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安德烈

    百年前老百姓過年吃什麼,沒見過。

    但聽父母講過,因為他們是那個時代的人。如大哥,大姐健在,那可是百歲老人了。

    那時我們家在都市裡算是中等偏下的階層,過日子有一定代表性。

    首先是哥哥姐姐們(因為三十年後才有我)最盼過年。因為平時粗茶淡飯的,更添不了新衣和多一點零花錢。

    所以總希望春節早一點來到,越是盼日子越是過的慢。度日如年,恐怕就是這種生活的真實寫照。

    好不容易把年盼到了,父母卻是在那盤算怎樣用有限的錢,過好這個年。

    在昆明過年首當其衝的是考慮買些什麼菜。肉是主打食材了,一般是買一點排骨用來做湯,多是煮山藥。買幾兩裡肉做個小炒,五花肉的份量多一點,因要做千張肉,粉蒸肉,酥肉。魚蝦是少不了的,還好,守著個滇池,也貴不到那。糖醋魚,炒幹蝦是一定要有。清湯雞,火腿也要有的。

    再就是大白菜,豆腐,折耳根,蒜薹等。

    還有餌塊,米線,卷粉,百酒都得有。因為初一後去公園玩回來,天氣又熱,多不做飯了,就吃這些玩意。以前雲南人過年是不吃餃子的,但在後面的幾天內,會吃一次麵條加餛飩(我們叫餃面)。

    晚上都是要去戲院看大戲的!

    反正和現在也差不多,十多個菜是少不了的。不同的是,那時過完年發愁。愁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

    現在是什麼也不愁!也不太盼過什麼年。相反覺得日子過的飛快,山茶花謝了牡丹花開了。櫻花正盛,桃李梨花又爭春。鬱金香不敗藍花楹又佈滿街巷。接下來又是荷花展,菊花市,,,,,,。臘梅又急不可耐。

    剛看完圓宵晚會,花都不敗又要看春晚。現在的年過的真快!

  • 2 # 鬥堰衝

    我的父親出生於民國元年,據他講小時候過年可以吃蒸籠格子(蒸肉),另外煨一罐子肉用土盆裝著,爺爺是唱皮影戲的,從漢江走300多里水路到漢口,稱腳踏車叫“羊驢子”,聽父親說,爺爺每一年下漢口都要帶一些乾魚回去,好像還買了個馬燈,那時候我們當地沒有大魚(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孵化技術的緣故),野生魚比現在多。不會有牛肉吃,集市上沒有賣牛肉的,因為牛都是耕牛,只有病死的牛或者老死的牛才可能用來吃肉。1958年之前我們那裡樹大林密(1958年大辦鋼鐵的時候都毀掉了),49年以前我們那裡趕山的多(就是幾個人合起來打獵,把野生動物趕到一個合適的地方用土銃打),所以我猜想那時候過年的餐桌上應該有野味。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我爺爺是民國23年去世的,之後我父親就給東家扛活,據他講每年農忙的時候吃肉比過年吃肉多,因為自己很難每年殺一頭豬,因為東家(地主)都要比大方,誰大方誰就能請到人,誰摳門就沒有人給他扛活,不容易請到人,所以有些東家農忙前都要喂幾頭豬,煮幾缸酒,農忙的時候活很累,所以酒肉管夠,有的東家很厚道,如果誰家裡沒有殺年豬,東家會送一塊肉,為的也是第2年好請人。60年代餓肚子的時候,父親常講這些。

  • 3 # 老七35341

    謝邀:大理洱源,從沒大的自然災害。下雨不會淹,天干不缺水。四季如春,古時有種一年莊稼夠吃三年之說。過年過節,一般都是有魚有雞有肉。像清明節,四百多年前,古人清明節上墳,(貧者攜雞一隻,富者攜豬一頭,上山宰而炎食之)。徐霞客遊記有記錄。上墳都殺雞殺豬,何況過年?哦,也記載了白族人吃火燒豬肉(生皮)年代。

    痴長六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族們,你們老了以後不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