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為曉哥說
-
2 # 和曉說
你的認知產生了防禦心理
你不要這麼想,也許只是你媽媽對你比較嚴格而已,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只有不會表達的母親,你沒有感受到你母親對你的愛而已,你自己有防禦心理,你用一個厚厚的殼將自己包裹起來,為了自我保護,你拒絕了所有人的靠近,也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你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信任感,你在為自己建立厚厚的鎧甲,防禦別人封閉自己。
你要相信友善那我這樣問你是不是感到有點過激呢?我只是告訴你事實,要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有可以值得信任的人,不要這樣武裝自己。你要相信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很友善的,只要你慢慢的願意去接觸別人,別人也會與你相互動動成為朋友。
理解過往的一切,學會接納過去也許是童年的時候,你父母對你比較嚴苛,讓你產生焦慮、緊張和痛苦心理,“你怎麼這麼笨啊”,在你心裡留下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產生有極大的自卑感,養成了負面的預期和執拗的提防心理。在你潛意識裡面認為這就是命運,認為別人都會這樣的對你。
我認為你要慢慢的接納過去,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是因為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社會地位,註定了不能做到盡善盡美,而以前一切已經發生了,無法改變過往,還不如慢慢接受現實,用自己的認知,告訴自己那些痛苦不是自己的錯,接納那些傷害你的人,勇敢向外邁出一步,給自己時間和耐心 ,給自己真正的愛。
心理學建議在心理學阿德勒認為:走向幸福的關鍵是自我接納,你應該相信自己的感受,去承擔這種痛苦,找回內心平靜,但不是否定,是去承擔,而不是迴避,是接納自己的過程意味著與過去和解。
幸福和快樂是自己給的,不是這個世界如何,而是你解讀他的方式,珍惜並專注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狀態本身就一定是種幸福,所以你要有信心,就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變好。
總結過去的已經發生了,不要讓你自己產生自卑感,應該慢慢讓自己接納過去,握手言和,你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接觸些外人,友善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很熱心的對你,做人不要玻璃心,別人有時候說的話,不要太把它放在心裡,你無法改變別人,那隻能改變自己,你自己變得樂觀向上,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3 # 精進一點點
“如果連自己媽媽都不喜歡自己,還會有人喜歡自己嗎?”我很心疼問出這樣問題的人。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一點,你媽媽是不是真的不喜歡你,因為有很多人是不會表達愛的,有的父母沒有得到過他們的父母好好表達的愛,所以她們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懂的怎麼去表達,只知道吼孩子,罵孩子,否定孩子,甚至打孩子,他們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為孩子好”就是他們覺得的愛孩子。
我機構裡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在外人看來,她享受著家裡全部的愛,但是她表現出來的還是缺愛,她媽媽不明白為什麼,來找我聊。於是我問了她媽媽和小女孩一天相處的經過。
她媽媽說:“早上,她起晚了在那哭,我讓她自己穿衣服,明明就晚了她還磨磨唧唧的,我就生氣,吼了她,她哭著被他爸送上學去了,這中間一天都沒見,晚上,我去幼兒園接她,我也覺得早上不該罵他,於是想補償她,帶她去吃肯德基,但是吃肯德基的時候她不小心把油弄到衣服上了我又訓斥了她。”
我問:“那你經常說你愛她嗎?”
“這倒沒有,但是我帶她去吃好吃的,給她買好看的衣服還不是愛她嗎?”她媽媽說。
我說:“你自己剛才也說了,你這一天和她的相處全是在否定她,給她的都是負面情緒,她怎麼會知道你是愛她的呢?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罵你,說你不好,你會覺得這個人是愛你的嗎?孩子很單純,單純的相信大人說的每一句話,但是她沒有聽到你說愛她,又不能從你的行為上得到溫暖,所以你給她的只是你自以為的愛,孩子卻根本感受不到。這就是她為什麼缺愛。”
聽完了我的話,那個媽媽沒能忍住眼淚。
所以呀,你要先弄清楚你媽媽是真的不愛你,還是真的不會表達。我相信有真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也希望你不要誤會媽媽。
可能會有人回答,別怕,你媽不愛你,你可以自己愛自己,這樣的回答是沒有用的。
孩子在媽媽這裡得不到愛,就會潛意識的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配得到愛,會更加的否定自己,一輩子都在缺愛裡面痛苦掙扎,甚至嚴重影響婚姻生活。所以,你可以敞開胸懷的去跟媽媽好好聊聊,或者自己細心的去觀察。
就算你媽媽不愛你,你也要記得,那是你媽媽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前段時間跟一個六歲的孩子和他的媽媽生活在一起一段時間,我發現很多時候孩子做了一點小事兒,媽媽就大發雷霆,其實媽媽生氣的原因不是孩子做了什麼,而且這個媽媽本身就有不好的情緒需要發洩。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你都值得被愛!
