沒有。

    我們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區別是別人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陷進去,我們不但陷進去了而不知是陷阱,當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來,更別談如何跳了,只能無辜地苦苦掙扎。

    因此,有了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陷進去。陷進去了也別怕,只要知道是個陷阱,不需要解決什麼,只需要跳出來就啥事沒有了。有人說:“我跳不出來啊”。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進來的。你連陷阱都看不見,那當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來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來。

    陷阱在哪呢?在於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和慾望,自己給自己編了一張張無形大網,把自己牢牢束縛住,並在解決以為是自己心理問題原因的各種現實問題過程中,網越織越密,直至自己動彈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種執著和慾望,放下對任何問題的解決,就能從陷阱中徹底走出來。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問我具體方法。並沒有什麼具體方法。我們的內心無時無處不在。內心的問題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決。我們還是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生活,該幹啥幹啥。我們既然是正常人,既然沒有病當然也只能該幹啥幹啥,否則還有其它需要乾的嗎?但這時的該幹啥幹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吃飯時只想吃飯,睡覺時只想睡覺,工作就是工作。學習就是學習,安住於當下,既不後悔過去,也不恐懼未來就可以了。

    傳統心理學由於不明白心理問題是怎麼回事,不明就裡,針對表面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科學系統地發明了很多看起來很科學、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種“症”和“病”,讓人眼花繚亂,不由得讚歎心理學的偉大與高明。為了高明,傳統心理學家還精心設計了各種量表,顯得無比精確和科學,讓人深信不疑。然而,這真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內心居然可以這樣精確和不變。任何一個所謂正常人,有負面情緒時,都會給貼上一個標籤。

    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傳統心理學家告訴大家:“這不但是個病,而且一輩子好不了,必須終生服藥”。這個結論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們一旦深信這個結論,就會認命,就會放棄自己,就會行屍走肉般度過一生。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歸因於外在,而我們又改變不了外在,那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同理,如果我們把所謂心理問題的原因歸於外在,認為是由於遺傳、家庭、環境、疾病、金錢、別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這些外在問題能夠改變還好(其實即便改變也無濟於事),假如改變不了,那你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內心掌控權就在我們自己手裡,開不開心,抑不抑鬱,焦不焦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自己的心態只能自己去改變。同樣的問題可以不同的心態去應對。假如我們不願意去改變,那誰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內心與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和生理也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生理變化是由我們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把原因歸於外在,那我們就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就會聽天由命,就會隨波逐流,是對自己的完全不負責任,是把自己交給了別人,任由別人宰割。

    然而,你的內心只能自己去改變,別人動不了絲毫。如果希望靠讓人改變自己內心,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腿在自己身上,別人只能告訴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邁。邁一步是一步,不邁就在原地。

    我不是說我們大家過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說是竭盡全力,用盡了各種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幾十年,但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沒有找到原因,南轅北轍了,結果是越努力越嚴重,還不如啥也不幹。

    看似苦海茫茫,其實岸就在身後,就在跟前,一回頭,一轉身就是。我們只要現在開始停止釋放負能量,並開始釋放正能量。這一念的轉變你就已經好了,你就已經回頭了,你就已經轉變方向了,堅持下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無我利他,我的文章裡說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詳述了。

  • 2 # 梓輝心悅娛樂

    答: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因為人無完人,控制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1.可以選擇讀一些靜心的書籍,學會愛家人,愛生活,不要整天無所事事,這樣就可以避免胡思亂想;

    2.家庭是生活的港灣,需要保持清潔,這樣心情就會比較舒暢,並且清潔和整潔和情緒是有關係的,也就是環境會對情緒造成影響。

    如何能調整自己情緒,個人認為如下幾點:

    一、深呼吸

    遇到煩心事的第一步,不是爆緒,而是深吸一口氣。深呼吸可以有效地緩解負面情緒,讓自己更從容地應對眼前的局面。

    二、放輕鬆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智慧。要調整好心態,煩惱可以促進智慧,可以提高你的情商。任何不順利的事情,都是對你的一個挑戰。曾國藩說: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解決了難題,就會體驗到很大的成就感。

    三、慢慢來

    有句話說得好, 慢慢來,比較快。你越是著急,問題往往解決不了。你越是輕鬆自若,問題反而會迎刃而解。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閒,而擾攘者自冗。

    2控制情緒的十個妙招

    1、無視那些激怒我們的人

    有那麼一種很惡俗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故意挑你生氣。你越是理會他們,他們就越興奮。但是,如果我們無視他們的言行,他們就會覺得無趣就自己離開了,便也不再騷擾我們。這樣我們就逃過了讓我們憤怒的事情了!

