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玉紅vlog
-
2 # 小小過和他爸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去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端午節是中國幾千年撒播下來的傳統風俗,因而,撒播至今的風俗也有許多,其間以飲食風俗為最多見,除了吃粽子以外,全國各地端午節還要吃很多的美食,每個地方美食的種類和口味都不盡相同,所以要製作你喜歡的口味,要看您是哪個地方的人喲,下面我就介紹一下端午節各地的美食種類和口味供您參考,在端午節制作自己喜歡的口味。
一、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中國百姓在端午節這天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為包小棗的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北韓、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二、茶葉蛋
每年端午時節,江西南昌區域都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赤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絕處逢生,平安無事。
三、黃鱔
中國江漢平原每當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飽滿,肉嫩鮮美,養分豐厚,不只食味好,並且具有補養功效。因而,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四、面扇子
許多地方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外表捏成各種斑紋,染上顏色,非常美觀。這種食俗聽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化而來的。
五、煎堆
每當端午時節,福建晉江區域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即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別的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端午節為啥要吃“煎堆”呢? 對於這個風俗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旱季,端午之後便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大家說把天補好了,端午節吃煎堆的食俗就由此而來。
六、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北韓族公民盛大的節日,而本地端午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即是打糕。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製即可製成米糕。這種食物很有民族特徵,又可增加節日的氛圍。
七、臊子面
陝西人在端午節當天是必定要吃臊子面的。陝西哨子面歷史悠長,其間以岐山哨子面最為聞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聞名。
八、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節的風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格外早,將事前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同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聽說端午節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可避“五毒”,有利身體健康。
九、薄餅
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風俗。薄餅是選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的大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滋味。