不愛你是你媽媽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你媽媽不愛你,可能她自己本身有擁有很少的愛,又怎麼有多的給你呢?說起來也是個可憐的人呢?你也可以反過來去給你媽媽愛,兩個人相互溫暖。
-
4 # 小振宇的媽媽
“愛”和“喜歡”是不一樣的感情,媽媽肯定會愛自己的孩子,可不一定會喜歡自己的孩子。你媽媽對你的不喜歡,除了你的性格因素外,可能還有別的因素…在成長的路上,別人喜歡你,當然很好,可是總不會所有人都喜歡你。至少自己要喜歡自己,要愛自己。不用一位為了別人的喜歡,裁剪自己。做你自己,喜歡你自己,愛你自己,很重要!另外,多理解媽媽,多體諒媽媽,多關心媽媽!希望你能在學習、生活中,在和同學交往中,找到快樂!父母給予你生命,已經給予了你成長的一切潛能,已經給予了你人生最大的禮物!帶著感恩的心,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你的人生,沒有人可以代替你!
-
5 # 何媽愛嘮叨
可憐天下父母心。寶貝,其實每一個母親都喜歡自己的孩子。他不管你是美是醜。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病了,或者正在勞教。 永遠不會放開你的手的是你的母親。你是他身上掉下來的肉。
也許是他把你管的很嚴。那他也是為你好。
母親也許他沒有表達出來對你的愛。
我常常對我女兒說這樣一句話。“你現在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將來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
-
6 # 冉苒星辰
您好,我是心朵,一名全職二胎寶媽。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我的性格自卑懦弱膽怯,而媽媽是一切的根源。這樣說似乎有些嚴重。但對於已為人母的我來說,能直面那些過往,而且敢於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就差不多是和”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和解了。所以,冒昧跟您討論一下您的困惑。
愛與溫暖的缺失有記憶以來,我的童年是灰色的。雖然媽媽是全職,但在家陪伴我的時間屈指可數,她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麻將桌上。爸爸早中晚三班倒,一週換一次班。中班和晚班的時間,幾乎是看不見爸爸的。所以很早,大概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每天晚上自己一個人在家,邊寫作業邊怕鬼。是的,沒錯,我的膽子從那時候起就很小。恐懼黑暗以及細微的聲響。有一點點響動或者有一道黑影劃過的時候,害怕到不敢呼吸,感覺要窒息,魂都要出竅了。
而如果我把這種恐懼說給媽媽聽,她會很不耐煩地說“神經病吧,在自己家裡怕什麼。”
這種恐懼感伴隨了我一生,至到現在,恐怖片是無論如何不能看的。會嚇得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而被嫌棄的感覺,變成了另一種渴望,渴望陪伴,渴望溫暖,渴望愛。
自我懷疑與否定初中的時候考進了重點班。記得媽媽的表揚,我如獲至寶。聽到她跟老師聊天的時候說“她學習蠻自覺,不用我們怎麼操心。”於是我更加“自覺”地努力學習。可是媽媽打麻將的噁心一直沒有改正,三五天會叫一幫人來家裡打麻將,抽菸的,罵罵咧咧嫌手氣不好的。家裡烏煙瘴氣。慢慢地學習一落千丈。加上物理化學一上來,更加跟不上課程。慢慢地成了班裡倒數幾名。
拿捲回家讓家長簽字的時候,媽媽會說“考得不好沒關係,反正到時候去撿垃圾掃大街挑糞,有的是你乾的活。”這之類的話。不是責罵,沒有棍棒,卻如刀割一般,刺得我透不過氣來。
"你怎麼不去死啊”,“你哭什麼?等我和你爸死了你再哭”。“你看看別人,腦瓜子靈活讀活書,你是死讀書,讀死書”。。。
我的媽媽,是有多麼不愛我,多麼嫌棄我。我怎麼這麼糟糕。我怎麼這麼蠢。
逃離與蛻變終於到了高中,可以不再住在家裡。因為中考成績非常糟糕,沒能進入重點高中。惡補了一個暑假的課程,以優異的入學考試成績,讀了一所普通高中。
高中裡和老師與同學們相處得非常愉快。各種學校的活動都積極參與。可以和班主任老師交心,和寢室姐妹們打成一片,認識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男生。。。
那是我憂傷明亮的青春裡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已經可以站在全校師生的舞臺上大聲自信地演講並拿到一等獎;
可以擔任校廣播室的骨幹,每週在主席臺主持升旗儀式;
可以在大廳廣眾之下,自信地接過優秀的男生遞過來的玫瑰花;
我才知道,原來離開了媽媽的我,竟可以變得這麼好。。。