    2、理智停止憤怒

    其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會保留著一絲理智的。當我們怒火沖天的時候,我們就要理由這一絲理智來告訴自己:“這麼生氣又能怎樣呢?發火只能使一切更糟吧。” 就算當時確實有些氣憤不過,但只要在心裡默唸這些能稍微趨緩憤怒情緒。

    3、和善看待對方

    還有一個是視覺化的方法,用精神導師帕拉姆漢薩·尤迦南達的話來說,就是把對方看成一個小孩子。一旦你把對方看成一個無助的5歲小孩,心裡就會感到同情與寬容了。如果是你的小弟弟不小心刺傷了你,你頂多就有點不開心並不會憤怒吧?或許,你會覺得弟弟太小還不懂事。當家人偶爾使你抓狂時,這個辦法確實很管用。

    4、憤怒時請保持沉默

    任何人在憤怒時說出的話必定基本上是火上澆油,很容易傷害他人感情。我們發現,在憤怒時講話,對方也會消極迴應,使氣氛更加緊張。在憤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容易做錯誤的決定,所以在憤怒的時候,保持沉默就對了!

    5、珍惜平和心態,遠離憤怒情緒

    倘若你將平和心態當做非常重要的東西,那我們就絕不會讓憤怒破壞它了。正如斯里·奇莫伊大師所言:“或許你有一萬個理由可以對一個人發火,但是別忘了,當你動怒時,你也會失去你最珍貴的平和心態。”

    6、深呼吸

    一般來說的深呼吸都能相對減輕自身憤怒的情緒。

    7、冥想

    根據研究表明經常冥想會對保持內心祥和平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我們有辦法達到內心平靜,為什麼不在憤怒時用一用呢?

    8、嘗試理解發怒的人

    不要害怕自己總是以防衛的姿態面對別人的批評。倘若你能保持著鎮定自若,對方可能會因自己對你發火而感到愧疚。同時受你的鎮靜情緒感染,他們或許也會不自覺地冷靜下來。

    9、轉移注意力

    如果有人做了什麼讓你生氣的事,那你就多想想開心的事情。對付憤怒的靈丹妙藥莫過於將注意力轉移到開心方面上了。

    10.看搞笑電影

    如果你怒火沖天的時候,可以選擇去看一些搞笑的電影,看完之後,我保證你之前想仰天大吼的心情變成仰天大笑的心情。

    11.學會笑對生活,笑一笑十年少!

  • 3 # 餘三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的心也越來越變得浮躁了。如果稍後不慎,可能釀成沉重的後果。情緒是人對事物的最淺顯直觀的情感反應。它往往讓人對於事情不加考慮,我們可以回想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有過一時受情緒擺佈,頭腦發熱就衝動易怒,甚至什麼蠢事都敢做,什麼惡語都敢說的經歷。生活在繁雜的社會關係裡,若不善於控制自己情緒,就很容易經常陷入由自己營造的憂傷氛圍中不能自拔,甚至誤人誤事,情緒可能左右你的成敗!因此,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能理智、平靜、坦然、樂觀的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很重要!

    那麼如何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養成思考的習慣:無論遇到什麼打擊或者不平,請先讓自己的心去靜一靜,讓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下,我們將要說出去的話是否合乎邏輯,是否會產生更加不好的後果。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先讓自己去靜一靜,再去說話做事。衝動是魔鬼!

    2.養成分析的習慣:任何一項事情不能單純的從自己一方去看待,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下,能為對方著想,細細的體會對方的意思。當我們經過一輪分析後,對待問題也能夠有了更全面的瞭解了,這時候方可闡述自己的觀點,不至於做出愚蠢的行為!

    3.養成淡化的習慣:遇到突如其來的誹謗,我們不用急著去爭辯,這時候沉默是金;也許是對方的不經意。如果是刻意的玩笑,又能如何?保持沉默,謊言不攻自破。一個沉默不但能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更能讓不懷好意的人尷尬無奈。狗咬你一口,你豈能再咬狗一口。

    4.養成淡然的習慣。寵辱不驚,望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捲雲舒。對於一些不該有的事件沒必要太多在意,有時候吃虧是福,有時候我們可以樂觀點 認為“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社會是不公平的”

    5.養成樂觀的習慣。但凡一個成功的人,無疑不是以樂觀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精神去一步步走向勝利的彼岸的。社會這麼髒,你有什麼資格說悲傷,有好情緒,有樂觀心態,是完全可以感染別人的。沒人會對一個面帶微笑的人發火的。

    6.養成修養的習慣:如果對一個不值得你生氣的人生氣,那說明我們的修養還不夠。雙方之間難免會有誤會,大度、有修養的一方總是能包容一切,有道德情操的人也是懶於對庸人生氣的,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是能時刻通觀全域性,不悲不喜的。

    7.憤怒時請保持沉默人在憤怒時說出的話必定是火上澆油,很容易傷害他人感情。在憤怒時講話,對方也會消極迴應,使氣氛更加緊張。如果能保持沉默,或許憤怒反倒會漸漸平息。

    8.無視那些激怒我們的人有些人的趣味就是那麼惡俗,總是故意挑你生氣。但是,如果無視他們的言行,覺得他們的言行根本就不值得費心,而且,不管他們怎麼挑撥,只要不予理睬,他們也會感到自討沒趣,便也不再騷擾。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 4 # 淨意i

    首先你得認識到你此刻是哪種情緒,快樂?生氣?喜悅?憂愁?