十、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風俗,早年在長江流域區域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富含汞,有毒。 通常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成效,中醫還用來治面板病。 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能夠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紀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腦門、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十一、葉子餑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物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對於葉子餑的傳說有許多,已不可考證,歷史頗為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逐漸演化成玉林本地一種大眾化的傳統特色小吃。 葉子餑以糯梗兩種米磨成粉做成,屬蒸制食物,通常單個餑是一巴掌長左右,分為甜和鹹兩種口味餡料,隨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餡料的通常為甜味,放餡料的,則視各人口味而制。做葉子餑通常是選用芭蕉業,粽子葉竹葉等具有清香味的葉子包著蒸出來的餑泛著淺青色。葉子餑的特徵是色澤嫩亮,口感細緻柔軟香糯,不粘牙。
十二、糯米釀苦瓜
端午節玉林人每家餐桌上釀苦瓜是肯定少不了的。這個節也有些玉林人叫苦瓜節,因陰曆五月五正好是苦瓜大量上市。 糯米釀苦瓜是玉林人最多見的烹飪,聽說這與玉林夏日氣候溼潤多霧有關,所以飲食上養成宜溫熱忌冰冷的特點。糯米釀苦瓜常見的做法是糯米加豬肉餡與苦瓜一起釀製,糯米能夠增加肉的黏度並中和苦瓜的苦味。也有以豆芽,竹筍及蔬菜替代傳統的豬肉餡。
十三、豆腐
江蘇吳江同裡,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趕到菜市場去買豆腐,作為過端午節的必備菜餚。豆腐能夠生拌,也可紅燒,或做成麻辣豆腐等,隨各人口味而定。
過節時,許多孩子在這天只管縱情的遊玩,很容易就錯過了吃正餐的時刻。而家長們通常也一時心軟,乾脆讓孩子以零食替代正餐充飢。這可太中寶寶的意了,他們乾脆回絕正餐,開啟肚皮大吃特吃小零嘴。本來,這種做法很不科學。一來會形成寶寶食物攝取不均衡,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 二來會打亂孩子的飲食規則,影響腸胃消化,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很不好。
-
3 # 愛美食朱哥
1.粽葉清洗乾淨放入鍋里加上水煮一下,煮的時侯可以放入少許糯米,這樣煮出來的粽葉有粽香味。大火燒開轉小火煮5分鐘撈出來過涼備用。
2.把瘦肉洗乾淨切成薄片裝入碗裡,放入少許料酒去腥,加姜粒、蒜粒、胡椒粉、白糖、耗油、生抽、味精用手抓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個小時。
3.糯米提前清洗好,然後加些食用油、香麻油、胡椒粉、食用鹽、雞精用手攪拌均勻。兩片粽葉折成漏斗狀,盛入一勺糯米加一片醃好的肉片,上面再蓋入一勺糯米,用粽葉蓋住糯米兩邊往下壓,剩下的折到一邊,然後用繩子把粽子捆起來就好了。
4.粽子冷水下鍋,加水一定要蓋過粽子。大火燒開水轉中火煮三個小時,關火浸泡一個半小時,這樣就可以食用了。
-
4 # 雲霄小哥哥
1、粘米淘洗乾淨,放清水中泡3小時,如果天熱可以放在冰箱中,用之前控幹水分。
2、幹粽葉和草繩泡一夜後用開水煮燙消毒,仔細清洗每一個粽葉。
3、牛肉切小塊放入適量的鹽、五香粉、醬油、老抽、薑片、蔥段和幾滴檸檬汁醃製一夜
4、香菇提前放水中泡軟。
5、洋蔥洗淨備用。
6、洋蔥切成絲,鍋中放入2/3小碗的豆油炒至發黃。
7、炒蔥剩下的底油留2/3炒泡好並控幹水分的粘米,在每個米粒都滾上油之後放入適量的醬油、老抽、五香粉、鹽調味,在不糊鍋的前提下可以多炒一會,口味要重一些,因為在煮的時候會流失一些鹽分。
8、炒好的粘米,炒好的洋蔥,用剩下1/3的油炒好的牛肉,泡好的香菇切成小丁,鹹鴨蛋去蛋清留蛋黃備用。
9、取兩片粽葉稍微錯開疊放一起,剪掉根莖部。
10、底部平鋪一層粘米。
11、放入適量肉丁、香菇丁、半個蛋黃、油蔥。
12、再鋪上一層粘米壓實。
13、把兩邊餘下的粽葉摺疊在一起並壓實。
14、上邊餘下的粽葉用手弄平整並翻折過來。
15、用粽繩捆綁結實,並剪掉多餘粽葉。
16、鍋中添足量水燒開後放入包好的粽子,水一定要沒過粽子,大火燒1小時,轉小火1小時,關火後再悶2兩小時更好。
-
5 # 熊熊美食分享
大家好!我是熊熊,下面分享製作粽子方法:
材料:楠竹筍外殼或者蘆葦葉都可以,糯米500克,五花肉適量,醬油1勺,蠔油1勺,蔥,薑片,鹽;
做法步驟:
1.我們先來處理竹筍殼,把採摘的筍殼煮開鍋10分鐘關火撈起,刷乾淨表面的毛毛,洗淨備用;
備用;
2.五花肉切成粒,加入生抽醬油1勺,蠔油1勺,鹽少許,蔥姜抓勻醃漬,然後倒入提前浸泡的糯米;
3.把糯米和五花肉粒攪拌拌勻;
4.拿一張筍殼葉子,窩成一個三角,加入糯米和五花肉粒,加滿;
5.從上面把葉子折下來,捏緊,再把尾部折上去,這樣就一點都不漏米了。包好之後用麻繩纏繞打結;
6.粽子全部包好以後,放入鍋裡大火燒開,改成小火慢慢的煮大約2~3小時以上,煮熟即可,如果沒有時間煮那麼久,可以用電壓力鍋來煮;
*心得:糯米做好提前浸泡1~2小時再包,這樣粽子才軟糯。
回覆列表
1.去菜市場買粽葉,糯米,大棗,五花肉。
2.把粽葉,糯米泡一夜。
3.五花肉放在鍋裡,加入八角,花椒,煮肉料包,香葉,鹽熬製至熟透,備用。
4.第二天,開始包啦包完之後放入鍋裡,再放些雞蛋,煮40分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