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農娃行走鄉村

    古詩作為一種古代文學文化,具有極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經典古詩。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 一作:一水)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從軍行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 通:繅)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白馬篇

    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名編 一作:名在)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代: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欄杆 一作:闌干)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霜鬢 一作:愁鬢)

    朝天子·詠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嗩吶 一作:鎖吶; 聲價 一作:身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蹠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慾見也,使耳非是無慾聞也,使口非是無慾言也,使心非是無慾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滿江紅·小住京華

    清代: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獨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別董大二首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擊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破陣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離恨苦 一作:離別苦)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樂遊原 /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代: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尋陸鴻漸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阿母為汝求,便覆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裡,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 2 # 道聽途説

    著名的古詩很多,隨便摘幾首,供大家閒來閱讀。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3 # 松鼠愛學習

    詩詞因何而著名?當然是因為傳播。沒有傳播,明珠也會蒙塵。正因為有古代文人間口口相傳,有詩詞作者之間的唱和典故,才讓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佳作得以廣為吟詠。當我們看到黃河,就會想起“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當我們看到長江,就會想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我們與親人離別,就會想起“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凡此種種,皆因詩可言情,詩可詠志。

    因為著名的詩詞確實比較多,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最熟悉、最推崇的佳作,所以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只摘錄自己認為最著名的詩句,那就是詩仙李白的樂府詩《將進酒》:

  • 4 # 工信科

    千年文明滾滾河,著名古詩有太多。

    風花雪月皆入詩,感慨感悟都可歌。

    天地人間變不變,詩意語言說不說。

    生命生活又生產,三生有幸滿喜悅。

  • 5 # 金億桶

    第一名 岳飛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然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厥。

    第二名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春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使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未探看。

    第三名 辛棄疾 醜奴兒 少年不是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第四名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綴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流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無花馬,千金裘,呼二將出換美酒,與爾通銷萬古愁。

    第五名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厥,今夕是何年?我與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園?人有悲歡離合,約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評論:著名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題記。

    第七名 柳永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瀾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評論:王國維所說“學之三境界”中最廣位流傳的。周杰倫新專輯中的《發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九名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栽(應該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時找不到,抱歉)!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樓臺煙雨中。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6 # 獨木橋的勝者

    個人最喜歡的一個古文,不是詩詞,但是語言之美勝於詩詞,表達內容深於詩詞,留給後世的警戒高於一般詩詞。它就是——阿房宮賦。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7 # 使用者天地壹號LHL

    連小孩都會,影響深遠,古代現代,朗朗上口的都是。如鋤禾日當午,床前明月光,鵝鵝鵝;要是你文化修為功底好,欣賞意境高,追求妙絕詩詞句更爽!唐宋元最盛產,現代也很多,讀本唐詩宋詞元曲,包你得益多多!

  • 8 # 儒姐在北京

    念奴嬌·赤壁懷古

    【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歡醉江月。

    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衝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捲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手裡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遊於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髮。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 9 # 法律花園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10 # 吳223962942

    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11 # 國粹域韻

    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12 # 碧翠之玉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13 # 方尚春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顯示所有大圖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14 # 王西真

    清·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漆黑的夜晚不見月亮,只見那漁船上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螢火蟲一樣發出一點微亮。

    微風陣陣,河水泛起層層波浪,漁燈微光在水面上散開,好像無數星星灑落在河面上。

  • 15 # 使用者李佔兵

    著名的古詩詞非常之多,各個朝代都有,如三蘇,唐宋八大家,等等,他們都有許多名句作為代表至今留傳千古。都是我們都要繼承的佳句,值得我們永遠珍藏。

  • 16 # 一生愛你千百回666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唐寅《把酒對月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于謙《石灰吟》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春日遊》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書憤五首·其二》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 題梁任父同年》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 神龜雖壽》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題張司業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車舝》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閭祠》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 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李賀《致酒行》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寫懷》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佚名《論語十二章》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李白《臨路歌》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徐錫麟《出塞》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謝逸《送董元達》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適《塞下曲》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于謙《除夜太原寒甚》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張耒《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于謙《觀書》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游《沈園二首》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李白《俠客行》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陸游《讀書》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佚名《十月之交》

    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王建《寄舊山僧》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 17 # 北暮影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屈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民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龜雖壽》三國·曹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三國·曹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東晉·陶淵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南唐·李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唐·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淪》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唐·李白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回鄉偶書》唐·賀知章羌笛何許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孟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唐·張九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李白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王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唐·杜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唐·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唐·白居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唐·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唐·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唐·李商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離思》·元稹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唐·孟浩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唐·李紳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唐·杜牧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唐·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唐·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唐·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唐·杜甫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唐·張繼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唐·柳宗元

  • 18 # 八校尉

    好的,我推薦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盧綸(748—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人,唐代著名詩人。曾入河中元帥府任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其軍旅詩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激昂。

    註解:

    1.僕射:官名,唐代尚書省的長官。

    2.平明:黎明;白羽:箭桿尾部的白色羽毛,此處代指箭。

    3.沒(mo):隱沒;石稜:石頭突起的部分。根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一次出去狩獵,將草中岩石當作猛虎,開弓勁射,箭頭盡入石中。

    引讀: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共六首,此為第二首。本詩借李廣射虎中石的故事,誇讚唐軍將領的神武。詩作第一句交代出獵的時間和地點:天黑林暗,風疾草偃,一個“驚”字烘托出緊張莫測的氛圍;第二句寫將軍以為遭遇猛虎,立刻搭弓勁射,既表現了將軍反應迅速,身手敏捷,又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三四句語出驚人,以箭沒石稜這一匪夷所思的結果,反映出將軍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臂力,不禁令人肅然起敬。感言:藝高人膽大,能強可勝敵。只有精武強能、苦練硬功,才能在關鍵時刻化兇險於絕境、置對手於死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氣生財,你認為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