    不管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不能太過頭。特別是生氣抱怨等對自己和別人的傷害都挺大的。可以借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提到的方法,手環轉換法來提醒自己,又抱怨了一次。透過練習,負面情緒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 5 # 張醫生說

    怎麼能控制情緒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情緒?

    情緒,是我們對外界的一系列的主觀認知經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也就是說情緒是人們對外界的主觀認識,從而形成一種心理活動,而且這種心理活動要透過一些形式表現出來。

    那麼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一個是面部表情。比如:高興和興奮時“眉開眼笑”,氣憤時“怒目而視”,恐懼時“目瞪口呆”,悲傷時“兩眼無光”,驚奇時“雙目凝視”等等。

    一個是身體語言。比如:高興時“捧腹大笑”,恐懼時“緊縮雙肩”,緊張時“坐立不安”等。

    還有一個是聲音表現。比如:朗朗笑聲表達了愉快的情緒,而呻吟表達了痛苦的情緒,再比如:當播音員轉播乒乓球的比賽實況時,他的聲音尖銳、急促、聲嘶力竭,表達了一種緊張而興奮的情緒;而當他播出某位領導人逝世的訃告時,語調緩慢而深沉,表達了一種悲痛而惋惜的情緒。

    總之,我們的情緒可以透過我們身體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不由自主的一種表現形式。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這些反應有的是能控制的,有的是不能控制的。

    情緒狀態較典型的情緒狀態有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

    心境。心境是指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人的世界觀、理想和信念決定著心境的基本傾向,對心境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積極向上、樂觀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動效率,增強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有益於健康。

    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激情,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應激。應激是指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人在應激狀態下,會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生物性反應,如肌肉緊張度、血壓、心率、呼吸以及腺體活動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有助於適應急劇變化的環境刺激,維護機體功能的完整性。

    那麼怎麼調節呢?1.用表情調節情緒,有研究發現,憤怒和快樂的臉部肌肉使個體產生相應的體驗,憤怒的表情可以帶來憤怒的情緒體驗,所以當我們煩惱時,用微笑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可能是個很好的選擇。2.人際調節,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他的社會屬性,當情緒不好時,可以向周圍的人求助,與朋友聊天、娛樂可以使人暫時忘記煩惱,而與曾今有過共同愉快經歷的人則能引起當時愉快的感覺。3.環境調節,美麗的風景使人心情愉悅,而骯髒的環境會使人煩躁。當情緒不好時可以選擇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會得到放鬆。還可以去那些曾經開心過的地方,記憶會促使你想起愉快事情。4.認知調節,人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我們對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觀點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改變我們的認知,來改變我們的情緒。比如說在為了每件事兒煩躁時,可以對事情進行重新評價,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改變我們刻板的看問題方式。5.迴避引起情緒的問題,如果有些引起情緒的問題我們既不能改變自己的觀點又不能解決,就可以選擇逃避問題,先暫時避開問題,不去想它,待情緒穩定時,再去解決問題,而且有時候問題的解決方案會在從事其他事情時不經意的想出來。

  • 6 # 心理師殊同

    情緒是個訊號,

    當情緒來臨的時候,

    是在提示我們有需要沒有被滿足。

    從腦神經網路發展看,

    激發情緒是在舊腦皮層,

    控制情緒的腦是在前額葉皮層,

    前額葉皮層屬於新腦皮層,

    進化的時間沒有舊腦皮層長,

    所以說情緒總是會先出現,

    然後前額葉皮層才會去控制。

    怎麼控制呢?

    我們先做到識別,

    先識別情緒背後的需求,

    要看看這種需求背後是否有替代方案可以滿足需求?

    或者檢視我們的需求是否合理?

    舉個例子,別人不禮貌罵你了,那裡別人的素質不高,不是你的錯,你要修通的是不為別人的錯誤買單。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認真思考,逐一修通。

    修通的都是智慧!

    以上

  • 7 # 桃默默

    情緒是一個來去匆匆的東西,每一個人常常會因為外界的東西觸碰到自已的內在世界,從而引起起伏不定的狀態。

    因為有情緒,人才是一個真實的人,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情緒如流水,不能靠控制來處理,而是要靠疏導來處理。

    人的內在就像一個容器,當情緒壓抑得越多,這個容器便越滿,當碰到一點小事的時候,便會成了一個導火索,一點即爆。

    正確的做法時,當我們感受到某種情緒在自已的內在太多的時候,就要找到良好的排放出口,進行宣洩,比如:運動,唱歌,說出情緒,寫出情緒,無人的地方大喊,找朋友聊天,更高階些的可以看見自已的情緒,或和情緒靜靜的呆一會等等。

    根據醫學研究,70%以上的身體性疾病都是由於心理性的情緒過度的壓抑而造成。

    所以人生一定要學會適當的排解個人情緒的方式方法,才能讓我們活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天老婆跟媽媽鬧翻了,我在中間很為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