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出生在元末明初這個激烈動盪的時代,他生在殷實之家,本應衣食無憂,但在童年時期,不幸便接踵而來,父母雙亡,從此無依無靠,家道中落。根據記載,以當時的標準,高啟在18歲的“高齡”,還沒有討到老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單身狗,但他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大才子。
朱元璋請高啟擔任戶部右侍郎一職,誰知高啟遲遲不去赴任,不給面子,這令朱元璋很是不爽。朱元璋是在刀尖上舔過血的,當初徵召劉基與宋濂,朱元璋就給執行任務的人說過,願意來就好好相待,死活不來就直接做掉。高啟,錯就錯在,把朱元璋當成了會“三顧茅廬”的劉備。果不其然,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張士誠進行大決戰的時候,高啟寫了首《青丘子歌》,一句“不聞龍虎苦戰鬥”,令朱元璋憤恨不已。在多疑的朱元璋看來,這句詩好像是對他連日的苦戰不屑一顧,更透露了高啟想要置身事外,不願站隊的意圖。這還不算,畢竟當時朱元璋也不敢拍胸脯說,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很容易,高啟不盲目站隊可以理解。
最讓朱元璋不能忍受的是,大明奪取天下之後,高啟在詩中寫下了“不肯折腰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對做大明官員沒有絲毫興趣。這事讓朱元璋知道之後,更是氣得暴跳如雷,正愁著沒機會收拾高啟,他自己反倒送上門來了。話說蘇州知府魏觀新建的治所衙門剛剛上了大梁,這在當地屬於重大慶典,於是便把高啟這位遠近聞名的大才子請出來寫一篇文章,以圖個吉利。
高啟果然不負眾望,揮毫潑墨,寫下了雄文《上梁文》,並賦詩一首:
郡治新還舊觀雄,文梁高舉跨晴空。
南山久養幹雲器,東海初升貫日紅。
欲與龍廷宣化遠,還開燕寢賦詩工。
大材今作黃堂用,民庶多歸廣庇中。
這首詩寫得很不錯,大氣磅礴,但就是這首詩要了高啟的命。
高啟出生在元末明初這個激烈動盪的時代,他生在殷實之家,本應衣食無憂,但在童年時期,不幸便接踵而來,父母雙亡,從此無依無靠,家道中落。根據記載,以當時的標準,高啟在18歲的“高齡”,還沒有討到老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單身狗,但他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大才子。
朱元璋請高啟擔任戶部右侍郎一職,誰知高啟遲遲不去赴任,不給面子,這令朱元璋很是不爽。朱元璋是在刀尖上舔過血的,當初徵召劉基與宋濂,朱元璋就給執行任務的人說過,願意來就好好相待,死活不來就直接做掉。高啟,錯就錯在,把朱元璋當成了會“三顧茅廬”的劉備。果不其然,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張士誠進行大決戰的時候,高啟寫了首《青丘子歌》,一句“不聞龍虎苦戰鬥”,令朱元璋憤恨不已。在多疑的朱元璋看來,這句詩好像是對他連日的苦戰不屑一顧,更透露了高啟想要置身事外,不願站隊的意圖。這還不算,畢竟當時朱元璋也不敢拍胸脯說,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很容易,高啟不盲目站隊可以理解。
最讓朱元璋不能忍受的是,大明奪取天下之後,高啟在詩中寫下了“不肯折腰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對做大明官員沒有絲毫興趣。這事讓朱元璋知道之後,更是氣得暴跳如雷,正愁著沒機會收拾高啟,他自己反倒送上門來了。話說蘇州知府魏觀新建的治所衙門剛剛上了大梁,這在當地屬於重大慶典,於是便把高啟這位遠近聞名的大才子請出來寫一篇文章,以圖個吉利。
高啟果然不負眾望,揮毫潑墨,寫下了雄文《上梁文》,並賦詩一首:
郡治新還舊觀雄,文梁高舉跨晴空。
南山久養幹雲器,東海初升貫日紅。
欲與龍廷宣化遠,還開燕寢賦詩工。
大材今作黃堂用,民庶多歸廣庇中。
這首詩寫得很不錯,大氣磅礴,但就是這首詩要了高啟的命。