追根溯源,救贖與原諒直到結婚生完孩子,媽媽過來給我幫忙,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才得以和媽媽促膝長談。媽媽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看清楚想明白了。我知道了她小時候的經歷(媽媽7歲就沒有媽媽了,所以她沒有辦法去學習怎麼做一個媽媽),瞭解到她小時候受過的苦(媽媽從7歲開始,就帶著兩個妹妹,長姐如母,箇中艱辛,不言而喻),才慢慢明白了她年輕時候對我的漠視。
她流著眼淚跟我說對不起,說她很後悔,並且告訴我一定要做一個比她好的媽媽。她教我要學會陪伴,學會引導而不是辱罵,學會寬容而不是苛責。
我從媽媽眼角的皺紋裡看到了晶瑩的淚花,是真誠的,是心疼的,是對過往的懺悔,對未來的欺許。
媽媽現在變得特別溫柔,和我聊家長裡短的時候,對他人對事物的看法也變得特別平和。她的語氣裡有她年輕時不理解的愛。對她的外孫,我的孩子,媽媽更是疼愛有加。
愛孩子是每個媽媽的本能我現在已經不那麼怕黑了,一個人在150平的房子裡,不關燈也能睡覺了;
好喜歡媽媽坐在我身邊,織著給孩子們的毛衣,唸叨著一天天的鎖碎,有時候俏皮地數落數落爸爸;
好喜歡和媽媽一起收拾衣服,春去秋來的時候,把夏天的衣服都收拾到高衣櫃裡,再把冬天的衣服都整理出來一件一件疊放好。孩子們長大了,很多小衣服都捨不得扔。媽媽會計劃好哪些衣服給家裡哪個親戚;
特別特別愛現在的媽媽,我也理解了,我的小時候,媽媽不是不愛我,她只是不懂得怎麼愛,不懂得怎麼去表達愛罷了。
歲月擁有風噬一切的能力,唯獨愛,經過了歲月,卻越來越濃烈,越來越厚重。
所以,試著去了解您的媽媽,瞭解了才會理解,理解了才能解開心結。往往很多的“不愛”都是一個結。解開了,就釋然了。
祝安好!
-
7 # 婺源小胡的生活
這肯定是父母的責任了這樣的父母讓人不齒。對孩子怎麼能這樣呢。孩子我們一要好好對待不說別的以後養老還是得靠他們呢,哎孩子加油去和老師說,多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交流,讓你的父母對你的愛上得到一點安慰吧。我對我孩子是肯定不會的不說出於啥,這愛就是天生的不對孩子對誰好。那怕說省一個或者兩個到要把愛平分。
-
8 # 泡泡黑炭生活日記
自己的媽媽不喜歡自己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很多原因,就不一一說了,其實自己的媽媽不喜歡自己,對你來說沒準是件好事,那很多時候你就得自己變得更加獨立,難過了自己安慰自己,這樣的你不就會變得更加獨立,自主和堅強了,好事
-
9 # 董不懂和媽媽
會啊,有句話不是叫做“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嘛,連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的媽媽都能碰到,怎麼就不能碰到一個真心對自己的人呢?
我媽媽從小就撇下我改嫁了,小時候對她,除了知道我還有一個媽媽,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後來我們聯絡上了,我也依然從她身上感受不到半點母愛,她不愛我爸爸,提起我爸都是咬牙切齒的,一如對我,也是沒有一點點愛的,以至於可以說出她應該在我小時候就把我踩死這種話。但是我很慶幸的是,原生家庭沒有給我半點溫暖,在我跟我老公結婚後,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溫度。這個男人從剛認識時的除了上班啥都不會,到洗衣做飯,家裡的裡裡外外都學著做會了。他會把最好吃的留給我,看到我吃的開心,他也會很開心。別悲觀,一路荊棘,總會有那朵屬於你的向日葵。
-
10 # 霧裡看小花
有些媽媽是會偏心的,比如我,我是女孩子,我的媽媽比較重男輕女所以不喜歡我,但是這不影響別人喜歡我呀[呲牙],主要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
11 # 陳燎原776
媽媽不喜歡被他人喜歡的人多了去了,在家不受父母待見,最後找到一個賢妻良母或找到一個好丈夫,組成幸福家庭的一點不少見。
-
12 # 櫻花瑤璐
家風很重要,自己的媽媽都不喜歡不知道還生孩子幹啥呢,這樣的嗎媽媽也不配為人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是原生家庭的傷痛是巨大的!
回覆列表
至於可以自己喜歡自己啊。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自己?是自己想多了,還是自己確實有做的不恰當的地方,才會讓那麼多人甚至於連媽媽都不喜歡?
一個人兩個人不喜歡說明不了什麼,但如果身邊的人大多數都不喜歡,那確實該從自身找一下原因,改掉那些讓別人敬而遠之的不當之處。
不要試圖改變環境,改變別人,要學著適應環境,接納別人,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