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窠窠臼自愚
-
2 # 軍遠
這句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意思是說幾個人在起做某一件事情,一個人想不出什麼好主意,大家可以共同出謀劃策,把這件事圓滿成功而完美的做好。即使一個人的想象力再豐富,也抵不了人多主意多,這就是此意。
-
3 # 虎道人詩風
原文應該是“三個臭裨將,勝過諸葛亮”。
裨將,副將也。
為什麼說“臭裨將”呢?訓練,戰鬥都會出汗,古時條件有限,十天半個月不洗澡正常,不臭才怪。
成為裨將有兩個要素,
1,或有勇,或有謀,或有勇有謀。
2,草根要經歷過多場戰爭,官將二代有家學。
無勇無謀,未經歷多場戰爭的草根不可能成為裨將。
無勇無謀無家學的官將二代,他爹也不敢讓他成為裨將。
可以說,能成為裨將的人,都不簡單。三個裨將一起商議,取長補短,查漏補缺,定下的計策即便不是優秀絕倫,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4 # 張國老一195669
這些陳語濫詞早已過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無論是詞言用語還是思維模式轉變,都在不斷革新變化,這就是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按白話說,三人可以代替神智足謀的諸葛亮了,可見當時人們落後到了什麼程度,隨著社會的發展發達進步,這句話即用則不通,我說兩人能勝過者能有幾個人,人稱糧食之父袁隆平,新冠肺炎發現與治療者鍾南山,目前國內有技術之士誰能相比,可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說法,按當今說法是不能用的。
-
5 # 右手蓋上左手
三個臭皮匠是頂不過一個諸葛亮的,知識這個東西,沒有以量換質的說法。你幼兒園知識水平,想不到就是想不到,一萬個幼兒園水平的臭皮匠也沒用。來一個大學水平的諸葛亮,能頂得過嗎?
-
6 # 劍挽蒼穹
諺語:“三個臭禆將,勝過諸葛亮”。
裨將:副將也。此處可理解為參謀。
諸葛亮透過《三國演義》,被神話。是料事如神,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經天緯地的代名詞。
諺語主要表達意思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集思廣益,必能有最佳方案。誠如,戰爭時期,我軍一線班排作戰前,都要召開“小諸葛會”,按作戰目的和任務,制定符合實際的戰鬥戰術、小組分工和攻擊配合。達到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的目的。
-
7 # 暢談5256508980707
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是形容人多智慧多。
其實這種說法有點過份誇張,並不完全正確。如果說人多智慧多這肯定是正確的。如果拿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這有點不現實。臭皮匠是下面的普通人,普通人別說三個就是三百個也不如諸葛亮一個人有那麼高的智慧。如果三個臭皮匠能勝過諸葛亮,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去請諸葛亮去當軍師了,幾個領導合計一下就行了。
現在各個國家領導身邊都有智囊團為領匯出謀劃策,智囊團可不是臭皮匠所能勝任的,而且智囊團可能有幾十個人甚至更多。所以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是一種不恰當的形容,是不切實際的。
回覆列表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一般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意思是透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集體智慧可以獲取更大的智力智慧優勢。
也不要絕對,能否群策群力,還要看三個臭皮匠的合作意願、合作態度,“三個和尚沒水吃”也是常事。但無論怎麼說,現代社會,單打獨鬥闖天下的心態和行為都不合時宜了,合作共贏,一個籬笆三個樁,眾人拾柴火焰高應該是共識,家事國事,世界天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